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闫英学:兴凯湖品大白鱼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23-06-26


  上中学的时候,有一位个子不高,鼻子发红,俗称“酒糟“鼻子的刘银山老师,教我们班一段时期的地理课。他地理课讲的特好,上课不用看教材,知识都装在他的脑子里,滔滔不绝讲解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当他讲到祖国的最东端黑龙江省兴凯湖时,特意在黑板上画出了兴凯湖的形状,并讲了兴凯湖的特产——大白鱼。从此,黑龙江省的兴凯湖,便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中毕业后,到吉林延边当兵,起初,连队有许多黑龙江兵,有尚志的,五常的,但是没有密山兴凯湖的兵。

  1979年刚过,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为了迎接可能即将到来的那场东北边境的战事,沈阳军区从其他两个部队分别调入一些战士到边境地区扩充部队力量。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连队来了几位黑龙江密山兴凯湖畔的战友。

  一位密山战友叫黄山虎,朝鲜族,他个子不高,当时汉语讲的不是很流利,带有明显的朝鲜族特征。再有一位战友叫宋树林,当时任警卫排二班副班长,后来担任班长,我们都住在一个宿舍里。

  都是当兵的,虽然来自不同的部队或者不同的地方,但是战友们很快就打成一片,无论军事训练或是业务学习,都是比学赶帮,谁也不甘落后。尤其是一个班的战友黄山虎,他是朝鲜族,那时,我正在刻苦学习朝鲜族文字,学唱朝鲜族歌曲,我们更是形影不离,彼此关系非常好。

  闲暇之余,我们坐在一起,自然而然地会议论起自己的家乡。因为,我在上中学期间,地理刘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黑龙江密山的兴凯湖,烟波浩渺,水天相连,我对兴凯湖就有了一种神秘感。

  朝鲜族战友黄山虎从小就在兴凯湖边上长大,夏天他和小伙伴们下湖游泳,抓鱼,冬天他们会砸开冰窟窿,下网捕鱼。尤其是夏天,十几斤的大白鱼一船船地被渔民带上岸,成了兴凯湖里的一大特产,名扬四海。

  朝鲜族战友黄山虎,用他那不是很熟练的汉语,也能绘声绘色地描绘出兴凯湖的一幅幅美景,让我有些心动。

  后来,对越自卫反击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当年虽然中苏关系剑报弩张,但东北边境最终还是平安无事。到了年底,朝鲜族战友黄山虎完成了三年的兵役义务,退伍回到了他的家乡,黑龙江省密山兴凯湖畔,一年后,我也离开了部队,回到地方参加工作。

  多少个斗转星移,多少个春夏秋冬,战友分别后,许多年没有了音讯。在部队期间,我从朝鲜族战友黄山虎家里的来信中,知晓他的妹妹那时候在黑龙江密山连珠山镇的副食商店,透过这条信息,我盼望着,有朝一日,如果能够踏上密山兴凯湖畔的土地,就能够循着这一条信息找到朝鲜族战友黄山虎。

  那是几年前的一天,我们吉林松原的几位战友,在一次酒后突发奇想,建立连队战友群,设法找到全国各地失散多年的战友。

  几天功夫,一传十十传百,多方联系,找到了连长,指导员,找到了绝大多数的各地战友。

  当年的八一建军节前夕,连队从全国各地来了六十多位战友和家属,有不远万里来自四川,江苏,山东,以及东北三省的战友,相聚在吉林松原查干湖。

  战友聚会期间,黑龙江密山兴凯湖畔的原警卫排二班长宋树林参加了聚会,朝鲜族战友黄山虎因正在韩国,未能参加这次战友聚会。

  好在,通过这次战友聚会,很多当年一个连的战友都联系上了,战友们在微信中时常问候,还像在一个连队当兵时那样,没有围墙的战友大院,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然而,中学时地理刘老师讲课中提到的我国最东端的兴凯湖,无论时间如何的变幻,根深在记忆中的那个一个班的朝鲜族战友黄山虎生活工作的地方,依旧是我关注,牵挂和惦念的地方。

  那是一个如火的夏季,我们一个排的战友商定,确定战友聚会安排在黑龙江密山的兴凯湖。于是,我多年向往兴凯湖的愿望便得以实现。

  清晨,细雨蒙蒙,雨水像是断了线的珠子,拍打在列车的玻璃窗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窗外一片绿油油的景色,树木,庄稼,农舍纷纷向后退去。当晚七时多,我们在长春换乘大连——牡丹江的卧铺车,在牡丹江再换乘密山的列车。

  火车在长春通往延边的大地上急驶,此时,又让我想起了曾经的军旅之路,那些曾经熟悉的车站名称一一再现出来:大石头、黄泥河、老头沟、安图、朝阳川、延吉、图们,那是人生中多么荣光的一段记忆啊……

  夜已深沉,卧铺车厢里,渐渐传来人们酣睡的声音。可我,仿佛是打了强心剂那般,仍是睡意全无。

  密山,兴凯湖畔,多年未见的战友,让我的心随着列车的节奏声,飞快地向前,向前!

  当列车进入黑龙江省境内,东方渐渐出现了鱼肚白,天,开始放亮了。

  在朦朦胧胧中,我似乎有了一些睡意,总算迷迷糊糊一阵儿,醒后,列车距离牡丹江已经不远了。

  在长春已经买好牡丹江到密山的火车票,原计划在牡丹江车站不出站台直接上通往密山的火车,赶在中午与密山战友吃饭。眼看火车就要进牡丹江车站了,可乘务员告知,列车进入牡丹江晚点十八分钟,在我们乘坐的列车还没有到站之前,那趟开往密山的列车已经整点出发了。

  无论如何,多么的着急也无济于事,与事先商定的魏排长在牡丹江车站汇合便阴错阳差地错过了,只好电话告知,退票购买牡丹江汽车站通往密山的长途汽车。

  汽车沿着牡丹江通往密山的公路前行,在煤城鸡西市附近通过,我又想起了鸡西市的几位战友,只可惜,事先已经约定好了密山聚会,便打消了刚刚有过的念头。

  牡丹江到密山的公路等级不高,水泥路时好时坏,时通时修,时而绕道,时而又走在乡下的土路上。

  当汽车通过密山连珠山镇时,又让我想起了密山朝鲜族战友黄山虎,当兵时,他和妹妹通信的地址,就是密山市连珠山镇副食商店。

  电话那边,密山的几位战友和早些时间到达牡丹江的魏排长等都在火急火燎地盼望着我们的尽快到来。

  密山的汇合地点——密山火车站广场。几十年未见的老战友,见面后感到无比的亲切,一眼就能辨认出当年的朝鲜族战友黄山虎,牡丹江魏排长。

  中午饭安排在密山市最好的密山宾馆餐厅,多年的战友相聚,显得格外热闹。

  餐桌上,第一道菜便是清蒸“兴凯湖大白鱼”,只见热气腾腾的大白鱼“横卧”在一个半米左右的大盘子里,白白净净,盘子周边绕着香菜丝,青红辣椒丝,大白鱼特有的清馨味道扑面而来。

  密山的战友频频举杯,边喝酒边介绍他们家乡特有的“兴凯湖大白鱼”。我用筷子夹下一块大白鱼的肚子部分放在口里,果然名不虚传,一股细腻,油香,一种蟹黄般的味道瞬间飘散开来。没有一丝淡水鱼的土腥味道,肉质洁白细嫩,回味悠长。

  眼下,和密山等地的战友坐在兴凯湖畔不远的餐厅里,品尝着大白鱼的美味,让我又想起了中学地理刘老师,以及他给我们讲解的黑龙江省密山兴凯湖以及兴凯湖的大白鱼……

  几十年后,我终于踏上了这片边陲的土地,实现了梦中的愿望。

  住宿也同时安排在密山政府宾馆,距离密山市早市很近。次日清晨,我早早地起床走出宾馆,边境的密山市显然不大,但也算繁华。在通过城市的交叉路口时,一个小广场,广场上矗立着十几米高的纪念碑映入我的眼帘,只见上面标有“苏联红军解放纪念碑”。

  历史的沧桑虽然早已过去,但是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段曾经的战火硝烟的历史,这座纪念碑成为了永恒。

  离开密山市苏军纪念广场后,早市便在不远处的地方,只见街路上的行人三三两两,或是买菜返回家中,或是正在购买的路上。

  在后侧的一条街上,清一色的鱼行一家挨着一家。兴凯湖的“大白鱼”比比皆是。大的小的都有,最大的大白鱼能有二十来斤,最小的也在五六斤以上,还有大白鱼干,鱼丝,袋装的,散装的都有,各式包装的精品大白鱼比比皆是。问问卖鱼的老板价格如何?价格可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普通淡水鱼价格。

  我随意与早市上的一位卖鱼的张姓老板唠起嗑来,他说,兴凯湖的大白鱼价格确实不菲,但是当地人一般是很少吃的,这种大白鱼多数都流入外地了,哈尔滨,北京等专有人来这里订货,兴凯湖的大白鱼已经走向全国了,密山市的知名度都没有兴凯湖的大白鱼知名度高,说话中,那位张姓老板带着无比的自豪感。

  早饭后,密山的战友租了一辆中型客车,载着我们前往著名的边境旅游景区——兴凯湖。密山市区距离兴凯湖不远,行程三十几公里就到了。

  兴凯湖有“东方夏威夷”之称,夏季凉爽,适合人们旅游和休闲度假。兴凯湖分大小兴凯湖,总面积在四千三百多平方公里,是国家的重要自然保护区,各种鱼类多达六十多种以上,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兴凯湖的大白鱼。

  兴凯湖周边湿地一片连着一片,水鸟成群,它们贴着湖面觅食,一会儿飞在空中,一会儿又低头潜入湖水里捉鱼,有的还发出“咕嘎咕嘎”的动静。

  烟波浩渺,水天相连,视野开阔,眼前的兴凯湖犹如一片茫茫的大海,烟波浩渺,镶嵌在祖国的最东端,它是一座中俄边界最大的湖泊。

  兴凯湖的沙滩很美。细细的黄沙,踩在上面软绵绵的,富有弹性,湖水拍打在岸上的黄沙,妨如家里做饭淘米那般,粒粒清晰可见,芦苇冒出头来,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似乎在与游人说话闲聊。

  远望兴凯湖,在宽阔的湖面上,渔帆点点,在日光的照射下,影影绰绰,捕鱼的人扬起大网,把希望和快乐都寄托在兴凯湖里。

  兴凯湖,一个专门盛产大白鱼的湖。那是边境上的湖,魅力的湖,又是绚丽的湖。

  离开兴凯湖已经几年时间了,可那座城市,那座城市里的大白鱼早市,那一条条银白色的大白鱼,还不时的在眼前浮现出来,尤其是兴凯湖大白鱼那特有的鲜香味道,似乎又随夏季的微风飘散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