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刘军:游扬州和南京感悟(五、六、七)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23-03-30

  千岛菜花、水上森林公园和扬州大运河——游扬州和南京感悟之五

  扬州也是一座生态优良、环境秀美的宜居名城。“绿杨城郭是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人生只合扬州居”等名言佳句,是扬州形象清丽、生态秀美、环境宁静、精致典雅的城市个性的真实写照。2006年,被授予全球人居领域最高奖——“联合国人居奖”。

  这次扬州游有观赏“兴化千垛景区”的安排,“兴化千垛景区”,又称兴化千岛菜花风景区。

  我去婺源的时候看过油菜花,我以为这次看的还是那种长在山地里的油菜花,所以开始觉得并没有什么新奇。可是去了一看,“兴化千垛景区”总面积约52.88平方公里,是苏北里下河地区历史悠久、类型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的灌溉排水工程体系。兴化垛田基本保持了原生态地貌,保留了传统生产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现在,千垛菜花景区已成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00万元,推动了全市旅游发展,拉动了三产经济。由于土壤富含有机质及多种微量元素,且四面环水,兴化垛田产出的蔬菜品质好、产量高,深受好评,为农民“富口袋”作出了重要贡献。

  “兴化千垛景区”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千垛景区以“垛田”特色地貌享誉全球。

  兴化市以及市旅游局,投资兴建了20多米高的观光瞭望塔,铺设了1000余米的木栈道,修建停车场3000余平方米,配备了水上游小木船和农家乐休闲娱乐餐------

  有这样一首诗来形容“兴化千垛景区”:“如果春天有颜色, 那一定是垛田的油菜黄。人在花中走,景随人变幻,船在水中划,花在岸边笑。流水环绕,小船悠悠,等你,在金色花海....”

  兴化千岛菜花风景区,真是大手笔,一个普通的油菜花,也成了极为壮观的旅游资源,也能让他们做出大文章,真令人敬佩!

  我们大连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可是我们并没有做足做透。我们可以制作海上公园、海上风景、海上演出,可以建独特的有观光或旅游价值的跨海大桥,可以开发各种精致的海产品、旅游纪念品------

  这次我们还游览了兴化的“水上森林公园”,该公园林地面积1050亩。它是人工生态林。公园原为荒滩,是江苏省最大的人工生态森林。素有“苏中九寨沟,华东鸟天堂”之称。

  景区森林主要以池杉为主,园内水系丰富,河道纵横,形成了“河流回环,水杉林立”的景观。森林采用林垛沟鱼的立体模式,树木参天,树梢益鸟欢聚,沟内鱼儿跳跃,林内一片生机,形成了林中鸟语花香、百鸟竞飞、水中万木倒影、鱼鸭嬉戏的独特景观。

  这里毫无工业污染,是休闲的天然氧吧,负氧离子高达3745个/cm³,成为都市人和游客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在水上森林公园,乘船是不可错过的体验。公园内的船都是树木捆扎在一起的筏子,游客置身其中是一次放空身心的心灵体验。

  我们登上木筏,坐上木椅,穿好救生衣,沿水上森林的沟汊间漂流。木筏划开水面,波纹荡漾,缓缓四散开来,宁静端庄的水面露出她妩媚迷人的一面。一边呼吸着带着杉树的清新和水的湿润的空气,一边行驶在碧波上,一边拿着手机照相,还打着招呼,好不欢乐。

  水岸这边蓝天、白云、绿树、飞鸟、倒影翩跹,光影流离,时不时惊动水底的鱼儿,跃然水上,真是舟在水上走,人在画中游,杉林水韵令人沉醉其中。

  水上森林、野生禽鸟和池杉根艺,是景区极富特色的景观资源,完美地融合成为和谐、神秘、怡然的水上森林乐园。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络绎不绝。

  进入森林抬头望去,鸟的数量虽达不到遮天蔽日效果,但目光所及之处绝对不会落空。它们有的在搭建新窝,有的绕树三匝……据说园内正常有鸟6万余只,最多可达10万之多,是整个华东乃至全国都是极为罕见的观鸟胜地。

  有诗形容:“你一踏入这里,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的空气,一道护眼的风景。这是回归自然的梦想家园,也是慢生活的最佳去处。

  “林中有水、水中有鱼、林内有鸟”是李中水上森林公园的特色。游走在小九寨沟、板桥栈道、难得糊涂林、步云桥、林中水巷等景点间,林间阵阵清风吹过,不时传来鸟儿婉转的鸣唱。林中还有水上小木桩,可以行走其上,体验水上漂的感觉。

  在东关街和水上森林的公园,我两次看到了苏州大运河,虽然大运河没有长江长,也没有长江宽,但水量充足,显得非常有气魄。

  大运河的功能也是很大的,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2023年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

  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最终列入申遗范围的大运河遗产分布在中国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就反映申遗的艰难过程。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其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加强对于关东、江南地区的控制,继而稳固隋朝的统治。其次,是为了方便转运物资,依靠江南的富庶来贴补北方的贫瘠,同时满足边关将士的粮草需求。当然,最后就是为了满足隋炀帝的玩乐。隋立国后,江南已是一个繁花似锦之地,这里是美女如云,景色如画,四季如春,绝非是北方能比的,而这些诱惑,对于生性喜好玩乐的隋炀帝来说,这是绝对抵挡不住的。大运河修建之后,北方与南方的交通就能变得极为便利,隋炀帝要想下江南,只需坐船由大运河直达江南即可。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人们以为,当他们说人本性是善的这句话时,他们就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是他们忘记了,当人们说人本性是恶的这句话时,是说出了一种更伟大得多的思想。”恩格斯肯定了黑格尔的这一观点,他认为:“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这里有双重的意思,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程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动用的人力物力实在过于巨大,让本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成为他灭亡的推手之一。不过即便是隋炀帝为了享受而建的大运河,还是给后人留下了一件宝贵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又是做了一件好事。

  乾隆六次下江南,每次都要扬州府, 每次都为此地的人文、风景赞叹不已。“大家觉得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是来游山玩水的,”故宫博物院宫廷部馆员、典章文物组副组长、筹展组组长刘国梁说,乾隆重视江南的原因:其一,江南是当时的经济中心。便是江南给国家贡献了三成的赋粮、赋银和七成的盐税。其二,江南文化是治理国家的重心。当初南方商人们为了迎接乾隆南巡有多下血本,积极踊跃抛金撒银的。当然这些钱,还真不能算是乾隆贪图享乐。因为在乾隆南巡的路线上,为了迎接皇上,进行了很多耗资巨大的基建和修正,比如乾隆的重点目的地扬州,对桥梁、道路、码头、行宫和名胜都修了一个遍。这些捐献来的银两其实有很大一批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这在当初是有专门的规定的,例如道路桥梁码头等,动用的是国库银两;行宫、名胜古迹以及上山的道路,动用的是商捐银两。各项支出分别登记造册,也不能说乾隆是贪图享乐挥金如土了吧。

  乾隆还把江南的美景复制回北方。每次出行乾隆都带着画师紧随左右,把自己喜爱的江南美景全都照样临摹下来,回到北方后在圆明园和避暑山庄进行复制。

  乾隆还视察治水工程。乾隆在南巡过程中也做过不少实事,六次南巡有五次视察了黄河治理工程,四次巡视了海塘工程。当时黄河水患不断,而解决的关键在江苏的清口和洪泽湖的高家堰,这两个地方,也是乾隆南巡必去考察的目标。

  乾隆下江南也有笼络人心的目的。凡是乾隆经过的地方, 都被不同程度减免了赋税,对前来接驾的老臣嘘寒问暖,赠起貂皮人参来从不小气。

  不过乾隆六下江南,造成了国库枯竭,看似造福实际造成了百姓的苦难。

  所以总体来说乾隆下江南是“过大于功”。这件事最后也被乾隆自己认识到了,在晚年时候他曾发出感慨:“没做过什么错事,唯独六下江南是我的最大错误,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大运河从东关街的东面穿城而过,盛大节日或世界性运河会议常在扬州召开。届时会有花船巡游。夜幕刚刚降临,扬州古运河两岸,就聚集了很多市民和游客。

  千岛菜花、水上森林公园和扬州大运河反映的都是扬州的生态文化。有句话说“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这句话没错,但我觉得还不够,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还应该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是说保护好生态自然,也是为民造福,优化生态环境,开发建造有利于百姓观赏和游乐的旅游项目,既有经济效益,更有社会效益,还有健康效益,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2023年3月27日


  值得永远纪念的鉴真大师——游扬州和南京感悟之六

  过去看电视剧《西游记》,对玄奘也就是唐憎比较了解,但对东渡日本的鉴真则了解不多,这次去扬州,去了大明寺,对鉴真大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弥补了过去的缺陷,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如果说游览瘦西湖是景区文化,东关街是饮食文化,千岛菜花、水上公园、大运河、樱花一条街是生态文化,何园、个园是园林文化,那么,参观大明寺就是宗教文化。当然这也是相对区分,里面也有交叉。

  “大明寺”因鉴真和尚而闻名遐迩。在寺中还建有一处鉴真纪念馆。大明寺虽建于南朝宋孝武帝时期,但真正让它名动中外,还得是唐朝高僧鉴真大师的东渡日本。

  整个鉴真纪念馆的设计,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设计。

  大明寺内建有“栖灵塔”,塔高九层,塔内供奉佛骨。在古代“栖灵塔”香火极盛,因为“栖灵塔”是当时扬州的制高点,因此也吸引众多的文人墨客来此登高远眺。比如唐代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曾登临此塔,尤其是白居易和刘禹锡的登塔时的对诗,成为文坛佳话。白居易:“半月腾腾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犹堪任,上到栖灵第九层。”刘禹锡回应:“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两人不约而同写下了登塔的观感。

  虽然扬州的文化古迹数不胜数,但论宗教文化遗迹中,最为出名、最具知名度的莫过于大明寺了。大明寺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它历史悠久,更重要的是这里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大和尚“鉴真”,作为中国最早中日交流的使者,被日本尊为“日本文化的恩人”,直到现在,每逢鉴真诞辰,很多日本人依然不远万里,专程来此祭奠。

  鉴真大师与佛有缘,三岁出家,属于律宗的高僧。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翻译家。中国佛教分为十宗,律宗是持戒律最严的一派,比如律宗高僧都是过午不食,一天两顿饭,近代著名的高僧弘一大师也是律宗。鉴真大师年十四,就智满禅师出家,研极三藏,尤精戒律。18岁受戒,期间在各地游学,受到了许多大唐高僧的教诲。

  742年,鉴真大师55岁那年,两个日本高僧——普照和荣睿来到扬州,恳请鉴真东渡日本传授“真正的”佛教,因为日本的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当时,大明寺众僧“默然无应”,唯有鉴真表示“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决意东渡。

  今天来看55岁不算什么,当时是人活七十古来稀,55岁就属于老年了。所以弟子们都劝鉴真大师不要冒这个险,但鉴真大师为了弘扬佛法,毅然六次东渡。唐朝的法律是不允许国民出国的,出国都是偷渡,所以鉴真大师六次都算偷渡,头四次都没能成行,不是被弟子告密,就是船漏了回来。第五次一出海刮大风,风一停,到了海南岛。

  荣睿去世之后,鉴真大师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第六次东渡扶桑,这次成功了。在日本的博多湾登陆,日本天皇动用了好几十万人来迎接鉴真大师,鉴真大师一路就是踩着鲜花进入日本的,一直到达日本国都,他的脚都没有沾到泥土。鉴真大师到了那边之后,日本天皇封他为大僧都。日本天皇设下盛宴来款待鉴真,并派朝内重臣亲自在河内府迎接,之后在奈良同日本本土的一位高僧一同掌管日本佛教事务。

  天皇还亲自登坛受戒,皇后也登坛受戒,一起做了鉴真的弟子。日本天皇还亲自给他撰写碑文,这个碑文一直保存到今天,叫《唐大和尚东征传》,和尚是尊称,大和尚更是尊称。一般人刚进去叫沙弥,还不能算和尚。鉴真是大和尚,天皇写大和尚戒行高洁,白头不改,远涉苍波,归我盛朝,出生入死来到日本国,难能可贵。

  鉴真大师经过五次东渡的失败,在第六次终于成功地到达了日本。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为世人所敬重。

  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做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鉴真大师到达日本之后,对日本的诸多方面产生了历史性的贡献:比如,在宗教方面促成了佛教成为日本的国教;在建筑方面,建立了唐招提寺。唐招提寺成为了日本建筑史上的一座璀璨的明珠。而鉴真在日本开创的四戒坛,也变成后来日本国在最澄开创天台宗之前的僧侣受戒唯一正规的场所。鉴真从此也被视为日本律宗初祖。在医药方面,推动了日本使用中草药;在书法方面,对日本书道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日本人民对鉴真大师的评价很高,在日本被称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

  玄奘,历经八十八难去印度取经,非常了不起;鉴真东渡日本,为日本带去了当时的佛学文化,同样了不起。上述两位佛学大师都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僧人,只不过两人不在同一年代,是先有玄奘西行,再有鉴真东渡。

  “一个盲眼中国老人踏上日本岛,从此彻底改写了日本的文化。”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鉴真东渡不仅对日本的佛教史,对整个天平文化也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对于日本而言,他确实是有功之臣。”

  鉴真大师不仅为日本带去了佛经和戒律的传承,在日本首次建立起严格的戒律制度,使日本的佛教走上正规,而且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日本的流传。在佛教和中医药、书法、建筑、绘画、饮食等等各个方面都对日本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鉴真在日本留居了10年之久,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回到大唐。对于大唐来说,鉴真是大唐的佛教高僧;对于日本来说,鉴真不仅仅只是高僧,还是给他们带来先进的医学技术人才、艺术人才还有大量书籍文物的历史伟人,也是两国当时和平文化的传播者。

  其实鉴真东渡不仅仅只是传播了佛教知识,更多的是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星云大师这样评价道:“鉴真大师很伟大、了不起,我不能跟他比,对于前贤古人,心里只有尊敬。他从扬州出发,经过六次、十二年的苦难,终于到达日本。他把中华文化带到了日本,例如日本人穿的衣服是汉服,用的碗筷跟中国一样,写的字是平假名,都是中国字,房子建筑也都像中国式的。可以说,日本文化就是鉴真文化,鉴真文化就是中华文化。所以,日本人对中华文化要感谢,对鉴真大师要感恩,鉴真大师对日本的贡献,不只是佛教的贡献,还有文化的贡献,像我们,也不只是出了家念经做和尚,我们还办教育,从事文化事业,从事大众社会福利,充实人民心灵上的富有,配合政治的发展。佛教和政治不对立,谁当家作主,我就护持你、帮助你,这是佛教一向的传统。

  鉴真大师七十多岁时,知道回国无望,写下四句话:「山川异域,日月同天」,虽然身在山水不同的地方,但是太阳和月亮都是一样的;「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我寄望大家,好好做人,互相友爱、互相帮助,因为人生不是一世,还有来生缘。所以我们现在两岸的同胞往来,也不只是现在这一时,生生世世,还有很多未来的缘分,要有久远的想法、看法。”

  2023年3月28日


  上三道与下三道——游扬州与南京感悟之七

  游大明寺的时候,朱导给我们讲了佛教的上三道与下三道的佛理,听后很受启发。

  朱导知识渊博,不急不躁,所到景点讲解得很到位,是我们一行公认的非常优秀的导游。我觉得,导游不仅代表着旅游行业,更代表着所在城市的形象。朱导高高的个子,外表也很谦和。并不是每个导游都像朱导这么负责,这么有素质,留下的印象这么深刻。有的导游很不受欢迎,不是因为时间短,不愿意折腾,真想赶快换人。

  佛教讲六道轮回,六道,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其中天、人、阿修罗为三善道,即上三路;畜生、饿鬼、地狱为三恶道,即下三路。

  朱导讲,人是属于上三道的,人道就是要积善行、积因果、积福报;天道就是佛菩萨、阿修罗。人生如果作恶多端,可能就会沦为下三道,这样的话,再想积福报,机会就不会太多,所以要领会佛教的本义,引导人行善,不断地积累自己的福报。

  人都希望在上三道轮回,可是由于受不了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比如金钱、权力、美女的诱惑,可能会做出一些错事、孽事出来,这样可能就会往下三道轮回。

  上三道的佛理劝戒人们:正确的道路往往是扑朔迷离的,在人生的道路上面临选择时要慎重考虑,不要选错道。鬼道代表的是歧途,歧途开始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但越走你就会发现它越邪恶,妖魔鬼怪、群魔乱舞、肆意而为。而仙道和人道刚开始感觉真的不好走,给人很迷茫的感觉,但越走你就会发现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越加显示了你选择的明智性。地狱道在一般的民间传统的认知中,都以为人死後,若生前做了坏事,死後就会下地狱,尤其穷凶恶极的人更会下十八层地狱。

  中国自古以来,有关地狱的故事不计其数,最有名的当是《聊斋志异》中的“续黄粱”,叙述的是一位福建省曾孝廉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成为宰相,却贪赃弄权,无恶不作,死後下地狱受尽酷刑,文中对地狱的种种情景,有非常精彩地描述。事实上,佛教所说的地狱和鬼,是不同的两类众生。地狱之名在许多佛经中皆有出现,意思是没有喜乐和福德的地方。地狱道是欲界六道中最苦的境界,因为在这里的众生,不但没有一丝的喜悦,还备受各种酷刑折磨。如受砍、刺、磨、捣之苦,皮开肉绽,痛苦至死,当身体被冷风所吹,伤口愈合,身体复生,重又受罪,如此不断地受罪,直到业报受尽,才能出离这苦痛无间的地狱。而且在地狱中的众生,寿命又特别长,在受罪之时,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2014年我去过无锡的灵山大佛,一进大门,有一块卧着的石头上横写着一行字:佛就是只做善事不做恶事。让我觉得佛教劝善的说法,和我们劝人做好事不做坏事的道德,是很相似的。

  《国语·周语下》讲:“从善如登,从恶是崩”,说的是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顺随恶行象山崩一样。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看看现实中的很多人不都是这样吗?

  一些人的本意也不想走下三道,他也想走上三道,可是有的时候他是辨不清方向,看不清大势,就被不良风气裹着走,比如,只要能达目的不择手段,收取一些不义之财,放纵自己的不良欲望,为一些不合法的事开脱等等。也有的人以为反正也没有人管,反正大家都在这样做-----,可是,倒查20年的规定出来了,好多人都进入了这个被查的圈子里,这时有的人后悔了,当初自己怎么就那么糊涂,就不能管住自己?其实,总有人不会这么做,他们守住了底线。现在看来,宗教中有些事情是可以让我们借鉴的,比如牢记戒律,这些戒律是不能突破的。当然我们也是有规则、纪律和道德要求的,只是有些人觉得形势挺宽松,做了也没人管,不做反而会吃亏。侥幸心理,随大流的心理,放松自己的心理----害了一些人。

  即使在今天,不是仍有些人往枪口上撞吗?他们不是不知道党纪国法,但贪欲、权欲、享受欲、侥幸欲使他们不顾一切。可是苍天饶过谁,他们只能到下三道去轮回了。

  一位名人说得好:“一个人要处理好‘正路、奇路与邪路’的关系。一个人只有走正路才能有大成,也才能进入主流,总想一步登天‘,‘急于求成’,只会使得其反,甚至走上邪路。所谓‘’以正合,以奇胜‘,若不能‘’以正合‘’,则‘以奇胜’也只能得到自取其辱的结果。但走路正路,以奇制胜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邪路不能走,但不可不知,否则‘君子可期以方’,就容易上当受骗。”

  《春秋·曾子》中的一段话说得好:“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作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来处。

  刘备临终前曾对儿子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恶小做得多了就会集成大恶,最终走入邪道,走向“下三道”;善小做的多了就会积成大善,而走入“上三道”。

  2023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