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作家网
XDBZJW.COM 您是第 18414565 位访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作者:汤素兰 来源:中国作家网  本站浏览:64        发布时间:[2023-11-08]

  在贵州丹寨建设南路,有一栋四层高的房子。在小县城里,这样的房子样式很普通,但你一眼就能将它和其他房子区别开来。因为它的墙面涂成了蓝色,上面画着白色的花鸟鱼虫,这些图案栩栩如生,形态各异,透着天真和率性。这是一家蜡染工作坊,三十多位苗家妇女在这里用蜡刀作画,也画出了她们多彩的人生故事。

  今年夏天,我带学生到贵州采风,偶然遇见了这个蜡染工作坊。我像所有普通游客一样参观,体验以蜡刀点蜡作画,画了一小幅自己的处女作,然后挥手告别。然而离开之后,蜡染工作坊里那些埋头用蜡刀在白色的棉麻、丝绸上信手作画的画娘们的身影,总是浮现在我眼前。记得那天在工作坊里,我见到一位失去右臂、用左手作画的上了年纪的画娘;有一个年轻的妈妈,不到一岁的孩子就睡在她身边的摇窝里;在苗族长桌宴上,全体画娘用清亮的嗓音唱起苗歌,举起酒杯向我们敬酒,当时还有一个英俊的青年男子,歌声尤为嘹亮;蜡染工作坊的墙上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白色的粉笔写着《蓝莲花》的歌词:“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我购买的蜡染纪念品,每一件都附有一张画娘的生活照,照片上写着:“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

  我怎么也忘不了这个蜡染工作坊,忘不了她们的歌声和笑容,我想走近她们,了解她们的故事。于是,一个月后,我又一次来到这栋画满花鸟虫鱼图案的房子,来聆听她们的故事。

  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一个名叫曼丽的安徽女子的纺织厂濒临破产。为了散心,也为了给自己的棉麻坯布寻找出路,她拖着一旅行箱的坯布,走走停停,来到了贵州凯里。当时,凯里正在举办民间工艺品比赛,许多苗家妇女带着自己的蜡染作品在市场上展示。蜡染是苗家妇女的传统技艺,用蜡刀点蜡在白色坯布上作画,然后用蓝靛染色,继而脱蜡,便成蜡染花布。苗家妇女大多从小就跟自己的母亲、祖母、外祖母学习蜡染与蜡画,所有的图案都牢记于心,拿起蜡刀信手就能作画。这个女子被这门技艺深深地吸引了。蜡染必须画在棉麻等织品上,她想到,如果把自己库存的那些棉麻坯布都变成蜡染,至少能将“废物”利用起来。

  她在市场上找到十二个苗家妇女,拿出旅行箱中的白坯布请她们制成蜡染。她们每人得到一匹坯布,以及预付的路费和工钱,回到山中的寨子里,约定十天后把蜡染送到凯里。彼此素不相识,这些苗家女人们住在哪个山寨,曼丽一无所知。她在旅馆里等着,并不抱什么希望。然而,一个星期后,所有女人都回来了,带着印染好的坯布。

  接过这一匹匹印染好的坯布时,曼丽还没有想好自己能用来做什么,但深山里女人们的纯朴令她感动。她打听到丹寨县扬武镇排莫村的蜡染最出名,那里的女人个个都会做蜡染。于是,她来到丹寨。当时,从凯里到丹寨县城,客车要在山间穿行三个多小时;从县城到排莫,连公路都没有。曼丽早上从县城出发,边走边打听,直到黄昏时分才到达排莫村。

  苗家女人热情好客,但被问及是否愿意到外面去做蜡染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答应。她们说,蜡染是妈妈教的手艺,现在机器染出来的布,红的蓝的黄的,什么颜色都有,谁还会喜欢蜡染呢?如果不是为了准备嫁妆,连寨子里的女人们都不做蜡染了。

  其实,早在2006年,丹寨蜡染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美丽的深山蓝花,只是暂时还不为人们所知晓,它们的价值一旦被大众和市场发现,这些蓝花将开遍世界。

  曼丽在县城租了一栋闲置的房子,筹备蜡染工作坊。她再次来到排莫村,在她挨家挨户地劝说时,看到了一个独臂女人眼中闪烁的光。她叫而朗,原是寨子里最会画蜡的女子,然而一次在山上种地时遇到泥石流,她被倒下的大树压断了右臂,因为当时交通不便,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最终失去了右臂。这个从没有走出过大山的苗家女人,平时买个针头线脑都要向丈夫要钱,并且得让丈夫在赶集时代为购买。她的内心充满了渴望,她希望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而朗最终愿意走出寨子,寨子里的另外两个女子也决定去试试。就这样,蜡染工作坊开始运作了。

  第一个月结束,每个画娘得到了600元工资。接过工资,画娘们背着包袱回到寨子,几天后又带来了另外三个画娘。正是这六位画娘,让蜡染坊得以起航,她们也因为蜡染坊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第一批画娘中的阿罗,用自己挣的钱供两个孩子上了大学,现在儿女都工作了。乃金是画娘中第一个买手机的,后来在县城建了自己的房子,供养女儿读大学。她还去过很多城市参加蜡染展览,在多所大学兼职当老师。独臂画娘而朗,曾获省里第一届残疾人技能大赛蜡染类一等奖。她的坚毅感染了儿子,儿子留学回国后在北京一所学院担任蜡染老师,每逢寒暑假,都会回到丹寨。他就是那个在一众画娘中歌声嘹亮的青年男子。

  十多年来,这个蜡染坊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它像一艘船,绕过暗礁险滩,如今正驶向星辰大海。“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是她们的座右铭。如今,更多年轻人加入了她们的行列。画娘们创作的《百苗图》《千鸟图》《二十四节气》《锦绣丹寨》等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等博物馆永久珍藏。由这个团队设计制作的36套蜡染服饰以中国非遗专场的形式亮相伦敦时装周,中国民间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灿烂绽放。

  看着在年轻画娘身边的摇窝里酣睡的孩子,我感慨万千。许多画娘的孩子是在蜡染工作坊里长大的,从小在古老的艺术中耳濡目染。将来,他们会走向外面的世界,其中又有许多人会回到这里,用他们的智慧进一步发掘这些深山蓝花的价值,为传统的技艺插上现代的翅膀,让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作者:汤素兰,系湖南省作协主席)


 
首届“东坡杯”中华诗词创作大会征稿启事
《滁州日报》征稿启事
2023“三门峡白天鹅旅游季” “三味奇杯·爱在天鹅城” 全国美文大赛征稿启事
第四届义乌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读者·原创版》主题征稿启事
“雪峰山杯·共有家园”全国征文启事
茶文化全国主题征文大赛
《故事会》2023年最新征稿启事
《2023·中国年度诗歌精选》约稿函
《青年文学》公布2024年稿费标准及投稿指南
“四川青年诗人小辑”征稿启事
《杭川文艺》杂志征稿启事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征稿启事
全新创刊!《新天桥》杂志欢迎大家投稿
第十四届“我的读书故事”征文启事
首届“爱心杯”华文原创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稿启事
“传承友谊·我与东盟的故事”征文启事
第七届哈哈诗歌奖征稿启事
《厦门文学》征稿启事
《山东文学》​杂志,随笔、小说、散文,全国可投!
更多...

严文井

叶君健
更多...
东北作家网“星光璀璨文学丛书”出版活动
中国作家协会章程
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
萧红文学奖评选条例
更多...
更多
更多

华夏银行董事长李民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点击进入视频原页面       更多
辽宁作家网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   作家网   中国散文网   国学网   中国文学网   牡丹江文艺网   河北作家网   陕西作家网   海南作家   西北文学网   广东作家网   重庆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山东作家网   东北新闻网   中国吉林网   东北网   湖南作家网   杨柳青文学网   新疆作家网   浙江作家网   河南作家网   中国报告文学网   嘉兴市作家网   葫芦岛文艺网   辽宁人民出版社   天健网   半壁江作家网   福建作家网   内蒙古小作家网   校园文学网   完美小说网   东北文艺网   大连海力网   全球期刊门户网   乐读网   深圳作家网   西部作家   泸州作家网   大鹏新闻网   吉林文学网   茅盾文学奖网   作家在线   恒言中文网   中国网络作家网   贵州作家网   上海文艺网   萧然校园文学网   东方旅游文化网   中国百姓才艺网   当代人物网   佳木斯作家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投稿信箱(Email:db666777@163.com)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东北作家网 辽ICP备08002508号-2 主编信箱:db66677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