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刘军:条理看言语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23-04-25


  从唐代开始,选拔人才就有“身、言、书、判”四个标准,曾国藩在古人的基础上有所延伸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识人标准。曾国藩被誉为人鉴,几乎没有争议。左宗棠傲视群雄,目高于顶,看谁都只是武大郎,居然也乐得承认曾国藩“有知人之明”。

  20多年前我就看过曾国藩写的《冰鉴》一书,还写过相关的文章,但那时只注重“邪正看眼鼻”,忽视了“条理看语言”这一条。其实这一条也很重要。

  曾国藩观人鉴人,首看气魄、精神和性格,次看言语、形体和举手投足。曾国藩的鉴人之法是可资参考的。

  曾国藩在日记中回忆自己往昔探求的“观人之法”,撰成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言语中。

  “若要问条理,全在语言中。”曾国藩认为人有没有条理是可以通过语言看出来的。而语言的表达方式有两种,一为书面语言,二为口头语言,不管是哪一种,都要看他是否能切中要害,条理清晰。成功的人一定是条理清晰的人。听别人讲话,最重要的不是听他讲什么,而是听他怎么讲。一个人能把错综复杂的事情讲得清清楚楚,逻辑清晰,这个人的思维能力一定很强。

  由语言看人说话是否条理性,是非常有道理的。一个没有见识,没有理论功底,没有相应知识的人,他不可能把一件事情说清楚。一个人说话、写文章,三页无驴,啰里啰嗦,没有重点,说了半天也没说到点子上,别人听了要么一头雾水,要么觉得过于繁琐,听这种人讲话简直是一种遭罪。不要指望这种人会把事情办好。

  一般来讲,公文写作要求明白、简洁,不一定求美,但是你不能折磨人。作为最高领袖,毛泽东每天要看很多公文,你老折磨他,他也是要发脾气的。1958年9月2日,他批示《对一九五九年计划调整情况的说明要点》时震怒了:“我读了两遍,不大懂,读后脑中无印象。将一些观点凑合起来,聚沙成堆,缺乏逻辑,准确性、鲜明性都看不见,文字又不通顺,更无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之态……讲了一万次了,依然纹风不动,灵台如花岗之岩,笔下若玄冰之冻。哪一年稍稍松动一点,使读者感觉有些春意,因而免于早上天堂,略为延长一年两年寿命呢!”

  所以,毛泽东要求“修正文件,字斟句酌,逻辑清楚,文字兴致勃勃。”

  大连外国语学院原党委书记柳振万著有《办公厅工作理念与管理艺术》一书,书中这样写道: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常常把‘笔杆子’和‘书呆子’简单地画等号,认为搞文字综合的只会抄抄写写,干不成别的事情。这是一种偏见和误解。其实,作文和做事有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会写文章的人,表现在文章中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与谋划事情、指导工作的能力是想通的;文字综合工作所要求的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层次性,必然为工作中的头绪清晰、策略得当、指导有方提供保证。让搞文字综合的同志去办文、办会、办事,也必定是思维敏捷、善于创新、条理清楚、环环相扣,做事情的水准不一样。所以说,从事文字综合的同志都是各地区、各部门最优秀的人才之一。机关工作就是这样,越是能力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同志,工作任务也越多,担子也越重。办公室工作更是如此,如果文字材料拿不出手,那就只有做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整天去跑跑颠颠,把脑子跑空了,水平跑低了,前途跑没了。

  去扬州之前,我读了一篇不知作者之名的文章——“文字能力强的人才能当领导。”文中说:“因为写一篇高质量的材料,不管是讲话稿,还是调查报告、还是工作方案,背后都是大量知识的储备、长期思维的训练、还有系统书面表达的能力。”

  罗振宇在《奇葩说》曾提到: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深以为然,无论在工作中、生活中都离不开跟人打交道,而表达能力就成为了人与人交流的桥梁。然而,并非每个人都善谈,就像我在与人交流时就会有些紧张,思维乱套,说话也未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出来。”

  说话、写文章啰嗦、不得要领、没有重点、还愿解释的人,常常也是听不得别人批评、一触即跳的人,所以这种人不仅修养差,能力也很难提高。别说受到重用,日常生活也会到处碰壁,得罪人都在一张不会说话的嘴上。苏轼在《留侯论》中这样写道:“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生活中不难发现,是否会说话与年龄无关,与思维、修养有关。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不逾矩,不是记住就能做到的,需要长期的修身养性的功夫。

  2023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