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静水流长:风情凯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22-06-02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其中凯里地区的苗、侗族、土家、布依、彝族……各少族聚集在一起,仿佛在作一场专场民族的汇演,在我看来,这里一定是我们这个地球村,民族风情最为浓烈真挚的风景之一……

  1在凯里探寻苗人迁徙

  澳大利亚人类学家格迪斯在《山地民族》书上说“世界上有三个苦难深重的民族:那就是苗人、犹太人、吉普赛人。”

  作为一个族种,一个部落的存在,史载的苗族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华五千年前。当时的苗族部落居住在直米力,即今河北一带平原上,过着富饶的生活。首领先是格娄尤老与格蚩尤老。格娄尤老在位时间较短,对苗族后期产生深远影响的是格蚩尤老,即蚩尤。在距今5450年前,黄帝率军侵犯当时苗族的直米力城,苗人奋力抵抗,血战了许多回合,蚩尤带领的几乎所有精锐部队与黄帝的炎黄部落在逐鹿大战,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逐鹿中原大战。也是这场战争,苗族的祖先蚩尤战败被杀,其部落被迫举族从当时的中原之中心直米米力向南方迁徙,也让苗族开启了千年来颠沛流离,多次迁徙,远走人烟稀少的凉山高寒处……

  在《蚩尤与苗族迁徙歌》中有南迁、姻缘、定居三个篇章。“南迁”里唱道:“战火过后想法渡黄河,先撵黄牛过河被河冲走,又赶猪儿过河也被冲,大部分绳索划到河中断,滔滔江水吞噬我族数万人;“姻缘”里唱道:那时土司只同土司来往,若要开亲也得门当户对,我家住在荒野处,阿止居家不必多嫌弃;“定居”里唱道:太阳出来普照大地,扶老携儿带着朝前走,发现这块好地方,开垦荒山荒坡建家园。从这些简单的歌谣里看得出来,苗族在迁徙的过程中历尽苦难,却坚韧地生存着。

  可是,自蚩尤战败后的第一次迁徙并未结束。秦吞巴并蜀灭楚,苗人不肯投降,避入深山峡谷中,与鸟兽处;秦汉至堂宋时期,封建王朝多次出兵,苗人们的茅棚一次次被烧毁,他们的亲人一次次遭到杀戮;为了生存,继续迁徙,有一部分苗人来到了贵州东南部的雷公山脚下……

  苗族,这个历史上苦难深重的部族,在多次的征战中迁徙流亡。即使当大部分苗族最后躲进了当时高寒贫瘠的贵州高原,远离中原,远离纷争,但是,来到这里定居,也只能沦落当时占领着贵州领地的其它族群封建土目的娃子,只能当那些封建土目的下人,甚至让主人踏着他们的脊背上马下马。

  即使解放后相当一段时间,当地的汉人也瞧不起苗族,汉人如果没有眼光或者笨拙做了愚蠢事,当地有一句骂人的话叫:“你看你哦,像个苗子样!”就用这像个“苗子”、“苗得很”,把苗族贬成无知又可怜的低层之辈。

  直到今天二十一世纪,当你来到热情好客的苗家村寨做客,苗家人都会佩戴出白花花的银饰,将醇香米酒装在牛角杯里给客人敬酒,在苗族敬酒舞中有一个显著的俯身旋转敬酒姿态,不变的那个低身下俯,侍奉主人的舞姿。如今虽然演变成了欢乐的舞蹈,不过,让人感动之余心中不免阵阵酸楚。

  其实,解放前苗族苦难深重的迁徙与悲痛源于蚩尤曾经一度被中原的正统纯文化看作是恶魔,这其实只是一种成王败寇的历史观。实际上,从历史辨证的角度上看,蚩尤九黎的文化符号是饕餮纹,而饕餮纹的考古发掘证明其源出东南文化区的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蚩尤九黎有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主要有:水稻种植、金属治炼、制造兵器等,现在苗族间一直流传下来的吊脚楼建筑,也源出于河姆渡文化和浪渚文化的干栏式建筑。

  解放前,贵州的苗族们大都居住深山,交通闭塞,经济非常落后,当地人长期居住土坯茅草房,与外界联系大都靠崎岖不平的山间小路。1955年至1964年,新中国成立的初期,贵州山里的苗族还只能靠撵山狩猎度日,而且大都没有户口。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贵州的苗族群体才上了户口,分得了土地,开始改变了在深山漂泊居无定所的生存状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为苗族同胞修建的移民新村,把苗族从阴湿的深山老林里接出来,成立了新的聚族而居的村寨,苗族群体结束了四处飘泊,居无定所的历史,一个苦难民族延续五千年的漫漫迁徙路在这里终止。事实上,蚩尤领导下的苗族东夷部族有过灿烂的文化创造,苗族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苗人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其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今天,河北逐鹿建设了中华文化三祖堂,祭祖的正是黄帝、炎帝和蚩尤,也承认蚩尤是中华人文的始祖。

  当年那支逃亡来到贵州雷公山脚下的苗族分支,在当地组建成的西江千户苗寨,这是一个由八个自然村寨组成的巨大的山寨。这里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落,结束了迁徙的苗人也在这里建立了世界苗人之都。

  今天,在贵州生活的广大苗族同胞生活得多姿多彩,从苗家妇女的服饰便可一窥。

  贵阳花溪地区苗族妇女的头饰帽子,是呈尖尖状,很像山尖。她们头戴尖尖帽,配上银光闪闪的项圈,身穿绚丽多彩的服饰。她们常常手牵手地唱到:“结夫妻,留长发,盘盘绕绕尖尖头。”也正因为她们戴的帽子是尖的,她们这一分支就叫“尖尖苗”。

  安顺地区的苗族称为“歪梳苗”。这里的苗族妇女们头上一侧都戴有一把长梳子而歪在头部右侧,她们的头发一般都齐及腰部以下,不论老妇还是少女,一律长发盘在歪侧的长梳子里,十分特别。

  黔西南兴义地区的苗族为“花苗”,他们的主要特征是身上的衣物不论男女,一律是披肩型的,色彩鲜明的染料精心绘成的红白蓝披肩上摆。而且这个花苗分支擅长多声部合唱,他们歌唱时的声音位置、气息控制、音准、节奏、声部和谐,全都是处在一种最自然的状态。

  黔东南凯里的丛江郎洞、空申和空烈一带居住着一群穿超短裙的苗族分支。当地老人说,他们族群的妇女至今穿超短裙的习俗是因为祖先初到此地时,生活艰难,以树皮做帽,围芭蕉叶成裙。后来,他们学会了纺织,就照着芭蕉的叶脉形状做出只有九寸长、无花纹图案修饰的百褶裙。山高坡陡,妇女们穿着九寸短裙上坡下田,跋山涉水,很是轻巧方便。就这样,九寸短裙被代代传袭下来了。当地的妇女无论春夏秋冬都穿着短裙,由于服饰的明显特征,在苗族的分支中人们称他们为“短裙苗”。有一次,前来参观的人们问这里的姑娘,你们冬天也穿这样的短裙不冷吗?短裙苗的姑娘回答说:你的脸也一直露在外面,你会觉得冷吗?

  黔南都匀州的苗族分支叫做“黑苗”。黑苗族是苗族分支中较少的一支,他们的服饰通身上下以黑色为主,不论是款式和佩带的银饰,均比其他分支的更为简朴,但他们的服饰更好保留了苗族古老的风貌。

  ……

  不管哪一分支的苗族,说起自己的身份,从不说自己是什么苗,而只说自己就是苗族。这样的分支只是苗族内部对各自伟承的历史和文化的一种独特和共性的相互依存。正如苗族最古老的歌谣《蚩尤与苗族迁徙歌》里所唱:“这里土地宽又广,我们爱人人,人父是我父,人母是我母,人兄是我兄,人弟是我弟,人人一个样,天下是一家……”于是,不管是哪一分支的苗族,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和睦相处,共生共荣。

  2《赶黔音》舞台上的民族风

  如果把凯里的各种少族聚集在一起,作一场专场民族的汇演,将会如何?

  是的,通过凯里地区的“赶黔音”表演,可以让我们大概了解到这里的民族风彩。其演出场地为风雨楼,楼顶部为四角攒尖形,翼角饰兽头,置内置皮鼓、条凳、后幕等。大多材料悉以木料为材,榫头结合,不施钉铆,装有苗、侗、土家、布依等民族银饰、器物、刺绣……

  观赏民族饰品之间,叮叮咚咚环佩摇曳声间,四周亮起了一片浓艳的色彩。那是斑斓绚丽的衣裙在眼前晃来飘去,一下子使人恍惚进入了彩云间。苗、水、侗族、土家、彝族……男女们穿着强烈色彩组合的衣物走进了会场。睁大眼晴细看那一刹那,令人猛地一震,惊愕天地间竟会有这样的色彩搭配,这些民族的衣服各有鲜艳,一种无视一切的大胆。花饰如麻,如堆如砌,仿佛要把一切的一切都尽描在这一身的衣裙上。那些花饰图案,或花草藤蔓,鸟兽鱼虫;或圆形方块菱形三角;或半弧星点,直线曲纹……抽象如几何图形,又像牵连着远古如神秘的半弧月亮,卷纹白云……

  眼晴目不暇接,耳朵四周又响起了细腻悠远的声响,是大自然风雨的呼吸、还是大森林百鸟的鸣叫?闭上眼晴,仿佛看见了早晨的雨雾洗亮了青瓦,寨子里升起了炊烟,青青绿叶和清沏见底小溪边的蝉儿与鸟儿争鸣……这是多声部的水族歌,也是山与水的和声,带给我们坦诚而亲切地倾述。

  白花花的银饰照映出最绝美的欢腾,醇香米酒装在牛角杯里,这是苗家寨的热情。苗族少女们走来了,美酒敬嘉宾,美酒敬亲人。据说喝了苗家尊贵的牛角酒,吉祥如意,来年会有好兆头,喝了苗家酒,幸福到白头。敬酒歌,歌声幽深,像浸满了往事的记忆,正在被岁月漆上颜色。酒是过去,也是未来。甜美的米酒一代代地传承着,同歌共舞把客醉。

  苗家少女的反排木鼓舞跳起来了,男男女女们扭着这‘东方迪斯科’,踩着鼓点,无拘无束自在摇摆,跳出苗家人的洒脱和刚毅,跳出苗家人金秋的田野,种有稻米,也有小麦、绿豆……芦笙低沉清醇,欢快激扬,奏出了苗家的喜悦,苗家的欢畅。

  还有来自苗族巫师头戴镶红佛帽,身披袈裟,在现场表演了竹秆合拢、秤杆提米罐等神奇节目,让在场的观众发生一阵阵的惊讶声。这是科学,正常思维无法想像的事情。我也曾听家族中一个知书达理,沉着稳重的舅舅郑重地告诉过我一件他亲历的事:夜阑客去,他独自坐在堂屋里,眼见着身边的八仙桌向前倾斜如鞠躬状,几乎成了直角,而桌上的茶杯兀自放得稳稳……这些,让我想到,传统,也是一种神秘。神秘在于它超越语言、文字和所有客观的推理。

  演出继续,又带着人们来到了侗族“好花红”的故乡。歌声里上演着侗族儿女的爱情故事,为爱翻墙越瓦,为爱远走他乡,为爱至死不渝……爱情,沿着时光的回音,所有的跋涉穿越了远古的艰辛,所有的信仰铭刻在美好心灵。这些侗族儿女的爱情,不就是风情吗?风情不正蕴含在这些历史中悠远和跌宕的故事中吗?

  越过让人心里稍显沉甸甸为爱抗争故事,我们又看见了生机勃勃,坚韧不拨的彝族乡亲们在田野里欢歌劳动,生产生活。迎送嫁娶时,铜鼓响起来,

  3苗族鼓藏节

  每年阳历的12月底到新年1月,是苗族的大节,鼓藏节。

  车出高速,在鼓藏节来到苗族之都凯里雷山县,一路上,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的苗族同胞,穿上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老老少少都跳起芦笙舞,带着自制的各类食品,欢声笑语,歌舞相庆。

  在鼓藏节,苗家人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杀节猪”。苗家人鼓藏节杀节猪这个习俗来源于古时每当村里某个人打得较大的猎物,必然是“见者有份”,体现了团结,也体现共同庆贺胜利。今天过上幸福生活的苗家人不用也不能再上山打猎了,便演绎成苗人大年杀猪吃泡汤(“泡”应读成“páo”)的方式传承,再现“共享猎物”的快乐与亲密。

  杀节猪时,大家默契的配合,有人磨刀,水已沸腾,板凳、梯子已经搬到空地上。苗族家庭人口繁茂,但仅靠自家人来操持这些也会手忙脚乱,村民听闻谁家要杀节猪,都会自告奋勇去搭把手。所以,这样的杀节猪,一是庆祝新年,招待亲朋好友,二来可以腌成腊肉。乡亲们挑选杀节猪的日子是很有讲究的,不仅要挑选吉日还要放炮以示隆重与喜庆。主人家的烟囱早已突突冒着青烟,厨房亦是另一番热闹,女人们谈笑间,将杀猪大师傅割下的猪内杂如肺、部分肥肉、脑髓等剁细后拌以糯米饭、猪血及少量辣蓼、花椒等香料调成酱状,加上适量的盐粉,再灌进洗净的小肠,然后放入锅中煮,并用绣花针不停穿灌肠,以防涨暴,这是猪血灌香肠;接着,再把尚有余温的鲜肉等用大铁锅煮,再放些萝卜、白菜之类,做成“泡汤”火锅;还有用筒筒辣椒、蒜苗、肝、粉肠一起的爆炒肝肠……三道“泡汤”大菜上桌,其味十分鲜美。这鼓藏节的味道,慢慢弥漫开来,乡亲都感慨,没有吃泡汤的热闹,就没有鼓藏节的乐趣。

  鼓藏节除了苗家人的杀节猪,雷公山脚下要举行斗牛、赛马、斗鸟、跳芦笙、踩鼓,同时还加上了赛球、田径等现代竞技体育项目。这个时候,我们便可以看到苗族服饰、银饰和工艺美术,因为家家户户出来的人都会在这一天穿戴出通过一年准备的最好的蜡染服饰和银饰。

  在苗家鼓藏节上最有意思和看头的当属当苗家人穿出最炫丽的蜡染服装和头上身上佩戴上最耀眼的银饰。

  苗家人的蜡染服饰,制作方法有三种:织、绣、染。蜡染主要纹样取自苗家人崇拜的太阳铜鼓,铜鼓上的光体、锯齿纹、同心圆纹、各种云纹、鸟纹,树叶纹等,渗透到蜡染的图案的造型、组合之中。其实,苗家人的精神寓托之铜鼓转变成蜡染服饰,更是一种苗家人将他们的传统和信念融合于自己的生活模式之中,这些源于铜鼓的蜡染纹饰承载着诸多的历史,完全可以看成一部卷帙浩繁的史书来读。那蜡染裙条上看似简单又抽象的线条,被苗家人看成一条条河流;那背饰上的回环式方形纹,被看作是苗家祖先曾经拥有的城墙、街道;那蜡染披肩上的云纹水纹看成苗家人的天地和一丘丘肥田沃土……一切排列错落有致,均出心意,又带着五彩缤纷,这蜡染服饰,也象征着苗家人写满了家园中的一切,仿佛连祖先和山里一切有名无名的神秘魂灵和气息,都染在了这苗家最华美的服饰上。再看看她们的蜡染服饰上和头顶上的银饰,叮叮咚咚环佩摇曳声间,四周亮起了一片浓艳靓丽的色彩。和那蜡染斑斓绚丽的衣裙在眼前晃来飘去,一下子使人恍惚进入了彩云间,这不是带给人们最大的心灵和视觉享受吗?

  丰盛的欢庆节目,让初感此节的人在第一天兴奋得难得入眠。第二天清晨,鸡啼头遍、苗乡山寨家家户户的男主人便起了床,拿着香纸,点着火把,担着水桶赶紧早到水井边挑新水。走到井边放下水桶,烧好香纸后,才能舀水。回到家后,须放几串鞭炮,用挑来的新水煮饭给全家老小吃。

  吃完早饭,苗家人便开始大型的聚集,在寨里的大坝上围成一个大圈唱歌跳舞。唱够了跳累了,在鼓藏节上还可以欣赏到大型的苗家斗牛赛。即将上场参赛的大公牛被称为“巴郎”,为预祝“巴郎”胜利,本寨及外寨的亲朋好友均要请巴郎的主人喝酒,叫“喝巴郎酒”,意在壮行。开场那天的“踩场”是群牛激战的精彩序幕。铁炮声响过,巴郎牛头系红布,背披亲友赠送给主人的一床床被单,在众人的簇拥下绕场一周。由于同去踩场的有许多寨子的人和牛,唢呐昂扬,爆竹震天,使得气氛极为热烈,场面极为壮观。随后一位寨老致词,再取下牛背上的礼品,踩场结束。

  斗牛场选在高坡顶上四周为缓坡中间地带,便于人海顺高往下观望。斗牛正式开始前,要先经双方牛主人同意,然后斗牛才可以进场去蹄飞角撞,各使绝招。若二牛实力相差大,不久即可见弱者轰然倒地,或落荒而逃;若二牛旗鼓相当,则胜负难分,直至气喘吁吁,口吐白沫。这时自有管牛老手上场,以绳索竹竿等物拉开二牛,防止伤亡。

  苗家人挑选斗牛有一定的经验可循,首先要求身体壮大结实,胸宽头大角大,前肢高后肢低,身长挺胸收腹;体毛乌黑粗硬、牛角、牛蹄、鼻孔、牛眼甚至是牛舌、牛尾都有讲究。苗家人对牛有着特殊的敬爱与崇拜,寨门悬挂带角牛头,家里神龛下放有相连牛角。苗家人的斗牛赛并不是戏牛取乐,而是在对壮硕、威武的斗牛的喜爱中,体验优胜的美感,而且利于种牛的优化。比赛中老牛组与嫩牛组区别很大,老牛组的牛一般都是有很多实战经验的斗牛。这些老斗牛入场后会先试探对方,有的还做出比较亲密的动作,一般不会直接开打。有的老斗牛还会绕到对手的侧面突然冲击对手的腹部,重创对手一举取胜。我曾看过一场老牛组上届冠军牛的风采,这冠军牛不仅有经验,而且颇有心计。它上场时,体形大于其它对方不说,而且和对手几乎不正面而是绕着场心周旋,最后找到机会将对手逼到土坎边,然后反复冲击对手腹部最后以弱胜强。这种冠军牛在比赛中,往往经过几番试探后就对实力有了明确的估计,往往一举被可攻破对方的防线,置其于致命的一击。

  冠军胜利了,落败牛就惨了,就了逃命,甚至会突然脱离战斗冲入人群。这时,负责斗牛的除裁判外还有数十名负责赶牛追牛的工作人员,他们负责将败阵逃跑的牛追回交还牛主,并控制场上情况不让牛伤到观众。在苗山鼓藏节上看一场斗牛赛,四周伴随着青山绿水,观者也跟着斗牛赛从紧张刺激感受到一股股的轻松。

  任何一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会遭遇无数次的变迁,在迁徙的过程中会遗失很多东西,或许也会改变很多东西。但在这里,鼓藏节依然如此原始纯朴。而改变的,是我们的苗家人已经不再是落后和贫困的代名词。在这里,苗家人袭着传统文化的魂,创新着自己的根,在这个苗家人最盛大节日里,唱歌跳舞,祭祀祖先;还可以到享受现代化的设备时尚健康,村委会大楼里专门设置的宽敞亮堂的农家图书室看书;在村寨的休闲中心泡个澡……

  来到贵州,走进这盛大的鼓藏节,起跳苗舞、品美味、看斗牛……这平平实实的生活,却有一种怦然心动,竟然是让人如此舒坦,是久别重逢?是以曾相识?更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4肈兴侗寨木板房

  贵州凯里黎平县的肈兴侗寨坐落在一条方圆百余里长又宽的深山槽里,这里满眼皆山,满山皆树。一栋栋木板房,栉比错落,毗连成一排排村寨,在一片葳蕤蓊郁的绿色掩映中,绽露出片片温润的肌骨,散布在这青山绿水之间,给山野田间,凭空添了一道夺目的风景。

  木板房是侗族的传统建筑,虽然地处深山,经历数百年的时代变迁,但木板房群落组成的其街道、民宅、庙宇、民风、市情仍然保留着昔日古朴、优雅的风貌。

  这些木板房依山就势,前半部分接地与地面齐平,后半部分悬空由木桩支撑。其内部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下层是牛圈猪圈或堆放农具的地方;与下层平行的房屋正中的吞口平台,正对大门,砌上只能是奇数的梯石台阶,供人拾级而上,是女人点蜡、捻麻纺线的好地方;中层设有堂屋、客房、灶房、火塘、磨房、染房、织布房和卧室等;上屋是谷仓、杂物间和晾物架,有屯箩存放。爬到山顶,极目远望这重重叠叠的木板房,错落有致,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就地取材的木板房,古朴中透出典雅,笨拙中显示纤巧。侗族人多聚族而居,同祖同宗的更是相沿为邻,这是侗族传统宗族制度的内在凝聚力在物质文化上的表现,于是,他们在自己居住的木板房的建造上,讲究向上和靠下的选择,动土、驾车、立房、入宅等程序非选定吉日良辰不可。在勤劳的侗族人看来,粗糙原始的木头是纯朴和坚固的象征,用它来构筑家园,也就是用持久与恒安来构筑生活,稳固根须,让那一个个不安的灵魂有归宿。

  这些木板房不仅是侗族人民独特的居住形式,这里的能工巧匠们也吸取了不少汉族建筑的精华:比如威武一些的木板房讲究朝向,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有些木板房呈四合天井大院状;有些还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等,一不小心,还误以为进入的江南园林。

  这些木板房是纯正的:梁、柱、横檩、楼板全用木料,自然大方。墙有滑墙和沙墙两种。滑墙是木墩子砌就,不支不垫,整齐划一;沙墙用的是稍经加工的毛树,以树灰沙浆灌浆勾缝。房顶的瓦片,随料巧布,上下左右承接,便有了从房檐到房顶的从木板到瓦片体现的鱼鳞之美,让显得简洁明快,妙趣横生。

  更妙的是木板房使用的望板独树一帜。传统民居建筑的天棚一般都采用露出屋面底瓦的做法,避免漏雨,望板的使用较少。而侗寨木板房屋顶则采用望顶,其挑出式衔接堪称一绝,空气可随意流通,雨水却进不来,也使室内空间具有了更好的透气性。

  每天,侗寨都有敲着锣的老人穿过寨子的大街小巷,伴着咣、咣、咣的锣声,声音悠长地吟唱着:“天气干燥,小心火烛!”提醒着居住在木板房里的村民们注意防火。

  如今,肈兴侗寨这窄窄长长的木板房巷道里,每天都挤满了天南地北的游客。侗绣的针线细密,片线光亮;木料雕刻的花鸟虫鱼,目小可大,大不可小;微雕用意志和感觉,在米粒上为室、为器……

  还有侗家男女们穿着花饰如麻,如堆如砌花草藤蔓、兽鱼虫、或圆形方块菱形三角神秘图案,色彩组合强烈的衣物穿梭其间;还有唱起如风雨的呼吸、百鸟的鸣叫般多声部的侗族歌……让这些虽然看起来略显沉旧的木板房,更加流露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悠然神韵。

  这传承的木板房群落不仅仅侗族民居的延续,更是人类与青山绿水的和谐共处。走进她,便感受到这厚重古朴的气质,秀美的灵气。她距离我们如此遥远却又如此真实。她也用古朴和美丽,向人们诉说着侗家人的文化、传统和精神。

  5小黄村的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歌声细腻悠扬,像大自然风雨的呼吸,又如森林中百鸟的鸣叫。闭上眼睛唱着歌儿,仿佛看见了早晨的雨雾洗亮了青瓦,寨子里升起了炊烟,青青绿叶和清澈见底的小溪边蝉儿与鸟儿在争鸣……贵州凯里地区的小黄村,就是一个侗歌的海洋。

  唱大歌不仅是从侗家人的爱好,更是他们的生活习性。侗族早先没有文字,歌就是他们民族的历史,他们从吃饭穿衣、穑稼家事到婚丧嫁娶,事事都有专门的歌。

  实际上,侗族大歌就是一种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也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

  侗家人喜在风雨桥和鼓楼下唱大歌。

  风雨桥是侗乡的重要标志,桥上多彩绘文案。桥面覆以廊屋。廊屋之上有构亭阁或鼓楼。小黄村就有这样的一坐悠久的风雨桥,桥屋上有鼓楼三座,中间一座为宏,为五重檐四角攒尖顶,两端为三重檐歇山顶。桥楼中彩绘侗俗吹笙踩堂、琵琶弹唱、行歇坐月、侗姑织锦、双牛角斗,激流放排诸图,琳琅满面。整坐风雨桥全系杉木构造,榫头衔接,无一钉一铆,工艺精湛。

  风雨桥下,我听到了侗家人唱起那首我最喜欢的“嘎细王”的大歌,歌里唱道:“二月初春到小黄,听见蝉虫在哭娘,蝉虫哭娘在那枫树上,才知老了姑娘老了郎。啊,好好想想,男子成家立业就丢了手中的笛子,姑娘当了妈妈就会把手上的刺绣忘……

  沿着小黄村高高低低的小路,溪水潺潺。放眼望去,高天白云下是葱翠的古楠树。古楠树的旁边四根粗大大木柱冲天而起,旁边配以多根小立柱,往上的飞檐和斗拱,就是形如宝塔,尤如碧波一桅,清秀绝丽的侗寨鼓楼。

  这座鼓楼全为木结构,分上中下三部分。顶部为四角攒尖形,顶盖上端,嵌有陶瓷宝珠尖顶,直插云霄;中部的一层塔檐是鼓楼的主体,呈八角形,翼角饰有兽头;下部是方形厅堂,可容数百人。大鼓楼里正有歌班在带着孩子们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教唱。孩子们唱着自然、劳动、以及人间友谊,细腻曲折、韵味悠长、让人犹如喝一杯香浓的午后清茶,让疲惫的心灵得到惬意的放松。

  "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也就是说,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歌就是他们的知识和文化,侗家歌师就被认为是最有知识、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家人的尊重。他们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歌为乐,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用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

  在小黄村除了感受侗歌的美妙之外,更感受到侗家人的好客。在欢庆的节日里,拦路歌是侗家人的一种风俗,侗家人用歌声和笑容迎接客人,用歌声和美酒款待客人。月明的夜晚,侗家的年轻男孩子会跑到心仪女孩的窗下,行歌坐夜,如果窗户里传出男孩和女孩的歌声,说明两人的心儿走到了一起。侗家人在农忙时节一边打着谷子,一边节奏自由、和声完美地对着蓝天白云唱起赞扬丰收的大歌……我还听到一些侗家女人垂着头、低着眉,低低浅浅地唱着悲伤的大歌,声音虽不是那么明亮,却那么温润,慰藉着心灵。

  6迷醉镇远

  镇远县是凯里名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自秦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81年的历史,其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

  镇远四周皆山,一条宽阔绿波舞阳河绕城而过。更妙的县城中心舞阳河桥头河畔对岸,那一排依山枕崖、下临绿录的楼阁亭台,禁不住一阵惊喜,原来这片古有蛮荒之称的贵州,也有这么一处气势恢宏的丛林古刹。这就是青龙洞。

  青龙洞在这群楼观,包括中元洞、万寿宫、紫阳书院、青龙洞等几部分,在明清两代陆续建成。鼎盛时期共有二十多座大型楼阁,参差数迭、迤逦里许,飞檐彩甍,朱柱粉墙。万寿宫里那座戏楼,斗拱的繁复巧妙,四围木雕戏文的精致生动,都为全省所仅见,同伴中有人浩叹:比起慈禧太后观赏杨小楼的那一座,也不见得逊色。这壮阔的景象,如今仅凭着残垣危楼,也还依稀可辨。

  青龙洞里有很多庙观,这些庙观,并不属于哪位仙佛独占,而是错观地分配给儒、释、萨、三教分而有之,合而享之。举凡三教的大人物,从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半仙张三丰直至朱熹老夫子,都有一把交椅。各教各宗芸芸信徒,也就不分轩轾,一视同仁,熙攘随喜,相安无事。这种稀里糊涂的宗教态度,当然会叫睿智的学者讪笑、虔诚的教徒愤怒。我倒是觉得很有趣,体现了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胸怀。正如当代诗人张伯驹先生最后遗作《鹧鸪天》里的词意:“儒释道,任天真,聪明正直即为神。”宗教共处,总比宗教战争对人类有利。

  这群古建筑中,好的东西真不少,如紫阳书院大门两侧,各有一块刻镂入微的青龙洞全景石刻,由于位置较高,幸免于扫荡者的刀斧。它不仅是精彩的艺术品,而且为今后分期修复青龙洞古迹,提供了一份蓝图。

  有人说,青龙洞建筑群“完全是神仙世界”,是一幅宋山“仙山楼阁图。”还有人说:“像这样的山也好,水也好,建筑也好的地方,可能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而当我独自在青龙洞山门内伫立了很久,叫我怀疑吸进胸腔的空气,也是绿莹莹的……

  镇远的舞阳河,亦让人欣喜异常。这城中山间的那一湾碧水……永远都饱有它那份专属的宁静,无论多火红的灯笼和喧哗的人声,都遮不住它的那份静谧和恬然的气息。是啊,坐着船荡游于舞阳河上,河水托着我们,顺着河水而下,四周则是炊烟缭绕,白云氤氲的村庄。青山如黛,河柳依依,让人不由心生惬意。

  当整个人进入舞阳河水之中,在万丈红尘中,尘埃垢积的身体进入这温温的河水中,清澈的河水悄悄地洗濯,孜孜地润泽,眷眷地抚慰。畅泳在我们的血脉里,你会体验到琼浆般的至纯至清;依偎在这泉水的酥怀里,人的感受是那么的温敦和煦。

  即使不会游泳的人,来到这里,也要尽力让身体浸在水下划拉几下。阳光穿透树冠,洒下一片斑驳在路上。清新的河风悠悠吹着,让人们悠闲地晃荡在山中。

  其实,镇远不需要太多。保护好这青龙洞,镇远就永远有文化之根,扎扎实实地开花结果于这片土地;保护好清澈的舞阳河,就永远有人类的精神家园……

  7清水江放排记

  凯里地区的剑河县,境内宽阔清水江江畔,杉树林立,人们的生活与花鸟草木相亲。曙色微明,当地山民都在鸟语花香里醒过来,四周长满了经济价值很高的彬木林,这里也被誉为杉乡。明清以来,当地的官员都很看好清水江的运力,并多次疏通河道运送木材。雍正七年,清水江首次试航,上至重安,下至湖南洪江。木商沿清水江而上,来到当地剑河县、锦屏县,向山民采购杉木,扎成木排,顺水放入沅江,远销闽浙,以获高额利润。

  拉货顺江出行为放排。放排时,师傅站立排头,徒弟立于排尾,当地要举行隆重的开排仪式。在河边或缓口有龙神之位的井边,沿边置方桌,桌脚要绑上去掉树叶和树皮的枝枝,绑雨伞一把,绑红布,纸钱和一把青草。桌上供水一升,去毛白公鸡一只,以扫邪敬神。待木排调头后,掌舵者分别给水手每人一束青草以驱邪,然后一起投入江中。船上的“鼓手”由寨子里德高望重的头面人物充当,头戴气银饰敲锣,坐在一侧把开排仪式举行完毕,才能正式放排运木。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实行多种少伐杉木的政策,杉木林得到更好的保护性利用。这些优质杉木也得以更好地运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那时放排的人群中,除了有男士,还有女中豪杰。我家的相册里就有一张黑白照片:8名女孩挺着胸膛站在放排木阀上,迎着风,冒着浪,让人一下子就想起壮志凌云四个字。这张珍贵的资料照片后面,是1958年,的清水江上,木材积压成山,急需放运到锦屏的茅坪,全程120公里水路,78处险滩。整整一年,8名女孩安全航行192次,行程24192公里,运送木材12911立方米,竹子160吨,大米3560公斤……照片中其中的一个女孩便是我的姑妈。

  那时的姑妈们木排进险滩,只见掌舵者一边挥动着手语,一边高声呼喊:“左桡,右桡!”涛声与人声混响在河流上,在山谷里。江中也很多顽固的礁石,那是放排人的死敌,木排过处,分外小心,稍有差池,不是排散人翻,就是搁浅在礁石上。那些木排长则数十米,短则十多米,漂流于清波之上,形同巨龙入江。而排工的呼应之声则震山荡谷,与江涛汇成力与力搏击的交响。

  清水江运排一直到八十年代末,随着湘黔铁路和凯麻高速等交通大动脉的建成才陆续退出历史的舞台。

  今天,清水江上已经没有放排了,但是江上又多了每年一度的龙舟竞赛,也得继续向人们展示着清水江畔的人们不怕困难,勇于向前的精神。从繁华的水路,通向便捷的陆路,空中交通……这是人类前进的轨迹。而回忆清水江上的放排,承载过时代的重任,更见证着现代人开创着未来,中国人的阔步向前。

  8清水江上赛龙舟

  流经贵州凯里那条平坦又缓宽阔的清水江边,散居着许很多村寨。因为有江,依托这清水江从古至今保留着当地最为热闹的民俗活动——赛龙舟。

  当地赛龙舟最初源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叫久保的人和儿子在清水江中打鱼,儿子被龙王抓去吃掉了,久保一怒之下烧了龙宫,将龙砍成几段,浮尸于江中。大家捡龙肉分吃。但从此以后,时常发生旱灾和水灾。村民为了保平安,赛龙舟便是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龙舟节就这样一代一代流伟了下来。后来,东周时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投身于岳阳汩欧阳江),这个习俗也传到了清水江边,当地人便把古老的祭祀与中原地区在农历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相结合,在端午前后,形成了清水边江每年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固定的清水江上赛龙舟。

  下江的龙舟一般长24米,船首为龙头造型,水手为三四十名。龙舟赛前,要举行隆重的开划仪式,在河边或缓口有龙神之位的井边,沿边置方桌,桌脚要绑上去掉树叶和树皮的枝枝,绑雨伞一把,绑红布,纸钱和一把青草。桌上供水一升,去毛白公鸡一只,以扫邪敬神。待龙舟调头后,掌舵者分别给水手每人一束青草以驱邪,然后一起投入江中。船上的“鼓手”由村子里德高望重的头面人物充当,划船时“鼓手”击鼓指挥,船上身穿斗笠水手便开始施立划舟,按鼓声挥浆兑渡。另外,龙舟上还会有一名由小男孩装扮成女神,头戴银饰敲锣,坐在一侧,表示吉祥。

  当龙舟下水时,那在清水江上便形成了一场龙舟竞渡的好戏。大家按照约好的冲渡位置统一掉转船头,随着信号枪一响,一条条龙舟,有金龙、黄龙、白龙、鼓声频擂,锣声当当,水手们奋力挥桨,浪花飞溅,只龙舟犹如离弦之箭、出山之虎,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每只船上鼓锣喧天,喊声阵阵,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河岸两侧人头攒动,万众欢腾。前来呐喊助威的观众,群情激昂,欢声震天。扣人心弦的龙舟竞渡,把端午节的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

  赛龙舟激烈,将两岸观众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此时除竞舟之外,岸边还有踩鼓,吹芦笙等其它民俗活动夹杂其中。这期间更是苗家男女青年们游方对唱,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9岜沙行

  岜沙是贵州凯里地区的一个民族风情浓烈的苗族村寨,位于海拔500余米的山顶上,寨中有可并行两辆车直达的水泥路。他们欢迎游客的方式也很特殊:面向太阳,吹着芦笙,踏着舞步,背向而行,缓缓爬上山坡上为游客举行欢迎仪式。

  来到此处,凭高远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蔚蓝的天空,头顶的天是深蓝,一点一点变淡,向边际扩展,在远方天际处,蓝白交融,极有中国水墨画的神韵。碧山秀水间,吊脚木楼星欧阳棋布,鳞次栉比,寨中的水碾车在悠然转动。织布声、碾声、鸡鸣声此起彼伏,让人不觉恍入进了世外桃源。

  来到了岜沙,必看三样:发髻、火枪和古树。

  岜沙是国家唯一一个批准个人佩戴枪支的村寨。这里的男人皮肤微黑,脸庞棱角分明。他们身着类似清朝的长袖衣服,腰间佩刀,肩上扛枪,行走在寨子里那条弯曲狭小的道路上,更显其古朴、威武。如果说岜沙男人今天的佩枪没有实际用途,这火枪就是一件太沉重的饰品了。而实际上,这里男人的火枪主要是从事“礼炮”的功能,迎客人或者节日庆典岜沙人都会用它朝天空放。鸣火枪的巨响直入人心,那庄重热烈的气氛远不是锣鼓鞭炮之类所能及。

  岜沙人不管男女老少,衣服的色彩大都是泛着蓝紫色。这种布料是一种叫蓝靛的植物在自己织的土布上染成的,在染制时还要加入鸡蛋清,这样染成的布料既有光泽,又能防雨。男子头部一律四周剃光,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名为“户棍”的发髻。妇女的头发则散绾,插木梳,百褶短裙。这样的装束方便于男子上山狩猎,女孩在田间耕作。当地的男孩子十五岁由族长用煮蛋水把镰刀磨利把头发剃成“户棍”,接受父亲为其准备的猎枪,就可以扛枪挂刀去找女孩唱歌赏月打秋千了。

  岜沙人头上蓄留的“户棍”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这样的传统观念,也让岜沙人十分珍爱环境。他们认为,每一棵树都有一个灵魂,越是古老的树就越有灵性。岜沙人说:“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树让他们保住了这片青山绿水,让他们生活得更幸福。”

  漫游在岜沙黑亮屋瓦的木板瓦房前,村前村后有清澈的河流,伴着那一排排绿色高大的枫香树、杨柳、老槐树……绿树蓝天,净水微风,不禁让人静静地陶醉其中。

  今天的岜沙人更加幸福了,小伙子们的摩托车嘟嘟地在寨中穿行,自来水一直输送到寨中,洗衣机也开始把岜沙人从家务活中解放出来,电视机等各种现代化的家具一应俱全。岜沙人一边迈步追逐现代文明,一边敬奉着他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每一个岜沙人都对我们游客张开对幸福的笑脸,而我们来的游客,却似乎很少拥有这样幸福而又自信的笑脸。来这里,原来也是为了寻找我们内心的幸福。

  10思砚之砚

  思州石砚,简称思砚,因产于古名思州的贵州省岑巩县而得名,是我国八大名砚之一。她具有工于发墨、贮水不干、研汁如油、久藏不臭等优点。在无水时,呵气于砚中,便自出露液,即可磨墨写字,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青睐。一块温润欲滴的思砚完成了一个中国古代文人对所有情感的抒发。她跟毛笔、纸张成为文人恋之挥不去的对象。文思来潮,抚摸着她,激起一篇篇热情澎湃,书写人生的美文。从古至今,思砚绽放着其独特的美丽。

  据《水经注》和民国《岑巩县志》记载:汉、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者把思州划为“五溪蛮”地区,俗称“蛮溪”,居住在这一带的土人称为“蛮民”。在思州这片地域上,唐代还设置过“蛮州”。现在的思州石砚或称金星石砚,旧时亦称为“蛮溪砚”,一直声名远播。

  晋朝“书圣”王羲之台前摆的就是思州石砚。宋代陆游亲笔记载,蛮溪砚质如玉、纹如有皱纹的轻沙,色黑含有金星,相传为季仲发现利用。唐宋时期,思州石砚出现在文人书斋中,受到苏轼、黄庭坚、欧阳修等书画名人的钟爱。

  康熙年间的进士、大学者檀萃非常喜欢思州石砚,专程考察过其产地,并把它写进了《楚庭稗珠录》中。包括康熙皇帝也对思州石砚尤为赞赏,把它选作“御砚”。

  清康熙年间的《思州府志》就清晰记载有“星石潭,府东七里,产石间有金星者,坚润可琢为砚。”大意是说思州石砚主要取材于岑巩县龙江河下游的星石潭中。星石潭距岑巩老县城4公里,为古思州八景之一。思砚呈黛青色,石色美观,质地优良。砚上点点金星,有的圆如古钱、鸡蛋,有的形如弯月。

  清代后期至民国,国内形成了一批以“程云”、“聂宝善”、“王伯鳞”、“周金鼎”为代表的知名石砚品牌。民国十九年(1930年),思州著名的制砚艺人聂宝善的作品荣获贵州省工业实业展览会甲级银质奖章,促进了思州石砚的发展。思州石砚作坊也相继兴旺起来,特别是星石潭一带,几乎家家都有制砚能手,在全国名砚林中占有一席重要之地。1973年成立的“岑巩县工艺美术厂”,技艺精湛的周树南等老人积极择徒授艺,组织生产,将思州石砚走出国门,出口东南亚等地。1979年1月1日,国家轻工业部将“思州石砚”列为全国传统工艺美术品“刻砚”的八大名砚(端砚、歙砚、洮砚、贺兰砚、思州石砚、欧阳纹砚、金星砚、鲁砚)中的第五位。

  不过,今天思砚的文化味,似乎被营销专家们包装成的一种外在的砚文化,把她中国式的言语比拟成如———“蛟龙赤鳞”“夜林萤火”、“湘妃泪痕”等荧荧闪烁精美绝伦的姿势,这样,也能迷倒了全世界对中国文化着迷的人们,不过,这样诉说思州石砚的文化,只是让人对其作为文化附属和外在象征的迷恋。

  我认为,对思砚还需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思砚无辜表情的背后,她不是文化的附属,而是文化的本体。作为一种文化本体,思砚的制作经过多代工艺人的智慧凝结,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形成了以浮雕为主,兼以透雕的工艺特色,在我国砚雕艺术中独树一帜。思砚的纯粹犹如一个人高尚的品德,她还含有图腾之隐喻。她是古老的,跟知识有关的意象。拥有思砚,就犹如文化先知,掌握了民族生存的秘密和先机。

  思砚从不言说,亦无表情,但她所传递的,是一种直接指涉文化的神秘。剥开所有的附丽,虽然它只是一块石头,但她所有的意义,所有的声音,去单独跟她说点什么,或者感知她能向我传递些什么。她发着光,流着彩,从久远的历史深处一直走到今天,诉说着一代又一代的传奇。

  11走进“芦笙之乡”

  贵州省黔东南,凯里苗族侗族自治州舟溪镇新光村,是远近闻名的“芦笙之乡”,当地有400多年的芦笙制作历史,这里几乎家家户户会吹芦笙、做芦笙。

  芦笙是深受苗族群众喜爱的吹孔多簧气鸣乐器,吹奏出的声响古朴、悠扬。苗族民间传说:芦笙能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能够与神灵沟通,与先祖交流。芦笙,已经成为苗族的一个民族符号。

  舟溪镇新光村的苗家人世世代代利用当地出产的竹子和采购来的响铜,制作芦笙。

  制作芦笙的芦笙竹选择很关键,一个要圆,然后要老的竹子,而且一般选的竹子肉比较薄的,音才比较清脆。其中关键工艺是加工簧片,这涉及到芦笙的音色和音准。刮簧片,也叫调音调。假使要大的,就做成大的,要小的就做成小的。簧片刮好,调音准确后,芦笙就可以吹出少数民族的歌曲了。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的节日。芦笙节一般以坡会的名称命名的多(如十三坡、古龙坡)。各地芦笙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原因是有的来源于古理古规的吉日,有的来源于庆丰收,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一般在节日之前要举行仪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随后各村各寨的姑娘穿着盛装,佩戴银花银饰,小伙子和芦笙手们都各自带着芦笙,从四方八面向芦笙场地涌来,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围成圆圈,吹笙跳舞,持续四五天,气氛十分热烈,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文艺活动。

  “芦笙之乡”的芦笙节期间,男子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锁呐、铜鼓,涌向会场;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跟随而来,人们伴随着芦笙的乐曲翩翩起舞。

  芦笙堂设在河沙坝。十六日开始“起堂”,十七日集会,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跳芦笙,十九日增加赛马活动,二十日还举行斗牛,二十一日。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男子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锁呐、铜鼓,涌向会场;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边说边笑,一时间人山人海,笙声如潮。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芦笙,小伙子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人数最多时可达数万人,那千把芦笙齐奏的场面非常壮观。

  舟溪芦笙节还有一段段正义战胜邪恶的民间传说等等,也是追求美好爱情的象征,只要你来到这里,一定比我感受的更多,更多……

  12美味酸汤鱼

  苗族风情最好处,非贵州黔东南莫属。一路而来,群山列翠,一峰又一峰。酷爱生活生计、能歌善舞的苗族同胞,穿着色彩素净的民族服装,老长幼少酸汤鱼,作为了一道美食,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和品尝到,而说到正宗,则非贵州黔东南苗家酸汤鱼莫属。

  在贵州旅游,欢声笑语,歌舞相伴。玩得尽兴,还需美味,走近苗人,不吃正宗的黔味酸汤鱼,则算得上一大遗憾。

  关于吃鱼,种类很多:清蒸煎煮;糖醋蒜溜;辣红白汤……吃法也多样。而黔东南人却最爱酸汤鱼,这是当地极品之美味,当地民间便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窜”为证。“捞窜”是指走路踉踉跄跄也。看来,这酸,已经溶为一种生活习惯。

  说起酸汤鱼,自然酸汤最重要。许多人认为酸汤鱼的汤料是用番茄入沸水烫皮煎油煸炒出的酸红油,其实不然,正宗的酸汤是泡制而出。曾有一酸汤鱼店掌烹调的苗族师傅带我入厨房,那厨房内置两坛大如水缸的泡菜坛,每天把淘米水倒入,盖好发酵。我揭盖舀出一碗酸汤,颜色清亮,味道酸中带甜,十分醇香。该师傅介绍道:在我们当地,从田地里收工回家进屋,不喝水,总得先舀一瓢酸汤,吃了顿感解乏。

  酸汤鱼的汤料调配时,将锅置火上油烧至5成热,放入姜片、葱段煸炒出香味,再加入酸汤,待汤开得直翻冒泡,加入洗净去根黄豆芽、去皮切斜刀片鲜竹笋、莲藕、去皮切片土豆、温水泡过菱形豆皮、打结海带……各种配料,缺一不可。美味汤料熬好后,再将事先吐过泥、泻过腹的一斤到两斤左右重的活鱼取出,在其左侧胸鳍下切一小口,掏出苦胆后入锅。只见:“鱼入沸汤尚窜游”,然后放入木姜子、鱼香菜、姜葱蒜等佐料。

  这也难怪,用此酸汤煮出的鱼,自然酸得正,腥味全消,非醋可比。其蘸水都是野生香料,不用酱油,吃了酸汤鱼,解暑生津,真山野风味。

  当地人有云:“鱼熟千滚,越煮越紧”,食之甚美。

  一种饮食,在历史的长河中会遭遇无数次的变迁,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遗失很多东西,或许也会改变很多东西。但是,在黔东南,酸汤鱼的作法依然如此原始纯朴。许多外地的酸汤鱼在做法上,姑且不论其酸汤是否正宗,只看其鱼去肚褪鳞,鱼割成连着的数节入锅,已不能“窜游”矣的通行吃法,就不由让吃过正宗酸汤鱼的人更加怀念其原先最初的风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