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史庆友:冰雪的记忆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20-06-10


  刚参加工作那年冬天冬至,大风裹着大雪下了整整一夜,早上起来屋门推不开了。还是爷爷生活经验丰富,告诉我,别费劲了,开开窗子,从窗子出去,将门口的雪铲走就行了。我一想,好主意。那个时候我家住的是三间没有一块砖头的纯土房。窗子是那种上下各半扇,每扇都有25个小方格,外边糊窗户纸的那种。窗子是向屋里开的,不论下多在的雪,也不可能造成窗子打不开。这是典型的东北三大怪之一——窗户纸糊在外。

  当我推开窗子,往远方一望,才真正体会到了东北那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感觉。我用铁锹挖出一条窄路,到门口将门挖出来,将屋里人放出来。再看看房檐,厚厚的一层雪盖,出来房檐老长,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我用锹将房檐上的雪打掉了,北风一吹,从衣服领子里进了好多的雪,三九天刚起被窝就弄一脖领子雪,那滋味可真的叫凉快。在我挖雪道的时候,父亲、弟弟都起床了,我们用了好长时间才将院子里的雪弄干净。

  老家与单位20多华里,平日上班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今天的雪都到脚脖子了,别说骑自行车了,推也推不动了。刚参加工作,怎么也不能旷工,我匆忙吃了点饭,决定走着上班。一上路我可尝到大雪天顶风走山路的滋味了。

  戴着狗皮帽子,耳朵一点也不冷了,刚开始,雪掉在脸马上化了,很快就是一层冰,厚了,挨脸那层化了,水沿着脸流下了,脸上总也得有一层冰,三九天脸上冻冰的滋味刻骨铭心。

  当时冬天有一身厚点的棉袄棉裤,外边有外套就很不错了。那天我的棉袄外边套一件外衣,不一会就被北风吹透了,因为走的急,前胸结冰,后背出汗,到学校了,衣服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一敲咚咚响。

  下雪的山路很滑,不注意随时的挨摔的可能,走了不一会鞋子就结成了大冰坨,越走越累,平时2个小时的路程,那天走了3个多小时。

  到了学校,我已经成了一个冰雪人了,办公室的老师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这样的天这样远的路怎么还来了?太不可思议了!年轻人真有干劲。几位老老师看我那副狼狈样,忙着帮我脱掉外衣,脱鞋,一位女老师将平日都舍不得穿的大衣送我手里,让我将棉袄也脱下来烤烤,这个季节穿冰衣服时间长了会做病。我真的很激动,刚参加工作的我,感觉他们都是我的亲人,有一种家的感觉。这个时候再看看老师们,感动得我的泪水都要流了下来。一位老教师用炉沟子将我鞋外面的冰敲打掉了,也不管有没有臭味,蹲在炉子边上给我细心的烤着;两位女老师将我的棉袄翻过来,一人扯一个袄袖,在炉子的另一边烤着。当我的鞋里冒出难闻的气氛的时候,烤鞋的那老师还没忘调侃:真羡慕小史子,看人家出汗能将鞋湿透了;这汗味一般的地方是闻不到的。我太想让我的脚出汗了,真的是年龄大的缘故,现在一点也不出了,不但不出,脚跟还裂口子了,真羡慕年轻哟!当我在为鞋味难闻不好意思时,老同事的一番脚出汗的理论让我不知说啥好了!一位老先生给我沏上一怀热茶。那情景,我感觉不是去上班,我是去做客,老师们就向对待小弟弟一样对待我。我真正感觉到了什么是人间真情。

  在老师们给我烤衣服的时候,一位老师说的小故事让我记忆犹新:这天史子这样远、这样大的雪还来上班,真的让我感动。年轻人就应该有一种精神,其实,今天真的是特殊的冷,早上我家的孩子去外边回来,到屋不一会就给我写了一篇小短文《冷》,一个冷字也没有,我感觉现在的孩子们知识面真的宽。“妈:我知道怎么描写冷了。你听听好吗?”“好!你读吧。”“昨晚,下了一夜的雪,早上我一开门,狂风夹着鹅毛大雪冲我刮来,我打了个寒颤。应该是日上三杆的时候了,天还阴森森的,太阳可能是因为下雪怕冻着,不知道藏哪儿去了。我迈出去的脚也想收回来,只是肚子里的东西要出来,我实在是憋不住了,顶着大雪,我向厕所走去。小北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似的……”我感觉孩子这段冷的描写非常出色。这样的天气史子脸上不知道刀子割了多少遍。我陶醉在孩子的小作文里,老师们的说话感到很温馨。。

  那天因为雪太大,来的学生太少,再说雪还在下,学校没上课,放学了。

  我的衣服烤干了,吃过午饭,我与几位年轻的老师们在宽敞的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穿着棉袄,一猫腰露出小半截子后腰,但已经习惯了。仍然是嘻嘻哈哈,玩得不亦乐乎。有时,两只手冻得像个红萝卜,钻心的痛。无奈之下,两手只好使劲地搓呀,时间久了,手上还冒着热气呢!

  已经好几年没看着那样的大雪了,真想再去雪地上玩会儿……

  庚子年正月初一,一个艳阳高照,万里无云的日子,耳畔爆竹声声,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快乐。

  在老家老房子,15口人用过早餐后,我提议:天好,一点也不冷,我们来一个溜冰过新年,得到了全家人的响应。因为我在晨练的时候看到了一处天然溜冰场,离我家不到两公里,车可以开到冰场旁边。说去就去,一家人马上行动。只是2侄女的千金有点小,弟妹主动哄孩子。

  溜冰对于几个小孩子都是第一次。

  这是一个纯天然溜冰场,冰场起源于一处山泉,老家是一个美丽的山村,土地肥沃,地下水位充沛,村庄周围有多处山泉,在生产队劳动在500米之内都能喝到山泉水,近些年只是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多处山泉都干枯了,只有这处还照样流淌,但流量也较我小时候少多了。

  我的老家屯名叫三江土,其实是三条小河从屯前流过而得名,这处山泉就是当年一条小河的发源地之一。

  早年,山泉下游是一大片草甸子,是我替父亲放牛经常关顾的地方,那年月草甸子的牧草非常繁茂,夏秋季节水草齐腰,百花绽放,蜂飞蝶舞,微风刮过,波涛起伏,十分养眼。由于水源充沛,在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包庆彬的倡议下,我们生产队曾在山泉东侧开发出一片300多亩的稻田,绿油油的水稻胜过一幅画,后来,人们习惯称那儿为稻田。

  如今,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山泉虽然没断流,但也是“耗子尾巴生疮——没有多少脓水了”,没了水的涵养,大面积的草甸子由于干旱及过度放牧,已经明显的退化了,风吹草低现牛羊只是梦中的景色了。好在乡亲们观念在转化,水位下降的大面积草甸子上栽下了望不到边的杨树,昔日的草甸子,今天已经成了遮天蔽日的白杨林,笔直的白杨,一年四季都是景,这正迎合了那句话“当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又为你敞开了一扇窗”,白杨林成为家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冰场由于置身于白杨林中央,让隆冬的“四九”一点风儿也没有,朝着太阳站着,脸上暖暖的,让我激动不已,不自觉的大声喊了起来“春来了!”

  由于天不冷,冰面没有我想象中的光滑,一侧还有了“沿流水”,我向家人们讲:这样早就是沿流水,是真正春来早的表现,正常年份七九河开,八九雁来,而今,还没到五九,就已经有了沿流水,是真正的春来早,这也许是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三农,党的阳光照在农民心坎上的缘故吧!

  今天的玩冰,我成了主力,我是一边玩一边做示范,讲述着我的童年故事:我的童年冬天玩得最多的是打冰溜儿,打冰尜,滑冰车。

  已经好多年没打冰溜了,小的时候每天都会在冰上疯。比谁打冰溜儿溜的距离长,为了能取胜,试过好多方法。我讲着孩子们都感觉不可理解。

  为了让冰道更滑,将冰道撒上雪,在大河套,去哪儿找铁锹之类的工具,用手捧,有的小朋友鞋底不滑溜,干脆光脚在冰上亍溜。那叫一个开心!

  由于小河水在冰下不停地流动,有时候会形成冰山,小朋友间要比谁最先爬上去,冰山看着不高,都非常滑,常常摔得四仰八叉,却没有一个小伙伴哭,感觉那个时候的孩子都非常皮实。

  滑冰车,打冰尜,都是非常有趣的冬季玩耍的好项目。

  在我的示范下,孩子们都动了起来,一家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最精彩的是3个5周岁左右的孩子在洒满碎冰的冰面上,站起来摔倒,摔倒了站起,再站再摔,再摔再站,那情景真的是少见,我想如果是发生在幼儿园一定会有的家乡说这是虐待儿童,而今天,父亲爷爷奶奶都说着、笑着......摔吧,摔摔会更健康。

  这个时候更开心的是我这位摄影师,我拍下一好多精彩而生活中少见的镜头。

  当最后我要给大家拍张合影,我犯愁的是人们笑的太过了,我用了好几种办法也没让大家靜下来,这就是年的力量吧!

  回到家,我们还进行沉浸在冰场上的快乐之中。其实,冬季更需要运动,特别对追求美的人们十分必要,冬季运动少,出汗少,特别是过年期间,摄入的食物脂肪比较高,加之人们穿得比较厚,长些膘也不会注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发现已经晚了。一根黄瓜线条,已经成了茄子样。

  冬天运动,有更多的机会在室外,人体皮肤得到寒冷的刺激会提高人体及皮肤的抗寒能力。特别是儿童及青少年,应当多在阳光下运动,可以促进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骼的增长,成年人多在阳光下运动,可以加快人体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延缓衰老。

  冬日运动,还会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尤其是冬天的早晨和黄昏,天空像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卷,美丽无比,让人陶醉。这是不喜欢运动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的。

  冬天是寒冷的,是短暂的,但冬天也是美好的。让人的视线舍不得移开,就像欣赏千年一遇的奇葩。冬是春的使者,只有有了冬天,春就不会远了。

  过年期间一次与家人的溜冰,转换成文字,会永远保存在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