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老藤:一贤光耀三百秋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20-03-19


  走进安溪湖头,走进一代名相李光地故里,让我惊奇的是这里的雾气,或许入梅所致,久日不晴的连雨天,让湖头周围变得云山雾罩,水汽蒸腾,雾气中古镇湖头的幢幢老宅仿佛被染了一层水墨,看上去有一种历史重现的穿越感。

  迈进古镇贤良祠的大门,当我驻足观望院子中央那座碑亭时,忽然眼前一亮,原来是碑亭上方的阴云出现了一方天井样的晴空,这方晴空犹如一扇天窗,洒下一抹耀眼阳光,将碑亭的拱角瓦楞涂上一层金辉。我举起手机,想拍下这难得的一幕,却发现天窗已经蚌一样闭合,眼前一切又恢复了原样。我隐隐地感觉到这道神秘的金辉与李光地有某种联系,我甚至认为这是李光地的灵光,在划过三百年时光后,向拜谒者打了个招呼。接下来参观过阆湖博物馆后,所见一切着实印证了我的感觉,在这位文渊阁大学士身上,五色祥光相互交织萦绕,穿过历史的尘埃,化作金辉时常照耀在湖头古镇上空。

  李光地,这个很多人在电视剧《康熙大帝》中认识的角色,生于1642年,故于1718,距今恰好300年,尽管康熙皇帝给了他极高的评价,但在《中国名君名臣政绩辞典》中,只有区区四百余字的记叙。我在研读了李光地传记后,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这个人物与贤良祠碑亭上那道转瞬即逝的金辉联系起来。金辉是五色演化所致,五色为正色,涵盖六合,对应五德。这位人品才学俱佳的大学士,犹如一幅弥足珍贵的传世名画,值得一一鉴赏。

  画中通篇底色当然是仁德。李光地对国家、对朝廷、对黎民百姓的拳拳赤子之心,可昭日月。他秉持祖上“急公尚义”家风,处理公私之事,皆含仁怀义,敦厚有加。他论述《治道》,起笔即开宗明义:“天生民而立之君,若不为民用,君何为?”康熙皇帝听政后,夙夜勤念的唯有三件事:三藩、河务、漕运。平定三藩后,治理三河(子牙河、漳河、永定河)便成为头等要务。李光地康熙三十七年受命治理河务,屡次为民请命,靠仁德聚民力,果然不负众望,治理了水患。康熙皇帝评价他是“卓然一代之完人”,是对他仁德的最大褒奖。

  画中经纬线条是严德。严德犹如铁线金钩,是底线操守,为政准则,是秉承中庸之道的作为。李光地律己倡廉,担任直隶巡抚时,“仆从不过五六人,簿吏标骑合不过十许人”。在惩治贪官污吏上,李光地决不手软,无论是科场治弊,还是纠正圈地,他都执法从严,铁面无私。他在新街接官亭石阶下,特意立一座据说是“四不像”的石兽,将头部砍断再放上去,意在告诫族人后代,若贪,就会身首异处,身败名裂。在《戒子孙》中他写到:“尔不为吾惜名节,吾岂得为尔爱身命,国宪有严,亦必不尔宽也。”

  画中山峦云霓是勇德。勇德是画中主体,可谓浓墨重彩,彪炳千古。最为得意的一笔是力荐施琅平定台湾。可以说,若无李光地鼎力举荐施琅,台湾问题不知会走向何方。体现勇德的另一笔是献《蜡丸疏》。这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故事,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起兵造反,身在敌占区的李光地将破敌之计写于薄纸,藏于蜡丸,然后在家仆夏泽腿上割开一口,将蜡丸藏于皮肉中,再贴上狗皮膏药,装成烂疮,骗过叛军,将蜡丸送至京城,康熙依计出兵,结果大获全胜。

  画中潺潺流水是智德。智德是画中文脉,是李氏基因的绵延传承。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李光地显然做到了这一点。身为高官的他一生著作等身,现存的就有三十八种,一百七十五卷,是名副其实的儒林巨擘。李光地不仅精通经学、理学,倡导性学,而且对音乐、西方历法颇有研究,博学程度堪称大师。他把南音引入宫廷,让民乐登上大雅之堂。他对学习方法也有独到见解,比如他在“家训·谕儿”中写到:“凡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盖手动则心必随之,虽览诵二十遍,不如钞撮一次之功多也。况必要提其要,则阅事不容不祥;必钩其玄,则思理不容不精。若此中更能考究同异,剖断是非,而自纪所疑,附以辩论,则浚心愈深,着心愈牢矣。”这个说法今天读来仍有启示,

  画中落款印章是信德。一幅名画,不能没有落款,落款往往能看出画者的修养才识。李光地的诚信品格几乎没有瑕疵,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他对方苞的拯救,方苞因为文字狱而获杀头之罪,李光地不顾自身安危在康熙皇帝面前举荐方苞,让这位才子免死获释。李光地对朋友宽宏大量,能够以德报怨,也被传为佳话。比如对同科进士陈梦雷的恩将仇报,他并没有计较,在陈梦雷写了《劾李光地书》、《与李光地绝交书》后,见到陈因耿精忠案下狱论斩,竟以“百口相保”,救了陈梦雷一命;比如对嫉贤妒能、过河拆桥的同僚徐乾学也并无报复之心,而对可用之才,则不论门户大加举荐,为朝廷选拔了一批好官。

  五色俱,金辉生;五德全,贤良成。在古镇阆湖博物馆,我看到了一副《榕村雅集图》,图中人物刻画,神韵焕发,栩栩如生,五色相染,气象不俗。由此我想,人生就是一副图画,该如何构思、如何运笔、如何用色,需要费一番思量,要想留一幅金辉闪耀的传世之作,李光地是最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