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张俊杰:天下十八口的“老河口”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23-05-30

  

  提起老河口,人们都会想起“天下十八口,数了汉口都是老河口”这句耳熟能详的民谚,而我一直工作与生活在这座鄂西北汉江明珠城市。

  小时候,我跟着饱经诗书的祖父,坐船去汉江对岸舅太爷家。祖父都会讲述码头船工们,号子一喊出故道的往事。如今,考证历史档案资料,才意识到汉江河从发源地嶓塚山到汉口旧社会有“十八个渡口”,除了汉口渡口,都是老河口渡口规模较大,因“上通秦蜀、下瞰江淮”的“咽喉之所”的老河口,光绪年间码头曾达22个,各码头停泊船只六七千艘,桅杆如林,沿岸货物堆放数里,水上运输异常繁荣。

  在我的记忆里,沿江一条砂石土路,连接沿途码头渡口的是长长的青石板台阶,鱼贯而下。城里的市民们在码头上担水、洗衣、洗菜,清澈的汉江水有时会漫过石板,留下了丝丝青苔,小鱼儿在水里嬉戏,自由自在……市民们过着如诗般的田园生活。

  其实上大学的时候,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喜欢在两百多年历史的老街太平街游玩,太平街位于老河口市区的西北部,东接两仪街,南邻乐盛街,西北紧靠太平街码头。路呈东西向,全长196米,宽6.6米,占地面积21400平方米。现列为湖北省古建筑重点保护区域。

  在历史上,太平街有过三次鼎盛期。一次是清中叶的康、雍、乾时期。上山的船下江的货,在此集散,八帮船只沿江停靠,上上下下多达六七千艘,桅杆如林,白帆如云,各帮纤夫号子,或低沉吟哦,或洪亮震耳。入夜,船家灯火似星星铺撒江面,和岸上的万家灯火联成一片,相映生辉。清晨起锚,号子一声,惊飞芦苇丛中野鸭水鸟。穿梭船只,艄公隔水相互问候。借风扬帆,百舸蔽遮半江面。

  这条百年老街太平街之所以兴盛不衰,主要体现在各帮商人以“诚信为本”的理念上。各商行之间,商行和各地的客商之间,上交上海、汉口的富商巨贾,下到山乡集镇的杂货散客,公平买卖,不欺不诈,一诺千金,才成就了太平街乃至“小汉口”的百年繁华。太平街是老河口的一个街区,它的兴盛也为老河口带来了繁荣。老河口在抗战期间,人口达到了十七八万,上街赶集的农民们形容:过了五里坡,看得到老河口的金银窝。这金窝便是谭家街,银窝指的就是太平街。可见在我的记忆里,太平街永远是那么古老、美丽和宁静。

  与小城太平街一样,位于市区中心北京路中段的李宗仁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旧址,里面蕴含许许多多挖掘不尽的抗战文化遗产。如今的老河口,一湖二园二区,有环城一路、二路、三路、四路,拥有农产品加工园、科技产业园、循环经济园。目前,已经入住的规模企业118家。整个城市市容整洁,环境优美,工业发达,交通便捷,市场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是一座山水园林如诗如画的宜居城市,还是一座充满勃勃生机的工业城市。

  想起童年、少年、青年,一直到如今的中年,有几个典型事例和难忘的日子。这个只有五十三万人的城市,出现过从一颗桃树到十万桃李,从没有商标品牌的果农到拥有商标的商家,从一个人脱贫到带动一方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果农杨遂胜。一遍芦苇,一条若隐若现的小路,20世纪90年代初南水北调工程前,杨遂胜手握剪刀等工具,穿过迷蒙的芦苇浪,通向青青的田野……曾经组建仙仙果品公司通过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商标”的发展模式,涵盖农户6.8万户,年销果品12万吨,年销售收入1.8亿元。“大仙桃”的金招牌对于这个小城市的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骄傲,而是借助大仙桃产业优势,做强做大旅游观光业,延伸产业链的必需,是一种深迷其中的商标品牌的战略。

  与其他城市最大不同,这里的人们也大都会去茶馆,或在茶馆聊天,或在茶馆打牌搓麻将,或在茶馆看戏听曲,就连朋友中的聚会和相亲也往往选择在茶馆,茶馆是这里永久时兴的活动场所。所以,外地游客都纷纷感叹:老河口,一座爱茶的小城。

  我知道,天下十八口的“老河口” ,已经失去了昔日商埠渡口的繁盛,但老河口的今天更具有魅力,“一江春水碧,万树梨花香。”滨江公园曲径通幽的小广场、斑斓多姿的七彩门,凸显了鄂北江南的典雅和静谧;梨花大道带状公园疏林、草地、缓坡、静水、广场、雕塑相得益彰,原来的荒芜之地变成了观景胜地……

  当年的渡口的老船工们,若能目睹今日之老河口,定会漾起无比欣慰的笑容!

  作者简介:张俊杰,笔名千里汉江、红盾文秘战士。迄今一直供职于湖北省老河口市市场监督局,曾被求是理论网、光明网、荆楚网、长城网等十大媒体评为特约时事评论员,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现为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