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毛尖为什么说“他改变了语文”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施晨露   时间: 2022-11-11

  从《背影》里那句“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到钱锺书的“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经典名作不仅深深塑造了我们的思维与情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日常交流方式。即便是这些语文课本上脍炙人口的名篇,我们真的读懂了吗?在课堂中常常听到的“文本细读”,究竟应该怎么读才对?面对教育部提出的“整本书阅读”和铺天盖地的参考书,又该如何下手呢?

  国家统编版语文教材编写者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倪文尖在最新出版的《倪文尖语文课》一书中,以独特的“倪式阅读法”分析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手把手教授读者直面作品,出入文本内外,深入字里行间,发现文本关键点。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东说,“这本书印证了我多年来的一个感受:倪文尖的文本细读功夫和经典阐释能力在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少有人能出其右。读者若想深入了解他关于文学阅读和语文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不妨与我一同翻开这本书。”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的评价更直接,“他改变了语文”。

  近日举行的陆家嘴读书会上,倪文尖与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詹丹,语文特级教师郑朝晖,从师范院校和中学教学一线切入,谈谈“语文课”。

  “文本细读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应该培养的重要方面。”倪文尖坦言,对自己这本新书,他预设了阅读对象——优秀的中小学语文老师和他们的学生。因此,他采取了“取法乎上”的态度,无论是对大家熟悉的《背影》《荷塘月色》《合欢树》《荷花淀》《故都的秋》,还是不太熟悉、有点难度的如丁玲的《夜》,采取了一视同仁的研读旁批,让这本书介于语文和文学之间,普通读者与学者之间。

  “文本细读,于阅读研究存在空白。我们或从文学史视域读文本,发现文本的史学价值;或用假设验证的认知模式读文本,比如论证一种文学理论,这些解读方法一般都是专业领域的。而文本应该怎么读,不是阐释学的问题。”郑朝晖同意倪文尖的观点——中学教育要培养“合格的读者”。“现在普遍存在的是浅层次、感性认识式的阅读。真正能感知由语言、文字所形成的美妙的阅读经验,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怕是一个空白。对此,我们语文老师首先要承担责任。”

  “细读很容易变成‘死读’,变成死于句下的一种‘读’。”詹丹提出,要以有张力的形式解读文本,不能只用一种模式解读,形成简单的二元论。

  “‘文本细读’来自美国的新批评流派,一个基本的假设是推翻过去的批评定势,倡导‘作者已死’,也就是抛弃过去先讲作者生平的阅读方式,而是强调文本自身就是一种语言文字的编织物。”倪文尖提出,文本细读要去除一种误解,那就是细读等于读得细,“这是出发点,从结果的角度,我更喜欢用‘文本精读’这个概念,或者说是‘文本准读’,准确地把握住关键点。过分强调读者经验,语文就成了不可教之物。”

  “不同文类有不同读法,在面对新闻、社论这样的文类时,很多人都知道什么是关键点,而文学作品就相对比较难。”倪文尖说,近年来语文教育的探索,某种程度上是摸索文学作品关键点的“准规律”,“不要把文学的创造性看得过分神秘。这就是语文课在教的内容”。

  “语文课读文本,有几种情况,一种是把一个认知告诉学生,概括一个文本的意义和价值,比如说一提到《荷塘月色》就是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一讲到‘祥林嫂’,就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第二种读法是直面文本、正面突进,这是倪文尖语文课的方法。”郑朝晖说,语文教学应该带着学生体验文本,发现文本的别有洞天,“解读文本,不是一定要读出什么方面,而是积累文本阅读的实践经验”。

  “倪老师提供的是参考、启发,而在教学上要增加支架,让学生来感悟。”詹丹说。

  “阅读者的阅历、体验能力乃至‘慧根’的确有差异,但培养阅读能力还是要以文本为基础。首先是要把文本的关键点与文类关联起来;二是发掘文本的‘机理’。王安忆有个类比,‘小说是瑞士的机械表,不是电子表,能让我们看到它的内里’,我之所以说‘机理’而不是‘肌理’,想强调的就是动态性。”倪文尖说。

  《倪文尖语文课》陆家嘴读书会由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主办,世纪文景、浦东图书馆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