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吴修新:海精灵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19-12-04

  

  复州湾盐场成立170周年巡礼

  170年前,清道光年间,经历鸦片战争之败,国运不济民无所依。在渤海北部尽头一个小湾的滩涂上,有人从山上砍来柴火,蒸煮着海水,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之中求到了盐。

  上朔到白垩纪,山海在运动,海想冲破山的阻隔,山想挡住海的狂奔,抗争着。一日,山理智地戛然收住脚步,海则清醒地停止咆哮,恰好相逢在北纬39度,这个今天叫复州湾的地方。在几百平方公里的“过渡地带”相守着。明月相随,水鸟相拥,和谐共生。昼夜交替,海在重复着刷平滩涂,山在不停地装扮绿色。直到引起了太阳静静的注视,在烈日的拷问下,海水献出了它一路侵蚀岩石的精髓------晶莹剔透的盐。

  170年的复州湾盐场,前世从火煮盐到日晒盐,拥有海盐的转世佛经;今生的“古法制盐”工艺,更是奇迹造化的典范。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为了满足食盐的供应,盐场的工人以“盐驴子”自称,手拉肩抗,与天气赛跑。平滩涂、修盐池、纳潮、扒盐,把这海的精灵送到千家万户的灶台上。冯大哥本是普兰店人,十七八岁到三分厂当盐工。虽已离开盐场,但记忆到今天仍在:一看到天气要下雨,不管白天黑夜,不论在哪里,不用通知也没人逃避,赶快往盐池跑。拿起耙子扒盐,拿起大锹攒盐堆······。结晶的不光是海水,还有那些盐工们的汗水。

  盐场人接受了海的恩赐,回馈社会以海的胸怀。计划经济时期,盐即是国计民生的商品也是国家战略储备物资,有着一套严苛的经销办法。盐场按国家计划生产,按国家制定的价格调拨,按国家规定的标准缴税。“只拉车不问路”,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产量最高时一年达到八十万吨,按每人每天十克估算,完全满足了当时东北三省两亿多人口的需要,了不起,没有一个民生企业有如此大的能力。盐场人“献完青春献子孙”,以至于企业今天有了很多“盐二代”,“盐三代”。

  盐场人放眼大海,发现了外面的世界。引进了先进的设备,推动技术进步。无人扒盐系统的研制成功大大解放盐工生产力。我们亲眼所见,把盐从池子里朳出再运到小火车的车厢里,仅有两个人操纵机器作业,悠哉悠哉。他们腾出精力,但没有背离大海。梯次开发了海盐生产、海水化工、海水生物养殖三大循环经济产业。缔造了“中国海盐之乡”和“世界海盐文化公园”的名片,从而把世界拉进了他们的怀抱。

  盐场人熟悉海潮更适应市场经济大潮。2018年国家修改了食盐销售办法,作为生产企业才允许自己向市场出售食盐。可以形象的说,他们是最后一个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民生企业。但他们做足了内功,早在十几年前大连地区的其他四个盐场都转型、破产时,他们却开疆扩土上马“南海工程”,又成立了海盐科技公司、注册了“海湾”商标。生产食盐系列产品,甚至还开发了“老盐家”海参、对虾,还有自己的海蜇、虾酱、咸鸭蛋·····四十余种产品一夜之间涌向市场。他们有备而来,渴望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博风浪。

  在盐场采风时,听到盐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厉焕策掰着手指头,讲了他的绿色海洋梦想、讲了他的的立体开发战略、讲了他的完整产业链效益观····。作为大型国企的一班带头人,淳朴厚重,深深情怀。他们爱大海,爱盐化产业,爱朴实的盐场职工。机械化的运用,减少了对工人的使用数量,他们并没有一裁了之,而是因人施策,培养他们市场营销、养殖育苗、旅游接待、养鸭淹蛋,使他们有归属感、安全感,亲的情、家的暖。

  前进中的盐场人,深知是那片海哺育了他们,他们心中永远记挂着那里的潮起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