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郭贵武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11-10-19

郭贵武


    郭贵武 1951年生,辽宁台安县人,大专文化。黑龙江讷河市高级语文教师。现退休,定居天津。系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经济广播“枫叶正红”特约撰稿人。
    1985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齐齐哈尔日报》、《鹤城晚报》、《黑龙江农村报》、《老年日报》、《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老年时报》、《中老年时报》、《渤海早报》、《天津教育报》、《赤峰日报》,“静海作家网”,发表散文、小说、诗歌200余篇、首。散文《悠悠箫声》、《春食柳蒿芽》、《悼鸟》分别入选2005年、2006年、2009年《中华老人诗文集》。散文《我家门前的鱼塘》入选《怀念最可忆的人》国庆60周年征文集。《妻情》入选《华人民间记忆作品集》。《被埋废墟下》收入天津社科院出版社出版《1976年大地震》今晚丛书。散文《母恩难忘》、《故乡的河》、《拜谒张学良出生地》分别入选作家出版社2010年、2011年《中华散文精粹》一书。散文《返乡》、《逛“新城”》入选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诗意团泊洼》作品集。《卜算子· 游东丽湖》获“东丽湖杯”全国有奖征稿大赛优秀奖。散文《妻情》获2010年中国散文学会一等奖。

----------------------------------------------------------------------------

一地红枣

    一阵秋风,摇落一地红枣,这是我在外婆的家乡看到的情景。
    从静海火车站乘公交,出县城向东南行驶约15公里,就是外婆居住的村庄。车还没进村,枣香就从打开的车窗飘进来,沁人心脾。
    外婆的村庄叫什么名字,我还真说不清楚。常去外婆家,听村里人叫它“枣村”,顾名思义,就是村里枣树多的缘故吧。固有的村名还真没考究过。
    一个枣树环抱的村庄呈现在眼前。下车的人们,本地的并不着急回家,访友的也没先去会友,而是在路边枣林里逗留。从树上摘下一颗红红的枣,用手绢擦巴擦巴放就到嘴里,满口甜脆。尽管放心品尝,枣村的枣是没有农药残留的,纯自然。
    枣村的枣林有多大,若问枣村人,用手一挥,遍地都是。记得儿时秋天去外婆家,外婆总要挑大个的,红透的枣,摘满满一竹篮,让我带回家。母亲把枣平均给我们姐弟分成几份,留出一部分送给邻居伙伴尝鲜,父母只留少许。母亲说我长了个吃的心眼,一到枣子成熟,总有借口往外婆家跑。不是给外婆送团线,就是送点蔬菜什么的,过个开心的枣秋。那时,外婆的村子只有几十棵枣树。有一年刮起“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村里的枣树都被“专政”砍倒。外婆家的枣树也没能幸免。从那时起我就没枣可吃了。
    是改革开放的东风,给农村带来了活力。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村民们在种好粮食的同时,大栽枣树。沟边路旁,田埂,渠边,房前屋后,见缝栽树,有效利用每一寸土地。枣树是生命力极强的一种果树,耐寒、抗旱,浑身是刺,自我保护能力很强,稍加管理就成活。没过三年,村民就开始卖枣了。靠种枣村里人过上了温饱生活。如今的枣村枣林遍布,富了的村民,经济收入再也不依赖枣了。满树红枣成了村里靓丽风景。如果您到枣村来,满树红枣随您摘,一地红枣任您拣,都是免费品尝。树高枣难摘,村民会用竹竿帮你打,准让你慕名而来,满载而归,心里就像红枣一样甜。
    夕阳染红枣林,树上的枣个个像小红灯龙。一地红枣也更加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