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任溶溶:我要写写写(组章)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22-05-19


  任溶溶,本名任以奇,原名任根鎏,1923年5月19日出生于上海,广东鹤山人,祖籍浙江金华,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系。任老长期从事翻译工作和儿童文学创作,是我国儿童文学翻译和儿童文学创作领域德高望重的翻译家、作家、编辑家。从1945年翻译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开始,任老以儿童文学为终身事业。1947年开始,他正式以任溶溶为笔名发表和出版译作。新中国成立后,任老先后任职于上海少儿社、上海译文出版社,负责外国文学编辑出版工作,并翻译了大量俄、英、意、日等多种文字的外国儿童文学名著。译著童话剧剧本《十二个月》,童话《安徒生童话全集》《木偶奇遇记》《洋葱头历险记》《彼得·潘》《长袜子皮皮》《吹小号的天鹅》等。著有小说《我是个美国黑孩子》《丁丁探案》,童话集《没头脑和不高兴》,儿童诗集《一个可大可小的人》《小孩子懂大事情》《给巨人的书》等。尤其是他创作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带给几代人欢笑,也教育几代人成长。他的作品曾荣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宋庆龄樟树奖、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翻译奖、亚洲儿童文学奖等。202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将任老经典译著结集成20卷本的《任溶溶译文集》出版,以见证这位沪上百岁老人的译海生涯。

  编者说

  5月19日,是作家、翻译家任溶溶先生的百岁寿辰。为表达对任老的牵挂与祝福,中国作家网推出任溶溶先生系列短章,向任老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

  说一七

  我的名字叫一七,

  一七是我好日子,

  投身抗战和革命,

  就从这一天开始。

  1940年10月17日我去苏北投奔新四军,路上改名,本叫根鎏,改名以奇(一七谐音)。本连姓也改成“石”,带我们去新四军的王益老大哥说姓就不要改了,于是就叫“任以奇”。任溶溶是我的笔名。

  我要写写写

  ——老年抒怀

  老夫今年九十六,

  回想一生没白过。

  少年当了新四军,

  要干革命要报国。

  随后提倡新文字,

  扫盲工作努力做。

  学会外文搞翻译,

  外国作品译了许许多。

  然后就写自己的东西,

  为小朋友搞创作。

  今后还要写写写,

  让小朋友好快活。

  我的妈妈

  同事王招弟同志曾到我家,见到我的妈妈,对她说了我的好话。我妈妈忙摇手:“千万不要夸他,你这样夸他,他就要翘尾巴。”

  忆童年

  我小时候因为读过两年私塾,对新学制小学国文自然无问题,成了好学生,一位老师传一位老师,我便年年成好学生,过得优哉游哉。

  我喜欢斗走(赛跑),每次得第一名。斗走最简单,跑就是了。我既是文好,又是武好,还不是天字第一号好学生吗?

  我想靓,小学毕业还特地到大新公司买了一瓶史丹康发腊,把头发抹得干干净净拍了张照,这照片至今保存着。我也是要靓的!可惜人不靓。

  说跳舞的事

  我与跳舞无缘,从未进过舞厅。我的岳母、妻子都会跳舞,小姨子还在舞厅表演。可我虽然会那几个舞步,却觉得这样走来走去太无聊了,就不会跟岳母妻子她们进舞厅。

  解放初期,有过一阵跳舞热,少年儿童出版社周末还开舞会,会跳舞的教不会跳舞的。我从不参加。倒是我的老朋友任大星,他舞跳得好极了。

  我与跳舞无缘,我就是那么笨!

  老友包蕾

  我的老友包蕾兄,实在聪明,所以写出好作品。他本来是电影编剧,我看过他好几出戏,如《珠光宝气》等。可是解放后他当了少儿社总编辑,专注儿童文学工作。

  他为人非常风趣,和我们一起下乡劳动,总带着一瓶药水。到一定时候,他就要喝药水。工宣队看见他吃药,也就让他停下工作吃药。其实那玻璃瓶是药水瓶,里面装的并不是药水,而是香喷喷的上好花雕酒!

  他是在广慈医院去世的,我曾到医院探望过他。他还是很乐天的。

  怀念王益老大哥

  帮助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多位贵人中,王益老大哥是其中一位。解放初期我是拉丁化新文字工作者。王益老大哥是前辈。他曾把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译写成拉丁化新文字,并出了书,笔名是王弦,我最初就只知道他叫王弦。

  1940年我到苏北投奔新四军,是他带领我和金培林同学到黄桥的。然后他让我们等一位同志到黄桥去新四军军部所在地海安,和他一起走。王益老大哥是三联书店负责人之一,每到新四军,或我因病回上海做地下工作,他都来看我,并把一些稿子给我看,提提意见。

  解放后王益老大哥担任国家出版局局长,后来我和他一起都是全国政协委员,有机会见面,他继续鼓励我好好工作。他把我翻译的《古丽雅道路》仔细读过,说译得很好,叫我继续努力做翻译工作,为小朋友服务。只可惜他研究出版工作,与我不是一个行当,不过都干革命,好好干吧。

  记良友画报

  解放前十分流行的《良友画报》和《体育画报》,其用纸是我父亲的华兴纸行提供的,因此纸行收到多本样书,就各寄一本到广州给我。从这两份画报我知道不少东西,特别是体育新闻,如足球名将李惠堂、李天生、陈镇球,跳高能手符保卢,长跑名人李长春等,以及许多电影明星的事。我特别崇拜胡蝶,因为她是广东鹤山人,是我的同乡。

  这些画报让我知道国际国内许多大事,很有意义。我感谢这些画报,也希望今天着重出版这种画报。不过想想也不对,如今有电视,大家看电视,也不需要看这种刊物了。

  我想起1938年从广东到上海,在临时开设在大新公司四楼的岭南中学读书,老师有《良友画报》的原来编辑。《良友画报》后来迁到香港还出版了一些日子。

  小时候在广州

  我小时候在广州,生活习惯和在上海完全不同。早晨四五点钟石板街上木屐就响,人们上茶楼饮茶,谈工作谈生意去了。十点钟就吃中饭。准十二点钟放一声大炮。晚上八九点钟就上床睡觉。广州蚊子多,上床捉蚊子就要花些时间。过去广州多蚊子,但上海香港多木虱臭虫。在上海一早就听到人们在街上往地撞床板,把臭虫撞出来,如今没有了。现在三地无蚊子无臭虫,清洁卫生工作做得好,应该表扬。

  大年夜

  我小时候在广州,每年的大年夜,就是年三十晚,是很热闹的。老话说,过年不可早睡,早睡会瞓崩田基。

  大年夜家家户户炸煎堆。煎堆是炒米加糖浆搓成菠萝状大球,裹上面皮,加上芝麻,在油里炸出来,过年吃的。一家人炸煎堆的油不够,就几家人把油合起来炸,炸完后才各自收回自己的油。在油锅里煮一锅芥菜汤,大家喝汤吃同时炸出的煎堆仔和芋虾,谈谈笑笑,十分热闹开心。

  我真喜欢小时候的大年夜。广州现在恐怕还是这样过大年夜吧?邻居应该是很亲密的,不像这里上海,邻居好像陌生人。

  不时不食

  广州有句老话,叫不时不食,即食嘢要趁时令,不合时令就不食。不过这些食物都不是长年吃到的,是到了时令才出现才食的。秋收后食禾花雀和禾虫,就合时令了。

  禾花雀就是麻雀,秋收后它们在稻田啄食留下的稻粒,吃得胖胖的。禾虫是秋收后稻田的小虫子,也只在秋收后大批出现。吃这些食物就合时令了。

  广东人吃东西是很讲究的。

  三言两语

  承惠

  在广州买东西,付钱后,账房总说一声“承惠”,意思是“承蒙惠顾,谢谢。”

  祖

  我在补习学校上课,老师说“祖”字的“且”是神主牌的形象,我对此有点怀疑。

  进北京店

  在北京,我进一些店家,店主东招待非常客气,请你坐,递茶,让你不买点东西不好意思。

  老婆饼

  在上海五马路近四川路有一潮州饼家,卖老婆饼,我很爱吃。

  玉扣纸

  我小时候在广州,草纸叫玉扣纸。

  暹罗米

  我小时候在广州吃的米是暹罗即泰国运来的,叫暹罗米。

  生草药

  广州人爱饮湿热茶,食去湿粥。就有生草药小店(如摊头)卖这些东西。

  食与饮

  广州话食得就福,饮得就禄,而对于我,食得像福又像禄,因为我不饮酒。

  广东烧味

  食在广州真不假,广州美食多多,其中烧味是一种。广州烧肉、烧鸭、叉烧、油鸡、猪膶、猪门腔……烧味好吃东西太多了,谢谢烧味师傅。

  我念念不忘广州中山公园门前的旺记烤乳猪,真可惜,当年不吃肥肉,没吃上,而如今想吃又吃不到。只好满足于吃久光的烧肉、烧鸭、烧鹅了。

  不过久光的烧味的确好吃。吃到这样的美食,也不要抱怨了。但愿它也供应乳猪,就更好了!

  广州菜心

  要问我对广州最想念什么,那就是菜心。广州菜心鲜嫩爽口,上海种不出。翻译家吴墨兰的哥哥是上海的广东菜农,他们曾尝试移植广州菜心,但没有成功,水土不同,广州菜心在上海种不出来,没办法。要吃广州菜心只好到广东,或者把它们空运来上海了。倒想起广东芥兰,上海就能种出来,芥兰也是广东很好的蔬菜啊。吃粤菜,有芥兰有菜心,就有点粤菜味道了。

  说炒虾仁

  我父亲是位老吃客,当年一直说,炒虾仁这个菜,广帮不及本帮,今天不知如何,但梅龙镇的水晶河虾仁确实呱呱叫!我百吃不厌。新雅没有河虾仁,可惜。也就无法比对。过了那么多年,上海的广帮师傅即使当年炒虾仁不及本帮师傅,如今一定也进步了!

  但愿我父亲说的话已经过时了,我想一定过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