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阎晶明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19-11-07

  

  阎晶明,1961年生,山西人,获四川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任职于山西省作家协会,现供职于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总编辑。

  阎晶明:一种合力,一种小说的力量

  前几天看了一部关于交响乐发展史的纪录片,其中有一句话印象深刻,让我联想到去年中国长篇小说的创作特点。这部纪录片在讲到一位音乐家的时候说,他坚守传统,但是绝不固步自封,他高瞻远瞩,但绝不是现代主义。我觉得,2018年中国的长篇小说创作好像正具有这样的特点。不是简单、浅表的现实主义,也不是虚幻的现代主义。“融合”,是我想到的一个词。

  简单回顾一下,40年来中国长篇小说的创作风姿多彩,各种风格、各种艺术形式、各种艺术手法,我们都耳熟能详,都能找到对应的文本。总体上说,现实主义和先锋小说处于长期的此起彼伏的状态。发展到今天,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二者有一种融合的趋势。

  回想上个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和现实主义,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两种创作,甚至就是指称两类作家,他们有时可能还是格格不入的。后来的情况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我们的小说评价体系、角度都在不断地多元化。读者的认可度,简单地说就是发行量,艺术形式转换的可能性,简单地说就是影视剧的改编机会,再比如文学评奖的价值导向等等,都让长篇小说创作出现一种整体上的变化。

  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很多从前的先锋小说家,逐渐转向了现实主义创作的路径,甚至很多过去以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见长的作家,也开始把创作的主要精力用在了创作长篇小说上。以至于我相信,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小说家是“讲故事的人”这个概念,会引起很多争议,但是现在提出来,大家都会认可。

  中国作家正在自觉地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又能够自觉地在艺术上打开格局,也就是把先锋文学的诸多艺术元素、艺术手法融入其中。难得的是,这种并存和融合不断呈现在一个作家的同一部作品当中。过去我们说,某个作家是偏向于现实主义,某个作家是倾向于先锋文学,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在一个作家的一部作品里看到这两种创作方法的融合。我认为,这种融合使得中国的长篇小说因此既具有传统的根性,又具有与时代相吻合的现代性。2018年,已经有很多作品可以为我们证明这种艺术融合上的自觉,作家的创作方法也在作品中日趋成熟。这些小说或者有地域性,或者有历史感,或者刻意融入纪实性,或者刻意打通人兽灵分界。这种既有当下性,又有寓言性,既有来自土地、历史、生活的根性,又有强烈的时代标识和作家艺术自觉的创作,正是我们从理论上和阅读上所期待的小说品质。

  我们曾经膜拜的魔幻现实主义,其实并不神秘或者神乎其神,不少在这一概念下的小说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一部作品里把多种艺术元素、艺术手法拼接、拼贴,或者说融合在一起。它们是严肃文学,但看上去又是流行小说。小说里有地域风情,有民族历史,有严肃的政治,有民间的传奇,同时还有一种广阔的世界性。一个作家能不能调动整合这些元素,纳入到一个小说当中,使其成为互相关联、交融的小说要素,从而形成一种合力,形成一种小说的力量,这对当代小说家,不仅是中国的小说家,还是世界范围内的小说家,都是一个巨大考验。其实,严肃主题、传奇色彩、美学抱负,如果这些要素在一部作品当中同时呈现,小说的流通性、小说性、艺术价值,可能会同时得到提升。近20年,一些中外长篇小说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读者,在文学批评上得到普遍的高度评价,艺术上的这种融合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过去我们常常把文学按照类别划分,无论是题材、体裁、创作的方式,有一种非此即彼的观念,要么余华,要么路遥,要么张承志,要么王朔。但是今天,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中国作家正在走一种相通、融合的道路,这是一种创作实践的追求,也是一种艺术自觉的标志,有很多作品可以支撑我们这样评说。

  文章原名《融合:2018中国长篇小说创作关键词》,

  来源:2019年3月1日《学习时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