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许晨:滴水穿石——来自闽东的脱贫攻坚报告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20-07-06

  

  一

  滴答、滴答、滴答……

  一粒小小的水珠沿着山崖滴落下来,敲击着水池中的青石,发出轻微而坚定的声响,瞬间破碎了,水花四溅,进而又滴下来一粒,连绵不断。犹如一支方向明确、勇往直前的部队,百折不挠、前仆后继。

  这是我在福建宁德寿宁县下党乡见到的情景:依山而建的乡村公路旁边,“难忘下党”主题纪念馆后面,矗立着由几块石板、一湾水池构成的石头雕塑,上面醒目刻着四个红色大字:滴水穿石。

  当年,任职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提出:树立“弱鸟先飞”意识、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实现闽东脱贫。艺术家由此创意,打造出了这样一尊现代石雕。寓意哪怕力量微小,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艰难的事情做成功。

  宁德,位于福建省东部,俗称闽东,既是战争年代的革命老区,又是少数民族畲族聚集区。依山面海、岭高水长,由于历史、地理和海防前线等种种原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民群众生活困苦,曾列入全国18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被称为东南沿海上的“黄金断裂带”。1985年,全地区农民人纯均收入仅为330元,其中在160元以下、徘徊在温饱线的贫困人口达77.5万,所辖9个县有6个被认定为国家级贫困县,120个乡镇有52个是省级贫困乡镇……

  1988年6月,年仅35岁的习近平勇挑重担,从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位置上,转任宁德地委书记。渴望改变面貌的宁德人喜出望外:从经济特区来了一位年富力强的书记,一定会引来项目、资金,让宁德抱上个“金娃娃”。特别是修筑福州到温州铁路、开发三都澳港口、创办并发展中心城市等“三大目标”。习近平没有马上表态,而是轻车简从,一下子扎到基层深入去调研,登山跨海一路走一路思考。全区9个县跑下来,他形成了初步的为政理念,在不同场合语重心长地阐述:

  “我们不要想干一夜暴富的事情,也没那个条件,但我们不能输在精神上,人穷志不穷。我给宁德的定位就是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不耻落后。只要锲而不舍,最后总能够旧貌换新颜……”

  后来,习近平又专门为刚刚复刊的《闽东报》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观,我是在插队落户时便耳闻目睹,叹为观止的。直至现在,其锲而不舍的精神仍每每浮现在眼前,我从中领略了不少生命和运动的哲理。……就拿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她的发展总要受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地理因素等诸方面的制约,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生巨变,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

  由此,“滴水穿石”这四个大字深深铭刻在闽东大地上,如同振聋发聩的洪钟大吕一样,时时回响在宁德干部群众的心间。30年过去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里的人们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沧桑巨变。

  时光转到2019年,宁德9县已全部摘掉了“贫困县”帽子,全市建档立卡户实现了整体脱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6147元。同时,“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产业结构变优,奏响“经济大合唱”,交通路网穿山越海,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尤为令人瞩目和欣喜的是:随着习近平总书记风尘仆仆的身影、行色匆匆的足迹,这种“弱鸟先飞”的意识和“滴水穿石”的精神,从宁德走向了福建、走向了浙江,走向了黄土高原的西海固,走向了湘西的十八洞村、走向了内蒙古大草原、走向了全国各地的山山水水。

  2015年10月16日,已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说:“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

  由此可见:扶贫,在习近平工作中有着多重的地位;百姓,在习近平心目中有着多大的牵挂。1992年,习近平同志将在闽东工作时的讲话、文章结集出版,书名即为《摆脱贫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这就是他在政治上的理想抱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初心。

  源远而流长。已亥年秋冬时节,我怀着真诚而崇敬的心情,走进了闽东的山海之间,沿着由当年羊肠小道变迁而来的盘山公路,去寻觅那微小而强大的“水滴”的来龙去脉……

  二

  “‘地府’来了!咱们的‘地府’来了!”

  “啊,真来了?!好好,快挑上凉茶去迎接啊!”

  大山深处小村子,响起一连声地欢呼,村民们纷纷奔走相告,声音里充满了惊喜和兴奋。这一天是1989年7月19日上午,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率领着地直有关部门和寿宁县负责人,冒着炎炎酷暑,沿着曲曲弯弯的山道,来到了寿宁县下党乡调查研究、现场办公。

  古往今来,当地老百姓从未见过这么大的“官”,只知道这就是过去的知府,所以通俗而又亲切地称为“地府”。这件堪称“破天荒”的事情,还要从一周以前谈起——

  在宁德地委召开的一次贫困乡党委书记座谈会上,一位个子不高却很壮实的中年人站起来,向坐在中间的地委书记习近平说:“习书记啊,我这个乡的书记难当啊,下党太落后了,你能不能到我们那里去看一看?”

  说话人是寿宁县下党乡党委书记杨奕周。这个乡成立不久,位于寿宁县西北部,四周都是深山高岭,十分闭塞落后,进出全靠爬山越岭。就连乡政府都无路、无电、无自来水、无经费、无办公场所,群众生活十分困苦,甚而夫妻俩只有一条裤子穿。习近平闻言,神情严肃地说:“老杨,咱们说定了,我一定去!”

  不久,习近平书记连同行署专员陈增光,以及18个相关委办局的同志,一共30多人,踏上了去下党乡的路。杨奕周得到通知,又惊喜又犯愁,终于盼来了地委书记,过去连县长都没来过呢!可自己这个“五无乡”怎么接待呢?天气这么热,路途这么远,他与大家一合计,把村口古廊桥——鸾峰桥打扫一下权当“接待室”,再准备好防暑的物品,带人翻山前去相迎。

  当时乘小车从宁德出发,需经过大半天的颠簸先到寿宁县城,再换越野吉普车开到平溪乡,就没有通车的路了,只能沿着山路步行。杨奕周早早赶来带路,手挥柴刀走在前边,不断地砍着横在路上的野草树枝,真正是“披荆斩棘”一样。习近平一行戴着宽檐草帽,脖子上搭着条黄花毛巾,边走边擦汗。途中,下党人自发地送来祛暑凉茶,大家也顾不上客气了,拿起来就喝,喝完接着走。其中,一位名叫王光朝的村民,还亲手熬了草药茶挑了几里路,至今仍历历在目,津津乐道。

  整整走了两个多小时,到了下党,习近平一行都已经汗流浃背了。人们在鸾峰桥上拉起一块塑料布,打来水简单擦洗了一下,歇都没歇就组织开会。乡里没有办公用房,就在廊桥对面的小学校找了一间教室,临时用红纸写了“会场”两个字贴在墙上,前面摆了一张桌子,三把椅子。习书记让杨奕周坐在中间,自己和陈专员坐在两边。老杨一下子就紧张了,手发抖,说:“你让我坐在那儿我讲不出话来啊。”

  “今天主要听你的,把问题和困难都讲出来。”习书记反复鼓励,他才平复了一下,坐到中间去讲了。同来的地直委办局和县里同志们坐在下边。听完了杨奕周的介绍后,习书记立即现场办公,把反映的情况逐一分析,限时解决,比如修路、通电、农产品销售等等。

  之后,这位年轻书记的心始终牵挂着下党乡,又数次前来看望乡亲们、调研协调,指导这里的人们脱贫致富,发展经济。一个佳话流传至今:“习近平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而他也对这片山水满怀感情,曾深切地回忆道:“异常艰苦、异常难忘。下党,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

  那个在地委大会上站起来“放炮”的乡党委书记杨奕周,成了习书记一位非常要好的基层朋友,经常联系亲热交谈,了解乡村情况。后来习近平调任浙江工作,老杨专程前去看望。再后来,他生了重病,习书记闻讯还给他寄过药。甚而在杨奕周不幸过世之后,他的孩子遇到了就业困难,习近平百忙之中仍给予了相关帮助。这种对基层干部的爱护关心,让人感到格外温馨。

  此后的下党乡,在老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在一届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村民的奋力拼搏,修了路、通了电、喝上了卫生的自来水,开办了茶园、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一年一年大变样了。村民们住上了新房子,办起了农家乐,幸福生活好似牛奶里调了蜜。

  2019年7月下旬,距离习近平走进下党30年了,往昔那个“五无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受乡亲们委托,当年上山迎接习书记的刘明华、王光朝,还有杨奕周书记的老伴等6位干部群众,联名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下党乡整体脱贫的喜讯,表达了感恩之情。

  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于8月4日就给乡亲们回信了:

  “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你们好!来信收悉。得知下党实现了脱贫,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非常高兴。向大家致以衷心的祝贺!……希望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消息传开,下党乡的老百姓奔走相告,纷纷传播这一激动人心的喜讯,感觉就跟逢年过节一般。时隔数月,我来到乡政府所在地下党村,仍然强烈地感受到村民们那兴奋喜悦的情绪……

  尤其是坐在村民王光朝开办的“幸福茶馆”里,听他讲述30年前第一次上山给习书记送凉茶,送毛巾的情景,又如何一步步脱贫致富,以及怎样与其他5人一起商量写信向总书记汇报的过程。言谈话语间,充满了欣喜、满足与自豪。

  “太好了!老王,在你这里聊天,可真是‘幸福茶馆话幸福’啊!”我真诚而打趣地说。

  “对!好多人都这么说,还有记者专门给我拍照登了报呢!”

  三

  海风拂面,春光明媚。

  时光列车奔驰到了2019年4月29日,早已撤地建市的宁德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穿着一件咖啡色的上衣,神情庄重,在人们的簇拥下沿着青砖铺就的村街,边听介绍边参观。他就是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

  同样是风尘仆仆地专程前来,同样是被热情的村民们围拢着,只不过30度春秋过去了,沧海桑田,再也不需要大汗淋漓地步行两个多小时了,再也不需要临时找一个教室贴上会标来开会了。闽东人今非昔比,弹指一挥间,旧貌变新颜……

  去年6月,本扬总书记访华期间,循着习近平总书记几年前的足迹,专程赴大山深处的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隔不到一年,本扬再次来华,又一次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学习精准扶贫的中国经验。下岐村,这个闽东面积最大的连家船民集中安置点,就这样进入了外国友人的视野。

  早年下岐村居民都是以打渔捞虾、赶小海为生。祖祖辈辈住在船上,以天为盖海为庐,一条长七八米、宽不足两米的小船,就是一家人的全部家当,被称为连家船民、“海上吉普赛人”。一首民谣道出了他们贫困生活的艰辛:“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宗三代共一船,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

  1997年冬季,一份反映连家船民生活困境的报告,摆在了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的案头。曾在宁德工作过并始终关心群众脱贫的他深受触动:一定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转过年来的4月,习近平专程来到了下岐村实地视察,走访白马港畔渔民的临时船屋,看到里边阴暗潮湿,无水无电,心情十分沉重。

  “在我的记忆里,每到台风季节,外面下大雨,船里就下小雨。”现任村党支部书记郑月娥就是连家船民的女儿,提起当年的过往,仍然心有余悸:“我家人晚上不敢睡觉,整宿拿着水瓢把船舱里的水舀出去。那时我还小,就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生怕船会沉下去。”

  能够上岸落脚安家,让孩子接受教育,让老人医疗有保障,是每一户连家船民多年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成真了!经过一段时日的研究试点,总结提高,当年12月,习近平在宁德福安市主持召开了全省“造福工程”暨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他说:“我们不仅要使他们搬上来,住下来,还要让他们富起来,真正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

  一场从根本上改变连家船民命运的“战役”打响了。

  政府通过填海造陆、向邻村征地等多种方式,向船民免费提供土地建造房屋,一举解决了他们上岸没有土地的后顾之忧。1997年至1999年,采取“分期分批,全面搬迁”的办法,先后投入资金700多万元,为下岐村新建了6个渔民安置点,建房339栋,安置511户2310人。

  江成财,土生土长的连家船民,由于长年飘泊海上晒得很黑,大家叫他“黑哥”,上岸时已是而立之年,有3个小孩,政府补贴建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黑哥”高兴得合不拢嘴,盘算着以后一边赶小海,养海蛏子,一边打工学些技术,让生活更好一些。

  2000年,已是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再次来到下岐村,看望上岸的连家船民,首先走进第一排第一户的江成财家。刚刚从滩涂干活回来的他还没来得及洗手呢,连忙在裤子上擦了擦迎了上去。习近平亲切地与他握手问候:“你们搬上来,生活习惯吗?”

  “我习惯,早就想上岸了,多亏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就是我父亲睡不惯这软床,不会用煤气灶……”

  习近平笑了:“慢慢就习惯了。你现在上岸了,要努力做事情,做个样子出来。”

  好一个闽东汉子江成财,牢牢记住习省长的话,吃苦耐劳地干起来。他积极要求入党,又在建筑工地学到了技术,自己拉起了一支建筑队,带领100多名乡亲承包工程。从没有片瓦的连家船民,到在陆地上为居民盖楼房,“黑哥”没有辜负老省长的期望,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典型。

  冬去春来十几年,下岐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们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海洋捕捞、商贸服务等多种产业,人均年纯收入从搬迁上岸前的不足千元,增长到现在的两万多元。此外,原本走不下船、上不起学的渔民子弟,已经培养出了200多名大专以上学历人才,走向了全国。

  参观结束,本扬总书记深情地表示:“今天来到下岐村,看到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指引下,村子有了新变化,人们过上了美好新生活。中国同志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十分宝贵,我们要把中国同志的好做法带回老挝去。”

  深秋时节,我在宁德福安市朋友陪伴下来到了下白石镇下岐村。一进村,眼前为之一亮,渔民新居依山傍海,马路两旁商铺林立。村中墙壁上,醒目地书写着一句铮铮誓言:牢记嘱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把下岐打造成闽东沿海船民上岸第一村!

  年轻的女党支部书记郑月娥热情接待。她是本村渔民的女儿,福安市人大代表,性情真诚而爽快,见我对她的名字发生了兴趣,笑着说:“这名字耳熟是吧,只跟香港特首差一个林字。”

  “好,人也一样秀外慧中,精明强干!”我真诚地表示。

  她带领我们边参观边介绍,从连家船民的过去到沧桑巨变的今天,娓娓道来,如数家珍,特别提到了半年前,老挝国家主席本扬前来考察的情景,欣慰而自豪。

  我连连点头,敬佩有加。说话间,沿着整洁的村街,我们来到村中间的渔民广场上。周边是一栋栋漂亮的村居楼房,花坛里盛开着一簇簇红艳艳的三角梅,广场边横卧着一条渔船模型,几个小孩子在上面嬉笑玩耍。远处的海面波光粼粼,昔日的穷海滩涂变成了黄金海岸……

  四

  在宁德福鼎市磻溪镇,有个“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

  当我初次听到这个名字时,心里不免产生一丝疑惑: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在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的时代里,曾经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扶贫村,怎样分得清哪个是第一、哪个是第二呢?

  然而,直至我真正走进这个地处闽东、群山环抱的山村,了解到其中的苦辣酸甜之后,心悦诚服地赞叹:实至名归,名不虚传。当然严格来讲: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称号,是对于新时期扶贫工作的形容和赞誉。

  因为,它开启了共和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新篇章……

  上个世纪的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第一版,编发了一封读者来信《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写信人是时任宁德地区福鼎县委报道组组长王绍据。信中反映了目前农村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一些偏远山区仍十分贫困。闽东有个叫下山溪的山村,土地贫瘠,无路无电,村民温饱都成问题。希望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帮助他们富裕起来。

  同时,《人民日报》配发了本报评论员文章《关怀贫困地区》。来自闽东贫穷的呼唤,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84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十分积极的态度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这些地方人民摆脱贫困。

  党中央的号召得到了各地各部门的积极响应。虽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就致力于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扶贫活动,还是自此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引发这场“新扶贫运动”的是宁德地区福鼎县的下山溪,后来整村搬迁并入赤溪村。如此看来,“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称号,可谓一种时代符号。2009年,国务院扶贫办也给予了认定。此后,这个深藏在闽东大山里的小山村,如同被阳光照亮的角落,日新月异地亮堂起来。

  下山溪自然村既是革命老区,又是畲族聚集村,典型的“老少边”扶贫重点村。开始,有关部门多次派人带着大米面粉、衣服棉被、抚恤金补助款到村里挨家挨户分发。县委县政府还实施特殊政策,免除了全村人上交公粮和征购粮。

  然而,这个挂在半山腰上的穷村,条件过于恶劣:背后是悬崖峭壁,面前是百丈深渊,没有一分稻田,种植的番薯不够当口粮,常以野菜充饥。甚至连养山羊、喂长毛兔也无适合的嫩草可吃。上述送粮送衣的“输血”式扶贫,犹如干灼的沙漠等来了一场雨水,虽可感受到一阵凉爽,但很快蒸发得无影无踪。

  这时,习近平同志出任宁德地委书记,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发展新思路,指引闽东走上了因地制宜,扶贫开发的康庄大道。1995年春天,有感于“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当地实施了异地搬迁的“造福工程”。下山溪率先行动,带动周边半山、小溪、排头、溪东等畲汉混居的自然村移居到赤溪中心村,逐渐形成了一条长达800多米的“长安新街”。

  这是从根本上“挪穷窝”、“拔穷根”,跨出了脱贫致富的关键一步。贫困村民异地搬迁到这里进行“换血”生存,各显神通。继而激活了“造血”功能,人气旺、商铺兴。沿街新建的两排混泥土楼房,既呈现了崭新的村容村貌,又开设了数十家客栈、商店、小超市、白茶店、农家乐。

  当年给《人民日报》写信的王绍据,一直关心着赤溪村的发展变化,尽到一个有良知记者的责任。后来他在地委书记习近平的推荐支持下,出任复刊后的《闽东报》总编辑,仍然不遗余力地为扶贫开发鼓与呼。2017年,已经退休有年的王绍据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他当之无愧……

  在白墙青瓦的村委会里,我采访了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和村主任吴怡国,村委杨海燕等人。他们分别回顾了全村的脱贫历程,衷心感谢党的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杜家住说:“我们赤溪是一个畲族村,位于福鼎太姥山下,四周崇山峻岭,几乎与世隔绝。2009年,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就一直琢磨: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全面奔小康,就得有一个支柱产业,带动村民发家致富……”

  果然,此后他们利用青山绿水优势,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实施土地流转联合开发,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新路子。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网视频直播间,同2000公里之外的赤溪村视频连线,满怀深情地说:“我在宁德讲过,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你们的实践也印证了我们现在的方针,就是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

  说到这里,身高一米八的杜家住一下站了起来,两眼闪着光彩:“当时真的很紧张也很激动,没有想到能跟总书记这样见面对话!我们永远也忘不了,一定努力工作,建设一个更加幸福美好的新赤溪。”我也深受感染,情不自禁起立鼓掌。而后,我们一起来到村头那块铭刻着“赤溪中国扶贫第一村”巨石前,拍下了一张值得纪念的照片。

  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宁德是我的第二故乡,也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是啊,他走遍了宁德的山山水水,与闽东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情意。

  这里是他扶贫开发重要思想的起源地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的实践地。如今的人们牢记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正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姿态,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再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路上迅跑。

  我走上位于宁德福鼎的太姥山,凭栏远眺,山海交响,胸中激荡着滚滚春潮,似乎看见那山上溪流正奔涌而下,涓涓滴滴,执著而有力地冲击着一块块山石。我的耳畔又回响起习近平总书记写在《闽东报》上的至理名言:“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观,实在是推崇一种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

  年头岁尾,北方已是冰天雪地,南国依然绿树红花,姹紫嫣红的三角梅像火焰一样燃烧着,映红了天地,映红了闽东……

  (本文节选自许晨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山海闽东》,即将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