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史庆友:故乡的炊烟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20-01-16


  也许是年龄大的缘故,总爱怀旧。

  退休了,父母也早已去了天堂,但还总想回老家看看。每次回到老家,一看到漂浮在家乡上空的缕缕炊烟,就感到那么的亲切。故乡的炊烟中淡淡的草木灰的香气,扑面而来,我有一种陶醉的感觉。缕缕炊烟袅袅升起,飘向晴朗的天空。被微风扯成丝丝缕缕,微微飘动着,撒娇地投进天空的怀抱,与白云亲密地拥吻,我同故乡的炊烟一起进入甜蜜的梦乡。故乡在我的梦中越来越美丽。

  我留恋家乡的炊烟。小的时候,特别是夏天蚊虫多的季节,炊烟是最好的驱虫剂。

  为了让全家人能吃顿舒服的晚饭,妈妈常常将饭桌放在门洞子里,门洞子能产生对流,是最凉快的地方。一家人在凉爽的环境中用晚餐。这个时候也是蚊子最多的时候,见不得阳光的蚊子已经饿了一天,匆忙的寻找属于它的晚餐。蚊子没有眼睛,但它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在很远处就能闻到人的体味。一家人还没坐全,蚊子已经捷足先登,蚊子喜欢小孩子的气味,为了我们不被蚊子咬了,妈妈宁愿不吃饭,也要在饭桌来风的一侧,点一堆用湿柴草为原料的篝火。点这样的篝火可有学问:产烟不燃烧:产的烟还能让人忍受,不至于将人呛咳嗽了。因为蚊子怕烟,在那种淡淡的烟雾中,我们愉快地用晚餐。老家将这种用湿柴草驱蚊子的方法称为“熏蚊子”。

  夜里睡觉,妈妈会为我们点一束用艾蒿拧成的“火绳”,“火绳”散出缕缕的烟雾能产生淡淡的清香,这气味让人闻着舒心,但对蚊子有杀灭作用,蚊子闻到就逃跑了。有火绳在身边,我们会睡一个囫囵觉。现在想想,家乡的火绳是天然无污染绿色环保闻香。那时哪家都得储备下许多盘。

  老家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平时地里活多,通常人们要起早做饭,天刚蒙蒙亮,整个村子就笼罩在袅袅炊烟中,空气中还散发着潮湿的牲口粪便气味,雾霭中村子里的公鸡高傲地啼叫,小狗在房檐下缩成一团。从远处看,树影雾雾绰绰的、庄稼和林子笼罩在一层薄薄的烟雾中。

  在寒冷的冬天,母亲也会早早起床,轻轻地打开门,怕将我们惊醒,冒着呼啸的北风,也许还有鹅毛大雪,抱一捆柴禾,放灶堂里点燃,随着烟囱冒出浓浓的烟雾,我们睡的火炕会越来越热乎。“炕热屋子暖”。天亮了,妈妈要重复着烧炕做饭,伺候一家老少,还要干喂猪鸡等,好多的时候,睡在热乎乎的火炕上,听着外边呼呼的北风嚎叫,真的不想起床,多数的时候是妈妈已经将早饭做好了,几次叫我们起来吃饭,我们才懒洋洋的起床。

  农历进入了腊月,是一年最冷的日子,在老家有一句俗话:“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谁家的烟囱先冒烟,谁家的地里高粱先红尖”。为讨一个吉利,妈妈会起的更早,真难为她老人家了。

  带着审美的眼光去看故乡清晨的炊烟是最美的一道风景。淡淡的蓝蓝的炊烟,在农家小院里的房舍上弥漫,让人想起清晨山野树林里飘动的雾霭。晨风吹来,村庄便脱去轻纱迷雾般的睡衣,裸露出乡村初醒的清新与美丽。这时,拍打翅膀的鸡,蹒跚的牛,乱窜的狗,蹦跳的孩子,散步的老汉,屋顶的炊烟,无不生机盎然,醉人眼目。尤其是公鸡拍着花哨的翅膀飞到墙头、栅栏之上,骄傲地高叫着,有时候还要缠住看上的母鸡调戏一番,更是渲染着故乡清晨的气氛。这样的早晨,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无比愉悦。

  黄昏的炊烟,从高矮不一的房顶袅袅升起,在晚霞的照射下,缭绕在炊烟里的小村落,升腾着一种朴实,一种单纯,越发显得古朴、恬静、美丽动人。烟缕渲染着黄昏的景色,农田里劳作的人们在炊烟的呼唤下回来了。顿时,村子里拖拉机、摩托车的隆隆声,牛哞、犬吠、鸡鸣及山里人说话的嗓门,让炊烟下村庄的黄昏变得更加鲜活充实。

  夜幕就像块黑布似的,村子里的炊烟缓缓地融入夜幕,被无边的夜幕同化。吃过晚饭的人们带着炊烟的乐趣,陆陆续续地来到文化广场,舞曲的声音更大了,演出台前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们,歌舞声,欢乐声、掌声构成了山村特有的文化大餐,有时不知深浅的女人们还会说些俏皮话,个别胆大些,甚至调皮的男人还会说几句荤话让大家发笑:在女人的脸或屁股上拧一把也不算出格。山村自有山村的生活风味。

  不知道故乡的炊烟在其他人心中是一个什么概念,但对我来说,是连接我生命的血脉。即便是很长时间不在故乡生活,依然思恋故乡的炊烟,感觉那氤氲在心中的情结,无法用其它再美丽的东西所能取代。

  家乡的炊烟,是那么的亲切、自然,总让人有一种归家后的甜蜜和疲惫时的抚慰。好想再嗅一嗅故乡炊烟的味道,好想再一次闻一闻锅台旁边腾腾的香气:更想闻闻妈妈的气味。

  家乡的炊烟是我永远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