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为建功立业而寿 ——由曹操的“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所想到的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21-01-16

  

  有几位朋友看了我的“从秦始皇和曹操的对比谈人的长寿观”一文后,非常赞同曹操希望通过健康长寿来实现人生理想的观点。

  由曹操的《龟虽寿》,我自然地想到了他的《短歌行》。有人仅仅看了他的头几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就得出了曹操感叹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结论。断章取义真是太可怕了,我也曾这样理解过曹操这首诗的意思。可是再往后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这分明是在招揽人才啊,《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强烈的“求贤歌”,就是曹操求贤若渴,希望人才都来投靠自己,帮助自己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这才是这首诗的本意。

  《短歌行》也好,《龟虽寿》也好,都是诗言志,表达了曹操希望在有生之年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来看他的健康和长寿理念就不难理解了。对曹操来说健康长寿不是目的,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干出一番事业,建立不朽的功勋,才是他所追求的目标。如果不能建功立业,只是贪图享受,活得时间再长,又有什么意义?

  民国邹鲁的诗“门额高悬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武侯是诸葛亮的封号,生前刘备赐“武乡侯”,死后刘禅赐“忠武侯”。而诸葛亮功高盖主,德被万世,所以在1000多年里,“昭烈庙”最终被“武侯祠”所替代。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所以大家都称为武侯祠。可见古代人们也是以立功大小来论定人的排位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价值大小的。诸葛亮生前是丞相,是排在刘备之下,但后人特别是老百姓,他们认为还是诸葛亮的贡献大、能力强、威望高,所以“昭烈庙”变成了“武侯祠”。如果秦始皇、曹操、诸葛亮等不是在历史上卓有建树,就是活了100岁、200岁,谁还会记得他们呢?

  其实秦始皇企图长生不老,也不完全是为了贪图快乐,也有想保住秦朝江山永远延续之意,这些都是他们渴望长寿的积极的一面。其实何止是他们呢?屈原、文天祥、岳飞、辛弃疾、陆游、范仲淹、林则徐、谭嗣同等等,都是胸有大志、建有功勋的人,只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阻挠,他们大都难以施展抱负而遗憾终身。虽然他们也很珍惜生命,但当需要为国捐躯的时候,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舍生而取义的.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贡献极大。但他身体不太好,又不大在乎。友人曾三次劝他去德国、苏联和日本治病,都被他拖黄了、婉拒了。病重中的鲁迅为什么一再放弃外地治疗或疗养呢?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放不下手中的工作。鲁迅曾对冯雪峰说:“我总这样想,与其不工作而多活几年,倒不如赶快工作少活几年的好,因为结果还是一样,多几年也是白白的。”鲁迅先生,一生勤奋,极少有闲暇休息的时候。就在他逝世前,身体已经非常坏的那段日子里,仍然紧张地工作着。我们从他的日记中可以得知下面这些动人心魄的事实:1936年8月1日,鲁迅体重只有38.7公斤,肺已烂掉4/5,肋膜间积水,一直发高烧。8月7日,一位日本医生为他第一次抽出肋膜积水200毫升。当时一位欧州肺病专家,在给他检查身体以后,十分惊异地说:“若是欧洲人,五年前就死去了。”就是在身体这样不好的情况下,鲁迅从8月1日到10月19日逝世这段短时间里,共给青年作者和友人写93封信和14篇文章。逝世前11天,他为了支持木刻艺术这一当时的革命新生物,带病参加了全国第二次木刻流动展览会,同青年木刻工作者亲切谈话,并照了相,逝世前一天还在记日记。

  其实我也是希望鲁迅能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先把病治好,这样生命能有更多的延长,能做更多的工作,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宋庆龄都劝他,生命不是你自己的,而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可是鲁迅那是能轻易劝通的人。

  鲁迅到日本留学,本来是学医的,因为鲁迅的父亲是因病去世的,由于庸医的误诊,所以他想学医学治病救人。但是,看到国人麻木不仁的影片和冷酷无情的行为表现之后,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唤醒愚昧的国人更加必要,重要的是精神而非身体。

  国人的健康应是身心健康才全面。联合国关于健康的定义,也不单单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力。一个道德素质很差的人,一个垃圾人,他再有好的身体又有什么用呢?他只能做更多的坏事,更长时间的恶事。一对夫妇走路时无意中碰到另一个人,还不等解释,对方就拔刀相向,女的被当场杀死,男的被刺伤,这种垃圾人怎么能坏到这种程度,坏的灵魂生蛆,良心腐烂,野性回归,鲁迅在世的话不知会作何感想?会写出怎样激愤的文章!汶川川地震时范跑跑置一屋的学生于不顾,自己先自逃命,这比战场上的逃兵更恶劣,不应该判刑或者枪毙吗?连动物恐怕都要先救自己的孩子,可是作为老师却带头逃跑,这样的人身体再好,跑得再快,又有何用?

  如今注重健身的不少,注重健脑或精神修炼的不多。何以见得?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在北京公布调查结果,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为4.35本,与周边国家以及法国、以色列国民年阅读量的数据做一对比:日本40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以色列60本。还有来自联合国对世界500强企业家读书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的数据:日本企业家一年读书50本,中国企业家一年读书0.5本,相差100倍。再就是来自网上的一项相关国家每年人均购书量的数据:以色列64本、俄罗斯55本、美国50本,而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购书不足5本。

  不读书的人怎么可能会从事建立在读书基础上的脑力劳动和智力创造呢?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发明创造不及日本,以色列,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原因。

  再者,只是健身而不注重健脑,可能并不一定能康寿.只有健身健脑有机结合起来,康寿的效果才能更好。有人可能不以为然,我们看看国学大师季羡林是怎么说的。

  说起季羡林,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曾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他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季老令人敬佩的地方除了博学多才、学富五车之外,还有他的养生之道,他的养生之道强调“三不”——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这位“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却平平安安活到98岁,并且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仍然保持着较为充沛的精力,未曾停止写作。这与他独特的养生之道不无关系。这里主要讲两点,一是不锻炼.这里说的不锻炼当然不是指完全杜绝锻炼,而是主张适度锻炼,反对为了锻炼而锻炼,为了攀比而锻炼。如果一个人只把锻炼身体当做一个标签,或者将长寿的希望寄托于每天锻炼身体上,那就有些心态失常、本末倒置了,反而不如顺其自然有效果。其实,过度锻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举个例子,对于一个长跑运动员来说,配速5分半跑10公里属于正常运动,但对于体质较弱,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这无疑是“送命”运动。季老反对“锻炼主义者”,但他热爱工作,一生勤于思考,笔耕不辍,这对于人的大脑来说是最好的锻炼方法,所以一直到晚年,季老仍然能保持敏捷的思维,写出令人大加赞赏的佳作。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季老并不排斥锻炼,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他也会出门运动,放松心情,只是从不为了某些目的去锻炼。这些与人的心态是有关联的,从不为了利益去经营的人反而更能感受到工作与生活的乐趣,更能长寿。他说,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可谓长寿矣,因此经常有人向我询问长寿之道,养生之术。我敬谨答曰:“养生无术是有术。”这话看似深奥,其实极为简单明了。我有两个朋友,十分重视养生之道。每天锻炼身体,至少要练上两个钟头。曹操诗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不过百年,每天费上两个钟头,统计起来,要有多少钟头啊!利用这些钟头,能做多少事情呀!如果真有用,也还罢了。他们二人,一个先我而走,一个卧病在家,不能出门。一个人如果天天望长寿如大旱之望云霓,而又绝对相信体育锻炼,则此人心态恐怕有点失常,反不如顺其自然为佳。

  二是勤用脑。季羡林还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现在还想补充一点,很重要的一点。根据我个人七八十年的经验,一个人决不能让自己的脑筋投闲置散,要经常让脑筋活动着。根据外国一些科学家的实验结果,“用脑伤神”的旧说法已经不能成立,应改为“用脑长寿”。人的衰老主要是脑细胞的死亡。中老年人的脑细胞虽然天天死亡,但人一生中所启用的脑细胞只占细胞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且在活动的情况下,每天还有新的脑细胞产生。只要脑筋的活动不停止,新生细胞比死亡细胞数目还要多。勤于动脑筋,则能经常保持脑中血液的流通状态,而且能通过脑筋协调控制全身的功能。我过去经常说:“不要让脑筋闲着。”我就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有人说我“身轻如燕,健步如飞”。这话有点过了头,反正我比同年龄人要好些,这却是眞的。原来我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只能算是一种朴素的直觉。现在读报纸,得到了上面认识。在沾沾自喜之余,谨做补充如上。这就是我的“长寿之道”。

  2021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