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张德祥:认识军旅作家王宗仁(散文)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24-04-18


  认识军旅作家、冰心散文奖得主王宗仁,与认识上海作家顾雄是在同一地方、同一时间。都是在2012年4月《散文选刊》在北京汤山假日会议中心,举办的全国散文奖征文的颁奖大会上。著名散文家王宗仁是这次散文征文的评委之一,并与周明、石英、红孩等著名散文作家,一道出席了颁奖会。更值得记忆和感谢的是,王宗仁老师还亲自为我颁了奖,让我深感荣幸。

  我在写完《认识作家顾雄》之后,就想接着写一写王宗仁老师,因了在这十年之前,我就是他忠实的粉丝,难得这次相见。在与顾雄同室相处的那几天,我们曾多次聊到王宗仁老师的文学创作,以及先生的散文作品。宗仁先生在社会上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散文作品,先后结集出版了四十多部专著。其中《藏地兵书》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藏羚羊跪拜》《夜明星》《拉萨的天空》等多篇散文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我与顾雄先生,都非常仰慕和敬佩王宗仁这位散文大家,以及先生的优秀的散文作品,对他的散文作品我们都予高度评价。尤其,对先生那篇著名散文《藏羚羊跪拜》,我俩一致称赞。认为《藏羚羊跪拜》这篇作品,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对社会伦理、道德、行为准则和法律的反思等教育意义。

  王宗仁先生《藏羚羊跪拜》这篇散文创作于21世纪之初。首先,在上海《新民晚报》见报后,2017年,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中,又由著名朗诵艺术家陆川先生,声情并茂全文朗诵了这篇作品。《藏羚羊跪拜》这篇不到1500字的散文作品播出后,在社会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好评如潮。现在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也常见有人引用文中的“跪拜″这一词语,以及羊羔跪食母乳的具象表达。我最早读到这篇文章,就是在《新民晚报》上。当时青藏铁路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我在构思关于青藏铁路建设的诗歌时,为进一步了解和反映当地的地理、自然以及社会的风土民情,准确表现诗歌主题,曾多次到太原市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我就这个时候,从报刊文章中,开始认识作家王宗仁和他的散文作品。其中《藏羚羊跪拜》这篇作品,就是这个期间,从《新民晚报》上第一时间读到的。

  人们都夸赞说,作家王宗仁是书写人生与高原的作家。作家柯云路曾经说过, 王宗仁在现实国人骄奢淫逸、浮躁难耐的氛围下,是一个知道苦难的作家。散文作家王宗仁先生,自1958年当兵入伍至1964年转业,七年没有离开过西藏,转业后又自费上百次入藏。四十多年,一百二十多次翻越世界屋脊唐古拉山,用自己的命与青藏高原交心,与死亡擦肩而过。没有离开过藏北草原和高原雪域,驾车跑遍了西藏的许多地方。那里的金雕、秃鹫、藏羚羊、西藏马、雪莲花认识他;糌粑、青稞酒,锅庄舞认识他;还有海拔数千公里的唐古拉山口,拉萨的八廓街、布达拉都认识他。四十多年跋山涉水,深入乡镇、牧区、军营、厂矿、学校,与广大牧民、战士、工人促膝谈心,写下那么多关于藏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生产生活等脍炙人口的优秀散文和报告文学作品。作品的多样性,以及作品中所呈现的多姿多彩的故事情节,都是来自社会和部队的实际生活,均为写实的现实主义作品,颇有感人至深的真情实感。

  王宗仁老师的 散文作品《藏羚羊跪拜》,就是反映藏北草原一个猎人捕杀藏羚羊的真实故事。一天,猎人在藏北草原发现一只藏羚羊朝着自己跑来,他高兴得不得了。他心想,这送上手来的猎物怎能白白放过呢,不打岂不是白不打?当猎人正要扣猎枪板机射杀时,藏羚羊立即跑到猎人身边为猎人跪下,请求猎人绕命。可是猎人依然我行我素,最后还是扣动板机将藏羚羊杀死。事后猎人走到藏羚羊跟前一看,藏羚羊两眼含满泪水。回家开肠破肚再一看,藏羚羊的腹内还有一只小藏羚羊。猎人见到藏羚羊可怜的孩子,顿时心生怜悯,追悔莫及,再不忍心把羊吃掉,也再不忍心打猎捕羊。最后,猎人决意永远地离开了藏北草原,终生放弃了他的捕猎生涯。作者以生动、智慧的笔触,精辟、简约,爱憎分明的文字,通篇塑造和反映了动物以至人类伟大的母爱精神和情怀,以及人类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长的鲜明的主题思想。

  当颁奖会颁完奖之后,进入作家与作者个别见面、交流环节时,因为王宗仁先生给我颁的奖,我和顾雄先生到主席台前找作家签名时,我首先来到王宗仁老师面前。在他谦虚的给我签完大名之后,我紧忙和他说上几句话,只几句,因为后面还有许多作者排队等候。我说,王老师,我也写过西藏的作品。王宗仁老师问写过啥,我说大部分写的是青藏铁路,体裁都是诗。为了让宗仁老师印象更深刻一点,我还加重语气强调说,我还在《西藏日报》上获过两次讲呢,头一次三等奖,第二次一等奖。宗仁老师略带微笑看我说,你在那工作过还是去过?我回答说都没有,宗仁老师又看看我再没吱声。王宗仁老师无声胜有声,我心里明白他啥意思。宗仁老师为了创作,百次自费进藏深入实际采访,我坐在家里闭门造车,这就是写作态度的差距。我们的谈话只持续几分钟,因后面还有很多人排队等着签名。

  青藏铁路施工的四、五年时间,我创作并在《西藏日报》发表有近40首诗歌作品。其中,大部分是组诗,最长的有一百二十多行。我都是从查阅报纸和有关资料,获得到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也靠我自身铁路生活的积累。我很羡慕铁路诗人李木马,和铁路摄影家梁铭先生,他们都亲自深入青藏铁路工地采访,才获得的第一手创作素材。其实这期间,我也曾申请过亲自赴青藏铁路工地采访,写一些报告文学或散文之类的长篇回来,但终因我年龄偏高和西藏特殊地理环境而未获准。

  散文家王宗仁先生原籍陕西,从小就爱好写作,爱好文学,想当作家。自十五岁在1955年第1期《陕西文艺》发表第一篇散文《陈书记回家》开始,他的雄心壮志即逐渐付诸实施。不断在社会发表作品,一步一步实践着自己的作家梦,乃至著名作家的作家梦。现在已经出版散文、散文诗、报告文学四十多部。在小汤山的颁奖会上,因机会难得,我一直想个别找个时间再向老师求教。一天,中午在餐厅就餐时,我发现王宗仁老师一个人,由颁奖会主持人《当代华文文学》主编胡锋陪同,坐在一个角落里就餐。我见桌上的饭菜都是从自助餐的大盆里盛上来的,两人有三、四个菜,一人一碗汤。我没发现有酒,饮料也没有,心里骤生感慨,想了许多许多。我吃完饭在一边用眼瞟着他们,待他们餐罢走出餐厅要坐车离开时,我见除胡锋外,再没任何人陪送王宗仁老师,我就跟在后面一直将他送上车。临开车时,王宗仁老师嘱咐我说,多写,除写诗,也写写散文。王宗仁老师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强烈的创作欲,一直在我心里飞扬、激荡,并且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十几年来,我参加了社会十来个文学群进行创作学习、实践,已经写出几十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只各类散文作品就写有十几万字。

  在现实文学创作中,作者对文学体裁的选择和运用,一直有不同的认识和想法。有的作家以写小说为主,有的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有的作家能同时驾驭多种体裁写作。我看似以写诗为主,其实,多年来我对诗与散文一直同时兼顾、并重。根本不存在转不转、什么时候转的问题。山西一位知名散文和报告文学作家,早在十几年前,就曾直接当面和我讲干脆写散文。我想,他们说的都有道理,在最近十几年的创作实践中,我越来越认识到重点转向突破散文,乃至小说写作的重要性。当前,诗歌的大环境一直不大尽如人意。边缘化,内耗大,禁锢多。山头也多,派系也多,乱象丛生,事件频发。“著名诗人″几乎满天飞,谁都可以说三道四,吆五喝六,七嘴八舌地指手画脚,让诗人们无所适从。我鉴于自己的创作实际,一直坚持多种文学体裁并重,什么都写,王宗仁老师说的也正对我的心思。所以,我十分感谢王宗仁老师,这次对我创作的重要引领和指点,虽然说几个字或一两句话的提携,却重若千钧,胜读十年书。

  王宗仁老师1939年生人,比我大两岁,一生笔耕不辍。人十分的淳朴、憨厚、笃实、谦虚、诚恳、善良,说话总是满脸带着善意和微笑。我与王宗仁老师虽属同龄人,但他在我面前尤在我的心里却像一座高山。一座含氧量极高、却无半点傲气,令我仰止的高山。王宗仁老师的写作路子,以及他奋发图强,刻苦学习,求新求变的创作精神,很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由于我心里一直有这个人,所以经常当人念叨他,前天和一位诗人喝酒时我又提起他。我每次去书店都要到散文的专柜上看一看,看宗仁老师最近又有什么新书上架。上周,我从《辽河》文学2024年第5期的目录上,发现他的大作长篇小说《西大街》在刊上连载,与我的散文《我与浪漫之都大连》在这里有幸见面。我们都是辽河之上的本土作者,我乃辽河下游饮辽水长大,碱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辽籍本土作者。不过,王宗仁老师倒是我特别敬重的、著名的军旅大作家。

  其实,我与王宗仁老师天天见。在我卧室兼书房写字台靠墙放着的,中间那张长条形、近百人合影的大照片,就是我当年参加《散文选刊》全国散文奖颁奖会的合影,我只要抬头就能看得到王宗仁老师。他与周明、石英、红孩等人就坐在中间的c位上。他们那种非常亲近,谦恭、祥和的人民作家形象,让我一直敬重不已。

  2024年4月12日北京。

  作者简介:张德祥,辽宁盘锦人,现居山西太原,铁路知名诗人、作家。曾任中铁三局文联秘书长,山西省企业文联主席团委员,铁道部文学职称和文学奖评委会评委。在《新华每日电讯》《经济参考报》《世界通讯》《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人日报》《中国企业报》《中国质量报》《中国文化报》《人民铁道》报《山西日报》《辽宁日报》《青海日报》《西藏日报》《人民代表报》《精神文明报》《山西政协报》《山西工人报》《山西晚报》《太原日报》以及《当代华文文学》《中国铁路文学》《山西文学》《城市文学》《都市》文学《首都文学》《鸭绿江》《黄河》《火花》《九州诗文》《中国诗萃》《大众诗歌》《天涯诗刊》《当代诗人》《山东诗人》《北岳风》《辽西风》《中华风》《香稻诗报》《诗潮》《诗神》《诗选刊》《长江诗歌》《夜郎诗歌》《中国诗歌网》《中华诗歌网》《中国散文网》《东北作家网》《辽宁作家网》《大家文学网》《搜狐网》等近百家报刊和网络平台,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150多万字。曾获第六届中国铁路文学奖、山西省文联创作一等奖。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曾多次获省部级和全国征文一、二、三等奖、优秀奖,以及最佳作品奖。作品入选50多种选本。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二级文学创作员。传略被收录《山西作家名录》《中国诗人大辞典》《中国作家艺术家大辞典》,出版诗集《铿锵生涯》,主编报告文学集《铁血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