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蒋登科:在比较的视野中打量散文诗
来源:巴山说风月 | 作者:蒋登科  时间: 2011-09-20

在比较的视野中打量散文诗

蒋登科

    作为诗歌的样式之一,自从引进中国之后,散文诗就一直受到诗歌界的关注,很多人实验写散文诗,甚至在上世纪20年代形成了一股散文诗创作热潮。但是,就现代文学和现代诗歌的发展看,散文诗又似乎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文体,除了鲁迅等少数人之外,好像没有出现过载入史册的散文诗大师。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事散文诗创作的人很多,出现了专门的散文诗民间社团和组织,出现了专门的散文诗报刊,出版了大量的散文诗作品集,但在整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中,散文诗仍然处于边缘地位。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处境,虽然很多人在呼吁,但散文诗研究一直显得比较零碎,除了散文诗作家的创作感受和个别学者的专著外,长期坚持散文诗研究的学者并不是很多。在为数不多的学者中,黄永健应该算是比较突出的一位,他不但在大学里开设了散文诗创作和鉴赏的课程,而且在2005年6月出版了散文诗研究专著《中国散文诗研究》。该书分为两编,上编从史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散文诗的发展轨迹,下编则对散文诗的文体特征进行了讨论,是一部具有特色和深度的著作。如今,他又完成了新著《中外散文诗比较研究》,从新的视角对散文诗的文体特征、演变历程、创作成绩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打量。
    和中国现代文学的观念和手法一样,现代意义上的散文诗也是从国外引进的。换句话说,没有外国散文诗理论、作品的启迪,中国的散文诗现在是什么样子,可能还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在中国文学研究中,对中外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专家很多,成果也不少,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学科叫“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研究有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重要的向度,黄永健的《中外散文诗比较研究》主要属于实证研究,就是对中外散文诗作品、理论、观念等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讨论其不同的艺术和美学趣味。类似的工作其实早就有人开展,王光明教授的《散文诗的世界》被认为是中国当代第一部散文诗研究专著,他在书中就谈到了中外散文诗的比较。而且,在比较系统的散文诗研究中,人们几乎都会涉及到一些著名的外国诗人,比如波德莱尔、纪伯伦、屠格涅夫、泰戈尔、圣·琼·佩斯等等,会谈到他们在散文诗创作上的成就和对中国散文诗的影响。这些都属于中外散文诗比较研究的范畴,只是有时没有冠以“比较”的名义而已。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已经被学术界认同和接受。即使撇开这个学科,我们也会发现,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随着国家之间文化、艺术交流的日益频繁,相互之间的借鉴、影响越来越明显,作为研究方法的比较也受到广泛的接受,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和艺术、学术的各个领域。比较是鉴别真伪、评价高低和成效的有效方法之一,它通过从不同角度对相比较的事物进行条分缕析的解剖,可以在某些方面评价出对象的不同价值、不同地位和作用。对于中外散文诗研究来说,它们之间可以比较的话题很多,相互影响的比较、诗学观念的比较、文化背景的比较、艺术手法的比较、审美效果的比较、社会影响的比较、和其他文体之间的艺术特征的比较,等等,都可以成为深入研究散文诗发展的角度。而且,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外国散文诗和中国散文诗发展的不同路径,为未来散文诗的发展提供有益的艺术和学术营养。
    和其他既有的研究成果不同的是,黄永健试图对中外散文诗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从其设想看,他以既有散文诗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拓展散文诗研究领域,在世界范围内打量散文诗的演变历程,视野是开阔的。按照他自己的总结,这种系统的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进一步廓清现代散文诗发生、传播、变化的脉络,包括现代散文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发生、传播和变化的脉络,以便给我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叙述提供宏观的散文诗美学视野。
    2、为当前散文诗理论界、诗歌理论界以及散文理论界有关文体特征的论辩提供域外的学术信息,深化散文诗理论界对于散文诗文体特性的探讨,为当代散文理论及新诗理论建设提供一个重要的参照体系。
    3、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之下,人文社会学科的跨文化研究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这种研究方法以及由其而带来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文化的多元共生,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融合,散文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其传播、演变的过程中实际上已成为跨文体写作的先锋文类,它在实质上对应全球文化融合、话语兼容并畜、多声部对话共存(巴赫金)的时代潮流,因此进行散文诗的跨文化、跨学科比较研究,实际上是在寻绎世界文化传播、融合的脉络,为当前的人类文化建构提供一个独特的支撑点。
    4、通过比较研究引入当代国际上散文诗的新型文本以及审美范式,为我国的当代散文诗创作提供交流、学习、互动的平台。

    任何的比较都必须有目的,有向度,不是随便将两种对象放在一起讨论一番就有价值了。中外散文诗的比较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对于中国学者,对中外散文诗进行比较的基本目的,是了解别国和中国散文诗的得失,尤其是了解别国散文诗最突出的优点以及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结合中国的文化、艺术特征,为中国散文诗的发展提供新的观念、手法,使中国散文诗的艺术探索更加深入有效,也使其成为世界散文诗家族中具有特色、影响的文体。可以看出,作者所总结的四个方面,立足点是全面打量中外散文诗,最终落脚点是丰富中国散文诗的艺术来源,强化中国散文诗的艺术品质,提升中国散文诗的艺术地位。这种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是很多中国学者所认同的,也是可以真正切中中国散文诗发展方式。
    除了“绪论”和“结语”,《中外散文诗研究》包括五章,分别是“散文诗的发生学问题”、“散文诗的文类演化”、“中外散文诗的审美内涵比较”、“中外散文诗理论研究”、“中外散文诗作家论”,主体部分应该是前四章,选择了和散文诗文体、发展有关的话题进行比较,可以说涉及到散文诗之所以成为散文诗而不是其他文体的基本命题,探讨中外散文诗在不同文化背景、语言环境、社会氛围中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作者是熟悉散文诗的文体规律和发展历史的。而且,在讨论中,作者收集了大量的作品和理论资料,对它们进行尽可能深入、细致、全面的解读,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是不少观点显得新鲜,也使研究成果给人比较扎实的感觉。比如,关于散文诗的文类演变,作者概括出散文诗的自由演化特征,指出了文类交叉与文类再生的一些规律性认识;关于中国散文诗的“现代性”,作者概括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反现代的‘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或中产阶级的现代性”、“轻性现代性”、“被遮蔽的现代性”、“革命的现代性”、“多重现代性”、“新现代性”等说法虽然在学术界不属于新的发明,但在散文诗研究领域却是不多见的;关于散文诗的理论研究,既从宏观上概括了中外散文诗理论发展的大致脉络,又对在外国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中国散文诗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还涉及到散文诗的争鸣,因为视野比较开阔,这对于我们比较全面地把握、评价和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散文诗理论是有价值的。
    当然,任何的学术研究都只是研究者从自己的角度对一些学术话题发表的意见,不一定都是真理。黄永健的这部《中外散文诗比较研究》也是如此。如果苛刻一点来要求,他提出的有些话题和得出的有些结论还值得进一步推敲。比如,在使用比较方法的时候,比较的对象之间应该尽量求得平衡,也就是要考虑对象所具有的可比性,他们的作品在艺术质量和影响上应该大体相当,我们暂且不说金斯伯格的《嚎叫》和《人行天桥》究竟是否属于散文诗还值得商榷,但作者将开创美国一代诗风、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金斯伯格与正在成长中的郑小琼进行比较,而且主要是成就比较而不是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似乎就显得不够妥当,比较对象之间的成就和影响的差异是很明显的。为了对书中讨论的话题进行补充,作者在有些章节之后增加了附录,收入作者讨论这一话题的其他文章,这种做法在很多学者那里都有过,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如果附录的文字和主体内容相差太大,甚至是另外的话题,就可能显得比较别扭,比如,本书中的“中外散文诗理论研究”一章是专门讨论散文诗理论的,其中也涉及到方文竹的“难度写作”观念,但附录所列的却是研究方文竹散文诗创作的文章,似乎和主体内容不很协调。
    在世纪之交那些年,因为一些特殊的机缘,我花了很多精力收集散文诗方面的资料,写了一些关于散文诗的文章,还出版过一本专门的著作。在出版《中国散文诗研究》,永健就以这个理由叫我帮忙写个序,我当时没有推辞的理由。最近这些年,虽然我偶尔还是要参加一些散文诗的活动,但是很少再写关于散文诗的文章,有时觉得和散文诗逐渐疏理了,甚至对于一些新的作者、新的作品都有些陌生了。前些日子,永健在完成这部书稿之后,还是叫我写个序言,他的理由很简单:既然为前一本写了,为了保持连续性,这一本还是要写的。这个理由其实不成其为理由的,他如果找一个更有名的专家来推荐,肯定可以有更大的影响。不过,当时正好是暑假开始的时候,因为相对集中的自由时间就要到来,我最终还是答应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暑假的炎热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尤其是进入八月份之后,重庆几乎天天接受40度左右高温的烘烤。我只有在空调的陪伴下读完了书稿,而且是断断续续读完的,读得比较粗疏,因此,我所谈的意见也许不一定准确,甚至可能误解了作者的初衷。
    永健布置的任务是完成了,还希望他和朋友们对我说得不对的地方提出批评和建议。对散文诗,我仍然爱在心中,希望今后能够继续为散文诗的发展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永健的坚持对我个人的鼓励。

    2011年8月19日,在重庆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