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张明:传于琵琶心自知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22-12-15


  北宋宰相王安石有一首诗叫《明妃曲》,写得极有情感,而且十分的隐喻。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一般来说,专家和古典文学爱好者包括注释者都认为,王安石写此诗的目的,是借汉元帝时宫中美女王昭君出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的历史故事,来隐喻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我个人以为,除此而外,还有王安石对汉代用妇女与北方民族和亲来加强其政权统治的政策不满,以及对如王昭君一样命运的女人充满同情,不然,这首诗不会写得如此凄丽和哀婉,也不会在那时的诗坛上引起巨大反响,欧阳修、曾巩、梅尧臣、刘敞、司马光等许多文学大家也纷纷写诗与之相和。

  这是《明妃曲》的第一首。当时我引用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宋代部分)》一书,注释和讲解都较为详细。遗憾的是该书只收录了这一首。其实《明妃曲》还有第二首,写得也很美,我在爸爸留给我的《王文公文集》里找到了它的内容。现抄录于下: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于琵琶心自知。黄金捍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美中不足的是这部《王文公文集》是1974年9月出版的,没有任何注释。读古人作品,没有注释是很困难的。例如,乐器“琵琶”,我就以为自王昭君始,“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于琵琶心自知”,以及“尚有哀弦留至今”嘛!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琵琶”虽然与汉朝公主下嫁胡人有关,却在王昭君之前。

  据汉代刘熙著《释名·释乐器》中所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晋代傅玄在《琵琶赋序》中说,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使工人知音者裁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以方语目之,故云琵琶。唐代段安节著《乐府杂录》中记载:“琵琶,始自乌孙公主造。”

  近日读报,见有一文提到《汉书·西域传》中“乌孙公主”刘细君。刘细君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被汉武帝封为公主。“乌孙国,去长安八千九百里……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民刚恶,贪狼无信,多寇盗,最为强国。汉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焉。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汉书·西域传》)

  汉朝娇贵细嫩的公主,长途跋涉嫁给骠悍鲁莽而又陌生的胡人作妻子,其命运可想而知。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我仿佛看到漫天风沙之中,崎岖山道之上,乌孙公主刘细君孤零零地坐在马车里,手挥琵琶,满脸泪痕,浅吟低唱,倾吐内心的苦闷和思念父母之情。据说这琵琶歌声传回长安城,汉武帝闻之亦感慨万端潸然泪下,想必他也会有一番侧隐之心。

  刘细君死后,另一位汉朝公主刘解忧嫁到乌孙国,继续着和亲的使命。公主刘解忧在乌孙国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共嫁两代三任国王,生育多个子女。后来乌孙国内几经离乱和统一,国势日下,公主上书,“愿得归骸骨,葬汉地。天子闵而迎之,是岁,甘露三年也。时年且七十,赐以公主田宅、奴婢,奉养甚厚,朝见仪比公主。”两年后,解忧公主死,终年七十二岁。解忧归汉后,又过了若干年,才有尽人皆知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可怜又可叹的是,即使汉朝奉献了公主的青春和爱情,它的和亲政策仍然不能保障长久和平,战争依然连绵不断。《后汉书·董祀妻传》中有董祀之妻蔡文姬被“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的记载,而且还描述了匈奴入汉杀戮劫掠的场面:“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牚拒,马边县(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传于琵琶心自知。”不知汉朝的君王作何感想?至少,这忧怨的琵琶声令后人心碎。当哀怨永久成为历史的时候,对我们来说仍然是“尚有哀弦留至今”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