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周瑄璞长篇小说《日近长安远》:画框里的罗锦衣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李子白   时间: 2020-08-12

  

  读完《日近长安远》有种欣喜,就像读完石一枫的《世间已无陈金芳》一样兴奋不已。在众多的文学人物形象里,陈金芳算一个,无疑罗锦衣也是!她俩就是生活在我们周边的小妹或大姐,她们或许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而是缺点,是错误,是一些不可原谅的人生瑕疵,但她们活生生地生活在我们身边,任你爱,由你恨,抑或评头论足……

  罗锦衣犹如一幅镶嵌在画框里的肖像画,和那幅18世纪法国画家格瑞兹的《打破的水壶》的寓意一样,耐人寻味,供读者琢磨欣赏。

  所有那些和罗锦衣有关系的男人,无论他们职位高低,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可以为罗锦衣换取一定的便利,所以他们都成为罗锦衣改变自身命运的辅佐工具。这一点上只有他的丈夫除外。作家李洱在其刚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应物兄》“芸娘”一节中,借芸娘之口说“女人通往神的路,是用肉体铺成的。从缪斯,到阿芙洛狄忒,到圣母玛利亚。这个过程,无言而神秘。它隐藏着一个基本的事实:肉体的献祭!”所有的正常女性都和男人同构人类的子息繁衍接力。这是天职,神圣不容置疑。问题在有的女人将情爱缠绵悱恻为千古美谈,一如小凤仙……被赞美艳羡;有的女人却把感情转化为商品,摔为一地碎片,波光凌乱如罗锦衣等,被指责为权色交易“搞破鞋”。

  是的,如果我们把人的愿望(正解称其为梦想,反释言其为野心)归入神往——或者说是人生目标——那么,向好,向上,向往美好的本愿是可敬的。为了致富,有人通过勤劳,通过创造获取;有人通过诈骗,通过抢劫攫取……这不是本愿,这这是手段问题。崇尚向往美好是无辜的!一定意义上说,与《红与黑》中的于连·索黑尔、《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一样,就本愿或人的欲望而言,作为乡村姑娘的罗锦衣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人性的暖阳,也是人性光辉的释放。问题在于为了“美好的未来”,她采取的不仅仅是勤劳、创造,而是一种德范之外“肉体的献祭”。这便是罗锦衣这一人物形象的悲情之处。

  透过小说中这一组奔忙的群像,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改革开放历史背景下普通人的岁月沧桑,历史的画面,时代的书写,如同泥沙俱下的江河,奔腾向前,永不停歇,那是人类的历史长河,每一个时段,每一节岁月,都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历史变迁。

  罗锦衣究竟算成功者还是失败者?要看用什么视角去解读。罗锦衣以自己“肉体的献祭”成全了自己——自己的命运,自己的经历,区别与甄宝珠等传统女性的人生轨迹。

  小说的真正魅力在人物——在人物的命运和附着在命运前行中的故事;成就人物命运的在细节,细节突显人物形象。罗锦衣是改革开放40年中,中国妇女形象里的“这一个”,如同陈金芳一样,她代表不了大多数,但她是文学形象中“少数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