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每天给学生读《娘》的陈老师您在哪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彭学明  时间: 2012-01-13

每天给学生读《娘》的陈老师您在哪
               ——彭学明长篇散文《娘》反响之五
                                 彭学明

    一朋友打来电话,说在网上看到一组学生写的评《娘》的文章——听陈老师读《娘》,非常让人意外和感动!朋友说,这一组文章的出现,也许比那些名家大家的评论更有意义,应该珍藏起来。朋友说,看样子,写这组文章的是一群六年级的小学生,你的《娘》能够植根小学生心中,让小学生从小知道感恩娘,铭记娘,报答娘,功德无量。于是我顺着朋友的指引,在百度上搜索到了这一组学生的文章。
    这个网页叫竹园居,从网上新闻看,好像是浙江绍兴钱清镇某一个学校的主页。因为网页没有说明是哪主办,我也不知道是哪所具体学校,那个每天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读15分钟《娘》的老师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是男是女,但从学生的作文来看,学生们每天最盼望和高兴的事,就是陈老师给他们读《娘》。
   尊敬的陈老师,我非常感谢您喜欢我的文字,喜欢《娘》,并把《娘》每天读给学生。我也感谢那些天真无邪,心灵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学生。我盼望您看到我的这篇文字。我期望得到您的联系方式。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前去看望您和您的学生们。时值春节,您和您的学生都放假了,我在遥远的北京祝福您和您的学生吉祥如意,祝福你们的父母幸福安康!


以下是竹园居网页上的文章。

 听陈老师读《娘》

核心提示:《娘》是著名作家彭学明发表在贾平凹主编的《美文》杂志上的中篇散文...

(应是长篇散文,《美文》杂志系节选——彭学明注)

期  待

潘乔栋  六(5)  39
    因为陈老师有好几节课没有给我们读《娘》这篇文章了,所以我们都很期待让陈老师给我们读《娘》
只要陈老师一来我们班,我们一大堆人冲上去问陈老师有没有带《娘》?给我们读10分钟,陈老师说:“没带,下节课吧。”
    在上课时,我们也很期待快一点儿下课,下一节课,陈老师就可以给我们读《娘》了。
过了35分钟,第二节课终于结束了,我们看见陈老师带着一本书来了,我们远看以为是语文书。近看,啊?原来是美文,看来陈老师真的要来给我们读了。
   上课了,我们高兴地喊:“上课了,上课了,陈老师给我们读《娘》了。”
陈老师拿出了美文,翻到了《娘》那篇文章,开始读了。
   当陈老师讲的陶醉的时候,下课铃响了,陈老师只好说:“接下来怎样,下节课再讲。”我们只好听陈老师的话,去外面休息了。

期  待

李步远

    这几个星期,陈老师几乎每节语文课上都抽出一些时间来读彭学明的《娘》。前几次读,我们也没什么感觉,但陈老师读了一个星期后,我发现,同学们都深深地喜欢上了《娘》这篇文章。

    《娘》也确实让我很感动。特别是当读到了妹妹竟然要为了“我”能去补习不上学,还骗我说反正自己也考不上大学。其实,我知道妹妹考得上好大学。听到这里,我非常感动,但继续听下去的时候,我又很为妹妹感到愤怒。文中的我非但没有理会妹妹的好心好意,还说她这样说会让别人看不起自己。真是好当成驴干肺呀。
    正好因为好这篇文章很感人,所以只要一有空余时间,就让陈老师为我们读。从此,这也成了我们语文课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时,陈老师没有带,我们还让他回绍兴去拿呢?
    陈老师今天下午又读了一些,我很是感动。期待明天早点到来,期待陈老师给我们读《娘》

追  求

---听陈老师读《娘》有感    施铁松

    最近,语文老师为我们读了一篇散文,名叫《娘》,起初我觉得,不就是一篇散文吗?还不如杨红樱写的校园故事精彩。但听着听着,就使我入迷了,我来到儿子—彭学明身边,看着他和母亲一起来到了这个寨子认那个男人为父亲,之后又到了那个寨子,认那个男人为父亲.......
    就这样,彭学明之母有了四次婚姻,而他有同父异母的史弟姐妹五六个,也斂得他今后的日子增添了许多乐趣,从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彭学明之母这了能让他过上好日子,宁右让自己的名誉扫地,也不让自己的儿子受一点儿苦,可想而知母亲的受子之情是那么深啊!
    在彭学明读完初中高考时,却名落孙山,因一分使他性情大变,甚至连最新娘和妹妹也冲她们发脾气。第一次高考落榜了,第二次高考超了整整六十多分,却没有拿到大学录取单,而第三次高考不但考中,还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从中我感受到:人活着不仅要快乐,而且要活着精彩,做自己理想中的事,还要有坚持不懈地精神和毅力,那么人这一辈子就测有白活了。

期  待

王利洒

    最近,我们的语文书里课文都上完了。陈老师就在语文课中抽取一些时间 读美文中的文章《娘》。
   上个星期,陈老师已给读完了《娘》的上篇,说这个星期读《娘》的下篇。好不容易等到了星期三上语文课时,了荖师一来,全班齐声说:“陈老师,赶紧读《娘》。”这时陈老师回了一句:“哎呀,忘记带了!”那我帮你去拿吧陈珂说。陈老师又补上一句:“在绍兴呢!”没办法,只能等待。
    终于,我们迎来了今天上午的语文课,这次陈老师终于带来了,陈老师说读十五分钟《娘》,时间到了之后,在大家的央求下,陈老师说,再读五分钟。五分钟这之后,大家央求陈老师接着读,可这回谁也没法求得陈老师了。只得再等下节课了,还好今天下午还有语文课。

感  恩

--听《娘》有感

   “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除了周杰伦和孟郊,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的歌手与诗人在歌颂与赞美母亲,的确,母亲这个神圣的职业并不是出来,这不,著名作家彭学明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娘。
    最令我感动的是作者误解娘是一个小肚鸡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就与别人吵得鸡飞蛋打的人时,决定不再见娘,毫不犹豫地参加了护校队,不愿回家,可他娘依然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将工分换来的油全给他炒干菜了,而自己却不加油就炒菜,可作者却视而不见,依然对他母亲横眉冷对......听到这里,我不禁满腔怒火,他母亲是为他才与别人吵架,作者不帮娘,还与娘作对,我真想冲上去替他 K作者一顿。当我听到作者因为不愿离开娘而不回故乡与哥哥相聚时,我觉得作者并没有忘了娘对他的好,娘为他所受的苦与难。

期  待

陆鑫锋

     最近几天,陈老师给我们读了一篇散文《娘》。
    《娘》这篇散文是作者彭学明写来纪念他母亲的。这篇散文十分感人。陈老师和马萍萍都因为这篇散文哭了。陈老师是读着读着自己就哭了,而马萍萍则是听着听着就哭了。
    今天听的是大结局。听完了整篇散文,又听了陈老师对这篇散文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的解释,我慢慢地了解了整篇散文。发现了一点,也有一点疑问。
    发现是,彭学明的娘对他十分的好,即使病成那样也,要硬撑着去晒谷,而彭学明却对他娘十分不好,态度极端恶劣,而彭学明他娘却一如既往地待他,从中可以见到彭学明他的宽容与善解人意。
    疑问是为何彭学明三次考大学才考进,而且考的是一所默默无名的大学呢?这彭学明可是全县第一的好学生啊,怎么会如此落魄呢,这一点实在令人费解。
    但我从中悟出了不少道理,如待人要宽容,对人要诚恳等等人生真谛,我直分推崇《娘》。

感恩

    如果要是想学会做人,那么你学会感恩。如果你没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么你就不是人,也不配当人。
    因为语文课上,陈老师为我们读了2011年美文中彭学明写的《娘》,这篇作文十分长,陈老师每节课为我们读一点儿。有几次,陈老师读着读着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走到露头角,不再移动,我们还不知道在干啥呢?陈老师转过身一回,只见眼圈发红,鼻子下面还残留着一些鼻涕。原来,陈老师哭了一场,他肯定也想起了自己母亲。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十分不懂得感恩娘,当时还笑语陈老师。
    娘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拉扯大父亲也一样,可至少没母亲无微不至,有几次还为了几件小事而吵个面红耳赤。我似科从不懂得感恩,总觉得这是娘上辈子欠我的,一定要给我。然而,娘什么都没有欠我的,只有我欠娘的,我欠娘的东西,恐怕我一辈子都还不清。但是,娘是不会让我还的,因为儿是娘身上的一块肉。
   “母不嫌儿丑”古话道,其实母亲什么都不会嫌弃儿子。连“退一点风平浪静,忍一时海阔天空”也在这儿起不了作用。
    娘,是世上最高贵的职位。

期  待

----听《娘》有感
    这几天,不,应该有几周吧,陈老师上语文课十有八九都是在给我们讲彭学明写的《娘》,《娘》收录在贾平凹主编的美人里内容让我们神魂颠倒,好多同学一上课就吵着要听。如果把我们比喻成饿狼! 《娘》就是美味小羊羔,如果把我们比喻成一百年没吃饭人,《娘》就是满汉全席。因为,《娘》这篇文章实在太好听了,下面让我讲讲大概的意思吧!
    彭学明的娘为了他能有个好家,有个好爸爸,有五次婚史,为了他能有钱上学,她和彭学明的妹妹省吃俭用。彭学明成绩好,却两次在高考落网,小时候受到的屈辱加上失利的痛苦,他把气全撒在娘身上,娘没办法,后来他自己良心发现,在第三次高考中,他考上了,终于体会到了娘的苦,娘的累,才发现自己的娘是任何人取代不了的,他知道自己那里的无知,他一定后悔当时那么对待娘。彭学明说他现在一想就能想起以前的事,很想念娘。
     彭学明的《娘》让我有了许多许多深刻的体会,我从中再一次体会以了母爱是那么 的伟 大,喜学明的母亲为他付出了很多很多。
    我好期待陈老师能再从美文里找一篇给我们读,太好听了。

期 待

丁琦婕
    这几个星期,陈老师利用语文课的时间,来给我们读《娘》,到头来读的陈老师自己躲到角落里去哭了,边读 边哭,不过不是声地哭哦!
   《娘》是先自贾平凹主编的美文,《娘》的作者彭学明因为父亲的婶娘,而造成作者与父亲骨肉分离,跟着母亲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被人嘲笑,看不起。作者从小就对母亲怀着恨,认为他娘小气等。后来,作者又因考不上大学而脾气变得暴燥。对母亲的怨恨又增加了一点。
    每次,陈老师来上语文 课,我们都问他有没有带《娘》,陈老师总会说:“《娘》在绍兴。”因为陈老师自己也在看。
    我们都摇了摇头,没有《娘》的语文课总是很无趣。
   《娘》成了我们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每天期待着《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