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王世春:远去的娘崽船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20-03-05

  

  榕江旧称古州,据传为江南八百州之一,是都柳江流域和黔桂交界线上一个偏远的小城。

  这古州城从清雍正七年(1729年)始建厅城以来,陆上交通就极不发达,东西南北没有一条公路,唯一的交通要道就靠都柳江了。因而都柳江就成了古州城通往广西沿海的主要交通枢纽和黄金水道,这种现状一直维持到解放以后很多年。

  都柳江那时水很大,这不仅仅是因为都柳江是主流干道,更还得益于那时的自然植被保存完好以及在古州城交汇的寨蒿河和平永河。三江合流在古州城外大河口拓宽了河床,江水奔流而下,浩浩荡荡,非常壮观。

  都柳江能放木排,榕江是林区,更是都柳江流域最大的木材集散地。每到春夏季节,上游一带从山上砍伐下来的木材便顺江漂流到大河口聚集,覆盖了好几里长的江面。一到季节,那些经营木材生意的老板便会召集起一帮常年以放木排为营生的木排工来编扎木排,每挂木排的排头捆绑着长长的木浆,于是,大挂小挂的木排便在木排工的驾驭下一路顺流而下运往广西。

  都柳江也能跑大吨位的木船,古州城千家万户的日用百货运输就主要靠这种大吨位的木船。这种大吨位的木船也叫娘崽船,顾名思义就是以船为家,全家男女老少都住在船上,船行到哪里,人就跟到哪里,因此而得名。

  小时候,我们一帮孩子只要一听到有娘崽船来了,都呼朋引伴邀约着跑到大河口去看,那场景真的震撼人心。娘崽船船帮一来就是十多只,每艘船都耸立着高大的桅杆,桅杆上张挂着白帆,顺风时升起白帆,可借风省力,逆风时降下白帆,可减少风的阻力。

  大河口对岸杨家湾下面就是一个长长的河滩,水流湍急。娘崽船帮到了滩脚,需要拉牵绳才能上滩,那牵绳足有百多米长、手腕子粗,有的是用麻绳搓成,有的则是用竹缆编绞。因此,每艘船除了老人和小孩拉不动牵绳在船舱里坐着不动外,青壮年男女都得下船上岸拉牵绳。如果货物太重,还需要两三只船的人合力来拉,拉了一只上滩后回头再去拉另一只。往往这时,拉牵的号子声、吆喝声和着浪涛声便响彻都柳江两岸。

  娘崽船帮大多是从广西柳州一带来的,大约每隔半个来月就要来一帮。每只船都拉满了日用百货,上得滩来到了大河口码头便顺着抛了铆一字儿连成一片排开。大河口码头全是用砌城墙的渚红条石垒砌而成,整整齐齐、方方正正,每一级码头的条石边缘都凿有石眼,这些船帮会将各自家船的铁链牢牢锁在石眼上。

  古州城那些常年抬码头担的卸货工早就拿着运输工具闻讯而来,在码头上等着卸货,少说也有上百人,一般是二三十人包卸一艘船,大件货物还得几个人合着抬,本来吃水很深的船舷,随着货物慢慢卸下,再一点点往上浮。

  货卸完了,打扫完船舱后,那些说着听不懂的广西话、因常年日光照射、皮肤黝黑的广西男女就从船里钻出来,蹬上五十六级大码头,涌进城里割肉买菜打酒。人们只要一看见这些说着“广话”涌进城来的皮肤黝黑的男男女女,就知道娘崽船帮来了,也都邀约着左邻右舍去看娘崽船,于是,大河口一带岸边便熙熙攘攘站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那时的古州城,确实也够繁华的。这些说着“广话”进城来割肉买菜打酒的广西人,常年隔三差五跑古州,对古州城区个个都是轻车熟路。想吃鸡鸭的就进鸡鸭街,这鸡鸭街全是饲养或经营鸡鸭的,上了大河口背街拐个弯就是,挑肥捡瘦任选;想割肉买菜打酒的,城头场坝街就应有尽有,那些精明的古州生意人却也是公平交易、老少无欺、绝不短斤少两。

  也有些想看城区热闹或购买日用百货的就直奔中河街,这中河街那时是古州城最繁华的街道,南北走向足有五六里长,全用青石板铺就,街两面商铺字号林立,货物琳琅满目,每家商铺都挑出醒目的店面牌号。

  夜幕刚降临,娘崽船帮就闹腾开了,每只船的船头都冒出袅袅炊烟,氲气升腾。不到一个时辰,饭熟菜香,奏响了一曲锅碗瓢盆交响曲。一时男女声混杂,吆五喝六,娘欢崽叫,人声鼎沸。船帮里有口谗好动的青年男女,还从这船吃到那船,尝尝哪家的菜好菜香,客人是口谗而来,主人却也是热情招呼接待。在风里浪里劳累了一天的船家人,该是享受快乐晚餐生活的时候了。

  老人和小孩吃饱后撑不住迷糊的双眼在船舱里铺展开草席睡觉去了。可是,大码头的石眼再牢也锁不住广西船汉的粗犷和船家女的风流,酒足饭饱后,青年男女却悄悄邀约着溜出来去逛会馆,吃夜宵。

  那时的古州城,可谓商贾云集,会馆林立,从清乾隆年间至榕江解放初,古州城内就有“两湖“(即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浙江、四川、贵州等八大会馆。

  这八大会馆一般为同省在榕江经商的同乡集资所建,其功能主要是供同乡聚会、议事、货物囤积和娱乐休闲,有时也作临时物流集散之地。有了这样的会馆,在战乱的年代里,对团结、凝聚和稳定同乡人在榕江安居乐业起了一定的作用。

  这八大会馆建筑精美、工艺精巧,功能齐全,其中又尤以位于中河下街的两湖会馆建筑为最。这两湖会馆大门牌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牌楼门面上的泥塑彩绘,可谓巧夺天工,上面的八仙过海、三国、水浒人物及龙蛇群兽、花鸟虫鱼形象尽皆栩栩如生、精美绝伦。

  主楼门厅搭建有戏台,门厅两侧楼上楼下和几进后院均设有厢房。会馆内热闹非凡,有唱戏听戏、说书摆古的,有喝茶聊天、洽谈生意的,也有猜红鱼青蛙、打麻将推字牌、滚地龙等赌博游戏。这些广西船帮来的青年男女忘却了一天的疲劳,置身其中,如鱼得水,尽其所好,在会馆里尽享其乐。

  逛了会馆出来,街面上早已是灯火辉煌,夜宵夜市正酣。有点着四方灯叫卖芝麻糊、挑了开水桶簸箕箩卖米花糖的,有卖各种糕点水果小吃凉拌汤粉濑粉的,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在街的两边一字排开,令人目不暇接。位于中河街中段的高楼馆还在经营夜市,也是食客盈门、熙熙攘攘、座无虚席,正是高峰时期。

  经不住美食的诱惑,这些广西船帮来的青年男女尽管已经酒足饭饱,也还是要品尝一番。有那成双成对来的相好的男人慷慨解囊,以示大方,相好的女人也假装羞涩,略微谦让后也笑纳不拒。玩够了也吃够了,这才三三两两一路说笑着、逗闹着回到码头,各自钻进自己的船舱歇息。

  夜深了,娘崽船帮每家船头上的汽灯照亮了大河口至杨家湾甚至诸葛洞一带的江面,与不远处的点点渔火交相辉映、浑然天成。这“渔火灯影里的都柳江”足可与朱自清笔下《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相媲美。

  人声渐渐平息下去,码头平静下来,只有船舷下的浪涛簇拥着船舷在轻轻作响。

  靠着都柳江这条黄金水道,也靠着娘崽船帮,造就了那时榕江经济社会的鼎盛和繁华,也成就了榕江古州城的百年码头文化、会馆文化和商业饮食文化,使得古州城百业兴旺,享有“小南京”之称的美誉,并不是那时湘黔桂一带比邻的周边县份所能比拟的。

  时隔多年,当年还是孩提呼朋引伴邀约着去看娘崽船帮的我如今已年近古稀。退休后我时常流连漫步在滨江道上,当年看娘崽船帮的大河口早已是旧貌换新颜。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当年看娘崽船帮的大河口码头旧址兴建了占地面积为17340平方米的大河口景观码头。码头上庞大的彷古建筑群已经竣工落成,长廊通道、烽火台、石牌坊、石雕龙、狮像、碑文、瞭望台、风雨亭、文化墙以及其它相关设施应有尽有,气势恢宏、分外壮观。

  站在瞭望台上凭栏远眺,只见峰峦叠嶂、云腾雾绕,都柳江水烟波浩渺奔流而去,好一派自然景观,美不胜收。

  变了,一切都变了,昔日大河口码头的娘崽船帮早已随着时代远去,不会再来了。

  作者简介

  王世春:苗族,1952年生,贵州榕江人。黔东南州作协会员,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文学创作,著有纪实文学专集《人生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