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廖华歌:故乡黄花曼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22-08-28

  1

  这是大山深处故乡春三月的黄花曼,处处跃动着生命的活力。

  一望无际的山茱萸花正在盛开,天地一派耀眼的金黄,绵延不绝的金黄色花朵,如金色的海洋在风中起伏荡动。春风拂过,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每一朵花都倾尽心力呈现对春天的爱语,声声鸟鸣在巨大的宁静中倾诉时光,叙说对一位老人的深切思念和缅怀……

  山茱萸也即王维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所写到的那个“茱萸”。它的果实是一种很重要的中药材,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功效,被誉为偏远山乡家家户户的摇钱树、农人的银行!山茱萸花期在每年的三到四月,可长达五十天。土壤、雨水、气温和所处的纬度等,决定了黄花曼上的千亩多山茱萸都是极品。这些年山茱萸产业和旅游,有力地带动了山区农民的增收和致富。

  三月的山风虽还有些寒凉,但朵朵、簇簇、树树、铺天盖地的金色花波正在我心空温柔地流淌。诗人说:似乎还在开始之时/一个圆满/从果实退回到花朵/从花朵退回到树枝/退回到/那刚刚孕育的时刻/最初……

  众花拥围的谭四爷,正平静、温和、含笑站在花海深处……

  2

  离开故乡几十年,我很少在春天回来,我的故乡行大都在秋冬时节,而像现在这样随意漫步在山茱萸花盛放出一片花海的黄花曼,就更是绝无仅有了。此并非刻意所为,实是一种说不清的巧合,也许在秋冬之季我才能相对抽出空闲时间吧?

  坐落在村庄东北方的黄花曼上,居住着谭四爷家和其他七户人,这儿是整个村子住户最多、最集中的地方。队委会就一直设在这里,后来还在这儿办过几年村小学。曾经的黄花曼是大山深处较有人气的热闹处,无论是乡邮员、山村放映队,还是乡镇干部下来检查督促工作,他们几乎都会选择在黄花曼食宿。这儿空气清新,四季鸟鸣,野花繁茂,尤以石蹦子花最多,一丛丛的石蹦子花,像是硬从石缝里蹦出来一样,在没有土的光滑石壁上开出白色的花来。这种花的花期长,从春到秋一直不停地开,一朵朵小若米粒的花,组成一个个铜钱样大的圆盘,由外向内旋着开,花清香,有水果味,叶子窄短细小,褐红色的枝长且直,表皮上星散着一些小麻点儿。

  然而早先,在谭四爷尚未栽种山茱萸树,还没有这片金波荡漾、无边无垠的山茱萸花海之前,这黄花曼上不仅没有灿灿黄菊,也没有盛放黄花的连翘树。连村里最老的人也弄不明白,黄花曼的名字因何而来,是否岁月深处蕴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美丽故事?

  我承认自己很喜欢这颇有诗意的名字,也曾在诗文里无数次虚构一个黄花开得满空满地、芬芳洒遍故乡每一寸土地的奇异神秘的黄花曼。

  3

  光阴荏苒,随着日子越来越好,黄花曼上的人家也因不断搬走而越来越少。他们有的到远方租房打工,有的在离公路近的外村盖起了新房,有的跟随儿女到乡镇或县城帮忙看孩子……后来整个曼上就只剩下谭四爷一个人了。四爷的儿子在市里某局当局长,是村里在外工作的最大的官,儿媳和孙子多次回来动员劝说,儿子甚至不止一次对他大发脾气,他们坚决要接四爷去市里一起生活,房间早已给他布置好了,鸟笼子和钓鱼竿也都给他买下了,可任凭儿子一家再怎么苦苦相劝,四爷就是不为所动,他说什么也不肯离开这儿。

  他跟儿子说:你娘埋在这儿,我得跟她做伴儿哩,我走了,她回来连口热茶也喝不上;咱谭家几辈子的老坟都在这儿哩,我得守着。他说,他要一走,这黄花曼就真正是荒败了。说啥也不能让它败掉,他已经想好了,要将这曼上全都种成山茱萸树,那样的话人们年年就会来看花、拍照、采摘山茱萸,那时不愁咱这黄花曼上不热闹哩。

  四爷的儿孙没能说服他,倒是被坚守在这儿的四爷每每拉扯得他们没少回来帮他。这些年,不仅儿子儿媳的星期天、节假日差不多都用来跟四爷一起种植、打理山茱萸树,不少时候儿子还会喊来他的同学、朋友、同事、熟人也来帮忙。现在的黄花曼名符其实,山风中那波涛汹涌的花海、那灿若红霞的秋果,令所有走近的人都无不深感一种惊天动地的震撼……

  黄花曼不仅名字美好,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它的内在更坚实而富有诗意,更具有时间的意义。

  4

  那年,我曾在山茱萸红亮了整个黄花曼的秋日,特地到曼上去看望谭四爷。

  远远望去,一树树挤满了枝丫的山茱萸红艳欲滴,光芒四射,像红霞,若彤云,似偌大丹艳的色块,简直就是温柔流淌的红色海洋……

  站在这一望无垠的红里,四爷的话语、笑声、呼吸、手势全都红了。一旁的石桌上,放着四爷特为我泡的他刚摘下的山茱萸鲜果茶,氤氲升腾的热气迷蒙出神秘的红的光芒。此刻秋阳暖照,众鸟敛声,黄花曼上一片静寂,世界仿佛在它的秩序中也停了下来……我仰望四爷,精神矍铄的他俨然一棵新枝着花的古树,因了他的决然默守,这曼上的所有山茱萸树才各司其职、争先恐后,为着共同做好一桩事——让故乡永远春花烂漫,秋果丰硕!

  闺女,老话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咱栽下山茱萸树,也照样引得众人来哩。要想使黄花曼不荒败,就得有能给人留下长远念想的东西,要是没啥想头,谁还肯到咱这荒僻处来啊?我种山茱萸树啥也不图,就图留下点儿念想心里美气。我老害怕咱人还活着哩,却眼睁睁看着住过的老宅和村庄都败成乱草荒坡了,要是那样子,你今天还会到这曼上来吗?黄花曼说啥也不能败掉,它必定要越活越好……

  我向四爷,向我心目中这位真正的英雄行深深的注目礼!此刻,我是那样感动、崇敬、自愧、内疚,许多时候我只会在诗文里想象、虚构一个美丽缥缈的黄花曼,而这虚无缥缈常令我恍惚、陶醉和沉迷,我永远都在虚拟梦境,而他——敬爱的谭四爷才是躬身现实的坚定践行者!

  面对四爷,面对黄花曼,面对亲爱的故乡,我除了满怀歉意和一腔乡愁,永远都是那个一事无成、空手而归的游子。

  5

  整整在黄花曼上栽种了二十六年山茱萸树的谭四爷,他自己也如同一棵倾尽生命之力的树,在时光中一点点老去。九十三岁的四爷,头天晚饭桌上还和回来看他的儿子一家人有说有笑,第二天孙子喊他吃早饭,他却永远安详地睡去了,永远和黄花曼和村庄和他的父母祖人在一起……

  如今的黄花曼一年四季鸟鸣花香、欢声笑语不断,引得省市县不少人慕名而来看花、拍照、写文章、制抖音、录节目……村人每年春天都来精心修剪山茱萸树,为其除草、松土、施肥,秋季大家一起来采摘果实,那阵势,那场面,那欢闹,直令人赞叹时光不老,日子火红,村人和山水林木永远年轻……

  当年在黄花曼上栽下第一批山茱萸树的那个春天,谭四爷就有言在先,他向大伙儿郑重宣布,他栽种的所有树木,永远都属于全村人!一定要集体管理,集体收摘,集体用款……四爷还特让儿子将他这话写下来,经公证后装进镜框挂在组委会堂屋的墙上。

  这些年,村人一直按照四爷说的去做,每年卖山茱萸的钱款都专项记账,除了用于村里架桥、修路,维修集体房屋,奖励考上高中、中专、大学的学生,给生大病的人家补助医药费,为村文化书屋添置图书等,还年年都坚持留下一定的积蓄,用来更好地培育山茱萸树苗,管理、养护和新栽一些山茱萸树。

  诗人说,石头城里的老人/就像石头一样成为了铭文/刻下铭文的还有飞鸟的羽毛/一片片羽毛落在石头上/就成为闪电风暴所熔炼的铭文。

  丰碑在心!故乡黄花曼上的山茱萸,岁岁年年以它漫向天际的黄花、红果,以它大海般的黄波红浪,喧述着永远活在时间之中的谭四爷,见证着大山深处农人幸福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