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张平:文学应为时代留下印证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舒心  时间: 2024-03-16

2023年年底,作家张平推出新长篇《换届》(人民文学出版社)。小说将考察、换届、洪灾,集束为一道强光,凸显了干部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自我成长。作品延续其一贯的创作风格,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越的笔调,生动再现了省市党委换届期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小说主旨或可用张居正的这句话来概括。《换届》中,张平写到洪灾等重大的自然灾害,政府面临的严峻考验,以及干部群体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他看来,作家创作必然会面临各种困境,但最大的困境是突破自我,以直面当下的勇气思考现实中国,更新已有的创作方式和主张。他说,作家不是救世主,但作家决不可以远离时代与人民。不关注时代与现实,没有理想和责任的作家,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但绝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如果说,1985年创作的《血魂》是张平首次涉足反腐题材的作品,如今的《换届》,他则以笔为矛,深刻剖析社会肌理。他觉得,作家就应该关心国家命运、关注人民生活,只有人民的喜爱,才是对作家最大的褒奖。因此,他坚守一个创作底线:好看、好读、好懂,有故事、有人物。始终如此。

张平,1954年生人,历任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祭妻》《姐姐》《孤儿泪》《法撼汾西》《天网》《凶犯》《红雪》《抉择》《十面埋伏》《国家干部》《重新生活》《生死守护》等。

1.

你远离生活,远离读者,生活和读者也必然远离你

20世纪80年代,年轻的大学生张平也被文学热潮裹挟着,读小说,写小说,悄悄地给文学期刊发出一封封投稿信。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收到的总是退稿。

终于有一天,尚在念大三的张平的处女作《祭妻》发表,并获得《山西文学》一九八一年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小说选刊》《新华文摘》都予以转载,张平先后收到几百封读者来信。这个奖给张平带来了莫大荣誉,也预设了他今后的人生走向。经过马烽、西戎几位老作家的鼎力推荐,张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山西省临汾市文联,从此走上专业文学创作的道路。

打开40年前书页已经泛黄的《青春》文学杂志,首页即是1984年度“青春文学奖”获奖作品篇目,短篇小说《姐姐》赫然排在第一位。同期配发的评论文章,开头一句是:青年作家张平。那时候,张平就已经清晰地认识到,写作必须忠于生活,忠于自己。“姐姐”及《姐姐》中的人物事件,是从生活中来,他并没有任意地去拔高、粉饰。他在文章中写道:“我在农村长大,至今仍然同农村的最基层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个最基层的层次中,有我熟悉的环境、事件和人物。我一写起他们时,心里总感到是踏实的。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我常常由衷地产生一种要表现他们的强烈的责任感。我绝不会离开他们、背叛他们,以至在他们身上胡涂乱抹。我想,在今后的写作上,多多少少能唤起人们相互之间的一些善和爱,这便是我最大的欣慰了……”

这一文学理念,自创作之初到今天,张平始终没有变过。40年间,他在文学之路上不知疲倦地跋涉,从《天网》到《凶犯》《孤儿泪》《抉择》《国家干部》《十面埋伏》,再到《重新生活》《生死守护》和新近出版的《换届》,所有这些作品,都源于真实的生活素材和人物原型。张平说,之所以执著于这样的题材,是因为这些作品里面的人、事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使得整个社会从观念的解放过渡到了生活实质的变化,在文坛因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而走红的一批作家,遇到了同样的困惑和问题。一方面由于西方各种文艺思潮的大量涌进,让作家们应接不暇,把西方世界演绎了上百年的各种创作流派,几乎全部试验了一遍;另一方面,生活的巨变所带来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艺术观的巨变,让作家们同样感到震撼和惊讶,如何厘清和重新认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也就成了那个时代争论最多的话题。思想的多样化也带来了文化的多样化与文艺接受的多样化,于是文学的边缘化也就被越来越多的作家所接受。生活要与现实保持距离,成为很多作家的选择。张平也试写了很多新小说,读者却越来越少。

而当张平换了一种新的方式写作,却获得了超乎想象的反响。《刘郁瑞办案记》《血魂》《天网》……这些现实题材的作品,都是不加雕饰地发生在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却使张平重新收到大量读者来信,赢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即使是今天,张平还是坚持这样的观点:你远离生活,远离读者,生活和读者也必然远离你。文学的边缘化,不是社会变化的必然结果,而在某种程度上是作家自我选择的结果。

2.

作品要给人民带来希望,给社会带来信心,为时代留下印证

自1985年创作《血魂》,首次与反腐败题材“沾边”之后,张平就没再离开过这一领域,此后的《抉择》《十面埋伏》《天网》《国家干部》等作品,为他赢得了“反腐作家”的称号。

不过,张平从不以此自居,他始终认定自己的作品只是做到了立足于现实,至于其他,就留给他人评说。“一部描写现实题材的作品,只要涉及到反腐内容,就被认定为反腐作品,就能认定创作者是反腐作家?”在张平看来,作家的作品好不好,关键还在于矛盾冲突设置得成功与否,精彩与否。要塑造一个正直的、优秀的、清廉的、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正面形象,必然要把这样的人物放在同鱼肉百姓、背叛国家的腐败分子、变节分子、堕落分子的无情斗争中去展现,去描绘,去刻画,才会有血有肉,饱满生动,真切感人。“我们的反腐败是在党的领导下的反腐败,是在人民支持下的反腐败,我们惩治犯罪和罪犯,同样是在党领导下的,在人民支持下的,有什么不能公开于社会、让人民知晓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可以理直气壮地进行这方面的文艺创作?没有冲突,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人物刻画和描写,只能让作品索然无味,最终必然会失去读者。”

事实也验证了他的这一观点。《天网》《抉择》《十面埋伏》《国家干部》……张平的作品发行量平均多在几十万册。作品之所以畅销,张平认为,根源就在于它们都是现实题材,都与老百姓的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我写的是干群关系、党群关系。这样的题材,在现实生活中太丰富了,精彩纷呈,琳琅满目,俯拾皆是。”在他看来,当代读者太期待现实题材的作品了,也太钟爱现实题材的作品了。不过,他所看重的当代现实题材,并不囿于当代爱情生活、家庭生活,而是关注民众,关注变革,关注社会进步,关注历史变迁的现实题材。“这样的作品,会给社会带来正面效应,给人民带来希望,给社会带来信心,为时代留下印证。”

以一位老人的经历为原型创作的纪实文学《天网》,被评价为“以作家的良知写农民的命运”,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发行五十多万册,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评弹、戏曲、说唱剧、广播剧、话剧等。但这种反响也给张平带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因为作品触动了一些滥用职权的人的利益……最终,这场耗时十年的官司,张平赢了,法院二审当庭驳回上诉。胜诉的一大理由就是老百姓的支持。一审开庭后,因为是公开审理,数十家媒体对这场官司进行了报道。来自全国各地的声援信很快雪片般地寄往法院、媒体。山西农村的几个老农民,千里迢迢来到北京,不知通过什么渠道最终找到了张平,把整个村里捐的几百元钱塞给他,要他买点东西补补身子。

困顿期间,张平坚持“敢为人民代言”的巨大勇气,写出了长篇小说《抉择》。这部小说的问世,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党性与良知的胜利表现得感天动地,荡气回肠,此书于2000年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在另一部长篇小说《十面埋伏》中,他书写了一批一线政法人员不惧风险扫黑除恶,最终让腐败分子悉数伏法的惊心历程。为创作这部小说,他不畏生死,跟随特警队,长途奔袭,到偏远乡镇解救人质。而支撑他一路走下来的,正是他深知: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自己什么也不是。这是一个作家的立场,与艺术无关,与文学理念也无关。

3.

现实题材需要勇气,需要悲愤,更需要有舍弃意识

《重新生活》是张平放在抽屉里时间最长的作品。写完五年后,先在《收获》刊发,后于2018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他在书里提到,腐败不仅仅是贪污受贿,收取了不义之财或物,更重要的是制造了一种与老百姓完全不同的特殊生活。美好的生活怎么定义?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愿望,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价值诉求与价值共识。而腐败分子的生活与老百姓追求的美好生活完全不同。领导干部只有同老百姓的生活同质同量时,才会真正体会到百姓的甘苦,才能真正下决心去解决老百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这也是《重新生活》所表达的主题之一。正如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著名评论家吴义勤所认为,作品的意义超越了反腐题材,在文学方面显示了新的探索和思考,体现了对现实的尖锐追问。

《重新生活》离现实如此之近,俨然一部架在生活中的摄像机。处理这样的现实题材,对张平来说难在素材的取舍。什么样的人物故事可以用,什么样的不可以用,这是一个难题。

有人说,张平很会打“擦边球”。而他认为,其实难与不难,关键在立场,在心态,在方法,在你能不能放下身段。只要能真心实意地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不要老想着我的作品出来了,国内国外的权威评论家们会怎么看,国内国外的评奖机构会怎么看,如果总是这样掂量来掂量去,那你的现实题材写作,根本就无从下笔了,处处都会是难点。”张平认为,现实题材写作,就是“照本宣科”——生活是什么样子,你就实实在在地把这个样子端出来。他说,如果刻意加进去太多深刻和厚重,反而显得累赘和臃肿。现实题材需要勇气,需要悲愤,更需要有舍弃意识。

张平的很多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很大程度上缘于小说情节悬念迭起,很有画面感,不仅极具文学性、思想性,同时也受到大众欢迎,是通俗文学和纯文学的结合。他说,自己每一部作品,都努力尝试艺术手法的探索和创新,唯有一点不会变,那就是必须好看、好读、好懂,必须有丰满的人物,有精彩的故事。

在他看来,各种立场,各种价值观,各种写作方式的作家,应该都能写出优秀的作品。托尔斯泰既能写出赞美英雄主义的叙事巨著《战争与和平》,又能写出专注于内心世界、灵魂深处的伟大作品《复活》。而倾向于自由主义的普希金,写出了赞美贵族精神世界的绝世佳作《叶甫根尼·奥涅金》。张平觉得,只要忠于生活,忠于真实,忠于自己的真切感受,就不必太在乎他人议论,也不必在乎固有的清规戒律。要有屡败屡战的勇气,实在行不通就再改再写。

创作可能会面临各种困境,但张平认为作家最大的困境首先是自己固守的写作方式和写作主张:究竟是内心世界的细微展示,还是宏大叙事的粗犷表述;究竟是价值和立场的固守,还是读者和市场的顺应……不管是这种主义,还是那种手法,当代文坛都有数不胜数的成功范例。

初涉文坛的年轻作者,常常对自己的写作充满疑惑。对此,张平的观点是:其实什么也不必在乎。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去写;觉得什么趁手,就用什么家伙。不过有一点,需要作家们反省、探索和思考,那就是在创作时如果完全照搬西方的文学创作观,以此来描写当下的中国现实,是不是有些错位,有些跑题了?还有,我们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大国效应是对所有作家最大的保护和关爱。哪怕有万分之一甚至是十万分之一、几十万分之一的读者喜欢和接受,你就可以以写作为生,你的作品就能在中国这块热土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能让你产生无比自豪的理由,就能让你昂首挺胸、理直气壮。

4.

你不关注百姓生存,老百姓又怎会关注你的作品

过去的作品,多是张平扎扎实实采访出来的,都有真实的生活原型和素材。而《换届》这部作品,与张平本人的阅历密切相关,作品中的很多故事情节,他都曾亲历过,体验过。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曾是张平的上级、同事和挚友。所有这些素材,比采访来的内容更真实生动,更丰富多彩,情节更集中,矛盾更尖锐,内容也更厚重。文学来自于生活,为了让这种生活更有故事性、精彩度,增加了虚构成分。

书中,为迎接上级领导考察调研,年轻的副省长杨鹏受命到临锦市考察当地的转型综改、安全生产和中小学教育等民生状况。临锦市有六百多万人口,虽是矿业、能源大市,但国贫县、省贫县几乎占了一半。得知杨鹏到市县考察,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给他安排好行程,设计好路线,但他打破惯例,决心通过自己的实地考察获取最直接、最有价值的第一手情况。在很短的时间内,杨鹏深入市县中小学、铁矿、水库、民营科技公司,亲眼见到了许多料想不到、令人震惊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期间,一场暴雨即将来临,面对水库决堤将淹没全城,矿渣大坝崩塌将摧毁学校、民居等种种风险,一些干部抱有侥幸心理,以“换届”为由,消极对待……几天后,历史记载中最强降水如期而至,滂沱汹涌的暴雨引发的洪水不停地冲击着年久失修的水库堤坝。在前所未遇的灾情面前,杨鹏指挥并带领干部、专家和基层民众奋力抢险,用智慧应对险情,用勇敢排除障碍,甚至用个人的牺牲换来群众的安全。

张平认为,一个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包括整个人类,始终都有一种自我纠错机制和自我修复能力,所以才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这种自我纠错和自我修复能力就代表着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一种健康力量,如果这种力量减弱了,停止了,甚至消失了,那我们的生命家园就会险象环生,危机重重。反之,如果这种力量健康发展,不断壮大,我们的社会就会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换届》虽系虚构之作,但细节和具象描写是真实的,这是文学的基本常识。比如水库,张平考察过十几个,发生过重大事故的尾矿坝也考察过好几个。张平还曾多次听过有关中国水环境治理现状和水利设施综合利用情况的讲座和报告,水利部的一些专家也给他提供过详尽的资料。而在政府工作的那几年,张平分管过教育,直接参与过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基本情况也较为了解。山西是煤炭大省,采空区、塌陷区,在有些地市并不少见,学校的校舍建设,稍不留心就可能会建在其上,隐患巨大。这些大背景、小环境,张平比旁人多出几分了解与关注。“现实比文学更沉重,生活中艰难险阻、惊心动魄的事情太多了。”张平一直呼吁更多的作家能介入现实题材的写作,直面当下,直面社会,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读者关注,“还是那句话,人民的立场,就是作家的分寸。你不关注百姓生存,老百姓又怎会关注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