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萝卜姐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李青松  时间: 2023-10-28

  初见顾水萍时,她用手拍拍自己的脸说:“看看我的精气神就知道了,喝胡萝卜汁,有什么功效。哈哈哈!我每天喝一杯胡萝卜汁。”

  我定睛打量着她,是呀,她面部白润,光彩熠熠,状态饱满昂扬,激情四射——这是胡萝卜在体内发力的结果吗?

  顾水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一O一团青湖镇三连职工,人称“萝卜姐”——倒不是她的长相跟萝卜有什么关系,主要是她种出了全世界最好吃的胡萝卜。

  在新疆,萝卜叫萝卜,胡萝卜也叫萝卜,但通常所说的萝卜主要是指胡萝卜。若问萝卜与胡萝卜有什么区别,就味道来说,萝卜辛辣,胡萝卜平淡。不过,还有一点往往被忽略了——萝卜是中国本土物种,胡萝卜是外来物种。

  “也不给倒杯水吗?”我半开玩笑地说,“中午吃了烤肉,有点咸。”

  “哈哈哈!”一笑就露出虎牙的顾水萍说,“稍等。”她拿来一瓶胡萝卜汁,又拿来一小袋沙棘汁,摆在我的面前。她往杯子里倒了一点沙棘汁,递给我。我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皱着眉头,咧着嘴说:“有点微微的涩。”

  “这就对了,微涩。”顾水萍把那瓶胡萝卜汁的盖子打开,倒出一些,腾出空间,然后就把那小袋沙棘汁倒进装胡萝卜汁的瓶子里,盖紧盖子,不断地摇,摇摇。又倒置,旋转,摇,摇摇。反反复复,摇摇摇。直到胡萝卜汁与沙棘汁充分调和在一起,再打开盖子,倒出一杯。我轻轻呷了一口,哇,味道奇异,甘美通体!于是,一仰脖儿,一饮而尽。

  胡萝卜汁与沙棘汁调和在一起,居然发生了奇妙的反应——让美无限地放大,不论是色泽,还是口感。“啧啧,美味也!美味也!”我连连赞叹,禁不住感慨万端了。

  “这到底是沙棘还是胡萝卜所施的魔法呢?”顾水萍语气肯定地回答:“当然是胡萝卜啦!”她说,“胡萝卜汁原本平淡,如同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其争。”

  “看来,你是读过《道德经》了。”

  “哈哈哈!”顾水萍说,“只记住了这一句。”

  我说:“一句顶一万句。”

  胡萝卜原产地为亚洲西部的阿富汗和伊朗,后传入中国。《本草纲目》记载:“元时始自胡地来,气味微似萝卜,故名胡萝卜。”胡萝卜性喜冷凉,喜充足阳光,适宜中性土壤种植,微酸微碱土壤也无碍。

  我是在“萝卜姐生态馆”见到顾水萍的。生态馆里,进进出出的顾客很多,有的选货,有的订货,有的参观。中秋节临近,她正忙着与员工给网购的客户打包发货。她没有专门的办公室,生态馆就是办公室,生态馆也是销售店。当然了,销售的主打产品是“萝卜姐胡萝卜汁”。

  顾水萍,80后,中专没毕业就辍学回家了。原因很简单,家里3头猪没人喂。小时候,她就喜欢生吃胡萝卜。喂猪时,也常常在石槽子里给猪投食几根。她看着猪把胡萝卜从猪泔水中挑出来,咯吱咯吱地嚼着,开心无比。

  父亲说,你也不能喂猪喂一辈子啊,得出去闯闯。那一年,她18岁,正赶上兵团棉纺厂招工,于是,她就成为兵团棉纺厂的纺织工。她十分珍惜这份工作,毕竟是国企,穿一身工作服,带白色的纺织帽,出出进进的,也体面。

  可是,半年后,她操作的纺织机便总是出故障,机修工便不断来修理,排除故障。在兵团棉纺厂纺织工全是女性,上千号人。而机修工则是男性,也就七八个。有一个机修工总是频繁来“排除故障”。没故障时,他也在顾水萍的纺织机前转来转去。细心的人发现,那个机修工看上了顾水萍,纺织机的“故障”,有可能是他制造出来的“故障”。

  棉纺厂有纪律,工作时间不能谈恋爱。

  那个机修工被“约谈”了,顾水萍也被“约谈”了。

  怎么办?

  那段时间,男朋友的父母患病,需要人照顾,她跟男朋友商量了半宿,次日便双双辞去棉纺厂的工作,回到青湖镇三连,回到乡下。刚刚够婚龄,他们就结婚了。顾水萍一边照顾公公婆婆,一边种地。承包的地有100多亩,头一年种的全是包包菜,想不到的是,包包菜竟然卖不出去,全烂了。顾水萍蹲在地头,看着烂成泥的包包菜,大哭一场——“呜呜!呜呜呜!”

  眼泪哭干后,她突然就想起了胡萝卜。为什么不种胡萝卜呢?胡萝卜即便卖不出去,也不至于全部烂掉呀!

  于是,她决定次年种胡萝卜。

  她心里想,得吸取种包包菜的教训,得搞订单农业。她包里背上馕四处跑,跟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一些经销商谈订单。人家说,我们不跟你谈,一家一户的农民最不讲信誉,你要是合作社的法人代表我们就跟你谈。

  虽然白跑了半个月,但她认识到了一种新的营销方式。看来,仅凭个人一己之力是不行的,得组织起来,靠集体的力量,才有资格有能力搞订单农业。

  回到青湖镇,她找到三连连长,说要成立个农业合作社。连长说,好呀,连里支持!顾水萍说,叫什么名字好呢?连长说,喜欢叫什么就叫什么。

  2014年3月,五家渠嘉鑫种植农业合作社成立。揭牌那天,现场气氛热烈,连长发表讲话,给顾水萍鼓劲。连长说:“一群人,一条心,一件事,一定赢!”

  最后,连长拳头一挥——“加油!”

  顾水萍任合作社社长,开始只有6名社员,一年后就发展到了136名社员。种植胡萝卜5000亩,带动一O一团其他职工也大面积种植胡萝卜,规模达到了一万两千亩。顾水萍说“一度打退堂鼓,不想干了。连长知道了,找到我说,你也太情绪化了。不能退步,有什么困难连里帮助解决,必须坚持下去!”连长果真说话算话,回去研究后就拨给合作社一块地皮,用于建保鲜库。保鲜库建好后,解决了大问题——年产1000吨的胡萝卜不愁无处储存,缩水发蔫儿变黑了。什么时候出库,都是通红通红,水灵灵,新鲜如初。

  出乎意料的是,合作社成立的第一年,胡萝卜的行情非常好。年初订单价格0.8元一斤,到秋天市场实际价格涨到一元一斤。一些社员躲避着顾水萍,把胡萝卜偷偷按一块一斤卖掉。眼看着加工企业与合作社签的订单就要落空。怎么办呢?这可是涉及合作社信誉问题啊!顾水萍只好把自家200亩地里种的胡萝卜全部按0.8元一斤卖给订单企业。但还是有亏空啊!她便开着车,去达坂城那边高价收购胡萝卜兑现订单。

  “欲哭无泪,合作社差点倒闭了!”

  顾水萍的举动感动了胡萝卜加工企业。企业老板说:“萝卜姐 ,你是讲信誉的人,所有的损失不能让你一个人扛啊!”于是,企业也提高了价格,使得合作社减少了一些损失。

  反者,道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

  在利益驱动下,次年,大家都不种别的了,全种胡萝卜了。可是,到了秋天一场早霜袭来,胡萝卜全扔地里了。那些上一年曾经不讲信誉的社员满脸愁容地来找顾水萍:“萝卜姐,帮帮吧!”

  “帮谁?谁帮?”顾水萍狠狠吐出两字,“活该!”

  可是,事归事,理归理,嘴狠心肠软的顾水萍还是要帮。她把自己的订单让出来,让大家的胡萝卜照常卖上价格。把保鲜库腾出来,卖不出去的胡萝卜存放在保鲜库里,使大家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经历了这件事,大家对顾水萍人格和境界又有了新的认识。大家心里暗暗说:“嗯,跟着她干,错不了!”

  很快,职工们纷纷入社。

  仅仅几年时间,合作社发展壮大起来了。有种植,有加工,有仓储,有营销,有网售,有配送,真正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条。会员遍布北京、济南、郑州、广州、深圳及乌鲁木齐等全国各地。

  顾水萍告诉我,她是跟着兵团改革走,跟着兵团改革一起成长。“从当年的土地承包确权发证,到灌溉打埂子变成软管输水浇地,再到‘三费自理’(种子、化肥、农药),三连的这些事情都是始于我。”快言快语的顾水萍说,“我跟连长说,你们也不能总在我一个人身上薅羊毛啊!连长不接话,只是哈哈哈笑。”

  我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顾水萍说:“搞种植农业,大数据非常重要。我每天都关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行情,什么是最好的菜,我心里都有数。过去,产品卖不出去,不是产品不好,只是不会卖,不会经销,没有找到市场。”

  “怎样理解诚信?”

  “合作社的生存与发展,诚信是第一位的。投机取巧可以得一时之利,却不会得一世之利。”

  我问她:“今后有什么打算?”

  顾水萍沉思片刻说:“只想在提高产品品质上下功夫,不图热闹。热闹是一时的,品质才是永久的。比如说,我们种的胡萝卜从来不打除草剂,完全是用镰刀割草,用手工拔草。打除草剂会导致污染土地。我们不做伤害土地的事。土地养育了我们,我们要爱惜土地。”

  我说:“这话说得好!”

  顾水萍接着说:“我们谁也离不开土地,有了土地就有了一切。”

  是啊,顾水萍喜欢胡萝卜,内心深处也许藏着许多原因,但有一个原因,是可以肯定的,胡萝卜一定在其最艰难的人生境遇中鼓励过她,安慰过她,并且像烛光一样照亮过曾在黑夜中迷茫的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我不便问,也不好问。

  如今,“萝卜姐”顾水萍已经成为兵团一O一团以及五家渠市的名人。“巾帼女杰”“创业之星”“百佳示范”等荣誉和称号接连授予她。然而,顾水萍是清醒的。

  平凡的生活还要继续。

  顾水萍的手机里收藏了一张画——原野上,一根透明的胡萝卜和一只表皮斑驳的哈密瓜,相对无言。画的空白处是一行小字:你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许,这就是顾水萍的人生写照吧!画的作者,是燕京理工大学美术系学生杨维佳——顾水萍的女儿。她常常戏称自己的女儿:“我的小胡萝卜。”

  劳作之暇,她就从手机里翻出女儿画的画,端详着,欣赏着,脸上洋溢着快乐和幸福。

  该怎样形容顾水萍眼里的胡萝卜呢?是否可以这样说——它没有浮华的外表,只是红得真诚,红得通透,却又饱含着属于自己的情感和能量。

  哗哗哗!掌声送给顾水萍吧!——为她红通通的胡萝卜,也为她像胡萝卜一样红通通的生活态度。

  (作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