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刘军:建精神房屋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21-02-22

  

  马克思说过一句话,要在头脑里搞建设。换句话说就是要建精神房屋。

  人的身体需要有住所,这大家都好理解,可是,精神、灵魂也需要建房屋吗?有人可能就不太理解。

  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吃睡和赚钱,完全没有精神生活,我们就会嘲笑他没有灵魂。那什么是精神生活呢?我们把追求的理想称为精神生活,诸如真、善、美、信仰、思想、艺术之类的精神价值。哲学家周国平认为,人的肉身是很实际的,它要生存,为了生存便要求温饱,为了生存得更好还要到社会上去奋斗,去获取名利地位。人的灵魂就不那么实际了,它追求的是理想,是精神生活即读书,写作,艺术,对人生大问题带思考等。在宇宙间,人比什么都高贵,因为人有一个能思想的灵魂。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有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卑鄙。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这就告诉我们至少三层意思,一是人不仅有物质生活,而且还有精神生活;二是这个精神生活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上的,被物质生活所决定的。三是精神生活是高于物质生活的。

  人的生活是有层次的,精神生活也是有层次的,这就是说我们在头脑里搞建设是有标准的,我们的所建的精神房屋是有不同境界的。马克思把人的需求分为三种,生存、享受和发展。发展需求无疑是精神需求。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邓小平指出:我们各个不同部门的一个共同的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纪律、有道德、有文化的一代新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这些归根到底是由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更显得重要。所谓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们的德与智、知识与能力、素质与职能、心理与生理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的内在发展。这种内在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人们追求的生活质量的更高目标的现代标志。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一方面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目的,离开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也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手段,没有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的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其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的那样,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也强调了人的精神追求的重要性,而且强调了精神层次越高,个人价值越大,对社会的贡献越大。这是很有意义的。这为我们建什么样的精神房屋,精神房屋里都有什么内容,很有启发性。

  第一,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其需要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按照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进行的。当然,有的人由于缺少主客观条件,达不到自我实现的要求和目标则是另一回事。但他提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是无可置疑的。

  第二,马斯洛指出了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这一点对于正在奋斗者具有启发意义。但无论如何也要让精神需求占主导地位,不要忘了建精神房屋。

  第三,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础是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他认为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

  中国的孔子懂得人生是分层次的,每个人生阶段是有不同标准的,是要达到不同境界的。人生在世,有穷富之分、有地位高低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孔子认为:人生有6重境界,处在不同阶段,就要做好不同的事。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到了哪一层境界?

  人生的6重境界一:“十五志于学”。“志于学”不单单学习课本知识,也学习为人之道,了解大千世界。

  人生的6重境界二:“三十而立”。孔子认为,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必须要有自己的事业。倒不一定要做什么大事业,但至少要有坚定的、稳定的人生目标。

  至少应该做到:生活独立、经济独立、目标坚定、一步一个脚印奋斗不止。

  反观现代社会,到了而立之年,真正能做到“而立”的有多少?有多少人还没“断奶”?现在有了“NO一族”了。他们要过不婚不生不立所谓“三不”生活,向父母伸手,游手好闲多轻松,何必要去爬什么人生的六层楼梯,三层楼,四个境界,实现高级需求,达到什么全面发展?这真是一个颠覆的时代,人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愿为社会、家庭和自己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人生的6重境界三:“四十而不惑”。人生在经历了“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二个阶段后,根据生活磨炼、总结人生经验,达到“不惑”的境界。“不惑”意为不被外物所迷惑、不因外物而感到迷惑。而立之年后,我们做事周到、为人圆融、阅历丰富、经济稳定,对待人生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不明白、不明确的地方了。

  人生的6重境界四:“五十而知天命”。“五十知天命”,这里的知天命不是指不再进取与消极认命。“知天命”指的是五十岁的人,他们懂得自然的规律法则、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明白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知天命”是一个成熟的长者,在历经岁月打磨后,达到的一种高超境界。

  人生的6重境界五:“六十而耳顺”。“耳顺者”大智慧。字面上理解,耳顺就是说人到了六十岁,就能够听进去和自己不同的意见了,不再和年轻时一样血气方刚据理力争。“耳顺”这个境界并不简单,孔子认为的耳顺,不是消极的耙耳朵、敢怒不敢言。而是人到了六十岁,就能站在说话者的立场上,理解说话的人。

  人生的6重境界六:“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人到了七十岁,儿孙满堂,操劳一生,是可以该退休、该享受人生了。

  只要不逾矩,生活随心所欲,怎么开心怎么过!人这一生,十五岁到三十岁是学习阶段;三十岁到五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五十岁到七十岁是主观意识与客观世界融合为一的阶段。

  不同的阶段,做好不同的事,便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不至于一世碌碌无为。

  丰子恺提出了人生三层楼的观点,也是在鼓励人们追求精神生活和灵魂生活。丰子恺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与此相对应的,人的生活就是一个三层楼。第一层的人,只要物质充裕、子孝孙慈就满足了。第二层的人,则是在艺术创作等精神领域有所成就的人。而第三层的人,他们在满足了“物质欲”、“精神欲”后,并不满足,而是努力去探求人生的究竟。

  人生这三层楼,我们能上到那个层次呢?

  冯友兰又提出了人生四个境界说,他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

  自然境界:人若只是顺着本能或风俗习惯做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功利境界:人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道德境界:人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

  天地境界(哲学境界):人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认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灵魂也是需要有归宿的,一个人要是没有了精神,没有了灵魂,没有了信仰,要么是行尸走肉,一个物欲主义者;要么就是被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支配了大脑;要么就是被一些错误的思想所左右。赖小民曾任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21年1月29日上午,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赖小民执行了死刑。有一件人所周知的事,就是他给了100个情妇100套别墅,而且都住在一个院里。多少人连平常的房子都住不上,赖小民却利用自己的职权,把别墅大把大把地送给情妇,竟达100套之多。灵魂肮脏至此,世界恐怕都少有。莎翁的《麦克白》写了权欲如何毁灭一个人:所谓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在舞台上指手画脚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无声无息悄然退下;这是一个蠢人讲的故事,充满喧哗和躁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在对赖小民之类腐败分子进一步分析时可以发现,他们之中多数也曾有过崇高的理想信念,有过对灵魂生活珍爱的经历。但是当上领导以后,地位变了、环境变了,其为人为官的准则也逐渐地蜕变了。也就是说到了这个地区或部门的权力顶峰,他们的肉身奢求逐渐超过了精神追求,这样那样的腐败行为也就随之而来了。

  一百年前的日本,明治维新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在“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等口号下进行的过度追求,造成了拜金主义的蔓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面对金钱至上、道德混乱,尤其是青年人失去精神寄托的现状,日本社会的有识之士开出的药方是倡导日本人进行精神修养,试图以此提高国民的道德水平。倡导修养的目的是提升日本国民的人格,改造国民性。从明治中后期到大正时代,即1900年前后的日本出现了一股“精神修养”的热潮。现在应该看出效果了。

  上世纪初,鲁迅到日本留学,本来是学医的,希望将来给人治病,解除人的身体上的痛苦。可是当看到日本人以各种理由杀害中国同袍时,围观的中国人是那样麻木,甚至还有叫好的。他当时想这样一些精神麻木、是非不清的人,治疗他们的身体上的病,还不如治理他们精神上的病来得重要和紧迫,于是他弃医从文,拿起了文艺的武器。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就有写到中国的“看客文化”。那些脖子伸长了像鸭一样的老百姓,漠然地看着革命者夏瑜为了民众争取自由和民主被砍头的场景,那一幕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华老栓拿着沾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给自己儿子治病的寓意更是令人深思。他在《坟.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更是写到:“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予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

  有一位SIEMESN女士这样说:“在我们德国,看一个男士是否成功,就是看他一生能不能做成三件事---盖一间房,种一颗树,写一本书。”这里既有物质建设,又有生命建设,还有精神建设。盖一间房,是要成家立业;种一棵树,是要延续生命;写一本书,是要遍历人生,有生活感悟。可是我们这里呢?有写一本书的要求的恐怕少之又少,能认真持久读书的人都不太多。没有了精神追求,没有了灵魂建设,人生就缺少了高度,缺少了层次,缺少了动力。葡萄牙人也有“完人理念”即人生三件事:生一个孩子,写一本书,种一棵树。写一本书是和德国人共同的,可以说这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公民文化素质达到一定水准的反映。

  阅读也是建造精神房屋的重要方法。如果你吃了一顿美餐,你会感到快乐。是什么东西在快乐呢?当然是你的身体。如果你读了一本好书,听了一支优美的乐曲,看到了一片美丽的风景,你也会感到快乐。是什么东西在快乐呢?显然就不是身体了,你只能说,是你的心灵、灵魂感到了快乐。当然看书这件事情,不是只要有看的行为就一定有所得,若不是充满兴趣地去看,就不能有所收获。若是能够充满兴趣地去看书,就会有显著的进步。当然并不是人读了书就自然会有修养,就自然会有文化。如果我们不像日本那样自觉开展“精神修养”活动,不深入持久而富有成效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深入扎实地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人的道德素质和道德实践会有质的提高吗?特别是现在我们很多学生只知道课本的学习,只有分数意识和考试意识,他们根本没有道德观念,偷别人的东西不觉得是坏事,撒谎也觉得理所当然,不守信也不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缺点---其实道德和智能是不同的。如果以智能标准而论,有些学生可以称之为天才,或者是有才华的人,但从道德上来看,有些人可以说是智障者。

  “一个人的阅读范围,决定了他的人生半径”。陈晋在《毛泽东阅读史》首发式上如此总结阅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陈晋强调,他所说的人生半径,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半径。所谓精神半径,就是一个人的思想感染力和穿透力。毛泽东的精神半径有多大呢?陈晋举了两个例子。

  1939年,一个美国记者在延安窑洞里跟毛泽东谈了一个晚上,出来后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见到了一个走在时间前面五十年的人”。

  1975年12月31日晚上,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朱莉与丈夫,到中南海去见毛泽东。朱莉回忆,毛泽东晚年身体非常不好,靠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她决定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个伟人,于是坚持把父亲的信亲自送到毛泽东跟前。这个时候毛泽东突然睁开了眼睛,说了一句:“你是不是在阅读一张大中华的脸?”后来朱莉出了中南海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在十里之外就能呼吸到毛泽东的个性”。

  陈晋与合作者们把毛泽东阅读的书,找到了近10万册,并将它们分为11种。“这就是他的阅读范围,也是他的精神半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书法、报纸杂志、丛书工具书,共11大类”。(人民网记者欧阳春艳)

  根据每个人攀登精神阶梯的层次不同,奋斗的艰难程度不同,构筑的精神房屋的大小、质量和精致水平也不相同。马克思、毛泽东在头脑里搞建设的成就,他们搭建的精神房屋的高度,哪是我们这些人所能比拟的?但只要我们找到某个角度,照样可以有创建,可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精神房屋,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嘛。很多人将精力花在全面优秀上,这是一个很可惜的浪费。毛泽东的成功恰恰不是在全面优秀上,而是某一点的突破或出类拔萃,某一个真理方面的锐利发现和长期坚持,这样建的精神房屋才有特点。这对我们不是很有启发吗?

  2021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