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张德祥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23-09-18

微信图片_20230905085410.png

  作者简介:张德祥,辽宁盘锦人,现居山西太原。曾任中铁三局文联秘书长,山西省企业文联主席团委员,铁道部文学职称和文学奖评委会评委。在《新华每日电讯》《经济参考报》《世界通讯》《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人日报》《中国企业报》《中国质量报》《中国文化报》《人民铁道》报《山西日报》《辽宁日报》《青海日报》《西藏日报》《人民代表报》《精神文明报》《山西政协报》《山西工人报》《山西晚报》《太原日报》以及《当代华文文学》《中国铁路文学》《山西文学》《城市文学》《都市》文学《首都文学》《鸭绿江》《黄河》《火花》《九州诗文》《中国诗萃》《大众诗歌》《天涯诗刊》《当代诗人》《山东诗人》《北岳风》《辽西风》《中华风》《香稻诗报》《诗潮》《诗神》《诗选刊》《长江诗歌》《中国诗歌网》《中华诗歌网》《中华散文网》《东北作家网》《辽宁作家网》《大家文学网》《搜狐网》等近百家报刊和网络平台,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150多万字。曾获第六届中国铁路文学奖、山西省文联创作一等奖。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曾多次获省部级和全国征文一、二、三等奖、优秀奖,以及最佳作品奖。作品入选50多种选本。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二级文学创作员。传略被收录《中国诗人大辞典》《中国作家艺术家大辞典》,出版诗集《铿锵生涯》,合编报告文学集《铁血丹心》。


  张德祥:我心里逐渐爱上这座城市


  近47年来,隨着这座城市由浅入深、由弱到强,日益发展壮大,我也年复一年的,从心里逐渐爱上这座城市。

  1976年4月,我由吉林铁路局调入铁三局。当年人已渐入中年,别的什么都不重要,就是需要有个稳定的家,有个生活环境和条件好一点的栖身之所,这就足矣。因这之前,有领导答应我调哈尔滨,结果,两年之后局机关从哈市迁入并城。就这,我也就隨之入并了。

  调入太原之前,我曾出差来过太原两次,有意对这个城市做过一点了解。浏览过五一广场、五一百货大楼,坐公交车从火车站直至下元,观赏了整个一条迎泽街。走马看花,总的印象,城市建设水平一般,发展落后。与哈比较要落伍许多,不止差一两个档次,没法说。后来,组织正式下令调入这座城市,我也就入乡随俗了。我开始与这座城市接轨并结缘,且产生深厚感情的就是迎泽大街,一条4公里长、7O米宽的迎泽大街。以后,由我们局施工打通了东段,使迎泽街又延长1公里,才成为现在的十里长街。说句真话,1976年的时候,太原除一条迎泽街之外,再没有让我更喜欢的地方。如果说,再喜欢一些的,就是五一广场挂着巨幅伟人画像的观礼台,以及迎泽宾馆的八角楼了。由于,心里喜欢这两个地方,当时,公安处根据市里指示组织的有关庆祝活动,每次我们从二营盘出发,专门到迎泽大街上亮相走一走,绕五一广场威武地转一圈,以开心、放眼领略迎泽大街广阔、秀丽的大美风光。这时,我在卡车上会把大鼓敲得很响很响,叫全城的人都知道铁三局的队伍来了。当然,也因为铁三局机关就在迎泽大街上,新建的办公大楼,比迎泽宾馆的东楼还要现代、气派呢!

  1981年冬,我家从迎泽街局办公楼后面,搬到现在的劲松路10号。周遭环境较迎泽大街差得很远很远,不是一条街两条街的事。当时没有康乐街,从现在劲松路康乐街口,至迎泽桥头这段约500米长的路,第一次,是由我们局在原来土路的基础上铺的水泥路,以后,又由市政部门铺成现在标准的柏油路。那时的迎泽桥很窄很窄,只有480米长、12.4米宽。现在的迎泽大桥1997年1O月1日才建成通车。过去,曾在全国被唱红的汾河水,也已不再哗啦啦流淌。汾河几乎成为一条枯河,只在雨季时,才见有雨水在河床中心处潺潺流过。水流的两边直至远处的河岸之间,一码是长蒿和荒草肆虐的滩涂,还有一堆堆河柳灌木丛,以及成排成片的杨树林。一到春天裸露的河床,满河扬起漫天风沙来。两岸沟旁树林里偶尔能见有几只野鸟嬉戏,至于现在看到的野鸭、白鹭、大天鹅等珍贵的禽鸟想都不敢想。1993年5月,我去珠海参加中宣部企业文化研讨会回并后,与局一位分管宣传工作的领导说:太原与珠海、深圳比较,太原就是一个大村子。领导说,不至于吧,是不你说的太邪乎了。第二年,这位领导去大连参加全国铁路政工会议,回来向我说 : 老张你说得一点不错,从大连回来一看太原真像个大村子。我说:怎么样,我的话不玄吧!这位领导早年从大连铁道学院毕业,他对大连城市的发展变化,印象最深刻,他的话最有说服力。2008年12月,我参加《鸭绿江》编辑部和辽宁省新诗学会,在大连举办的一次诗歌颁奖会。我亲眼目睹了大连浪漫之都的无比浪漫景象,联想身处内陆的太原,心里除了憾然还是憾然。

  1997年10月,我去广州和中山出差。这次出差时间较长,约有半个多月,其间,在中山市小榄工作最少有9天。小榄,只是中山市属的一个经济开发区,地方行政级别也就是个大镇。可是,这里的城建级别可不止是乡镇级,也不止县处级。若从规模和繁华程度看,一点不比一般的地市差。大酒店、大宾馆、大商场、大马路,大居民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看哪都是一派繁荣兴旺的都市范儿。所以,回到太原后我又说:我们太原还不如中山市小榄一个镇。1999年我第三次到贵阳铁路工地采访,贵阳市内的高架桥和立交桥星罗棋布,根本数不过来,让我看得眼花缭乱。好多大商场、大超市的二楼与市内高架桥相通着,看得我好不羡慕,一想太原就感心酸。2000年夏,一次,我特意站在迎泽桥西端桥头上,向《山西日报》社方向看,包括迎泽宾馆在内,高层建筑不超过60幢。没几天,我去《山西日报》,与著名诗人、作家李杜先生一起,站在报社大楼的最高处朝迎泽桥方向看,市内高层建筑,与我站在迎泽桥头向《山西日报》方向看数量差不多。总的看,2000年太原的高层建筑,前看后看,左看右看,怎么看也超不过200幢,一点看不出大都市的景象和气派。

  太原的城市发展,从2000年前后,进入21世纪开始,才真正驶入快车道。首先是从修路开始,从修通滨河东西快速路开始;从分期、分段治理汾河开始。以后,城市规模也开始不断逐渐南进西扩,面积不断增加。由于城市不断扩容、改造升级,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也越来越高。虽然,横着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与自己纵向比较,进步,是人人有目共睹、显而易见的。

  城市新开辟的道路多了,路也长也宽了,路面的质量也越来越好。立交桥、高架桥、跨河大桥、过街天桥已无计其数。路多桥多,城市就活了,新鲜血液就开始畅通、汹涌奔流起来。紧隨其后,城市发展也越发澎湃,许多上规模的大商场、大超市、大酒店、大宾馆、大医院、大公园、大校园、大马路,大火车站、大汽车站,大开发区、大示范区、大居民区、大高层建筑群等等,雨后春笋般地陆续拔地而起。现在还有了一条2号地铁线,整个城市模样大变,旧貌换新颜。今天的太原,已再不是从前的太原。经过二、三十年的紧追快赶,快速提质改造后不断升级的太原,已真正成为龙的故乡,龙的栖息之地。白天车水马龙,夜晚满天星辰。尤其,近4O公里长的汾河景区,波光粼粼,灯火璀璨。只见,汾河中央,一条巨龙正在日夜怒吼,蛟动、图腾着。

  位于城西南方向的晋阳湖,乃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了。近几年,经过不断地开发改造建设,不仅水域面积扩大许多,湖水的水质以及湖周围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得到大规模提升。晋阳湖的建筑面积要比昆明湖大,仅小于西湖的面积一点点。虽不像西湖的底蕴那样古老、深邃;没有苏堤、断桥、岳飞庙和雷峰塔,以及三潭映月。但,晋阳湖的现代化程度一点不比西湖差,甚至要强于西湖。沙滩浴场、儿童游乐场、儿童戏水区,滑雪场、篮球场、庆典广场、露天水岸剧场,以及音乐喷泉、鸟类栖息岛等等建筑设施应有尽有,尽善尽美。偌大的大湖上下天光,天水一色,碧波荡漾,蔚为壮观。园中绿树成荫,甬道幽深、鸟语花香。一点不虚华北第一大人工湖,也足以称得上,太原市500万人民的人间乐园了!

  2017年前, 我原在劲松路10号住时,36年里,市内最大的迎泽公园,以及汾河公园东岸沿线的沙滩、汾河晚渡、雁丘,还有迎泽桥头的珠林、墨艺苑等景点,是我健身、游玩常去的地方。现在晋阳湖离我家只有一公里远。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的太原最大购物中心万象城,以及遍布长风岛上的省图书馆、科技馆、大剧院,市美术馆和历史博物馆都在距我家一公里远的范围之内,乃是我平日购物、游乐、健身、休憩、学习的好去处。我一年365天的退休生活,许多的时间消耗在这里,尤其,消耗在图书馆的时间最多。

  一个人的城市观和审美观是多样的。处于不同工作、生活环境的社会人,对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居住地好坏的期盼和辨识度,往往差异很大。尤其,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进行流动建筑施工的筑路人,世界有多大他们的心就有多大。因了他们是以四海为家的人,在他们心里,城市与乡镇,高楼大厦与茅屋、帐篷都一样。住在北京也不觉大,住在太原也不觉小,合适就好。

  我现居住太原,太原就是我的家,我爱我家!我心意已决,要在这个城市养老至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