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胡世宗:英雄从未远去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20-03-28

  

  在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西北20多公里处的新塘镇,在京广铁路旁的丘陵上,耸立着一座纪念碑。纪念碑上有一座雕像,这就是欧阳海为挽救疾驰而来的一列车旅客,推开拉着炮车的惊马而英勇献身的那个瞬间造型。

  1963年11月18日清晨,部队沿铁路行军,行至湖南省衡山车站南峡谷时,满载旅客北上的列车疾驰而来,驮着炮架的一匹军马猛然受惊,蹿上铁道,横立双轨之间。就在火车与驮着炮架的惊马将要相撞的危急时刻,战士欧阳海奋不顾身跃上铁路,拼尽全力将军马推出轨道,避免了一场列车脱轨严重事故,保住了旅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欧阳海却被卷入列车下,壮烈牺牲,年仅23岁。

  与欧阳海的名字一起刻进人们记忆的,是一部应运而生的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人们熟读、热议这部小说,却很少有人关注到它的作者金敬迈。

  我与金敬迈见过几次面,最早也是最难忘的一次是在1966年。那年我23岁,在连队当班长,是一个爱写诗的兵,而金敬迈则是名声赫亮的著名军旅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们的相识带有偶然性,也有一种必然的缘分。

  这一年在北京召开了亚非作家会议,会后各国嘉宾分别到中国的几个地方参观访问,其中的一支队伍二十几位亚非作家来到了长春,陪同他们到访的作家中就有金敬迈。南湖宾馆宴会厅里气氛热烈。十分幸运的是,把我安排在与金敬迈一个桌,并且是比肩而坐。因为我刚刚读完了他的《欧阳海之歌》,写了一篇读后感发表在1966年7月的《长春》杂志上。我把自己兴奋激动的心情当面向他作了表达。我称他为著名的“老作家”,其实那会儿他才36岁,但在我眼中实在是太高大了。

  宴会中间,金敬迈郑重地通过翻译向同桌的几位亚非作家朋友介绍我,他告诉他们,这个穿军装的小伙子是个诗人,他是“双枪将”,他在连队里,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笔也成了他手里的“枪”。我体会到金敬迈对别人的尊重,不忽视渺小的存在,他为人好,让我感到很温暖。

  我一直保持着对金敬迈的敬意,同时对他的了解也在逐步加深。

  金敬迈1930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49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第四野战军后勤部文工团、西南军区文工团做过演员。那时,文工团常常给参加培训学习使用新武器的战士们演戏,台词比较多,许多人背不下来,总是卡壳,金敬迈不惧这个,他记忆力超人,背得溜,所以演过不少这种戏的主角。他在文工团跳过舞蹈,吹过黑管,拉过琴,报过幕。后来到了剧团更加正规的时候,演员多是院校培训出来的,他就离主角远了,跑龙套的时候就多。

  那时文工团到哪个部队演出,要根据这个部队的历史荣誉和当时英模典型人物、先进集体的情况,临时创作开场白,由报幕员高声宣读或背诵,部队特别喜欢。金敬迈写这方面的文字很拿手,又快又好。团长说:你干脆就干这个吧!于是,他就进入了创作的行列。

  金敬迈是个爱琢磨事儿的人。1962年10月25日正式进入了原广州军区创作组,对于他,这是一个重要的岗位。他有十五年的军龄,走南闯北,见识宽广。他通过调查研究,获得一个主题性的灵感,即上级与下级对待同一个人物在评价上不一致的问题。领导让他写一出独幕剧来表现这一主题,但他觉得,还是缺少能鲜明表现这个主题的人物素材。

  就是这个时候,他下部队深入生活的那个师政治部主任劝他,一时写不出来,不如去散散心。他听从安排,到了衡山半山亭。就在那里,他听说有一个小战士勇拦惊马被火车轧死了。金敬迈立即赶到这个团了解情况,蹲了五个多月。金敬迈深入采访了这个连队的几十个战士,大家都说,欧阳海善良可爱,有主见,乐助人,特别有主见,这与金敬迈心里的那个主题吻合了。

  金敬迈捕捉到了人物成长环境中的勇拦惊马这一重要戏剧冲突,但要写话剧,怎么把火车搬上舞台成了问题,他便想用小说的形式来展现欧阳海的英雄行为。连短篇小说都没有写过的金敬迈,居然用一个月的时间写出了30万字的长篇小说。

  欧阳海是农村兵,金敬迈出身于城市平民,他没有旧中国农村生活的苦难经历,但他居住的南京是发生过日军大屠杀的地方,他小时曾上街擦皮鞋,卖烧饼,小说中饿死的四妹子形象,就是按他曾生恶疾的妹妹的遭遇写的。

  2019年,金敬迈在接受采访时坦诚地说:“我身上如果还有什么可取之处,不在于我写过《欧阳海之歌》。我的可贵之处是在我的为人,临死时,我可以心安理得地闭上眼睛,我没有遗憾,我没有对不起谁。我不会带着任何羞愧离开这个世界,这就是我。”

  原广州军区的作家和记者,特别是年轻人,对金敬迈的称呼就是“迈老”,说到“迈老”无不夸他“为人特别好”。金敬迈从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一生写过相当多的话剧剧本、电影文学剧本、报告文学、长篇小说,直到2020年3月15日离世,人们对他作品印象最深的仍是那部曾刊印达3千万册的《欧阳海之歌》。刘少奇、彭德怀、陈毅、陶铸等领导同志都曾称赞过这部小说。陈毅评价这部小说为文学创作的里程碑,是一部教科书。彭德怀元帅曾自己买了这部小说,并在书页里写了一段对欧阳海的批语:“小海,你7岁随母讨米,我7岁带弟也讨米。受富人欺负,只讨一天,再不讨米,决心砍柴卖。你鲜血印白雪,我严冬捉鱼卖!你我同根生,走上一条路。”

  金敬迈有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比热爱的赤诚胸怀。2003年“非典”肆虐时,已古稀之年的他身穿印有“决战SARS”的T恤,请求参加到抗击“非典”的文学创作中去。他在广东省作协大会上第一个站出来,慷慨激昂地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本人虽然年过七旬,算不上什么精兵强将,但我愿意冲锋在前,不甘人后。”他说到做到,很快就到中山大学附属三院采访,写出了表现抗击“非典”好医生的报告文学《好人邓练贤》,在《人民日报》刊出后获抗击SARS征文一等奖。

  2010年12月,80岁的金敬迈与著名演员红线女、著名画家杨之光、诗人张永枚等15人一起,荣获“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这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的。

  ……那巨型的火车轧过来了,轧过来了,轧过来了。火车停住了,红叶飘落了,可爱的英雄倒在了列车的巨轮之下……这个可爱的英雄,就是金敬迈笔下的欧阳海。岁月无情地飞逝而去,曾负责野营拉练部队殿后的共产党员、收容班班长欧阳海离开我们竟然57年了。可他,仍在不朽的红色经典《欧阳海之歌》里活着,在我国广大军民的心中,英雄从未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