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刘师培:文章源始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24-04-18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盦,江苏仪征人,出身经学世家,八岁学《易》,十二岁读完四书五经,1902年乡试中举。1903年,会试落第归途中结识章炳麟、蔡元培等,加入中国教育会,思想激进,著《攘书》《中国民族志》等,主张推翻清廷、光复汉室,因此更名“光汉”。1904年,与何震结婚,参加光复会、军国民教育会,著《中国对外思想之变迁》《中国历史大略》等。1905年,发表《周末学术史序》《南北学术不同论》《论文杂记》等文,任教于芜湖皖江中学,与陈独秀、章士钊同事,并编写《文学教科书》《伦理学教科书》《经学教科书》《历史教科书》《地理学教科书》。1907年,应章太炎等邀请赴日,结识孙中山、黄兴等人,参加同盟会,为《民报》撰稿,创刊《天义报》,宣传无政府主义,后与章太炎交恶,通过妻子何震被端方收买,为清政府刺探革命情报。1908年回国入两江总督端方幕,并任三江师范学堂教习。1911年,随端方入川镇压保路运动,端方遇刺后避居成都,任教于四川国学院,讲授《左传》《说文》等,与谢无量、廖季平、吴虞等发起成立四川国学会。1913年秋至太原,任阎锡山顾问,后被阎锡山推荐于袁世凯,任北洋政府参政院参政等,为袁世凯称帝鼓吹。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流寓天津。1917年受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主讲“六朝文学”、“文选学”等课,著《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1919年,与黄侃等人创办《国故》月刊。同年11月,因肺结核病逝,在不到二十年的学术生涯中,留下了七十多种著作。

  刘师培:文章源始

  积字成句,积句成文,欲溯文章之缘起,先穷造字之源流。上古之时,有语言而无文字。凡字义皆起于右旁之声,任举一字,闻其声即知其义;凡同声之字,但举右旁之声,不必举左旁之迹,皆可通用。(此系黄春谷先生说。先生言小学盖有二说:一谓凡字之义象,皆系属乎声,惟声同故义象同,惟声义象皆同,故可通假;二谓谐声之字,必兼有意,而意皆起于声。由黄氏之例推之:—曰造字之源,音先而义后;二曰考字之用,音同则意通。盖古代之字,只有右旁之声,而未有左旁之形。后世恐无以区别也,乃加以左旁之形,以为区别。故右旁之声,纲也;左旁之形,目也。如凡字从“寺”者,皆有“独”字字义;凡字从“赞”者,皆恶字而非美字;凡字从“火”者,皆有幽暗之义;凡字从“音”者,皆有深暗之义;凡字从“仑”者,皆有文理有秩序之义:皆音义通之证,亦即古字以右旁之声为纲之证也。盖既为此声,即为此义,右旁之声义如此,则彼字右旁同于此字右旁者,其声义亦必如此,固彰彰可考也。)且字义既起于声,并有不举右旁为声之本字,任举同声之字,即可用为同义。(按王氏《经义述闻》云:“右字通用,存乎声音。”阮氏《释门数》篇:“余谓古音相通之字,义即相同。”而黄先生亦曰:“明乎右旁声义之说,皆凡同声之字,多可通用。”又云:“凡为同声,是以同义。且凡同一韵之字,其义皆木甚相远。”予按《文选注》于某字即某字者,皆云某字与某字古通,大抵以声近通用。而钱竹汀《说文答问疏证》,于经典古字相同者,则曰某即某书之某字,大抵皆声音相近者。且古字相通者,可名曰通,而不可名曰假借。(假借者,有孰为正字,孰为借字之分;通用者无孰为正字,孰为借字之分;数字同一音义,互相通用,亦可名假借也。)故一义仅有一字。其有一义数字,一物数名者,半由方言不同。由语言而造文字,而同义之字,声必相符。〔上古之时,未有字形,先有字声,故有语言而无文字。而南北东西之方言,不能尽同;故有同一义,而所言不同者;亦有所言同,而音之出于喉舌不同者。及有文字时,乃各本方言造文字;故义同而形不同者,音皆相近。音近义同之字,在未有文字前,仅为一字。如《尔雅·释沽》篇“哉”、“基”、“胎”三字,皆训为“始”,然与“始”音相近。“洪”、“旁”、“庞”、“弘”、“戎”、“穷”六字,皆训为“大”,而音皆相近。可知义通之字,音必相近。

  其一义数字,则以方言不同,各本其义以造字耳。而《释名》以声解声,明义由声起之义。盖上古一物只一名,其一物数名者,亦即由同声之字,辗转相通。而《尔雅·释草、鸟、兽》如:“蒺藜”为“茨”,“扁竹”为“蓄”,皆以切语为名,而“茸”、“蕾”、“芭”、“簇”之类,亦皆音近之字,互相解释,是一物数名,皆由于言语之递转矣。)由是言之:文字者,基于声音者也。上古未造字形,先有字音,(言语发见,为人群进化之初级。日本岸本氏《社会学》之言曰:“人当始有言语,未若今日之复杂也。呼吸之官,进而益调达,思虑之官,进而益深长,而后语言复杂。”其说甚确。)以言语流传,难期久远,乃结绳为号,以辅言语之穷。及黄帝代兴,乃易结绳为书契,而文字之用以兴。故“字”训为“饰”,(字,本谓之名,犹人之先有名,而后有字,出于口者谓之名,著于书者谓之字;故古曰名,今曰字也。《礼记》:“冠而字之,敬其名也。”注云:“名者,质,所受于父母,冠成人益文,故敬之。”以质励名,即以文属字,质先而文后也。字由后起,故《说文序》曰:“孽乳浸多谓之字。”《广雅》、

  《玉篇》并言:“字,饰也。”《广韵》注引《春秋纬说题词》亦云:“字,饰也。”可见古人以字为文饰之义,饰即文也。)与“文章”之训相同,(文章取义于藻绘,言有组织而后成文也。《易》言:“书契既作,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即言有文明之象也。)足证上古之初,言与字分,以字为文。然文字虽兴,勒书简毕,有漆书刀削之劳,抄胥匪易,传播维艰。故学术授受,仍凭口耳之传闻。又虑其艰于记忆也,必杂于偶语韵文,以便记诵,(阮氏《文言说》云:“古人以简策传事者少,以口舌传事者多;以目治事者少,以口耳治事者多;故同为一言,转相告语,必有愆误。是必寡其词,协其音,以文其言,使人易于记诵,无能增改,且无方言俗语,杂于其间,始能达意,始能行远。”)而语言之中有文矣。(故《易》言文言。)即以语言著书册,而书册之中亦有文。是则上古之前,文训为字;(故许书称《说文》。)中古以降,“文”训为“章”,故出言之有章者为文,(《诗》曰:“出言有章。”)著书之有章者亦曰文。吾观三代之书,谚语箴铭,实多韵语,若六艺之中:《诗》篇三百,固皆有韵之词;即《易》、《书》二经,亦大抵奇偶相生,(阮氏《文言说》谓:“《乾卦文言》,多用偶句。”予谓《尚书》若《尧典》诸篇,亦多用偶,如:“九旌既睦”与“百姓昭明”偶,“宾于四门”与“纳于百揆”偶,而《尧典》“分命羲仲”四节,亦互相为偶。)声韵相叶,(《易》叶韵,见顾氏《音学五书》,而《尚书》中亦多叶韵。如:“九族”与“既睦”叶韵,“百姓”与”昭明”叶韵,“万邦’与“时庸”叶韵,“象傲”与“以孝”叶韵,皆其证也。而《禹贡·冀州》中,亦多韵语。)而《尔雅·释训》,用韵者亦三十条。(“子子孙孙”以下。)惟《戴礼》、《周官经》,言词简质,不杂偶语韵文,则以昭书简册,悬布国门,犹后世律例公文,特设专门之文体也,故与文言不同。此古代文字之沿革也。

  降及东周,直言者谓之言,论难者谓之语,(见许氏《说文》。)修词者谓之文,(《易经》曰;“修词立其诚。”《说文》曰:“修饰也。”词之饰者乃得为文,不饰词者不得谓之文。)不独言与文分,亦且言与语分。故出言亦分文质:言之质者,纯乎方言者也;(方言者,犹今俗语也。《说文序》云:“秦代以前,诸侯各邦,文各异形,言各异声。”是三代以前,各邦之中,皆有特别之语言文字矣。)言之文者,纯乎雅言者也。(仪征阮氏曰:“雅言者,犹今官话也,‘雅’与‘夏’通,夏为中国人之称,故雅言即为中国人之言。《尔雅》者,乃方言近于官话者也。”)春秋之时,言词恶质,故曾子斥为鄙词,(曾子曰:“出词气,斯远鄙倍矣。”)荀子讥为俚语,而一语一词,必加修饰。《左传》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又曰:“非文辞不为功。”文辞,犹言文言也。(《说文》曰:“词,意内言外也。”是词与言同。文言者,即文饰之词也。孔子言:“词达而已。”即不文饰之词也。言“词达而已”,不言“文达而已”,足证与文不同。词,非文也。)盖当此之时,文字流传未广,仍烦记忆之功,故以语言相授受。《礼》曰:“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是古人论学,特设记问一门也。(俞氏荫甫以《周易序封传》,即古人记问之学,又引扬子《法言·问神》篇论《书序》之言,以见《序封》之功,其说甚确。)观孔子作《春秋》,于事稍久远者,则曰:“所闻世”、“所传闻世”;而《公羊》一经,不著竹帛,但烦口授。(故《公羊》文章最善。)汉儒以口传经,(如《公羊》至胡毋生始著竹帛,以前皆烦口授,伏生使其女以《书经》授黾错,皆其证也。)其遗法也。至春秋时代之书册,亦大抵文与语分:文近于经,语近于史,故曾子作《孝经》,(观《孝经》虽无韵词,而偶语实多,如:“加于百姓”、“刑于四海”,“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皆偶语也。其语句互为相偶者尤多。)老子作《道德经》,(其中多韵文,亦多偶句。扬氏《太玄经》亦然。)屈原作《离骚经》,以及医经药经,(如《太素灵枢经》等书,皆多偶句韵文也。)皆杂用偶文韵语者也。若《春秋左氏传》以及《国语》、《国策》诸书,乃史官记言记事之遗,非杂用偶文韵语者也。至诸子之书,有文有语:荀子《成相》篇,墨子《经上下》篇,皆属于文者也。庄、列、孔、孟、商、韩,皆属于语者也。文犹后世之文词,语犹后世之演稿。(犹今世之演说也。)纵横者流,腾为口舌,语学之派别也。(即所谓游说也。)后世史书,特立文苑,文学之派别也。惟古人言词,一经书册之记载,或加润饰之功,致失本书之旧,(俞氏荫甫谓:“《左氏》—书,由丘明润色,非其本文之旧也。”)则语而饰以文矣。又古代之初,虚字未兴,(上古造字之次第,仅有实字;由虚字假为半虚实字,是为假借第一期;又由实字假为虚字,是为假借第二期。故虚字无本训,皆由实字借训,如“之”字、“于”字、“而”字、“所”字、“则”字、“其”字、“云”字、“不”字、“以”字是也。)罕用语助之词;(惟《尧典》“器讼可乎?”用一“乎”字。)故典谟誓诰,无抑扬顿挫之文。后世以降,由实字假为虚字,浑噩之语,易为流丽之词,文士互相因袭,致偶文韵词之体,亦稍变更,(然不过偶一杂用,非若八家之古文也。)则文而涉于语矣。(当此之文,亦有稍杂俗语者,如《公羊》多齐言,《离骚》多楚语,而《史记》亦有“夥涉”之词,则以当时言文未尽分歧也。)

  西汉代兴,文区二体:赋、颂、箴、铭,源出于文者也;(故多偶语叶音。)论、辩、书、疏,源出于语者也。(论与议同贵口才,皆为古人互相问难之词;书、疏二体,亦以己之意达之于人者也。)然扬、马之流,类皆湛深小学,(如相如作《凡将》篇,扬雄通奇字,皆精于小学之证也。)故发为文章,沉博典丽,雍容揄扬;注之者既备述典章,笺之者复详征训故;非徒词主骈俪,遂足冠冕西京。东京以降,论、辩、书、疏诸作,亦杂用排体,易语为文。(西京之时,论、疏各文,亦多以单行之体而用排偶之词。)魏、晋、六朝,祟尚俳偶,而文与笔分:偶文韵语者谓之文,无韵单行者谓之笔。(至是语文二体,以体为分,不以类为别:以体为分者,据文之形式以分单行偶语二体也;不以类为别者,谓书、疏、论、辩,亦为偶词,致语杂于文也。)观魏、晋、六朝诸史各列传中,多以文笔并言;(自《汉书·楼护传》号曰谷子云笔札,为笔与文分之始。而《晋书·蔡模传》《齐书·颜延之传》《傅亮传》《北史·魏高帝纪》《魏书·温子升传》《齐书·李广传》《陈书·陆增传》《刘师知传》《徐伯阳传》,皆文笔并称。《南史·孔珪传》、《陈书·岑之敞传》,皆词笔并称。足证笔与文词不同。而《梁书·刘潜传》《南齐书·晋安王子勉传》《梁书·庾肩吾传》《北史·萧圆传》,皆以诗与笔对举。盖诗亦有韵之文也。)则当时所谓笔者,乃直朴无文之作也;或用之记事之文,(王充《论衡》云:“须鸣笔之臣即记事之臣也。”《唐书·蒋楷传》:“踵修国史,世称良笔。”亦为记事之文。唐张说称大手笔亦指其善修史及作碑版耳,亦记事之文也。故孔子作《春秋》必言笔削。)或之书札之文,(《汉书)称“谷永善笔札”,而《晋书》亦言“乐旨潘笔”,皆指书札之文言之也。)体近于语,复与古人之语不同。(盖魏、晋之时尚清谈,即古人所谓语也。而笔则著之书册,故又与古人之语不同。)梁元帝《金楼子》云:“至于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立言》篇)刘彦和《文心雕龙》:“今之常言,有文有笔;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文笔区分,昭然不爽矣。故昭明之辑《文选》也,以沉思翰藻者为文;凡文之人选者,大抵皆偶词韵语之文;即间有无韵之文,亦必奇偶相成,抑扬咏叹,八音协唱,默契律吕之深。(见仪征阮氏《文韵说》所引《宋书·谢灵运论》及沈约《答陆厥书》,甚为的当。)故经子诸史,悉在屏遗。(陆机《文赋》不及传志碑版之文,盖以此为史体,非可入之于文也。)是则文也者,乃经史话子之外,别为一体者也。齐梁以下,四六之体渐兴;以声色相矜,以藻绘相饰,靡曼纤冶,文体亦卑。然律以沉思翰藻之说,则骈文一体,实为文体之正宗。

  降及唐代,韩、柳嗣兴,始以单行易排偶,由深趋浅,由简人繁,由骈俪相偶之词,易为长短相生之体,与诗歌易为词曲者,其理相同。(诗由四言而五言,由五言而七言,由七言而有长短句,遂为词曲。)苦罗马文学之兴也,韵文完备,乃有散文,史诗既工,乃生戏曲。(见涩江保《罗马文学史》。)而中土文学之秩序,适与相符;乃事物进化之公例,亦文体必经之阶级也。(事物之理,莫不由简而趋繁,何独于文字而不然乎?)韩、柳之文,希踪子史,即传志碑版之作,亦媲美前贤。然绳以文体,特古人之语,而六朝之笔耳。故唐代之时,亦称韩文为笔,刘禹锡《祭韩侍郎文》云:“子长在笔,予长在论,持矛举盾,卒不能困。”(《中山集》)赵璘《因话录》曰:“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韩公文至高,孟长于五言,时号为孟诗韩笔。”是唐人不以散行者为文也。至北宋苏拭推祟韩氏,以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代以降,士学空疏,以六朝之前为骈体,以昌黎诸辈为古文,文之体例莫复辨,而文之制作不复睹矣。近代文学之士,谓天下文章,莫大乎桐城,于方、姚之文,奉为文章之正轨;由斯而上,则以经为文,以子史为文。(如姚氏曾氏所选古文是也。)由斯以降,则枵腹蔑古之徒,亦得以文章自耀,而文章之真源失矣。惟歙县凌次仲先生,以《文选》为古文正的,与阮氏《文言说》相符。而近世以骈文名者:若北江、容甫,步趋齐、梁;西堂、其年,导源徐、庚。即谷人、(上皕下手)轩、稚威诸公,上者步武六朝,下者亦希踪四杰。文章正轨,赖此仅存。而无识者流,欲别骈文于古文之外,亦独何哉!

  (原文收入《左盦集》,此据洪治纲编《刘师培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