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作家网
XDBZJW.COM 您是第 18414565 位访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作者: 来源:中国作家网  本站浏览:275        发布时间:[2023-10-18]

t01258aef44328b3af4.jpg

  王祥夫,辽宁抚顺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同市作家协会主席,获鲁迅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赵树理文学奖等。


  王祥夫:关于井(外三篇)

  过去在城市里生活,很难想象没有井,人们可怎么生活。我五六岁的时候,我大哥带我去医院里看朋友,因为搞对象,那个女的不知怎么就吞了金,人们都怕她死,结果她坐在那里跟没事人一样,只不过多吃了几服中药。我至今都不知道吞金怎么会死人。我哥他们在屋里也就是病房里说话,我出去看院子里那口小井,那口井离门口不远,井口很小,因为是冬天,井里腾腾地往外面冒着汽。

  关于井,我不知道那时候的市政部门统计过没有,比如像我们那个小城一共有多少口井,大井多少口,小井多少口,什么地方的井水甜,什么地方的井水发苦。

  井这种东西很奇怪,比如说北岳恒山最高处会仙府外边的那两口井,紧挨着,最多离两米远,而两口井的水就不一样,一口是甜水井,人们用它泡茶做饭,另一口的水就是苦的,根本就不能喝,只好用来洗衣服。这就很奇怪,让人们有点儿说不清。因为两口井离那么近,怎么回事?谁也说不清下边是怎么回事。

  我小时候,我们那个城里还没有自来水公司,家家户户用水都得去井里挑,或者是买水,有拉水的车,整天不停地到大官井那地方拉水,人们把那种大井都叫作大官井, 这种大官井都有个看井的,人们叫他“井官儿”,看井的管收水牌子,拉水的拉了多少车水,得交多少牌子,这个我说不清。

  看官井的那个人的另一项工作就是不让小孩儿到井跟前去。西城门一进门洞的右手, 圆通寺的山门外边,过去就有一口大官井, 去那地方拉水的水车是络绎不绝,这说明这口井的水好。我们一帮小孩儿好奇,走到井跟前探头探脑往井里边看,井有什么好看的, 井真是没什么好看,但我们就是想看看井里边,这么一来井官儿就急了,把我们好一顿臭骂。他那么凶,现在想想他应该凶,他要是不凶,不把我们喊开,一不小心掉井里一个怎么办?

  这口大官井到了冬天也是腾腾地冒着汽,井边都是溜溜滑的冰。小时候我的理想就是什么时候能去那口大官井上滑一次冰车,把冰车先安放在井沿的最高处,人先慢慢挪屁股坐上去,得用冰锥子把冰车先稳住, 然后把冰锥子一下子放开,冰车会一下子飞多远!

  我曾想做一个飞贼,飞檐走壁的那种, 就像“鼓上蚤”时迁,一跃一跃地走路,不发出一点点声音。后来又想做个井官儿,守着那么一口大井,坐在井边收收水牌子抽抽烟。可一转眼,这个城市里的水井忽然都不见了。

  有当飞贼初心的那一阵子,我正在读《水浒传》,时时觉得自己身上弥漫着匪气, 特别不安分,我真喜欢自己的那种不安分。


  成都的蛐蛐

  文联君,就让我叫你一回文联君吧。 我突然想给你写几句话,因为外面在下雨,下雨的日子最好一个人待在屋里喝茶读书,而我却偏偏收到了朋友送来的两只大蛐蛐,我忽然就想起咱们凌晨斗蛐蛐的事。我想你也许有许多年没斗过蛐蛐了,这毕竟很消磨时间。

  我对蛐蛐的爱好在许多年前就已经断掉,其实朋友送来的这两只“紫头”,我是想养来听它们叫的。蛐蛐其实白天也叫,但白天的噪声太大,它们的叫声往往会被忽略掉。只有晚上,尤其是后半夜,蛐蛐的叫声才会被人听到,我直到现在也不清楚古人说的“促织”是不是就是蛐蛐,但我觉得应该是。“促织”这两个字对妇女是有些不敬的, 它们半夜三更叫起来,催促妇女们坐到织机旁去织布,这当然不对。《聊斋志异》里边有篇著名的故事叫《促织》,可以证明我分析得没错,促织应该就是蛐蛐。

  说到蛐蛐,我本人喜欢听蛐蛐的叫声, 它即使就在你的旁边,那声音也像是特别幽远,让人不讨厌。但我不养蛐蛐的原因想必你没有忘记,是那年咱们一起去成都,晚上住在杜甫草堂招待所的经历所致。

  那时候房间里没有卫生间,后半夜我忽然想去卫生间,还没进去,就听见一片蛐蛐的叫声,真是好不热闹。进到里边,我才吃了一惊,草堂厕所的地上黑压压的都是蛐蛐, 它们正在那里会餐。从那以后,我对蛐蛐的好感大打折扣,这也是我多年不再斗蛐蛐的原因,但碰到好朋友送我一两只我还会养, 把它放在床下,在秋夜听它的叫声,我以为, 蛐蛐的叫声怎么也要比八音盒好听得多,虽然它叫得单调,叫叫停停,叫叫停停,但单调有单调的好,若细分析起来,我又说不上来。


  苦夏记

  不知怎么就和河北的卢君说起麦客的事,现在几乎看不到麦客的身影,也请不到麦客,所以卢君只好自己回去帮助父母收麦子。天气又是在最热的时候,收麦子可不是一件轻松事。我知道他回家收麦子了,而我也准备去四川的绵竹。

  入夏以来,山西之热出乎人们的想象, 一连几天都是三十五度以上,所以不少人都认为今年夏天将是个苦夏。在我去绵竹之前朋友们就对我说,你到了绵竹小心中暑。

  我知道绵竹还是小时候的事,父亲和他的朋友在喝“绵竹大曲”,连说这酒不赖, 我就记住了,后来,市场上很少再见到“绵竹大曲”,但我依旧记着。所以一说去绵竹, 我首先就想到了它。卢君还对我说天这么热你到那就别喝了吧,要喝就意思意思。“意思意思”就是少喝,端起杯来沾沾嘴唇就行。天气太热确实不适合喝白酒。但想不到绵竹的天气竟然还有点儿凉,这真是一件让人想象不到的事。怎么南方的绵竹倒比北方的大同都凉快了呢?

  人们常说的苦夏就是这个夏天太热,让人难以应付。首先是没有胃口,什么都不想吃。喝粥吃小咸菜,或者就是吃过水凉面拌黄瓜丝和麻酱。山西那边吃一种过水小米饭, 酸的,再来个烧茄子拌大蒜,也不赖,而我认为西北一带的凉浆水面应该是夏天最好的饭食之一。总之,天一热,人们吃什么都没胃口。但不吃又不行,吃得太清淡了也不行。

  在炎热的夏天,我最爱吃的一道菜是“青椒炒肉”,用那种很辣的青椒炒五花肉片, 可真香啊!通常那边还在炒,这边就闻到香味儿了。所以天一热我不想吃饭时,家人就说给你来盘“青椒炒肉”好不好?前不久去北戴河,我看见路边居然有一家饭店就叫“青椒炒肉”,我真想马上进去点一碗白米饭, 再点一盘“青椒炒肉”,只要这一饭一菜。青椒的香气绝不止于辣,一边吃菜一边吃饭, 但碗底要留一点儿米饭,好拌着菜汤吃。

  今年夏天是个少有的夏天,天气早早就热起来了。我已经准备好扇子和凉席,并让家人腌了一坛鸡蛋,那种吃起来不怎么太咸的鸡蛋,用我母亲的话就是“一缕盐”,这种咸鸡蛋配粥不错,还有我去早市总是会留心有没有那种辣的薄皮灯笼椒,“青椒炒肉”得用这种很辣的薄皮椒。

  有人买菜喜欢问:“有没有一点儿都不辣的青椒?”

  我瞅她一眼,心里说,一点儿都不辣是青椒吗?

  这话也可以这么说,夏天不热能是夏天吗?苦夏就苦夏吧。这时候我又想起收割麦子的卢君,真不知道他现在有多么热,多么苦。


  萝卜热茶帖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一天到晚总是在那里忙,消闲的时候也有,那就是坐在那里静静地看一本书,而这种消闲的时候后来也好像没有了。

  我的母亲,我几乎记不起她坐在那里吃东西,比如吃水果。甚至连她吃饭的样子现在也像是记不起来了。我们家的规矩,女人是从来都不上桌的(现在女人和男人都一起上桌吃饭),父亲吃饭总是在另一张桌子上, 母亲给他另外炒一两个菜,边吃菜边喝酒。碰到兴致高的时候,父亲会亲手做一两个小菜,比如将娇黄的大白菜心切细丝拌海蜇丝, 海蜇丝只需在开水里略微一焯,这样吃起来才爽脆,这真是一道下酒的好菜。

  父亲喝酒是从早上到晚上,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会喝到后半夜。父亲从来都不喝冷酒,所以家里总是弥漫着高度白酒被烫热后散发出来的那种味道。好闻不好闻?我认为真是好闻,好的高度白酒一经开水烫过, 入口可真是与人贴肌贴肤。

  母亲是惜物的,比如吃芹菜,那芹菜根不会被扔掉,母亲会把它栽在盆子里,这时候总是冬天,盆子里的芹菜根过些日子就会长出新嫩的叶子来而且渐渐长高。再比如, 母亲切那种外绿内赤的心里美萝卜,照例会把萝卜顶子留下来,把它用一个碗养起来, 碗里也只有清水,这清水里的萝卜顶子照例也是放在南边的窗台上,不知过了多久,萝卜顶子已经抽出了花梃,居然开花了。母亲切长白菜,那时候一入冬家家户户都会储存不少大长白菜,母亲照例也会把白菜的顶子留下来,也是找一个碗用清水养着,放在南窗能见到太阳的地方,冬天里的白菜花可真是娇黄好看。

  那一年,人们忽然不让叫那种心里美萝卜“心里美”了,那应该叫什么呢?我问母亲,母亲犹豫了一下,说:“就叫萝卜,那就叫萝卜。”心里美萝卜真是好看,一刀切开里边便是满满的浓胭脂,绿皮儿浓胭脂。论颜色,心里美萝卜要比沙窝萝卜好看,正经的沙窝萝卜是从里到外的绿,如果心里不绿就不是正经的沙窝萝卜。

  心里美萝卜和沙窝萝卜可以说是水果, 我个人认为最好是拿来生吃,切一盘放在那里,没事拿一片嚼嚼,再喝口热茶。外面正刮着老大的西北风,呼啸着,像一群老虎在呼啸而过,或者还下着很密的大雪。在这样的冬天里,能够在屋子里一边喝热茶一边吃萝卜真是件幸福的事。

  壬寅年,眼看着已经要进入农历十一月, 过不了几天就要下雪了。家里,现在是既无心里美萝卜也无沙窝萝卜。热茶倒是有,一个人窗前喝着热茶,忽然在心里想,好在母亲早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才不会受到如此的苦楚……



 
首届“东坡杯”中华诗词创作大会征稿启事
《滁州日报》征稿启事
2023“三门峡白天鹅旅游季” “三味奇杯·爱在天鹅城” 全国美文大赛征稿启事
第四届义乌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读者·原创版》主题征稿启事
“雪峰山杯·共有家园”全国征文启事
茶文化全国主题征文大赛
《故事会》2023年最新征稿启事
《2023·中国年度诗歌精选》约稿函
《青年文学》公布2024年稿费标准及投稿指南
“四川青年诗人小辑”征稿启事
《杭川文艺》杂志征稿启事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征稿启事
全新创刊!《新天桥》杂志欢迎大家投稿
第十四届“我的读书故事”征文启事
首届“爱心杯”华文原创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稿启事
“传承友谊·我与东盟的故事”征文启事
第七届哈哈诗歌奖征稿启事
《厦门文学》征稿启事
《山东文学》​杂志,随笔、小说、散文,全国可投!
更多...

严文井

叶君健
更多...
东北作家网“星光璀璨文学丛书”出版活动
中国作家协会章程
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
萧红文学奖评选条例
更多...
更多
更多

华夏银行董事长李民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点击进入视频原页面       更多
辽宁作家网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   作家网   中国散文网   国学网   中国文学网   牡丹江文艺网   河北作家网   陕西作家网   海南作家   西北文学网   广东作家网   重庆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山东作家网   东北新闻网   中国吉林网   东北网   湖南作家网   杨柳青文学网   新疆作家网   浙江作家网   河南作家网   中国报告文学网   嘉兴市作家网   葫芦岛文艺网   辽宁人民出版社   天健网   半壁江作家网   福建作家网   内蒙古小作家网   校园文学网   完美小说网   东北文艺网   大连海力网   全球期刊门户网   乐读网   深圳作家网   西部作家   泸州作家网   大鹏新闻网   吉林文学网   茅盾文学奖网   作家在线   恒言中文网   中国网络作家网   贵州作家网   上海文艺网   萧然校园文学网   东方旅游文化网   中国百姓才艺网   当代人物网   佳木斯作家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投稿信箱(Email:db666777@163.com)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东北作家网 辽ICP备08002508号-2 主编信箱:db66677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