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长篇小说《繁花似锦》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赵乃林  时间: 2020-09-23

  

  乡村题材创作成为辽宁省当下文学创作的聚焦点之一。辽宁省作家张艳荣书写新农村的新作《繁花似锦》问世后广受关注,这部长篇小说艺术地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乡村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多彩画卷。该书相继入选中宣部“2020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国出版协会“文学好书榜”、全国最具影响力的20余家图书出版单位联合发布的“8月文艺联合书单”。

  辽宁省作家协会日前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繁花似锦》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作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等研究机构的学者、评论家从这部作品的思想意蕴、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语言特色、社会意义等诸多方面展开研讨,深刻挖掘了这部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

  作品具有一定的历史纵深度,并始终带有比较的视角,使人们更为清晰地看到当代乡村的历时性的新旧变化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乡村题材文学创作依然占据文学主流,作家们以村庄为切入点,刻画时代风貌,塑造典型人物,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乡村题材作品。

  长篇小说《繁花似锦》以改革开放前后乡村变革为主线,通过讲述数十年间三代村民为了摆脱贫困走向富足不屈不挠的拼搏奋斗,展示了乡村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认为,《繁花似锦》努力写出时代大背景,写出历史纵深感以及对未来的启示,力求深刻反映时代本质,把镜头聚焦于辽西大地上的得胜村,从独特的角度聚焦乡村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讲述了这片土地上奋斗者特别是青年一代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人生成长、素质提升以及带动家乡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故事。作品具有一定的历史纵深度,并始终带有比较的视角,使人们更为清晰地看到当代乡村的历时性的新旧变化。

  深刻反映时代本质,作家就要保持高度敏感,真切感受时代脉搏。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要了解,既要关注表面上的瞬息万变,又要看到深层次的本质所在。正在进行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是一场改变中国乡村面貌的伟大社会实践。一部有力度、有厚度、有温度的文学作品,一定要呈现出历史的纵深感以及对未来的启示。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认为,《繁花似锦》是一部观照中国乡村半个世纪以来的浴火涅槃进程的生动文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中国农民数千年来坚持不懈的梦想与追求。得胜村亦不例外。以老拐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农民,勤勤恳恳,在集体土地上苦苦经营。第二代农民以范潇典为代表,他们受到改革开放春风的激荡和鼓舞,外出务工,在农村开拓特色性新产品,到处推销农副产品,千方百计带领群众共同富裕。但是由于知识面和眼界等局限,“范潇典”们一次次地遭遇挫折。到了大学毕业生、回乡挂职“第一书记”范博成这一代,他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现代物流、企业化经营等手段,引领当地农民闯出一条乡村发展的新路。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小说选刊》主编徐坤说,以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来作为农村变革的见证,这对一个丰富而又复杂的历史书写来讲,是选取了一个小而巧的切口,小切口、大角度是这部作品的出彩之处。

  提供了农村新人谱系图,通过这个谱系图,作品清晰地展现了农民命运的演变史和农民的心灵蜕变史

  当代中国乡村题材作品,在塑造时代新人方面不乏成功之作,如《创业史》里的梁生宝、《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等。今天,文学创作聚焦新时代乡村,就要着力塑造出新时代乡村的新人形象,不仅要写他们带头致富的行动,而且要写出他们的新观念、新思想,让新人具有新内涵,成为时代的突出表征。

  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认为,《繁花似锦》中人物的设置很有新意,有外来知识分子,有土生土长的农民,还有新时期志愿者,既有内在力量的代表,又有外部力量的代表,新农村建设需要内外部两方力量共同作用。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刘大先认为,小说以一种明快的、积极向上的调子来塑造人物,对人物进行了美学处理。这种明快的、健康的情感书写在当今文学作品普遍追求探究人性的大背景下是十分稀缺的。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贺绍俊认为,《繁花似锦》作者通过书写新农村建设,绘制了一个农村新人的谱系图。书中三代农民为农村建设的奋斗历程,既是一部农民命运的演变史,又是农民的心灵蜕变史。

  贺绍俊说,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它必须从实际出发,挖掘本地的优势和潜力,因地适宜,才能将建设新农村的设想落到实处。当然,对于得胜村来说,他们的成功是几代人接力奋斗的结果,同时也是全社会共同支持的结果。作者为了透彻地写出这一点,便将视线拉向历史纵深,让我们与得胜村的村民们一起重新走一遍40年求富求变的历程。由此我们也看到,今天的新农村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农村的求新求变,不是农民凭着个人奋斗能解决问题的,中国农民命运的改变必须建立在集体和时代的基础之上。村子是最基层的集体,它是所有村民的组合,也是所有村民的依靠。一个村子能不能有所发展和变化,有没有一个好领导是关键。因此,小说重点写了三代村干部。小说用笔最多的是第二代村干部范潇典,他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上。对于这样一个文学新人的塑造,作者不仅给他涂上亮丽的理想主义色彩,而且采取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他的实践告诉人们,农村改革开放40年就是寻求新农村建设道路的40年,过去我们在农村的一切努力都是在为今天的新农村建设铺路。范博成作为第三代村干部有着鲜明的新时代特征。他大学毕业,掌握了现代科技知识,并成为政府部门的年轻干部,他是作为组织任命的“第一书记”被派驻到得胜村的,他把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寄托在这块土地上。他的形象也体现了乡村年轻一代的未来走向。他们打通了城乡之间的界限,也把农村的发展融入全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之中。三代村干部的塑造,是《繁花似锦》为我们提供的一个农村新人谱系图,通过这个谱系图,作品清晰地展现了农民命运的演变史和农民的心灵蜕变史。

  这部作品实实在在地指向现实情境和未来走向,是一种关于乡村的更具现实感的写作

  中国乡村大地上正呈现着历时巨变和人间奇迹,需要全方位、宽镜头、长景深地来表现。作家要有新时代的气魄和勇气,用心用情用功记录这片土地上奋斗者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变迁;作家要继承中外优秀文学传统,同时勇于创新,用精湛的艺术手法记录时代足迹,让有温度的文字在田园风光中闪亮,力争做到思想精深且有历史厚重感,努力让作品展现时代风貌。

  辽宁省作协主席滕贞甫说,《繁花似锦》是一部从泥土中长出来的小说,读之,犹如享用农家菜园新摘的果蔬,每一次咀嚼都会鲜汁盈口。这些年,农村题材作品并不罕见,但许多作品是居高临下的俯瞰,笔墨或用在批判,以此来呼唤对乡村的重视;或放大自我想象,绘制现实中根本无法寻觅的世外桃源,以此来自慰久违的乡愁。像作者这样将身心融入乡土,如同种子一样生根发芽、哺育作品的并不多见。应该相信,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属于乡村的温情总会存在,谁也无法把全部田野都变成城市,总会有一树梨花在四月绽放。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庆祥说,《繁花似锦》相对于其他写实地描写脱贫攻坚的文学作品来讲,有很强的抒情风格。作者以农村小孩儿臭三为叙事视角,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注意捕捉孩子眼中感兴趣的人和事,这个视角相当于一个自带滤镜的镜头,赋予了作品一种朦胧的、温暖的基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刚看来,乡村题材小说习惯于让我们看乡村的过去,因为只有过去才能寄托所谓“乡愁”,或是在“返乡体”叙事中,讲述各式各样关于传统意义上乡村的消失的故事。这些几乎成了乡村叙事的俗套。我们今天的乡村究竟在发生什么,以及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甚至将来的乡村会是什么样子的,很多作家并不感兴趣,或者可以说也没有能力去了解。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可以理解《繁花似锦》这部小说的重要性。不是出于一种文人式的对乡村的消失的悼念,而是实实在在地指向现实情境和未来走向,这是一种关于乡村的更具现实感的写作。

  滕贞甫认为,《繁花似锦》是一部当代农村发展变迁心灵史。作者以白描视角观照当代农村变迁,观照已成过去式的农村生活,得出的结论不乏新见地,最大限度地回放了生活真相,让这部小说有了一定的纵深。作者恰到好处的剪裁是这部作品成功的关键。通过深入生活,作者拥有了宝贵的素材和大量第一手资料,但她没有把所有的素材端上桌,而是懂得哪些素材好,哪些可以不用,由此烹饪出的《繁花似锦》,称得上是色香味俱佳的精神大餐。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繁花似锦》是献给新时代的一首乡村奏鸣曲,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这部作品对读者会有许多新的启发。老一代奋斗者满怀对黑土地的挚爱在奉献过青春的乡村续写自己的理想,新生一代奋斗者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依靠生态兴农、科技兴农,将传统村庄建成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区,并且用现代理念、互联网经济以及康养产业等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这正是新农村的未来和方向。

  文学评论家、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主持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