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姜孝春:徜徉在漓江岸边(云桂行之九)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22-11-11

  

  我始终认为,旅行是一个人的事。走一个人的路,看一个人的风景,寻一个人的美食,想一个人的心事……这样想着的时候,我正坐在漓江岸边,夕阳的余辉漫洒在漓江里,游船、行人、小舟上的鱼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我是中午11点30分到达桂林的,从昆明坐飞机飞行了两个多小时,再坐机场大巴到市区,然后找了一家小客栈住下。都说桂林的美美在漓江,于是晚饭后便在百度地图的引导下向漓江边走去。

  沿文昌路徜徉在桂林街头,夕阳给蓊蓊郁郁的树木镀上了一层亮丽的光斑,不时有大红的花朵挂在枝头,与夕阳的光斑形成和谐的美丽。文昌桥头有一片小广场,上面有一座蔡锷将军骑马的雕像。原来,晚清时期广西陆军小学堂就在桂林,蔡锷是这所小学堂的创办人。那时,这所学校云集了众多的名人,比如何隧、李书城、耿毅、赵恒锡、李宗仁、白崇禧等。说起来挺有意思的,蔡锷在桂林训练军官时,为了更好地隐蔽,成天就是官老爷作派,轿子进出,举杯把盏的,结果遭到了学生们的抗议,把他赶到云南去了。这才有了让蔡锷名垂青史的昆明反袁义举,以及与小凤仙浪漫的爱情故事。

  在百度地图的引导下大约走了30多分钟,便来到漓江边著名的象山景区。象山原名漓山,位于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象山以神奇著称。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整个山像酷似一只巨大的象将鼻子伸进漓江中豪饮;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明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一挂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这时候,天逐渐黑了下来,于是我便沿着漓江的道路溯源而上。走了不到10分钟,一潭清水和两座高塔便映入眼睑。原来这里是桂林又一著名景点“日月双塔”。日月双塔始建于唐代,坐落在桂林的中轴线上。日塔高41米,共九层,通体均为纯铜装饰,金碧辉煌,是世界上最高的铜质建筑物,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其所有构件如塔什、瓦、画、翘角、斗拱、雀替、门窗、柱梁、楼梯、天面和地面都是由纯黄铜建造;月塔高35米,共七层,为琉璃塔。每层的雕花彩绘门窗寓意不同的主题,富含中国传统韵味,通过水下18米长的水族馆与日塔连接,其地宫之中有桂林明代青花梅瓶大型壁画。

  日月双塔已成为观赏桂林城市精华美景的胜地。这时候天已完全黑下来,日月双塔广场上,一个流浪歌手正在演唱,塔影、霓虹和广场上飘荡的歌声,让这深夜的街头有了一股沧桑的味道。

  从日月双塔广场往前走,便走入一片如梦如幻的霓虹之中。这里便是漓江著名的解放桥,桥孔上蓝色的霓虹与漓江边上红色的霓虹灯门构成一片霓虹的世界,你不知道自己是置身于现实还是梦幻之中。

  解放桥的西边,就是著名的逍遥楼。逍遥楼始建于唐代,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人文地理坐标齐名。据史料记载,唐武德四年(621年),岭南道抚慰大使兼桂州总管李靖以独秀峰为中心修建“子城”,逍遥楼就位于子城东墙之上。宋元明三代,逍遥楼在原址上历经多次重建,屹立漓江西岸城头千百年。从唐代宋之问,到宋代范成大、刘克庄、方孚若、李彦弼、李曾伯、张栻,再到元代吴伯寅,明代杨芳等都为逍遥楼书写过诗篇。2016年2月,重建的桂林逍遥楼正式亮灯,这一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桂林名楼以新的姿态重现在世人面前。

  站在逍遥楼上远眺,解放桥的霓虹与远处的山峰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卷,漓江水静静流过,让桂林这座城市安祥、宁静而灵动。我始终认为,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有水的城市一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生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美丽与神奇。

  作者简介:姜孝春:男,1963年出生,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阜新市作家协会理事。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星星》诗刊、《诗歌月刊》、《中国诗人》、《鸭绿江》、《贵州作家》、《辽宁日报》等公开发行的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散文诗1000余首(篇)。著有诗集《流浪在月光下》、散文集《纸上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