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肖复兴:唯有香山依旧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23-08-21

  一

  在北京的所有公园里,我对香山公园情有独钟。当年从北大荒回家探亲,哪怕时间再短,我必会呼朋引伴,去一趟香山公园。到后来两个小孙子回北京看望我和老伴,他们问我该去哪里玩?我首推香山公园。

  原来,两个小孙子几乎每年暑假都会回北京,一回北京,我就带他们去香山公园。公园门口有块杏黄色的木牌,上刻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香山公园”四个大字,我让他们站在木牌前,合影留念。时间一长,这成为他们北京之行的一个“固定节目”,只要去香山公园,两个小孙子就会穿过门前的广场,径直跑到那块木牌前,等着我给他们照相。

  第一次去香山公园时,老大三岁半,老二一岁半。纵然他们伸长脖子、挺直腰板、踮起脚尖,脑袋尚碰不到木牌的底边。流年似水,日子伴随孩童不断长大,他们一年年长高,脑袋能碰到木牌了。这块木牌连同整个香山公园,成为两个小孙子成长的参照,也成为我和老伴变老的见证。

  记得那年带他们去香山公园,当时老大五岁多,老二三岁多,途中忽然下起蒙蒙细雨,我们跑到松林餐厅后门的檐下避雨。无事可做,我便教他们绕口令和老北京的童谣,他们学完“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和“奔儿头奔儿头,下雨不愁,你有大草帽,我有大奔儿头”,还要学新的。正巧,我看见一个人坐在大门前的门墩儿上,就教他们“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

  雨停了,我们继续爬山,向“鬼见愁”进发。两个小孙子一边爬山,一边高喊刚刚学的童谣:“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

  旁边爬山的游客听了,大笑起来。有人故意逗他们:“哭着喊着要媳妇儿干吗呀?”他们不理会,反倒来了情绪,亮开嗓门儿,一遍遍喊着,清脆的声音在通往“鬼见愁”那苍老的山路上回荡……

  日子过得真快,一晃八年过去了,现在老大十三岁多,老二十一岁多,唯有香山依旧。

  仔细想想,他们上次去香山公园,还是四年前的暑假。进公园前,他们照例站在木牌前,看看自己已经到木牌的什么位置。老大与“公”字平齐,老二也长高不少,两人兴奋地叫起来。我对他们说:“你们还会长高的,明年老大要超过‘公’字了!”

  明年还未到来,这一年的年底,新冠疫情就暴发了,蔓延全世界。两个小孙子再回北京,已经是2023年的暑假。由于中美尚未直航,他们绕道欧洲,在巴黎转机,乘坐国航的航班抵京,历时三十六个小时,真是漫长的旅程。

  没想到迎接他们的,是连续几天四十摄氏度的高温,去香山公园的计划只得一推再推。此前,由于机票难买,他们回北京的日期无奈延迟,相应地,在北京停留的时间也缩短至两周;短促的两周,在酷热中显得越发紧张。相聚的日子再长,也比漫长分别的日子短,何况这次相聚的日子更短,短得如一声叹息。很遗憾,他们没时间去香山公园,那块木牌空等了四年,无法见证他们身高的变化。

  在机场告别时,和老大拥抱,他伏在我耳边轻轻说:“爷爷,我现在就开始想你了!”老大比老二高很多,已经超过一米八了,当他站在木牌前,会不会长到香山的“山”上了?

  两个小孙子离开北京后,我一个人去了香山公园,站在公园大门的台阶下望着木牌,望了好久。

  二

  香山公园的大门前有个宽敞的广场,广场入口处有条小溪,溪上有座小石桥。小溪里流淌的,是山上的泉水;小石桥是老物件,破旧而沧桑,但游客只顾着进公园,路过小石桥时步履匆匆,并没有把它放在眼里。

  那年,就是在这座小石桥上,有个小贩挎着竹篮,卖“子儿莲蓬”。

  “子儿莲蓬”就是嫩莲蓬,如今人们不这么说了。过去的夏天,在什刹海常见小贩卖子儿莲蓬,还有唱十不闲小曲儿的这样唱:“六月三伏好热天,什刹海前正赏莲。男男女女人不断,听完大鼓书,再听十不闲。逛河沿,果子摊儿全,西瓜香瓜杠口甜。冰儿镇的酸梅汤,打冰盏儿卖,了把子儿莲蓬,转回家园。”

  唱词里不是“买”把子儿莲蓬,而是“了”,只有真正的老北京人可以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那种北京味儿。这是卖子儿莲蓬的小贩招呼顾客时说的话,如果是卖酸梅汤的小贩,招呼顾客时他会说:“闹一碗您尝尝!”一个“闹”字,一个“了”字,如果互换位置,就没有那个味儿了;如果都换成“买”,就更没有那个味儿了。这两个老北京人自创的表述,虽然用的是再普通不过的字,却尽显老北京的市井风情和老北京人的直率性格,当然,还有老北京话的语言特色。

  记得一年老大回北京,我带他去香山公园玩。就是在这座小石桥上,小贩竹篮里的子儿莲蓬让他倍感新奇,他站在那里瞧了半天,没动窝儿。

  老大没见过这玩意儿,莲蓬上那一个个像小和尚受戒时头上点的小包包究竟是什么?我告诉他这是子儿莲蓬,荷花开过,有的长藕,有的结莲蓬,藕长在水下面,莲蓬结在水上面;开红花的结莲蓬多而藕质差,开白花的结莲蓬少而藕质好,这就叫“红花莲子白花藕”。莲蓬上的一个个小孔里有莲子,能吃。

  “能吃”二字吸引了他,见都没见过,更别说吃了。老大想尝尝这子儿莲蓬究竟是什么味道。

  我给他买了一个子儿莲蓬,他迫不及待上手就要剥,我说:“别急,你先拿着,我给你照张相,留个纪念。”对老大来说,照相已经没有细观子儿莲蓬的真容、再尝尝它的味道重要。

  还没进香山公园,他就把莲子一个个剥出来了。可惜这莲蓬比子儿莲蓬还要子儿莲蓬——没成熟,就让小贩早早拿来售卖。里面的莲子瘪塌塌的,一点儿都不好吃,还带着少许苦涩。

  老大有些失望。

  我对他说:“这莲蓬没成熟,成熟莲蓬里的莲子都是白白胖胖的,有股子清香,用它煮八宝粥,味道特别好。”他瞪大眼睛看看我,又看看手里的子儿莲蓬,似信非信。

  百闻不如一尝,我给他买了一罐八宝粥,捞出粥里的莲子,让他尝尝。他说:“味道不错,挺新奇的。”算是弥补了之前的缺憾。

  今年暑假老大回北京,我又对他讲起那年在香山公园的小石桥上买子儿莲蓬的事,他说还记得,只是今年没时间去了。

  一个人去香山公园那天,我在路过小石桥时特别留意了一下,没有卖子儿莲蓬的。或许两个小孙子来了,卖子儿莲蓬的就来了。这么一想,忍不住自己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