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周柏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陆春祥  时间: 2023-08-10

  一

  我是晋祠一株活了三千年的周朝柏树,我没有虚报年纪,是专家们用碳十四断代法测出的。现在,我要将那些多如云彩般的故事说与你听。

  故事从武王姬发开始说起。

  周文王的好儿子,有为的君王姬发,不仅灭了无道的商纣,还创建了繁荣昌盛的西周王朝。据说,当时,他所向披靡,讨伐了99个国家,共有652个国家向武王臣服!姬发有5个儿子,老大姬诵继王位为周成王。老二姬虞,母亲邑姜生下他时,手掌心里有个像“虞”字一样的纹路,那就叫“虞”吧。姬虞在唐地封国,史称唐叔虞,唐叔虞死后,儿子燮父继位,迁居晋水旁,改国号为晋。顺理成章的是,唐叔虞就成了晋国的始祖。

  姬虞被封唐国,完全是一个偶然事件。姬诵继位时还是个十四岁的少年,一干政事皆由叔父周公旦主持。那日,姬诵与姬虞,小哥儿俩正在宫中院子里玩游戏,一阵风过,一棵梧桐树上,突然落下几张树叶。姬诵捡起一张大梧桐叶,正反看了看,找来一把剪刀,随手剪了个玉圭的形状。见弟弟盯着他看,或许是姬诵已经习惯了发号施令,或许是叔父刚派人打下唐国不久,姬诵拿着剪好的梧桐玉圭,一脸认真地对姬虞弟弟说:这张桐叶圭,你拿着玩,我将唐国(古音桐唐同音)分封给你,玉圭就是信物!小弟只是好奇,并不太明白分封的具体含义。然而,不离左右的史官却是认真的:那就请成王择日立姬虞为唐侯吧。姬诵一愣,随即答道:啊哈,我只是和弟弟开个玩笑罢了,这不是朝堂,不要这么认真。史官立即跪在成王面前,严肃地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请礼成之!请乐颂之!一个即兴小游戏,姬虞就这样成了唐国的诸侯,唐叔虞。

  两千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已经快一千岁了,那个汉朝的年轻作家司马迁,围着我转了好几圈,他显然是将晋国的来龙去脉弄得一清二楚了,这回是来实地考证的,看他在《晋世家》中,将这个“桐叶封弟”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国人于是到处传诵,一代代地讲,是啊,这个故事涉及信义、情义,异常美好。

  事实上,姬诵的这个游戏决定没有错。日后姬虞分封就位,短时间就将唐国治理得极成功,我周柏就是见证者。

  唐国地处夏人旧墟,方圆只有百里,四周皆为戎狄部落。姬虞初任,“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就是用夏戎的老办法管理那里的老百姓,兴修水利,农业、牧业都得到显著发展,而且,这一治国方针,还成了晋国后代的传统国策。唐叔虞去世后,人们在晋水源头筑祠庙祭祀,这就有了唐叔虞祠。

  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河水汤汤,人民安康,就将国号改为晋,唐叔虞成了晋国的第一代国君,叔虞祠也就叫晋王祠了,晋祠横空出世。

  我经风,我沐雨。日出日落,风风雨雨,晋祠的兴兴衰衰,我一一收入眼底。

  北魏郦道元来了,他的《水经注》这样写:“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 北齐魏收来了,他的《魏书地形志》这样写:“晋阳(太原)西南有悬瓮山,一名龙山,晋水所出,有晋王祠。”

  晋王祠,圣母殿,读书台,望川亭,难老泉亭,晋祠游人如织。

  二

  隋大业十三年(617),我周柏已经是一千七百岁的老者了。

  寒冬的太原,凌厉的风依然刮得人脸上生疼。某日,太原公子李世民到晋王祠来了。他是留守李渊的二儿子,从小生活在太原城,我见过好几回了,他从少年长成了青年,风度翩翩。这一回,他与父亲一起,带着不少亲兵,急匆匆进了唐叔虞祠,他们跪在像前,嘴中念念有词。看他们一行的样子,绝对有事,我知道,他们已经准备了好久,大隋的天下已经乱作一团。果然,他们要起事,他们在向唐叔虞祈祷,保佑他们起事成功。

  事毕,太原公子一只脚刚跨出祠门,一阵狂风就向他刮过来,他倒吸一口冷气,这风,是有什么另外的含义吗?还是警告?我周柏知道,这风是悬瓮山上的地形风,那风们也只是好玩,说好久没集聚了,说今日祠中热闹,想去看看来了什么人到底到干什么,仅此而已。它们从我身边刮过,还鼓动让我给它们加把劲,我正色劝它们:你们别玩了,千万别吓着太原公子,他可是要成大事的!

  接下来的事,你们都知道了,太原公子,迅速募兵一万,他们父子在太原起兵,剑指杨氏朝廷,当年十一月,就攻取了长安城。唐叔虞,唐朝,此唐真是糖啊,甜心,甜到心里,就用唐作国号,向唐叔虞致以崇高的敬礼!

  唐贞观十九年(644)正月,已经做了19年皇帝的李世民,应新罗国王请求,远征高丽。起先节节胜利,没想到在安市(今营口)被15万高丽援军阻挡,两月不能克城。时间迅速流逝,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军粮将尽,士马难留,远征军斗志迅速下降,唐军不得不班师回朝,途中又遇不少波折,军队死伤不计其数,李世民大病一场。这一年的年底,李世民到太原城养病。其间,他率群臣重游晋王祠,旧地重游,百感交集,此地是大唐的福地,王业所基呀。次年的正月二十六日,太原公子李世民写下了1203字的《晋祠之铭并序》,并亲自书法刻碑。

  那几日,太原的气温寒冷,但皇帝的御房内,灯火辉煌,太原公子身体虽疲惫,脑子却泉涌文思。周室栋梁,晋国先祖,唐叔虞的功绩必须赞扬;晋祠的山光水色,晋祠山水的坚忍不拔性格,晋祠建筑的雄伟高大,这一切,都是为了衬托唐叔虞的伟大与传奇。隋炀帝的暴政也必须揭发,神人共愤,四海腾波,他们父子起兵反隋,是顺天应民,达于天命。唐室政权,天命所归,人心所向,我太原公子要感谢您,再次感谢您,亲爱的唐叔虞!

  那么多人,都去看太原公子的那块碑,一千三百多年过去了,此碑依然能辨出绝大部分的字迹。周柏我听到最多的惊叹是,这碑上的文采,啧,啧;这碑上的书法,啧,啧,啧,这太原公子的书法也太好了吧,至少帝王中第一。

  三

  太原确实是个好地方,周柏我,对太原城里发生的一切,也了如指掌。

  战国时代的赵襄子,汉文帝刘恒,北齐高洋父子,唐朝李渊父子,五代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他们均从太原起家,此地,绝对的龙兴之地!

  转眼间就是大宋。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三下河东,攻伐太原城后,将太原城火焚水灌,夷为废墟。为嘛这么干?他们就是要捣毁龙脉!但令人不解的是,赵光义们一边毁太原城,一边又大修晋祠,前者斩龙脉,后者说是要积功德,保大宋江山万万代。

  大宋最初的百余年时间里,晋祠可热闹了,他们如太原公子一样,也立碑,也写记,题目就叫《新修晋祠碑铭并序》;又追封,唐叔虞变为汾东王;还加祀,叔虞母亲邑姜加封为“昭济圣母”,“圣母殿”于是诞生。又有善男信女,募集资金造铁人,以壮圣母威仪。

  舜有五臣,周武王却说:他有乱臣十人。中国文字真是奇妙,“乱臣”,就是能臣。“乱”为什么有治理的意义?“乱”的本义是理丝,丝易乱,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以互收之,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理。事实证明,周武王就是理丝能手。

  那周武王的十位人才是谁?

  一般都认为是: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天,散宜生,南宫适,邑姜。周公,召公,姜太公,人人皆知。周公,召公,毕公、荣公,都属于长辈、同胞亲人类;太颠、闳天,散宜生,南宫适(孔子的侄女婿也叫南宫适),皆为武王的四友,或营救,或助战,皆为军事人才;邑姜是姜太公之女,武王之妻,九人管外,邑姜管内。

  这邑姜,确实是个女中杰,周成王之母,唐叔虞之母,无愧圣母。

  又一阵风刮来,我抖了抖身上的叶子说:“圣母殿”中有不少好东西呢。

  加祀完全正确。姬虞的出生,还有传说,说是邑姜怀孕时,曾梦见儿子被封于唐,醒来后,与姬发说了这个梦,还说这个儿子的名字会叫“虞”,《左传》中记载了这个著名的梦。有了娘亲的这个梦,姬诵桐叶封弟事件也就偶然成必然了。

  前临鱼沼飞梁,后依悬瓮山主峰,左边善利泉,右为难老泉。这圣母殿,是晋祠最古老、最壮丽的大型建筑,也是宋代建筑的佼佼者。

  邑姜的故事也多,最有名的应该是胎教:她怀第一个儿子周成王时,严格克制自己,站时腰板笔直,坐时神态端庄,说笑时不喧闹,独处时不随地蹲坐,即便发脾气,也从不骂人。

  我极耐心,指点着陆布衣们:那些塑像,你们可要看仔细了,我知道你们喜欢这些!

  陆布衣抬头朝我拱拱手,连连“嗯嗯”。

  头戴凤冠,身着蟒袍,优雅端庄,神态安详,圣母邑姜最完美的呈现。

  邑姜周围,左右各21尊宋代侍女塑像,个个传神。细数,5名宦官,4名穿男服女官,33名侍女。这就是圣母身边管理人员的全部班底了,她们负责圣母的日常起居,音乐歌舞,文印翰墨。

  为什么是42人?猜测这或许就是彼时皇太后级人物的顶格配置吧。

  侍从像右八:年纪很小,衣衫明显宽大,与身材有点不相符,似乎刚进宫不久,但圆润的脸上,有一双透亮的大眼,几分稚气,几分调皮,对未来充满幻想。

  侍从像右二:宽前额,锐双眼,红衣蓝带,相貌平常,神情有点严肃,两手上下姿势,似乎是在掐指算着什么。与圣母相依,运筹帷幄,出谋划策,绝对的管理骨干。

  侍从像左五:正面看,高红发髻,相貌清秀,右手捏着绢巾,含羞带笑。侧面观,眼睛却又有些红肿,眼角含泪,神情悲苦。是不是刚为圣母演出了一出悲情戏,角色还没有转换过来?

  侍从像左十九:左手托着一个黑色药罐,右手轻扶罐沿,面容忠厚,这应该是个负责看病、煮药的医生。圣母的御前医,医术自然要高明,为人也得淳朴善良,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马虎。

  周柏自言自语,圣母殿,是晋祠最热闹的地方。这些侍女像,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噢,天天交头接耳,我甚至都能听得见她们的嬉笑与叹息。

  四

  悬瓮山的断层中,有泉流出,那流泉声,虽细细汩汩,我周柏却听得入耳,真是悦耳,清如碧玉,不舍昼夜,这可是晋水之源头呀。晋水北面的那座城,就是大名鼎鼎的晋阳(太原)。

  我清楚地记得,北齐时,有人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给此泉取名“难老”泉。晋水的浪花,永远翻滚着,青春不老。

  晋祠八景之一:难老泉声。陆布衣驻足细观,晋水从清潭西壁半腰间的汉白玉龙口中喷涌而出,跃入下面潭中,争先恐后,形似白练展飞,声如琴筝合鸣,泉水澄澈而洁静。泉水淌过石坝,漾出一片湖面,碧波泛光,绿荷青碧,柳叶垂扬,风动波动,风情万种。

  难老泉水量丰沛,旱不少水,涝不成灾,“晋阳第一泉”,名副其实。

  司马光这样为朋友描绘难老泉水的美好:山寒太行晓,水碧晋祠春。(《送裴中舍赴太原幕府》)

  范仲淹就站在难老泉边咏叹:神哉叔虞庙,地胜出嘉泉。一源其澄静,数步忽潺湲……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晋祠泉》)

  见陆布衣一行在细看难老泉亭中匾额,我笑着告诉:自然,太原城中的傅山,他题的“难老”匾最著名。不要怪我偏心呀,因为,他也为我题写了大书:“晋源之柏第一章。”我前面说了,我们周柏,原来有左右两株,同年所植。傅山之子傅眉还专门为我们写了一首《古柏歌》,其中有句:

  左柏右柏幽影寒,客子徘徊于其间。

  右柏左柏幽影淡,客子歌罢高云散。

  不幸的是,左柏,清朝道光年间,身上长出了一棵毒瘤,百姓们怕连理相通殃及我,被砍伐。我是幸存者,就是那右柏。我身高18米,腰围5.6米,主干直径1.8米。没有左柏,我的身子开始向南倾斜,不过,我只斜了45度,我被年轻的后生“撑天柏”给托住了。

  陆布衣问我,老人家的身子咋横卧着呢?他低头看了一会说,噢,卧龙之柏。嗯,我默默地答。事实上,这种姿势,还是舒服的,就好比,我换了个半躺的姿势,斜看日月星辰,卧观人间万事。

  人们如此赞扬:难老泉,周柏,宋代侍女像,晋祠的三绝。这话我爱听。

  五

  明朝嘉靖《太原县志》记载:席公,并州人,与尧同时代,作《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个与尧同时代的玩击壤游戏的人,叫席公,他竟然是晋阳人,并州人,也就是现在的太原人!

  这或许是中国最古老的游戏了。

  壤是什么东西?就是特制的木块。人们将用木头制成前阔后窄,形状如鞋子一样的木块,木块长一尺四寸,阔三寸。先用力远远地丢出一壤,至少三四十步远,然后,用手中的壤,再去打击地上的壤,击中者为赢。这有点像现在的打高尔夫球啊,只是高尔夫球要落进洞中。玩游戏谁不会?再难的游戏也会有人学得起来,关键的关键是,要有这种玩游戏的氛围与时代。那可是尧时代噢。

  此时,周柏我又站出来说话了(哈,我总是关键时刻站出来):并州好像是有这么个叫席公的人,不过,我也只是听说,因为告诉我事情的那棵树,早已经化作尘埃,它就是我的先祖,它比我大一千多岁。我猜测,尧与席公说不定熟悉,你想呀,一个是亲民的天子,一个是玩游戏的高手,尧的封地就在唐,即今天的太原,尧有号为陶唐氏。司马迁也这么说。

  呵,打住打住,我今天与你陆布衣说得够多了。不过,相比太原城,相比晋祠,我说的只是九牛一毛。真的真的,光是与我一样的树,晋祠还有长龄柏,后生者还有隋槐,唐槐,松,柏,楸,复生槐,银杏,人类只要善于倾听,它们都会说话。

  谢谢傅山,“晋源之柏第一章”,过奖过奖,我争取活得更久一些。

  谢谢陆布衣,耐烦倾听我的诉说,希望我的故事传得更远一点。

  【作者简介:陆春祥,笔名陆布衣等,一级作家,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浙江传媒学院客座教授等。已出散文随笔集《病了的字母》《字字锦》《乐腔》《笔记的笔记》《连山》《而已》《袖中锦》《九万里风》《天地放翁—陆游传》《云中锦》《水边的修辞》《论语的种子》等三十余种。曾获鲁迅文学奖、北京文学奖、上海市优秀文学作品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报人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