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张友文:“双十一张友文”喜欢猪脸肉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19-11-04


  “双十一张友文”喜欢“猪脸肉”不仅是因为“猪脸肉”与酒并置,绝配!更主要是能从“猪脸肉”这一定义中获得些许人生启示,即猪都有脸,人就更加要脸了。不时地对学生说:“宁让身受苦,不让脸发烧”;“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庸风·相鼠》)。在我的家乡湖北松滋——白酒“白云边”的产地,“猪脑壳肉”称谓至今依然流行,如今我却执意要把“猪脑壳肉”更名为“猪脸肉”,不是因为固执使然,也不是我有了话语权,更不是时位之移人也,毕竟我总是教导我的学生要像人一样活着,自己就得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且从细节入手。易中天在《请问,我可以讲几句真话吗?!》中不也是这么说的么?人活在世上,不能见风使舵、趋炎附势、指鹿为马、见利忘义,功利性不能太强。

  当下教育是有问题的,应试教育依然盛行,譬如有家长、老师总是对学生说,好好学习,考上重点中学,再考上重点大学,然后找一个好工作,他们以为这样的人生就是完美的,实际上这种教法是错误的,把学生的思维给教坏了,完全忘记了人生应该怎么度过,忽略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人生本来就是无意义和无价值,但在打拼和奋斗之中,却能获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STRUGGLE是累和苦,但苦中有乐,“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刘基《苦斋记》)

  所谓的“好工作”无非就是不用动脑子,不用冒险,不用吃苦,工作轻松,还能拿高薪。天下哪有这么美好和轻松的事情呢?人类历史长河中,那些做了一番事业的,哪个不是历经系列而重大的磨难与挫折呢?“人前显贵,人后受罪”,千古之理!

  “读书就是为了就业”,“读书就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这个教法把学生的思维完全给教坏了,而犹太妈妈教子就不是这样,人家教导孩子迎难而上,找难做的事情去做才容易做成……

  我对学生总是说人生并不轻松!从古至今,从皇帝到下等臣民,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皆然。如果他们像人一样活着,要脸地活着,他们都会活得非常沉重。只是在负重前行时,他们并不害怕、不胆怯,而是坚毅乐观地面对一路的不称心。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路该怎样走?“双十一张友文”以为从“猪脸肉”的定义入手,应该不会错的。窃以为,教导学生有尊严的活在这个世上相当重要。如果不讲脸,通过不光彩的手段获高分肯定不行。一味地为了所谓的文化成绩,置同学之情而不顾,没有同情和感恩之心,届时只能是对国家有害,对社会无益的一个赝品。

  说起“猪脸肉”,年关杀年猪的情景自然浮现在脑际。小时的年关是我们最期许的,一帮小朋友最喜欢围观杀年猪,并非欣赏那血腥的场景,而是盼着猪尿泡。屠夫把刀放入肥猪的喉管后会大声嚷,闪开,闪开,原来师傅要甩刀了,他担心伤人。屠夫做活时,有的猪主人十分讲究,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太婆,她会像城里人在中元节给亲人烧冥币一样,虔诚地烧上几张黄纸,一边烧,口中还一边念念有词。当然,杀鸡时也是如此,并说:“公鸡,公鸡,你莫怪!你是我们家里的一碗菜。”

  杀猪佬虽然做的是粗活,心善着呢,细着呢。他会把猪尿泡用热水洗净后丢给候了半天的我们。我们把此物丢入早已准备好的草灰之中,轮流用脚磨蹭,旨在把这个玩意儿磨薄。猪尿泡太厚了,如果不用脚磨蹭,里面装不了多少气,而且撑不开,飘不起来。如果用煤灰磨的话,效率会提高不少。那个时候,家里烧煤的不多,只好辛苦我们多费一些力气。大家轮流用脚磨新鲜的猪尿泡,根本就没有脏不脏的概念。磨得差不多了,就直接用嘴对着尿道口使劲地吹,裤带都撑断……

  一个让大家追逐游戏的气球就这么产生了,这是大家共同劳动的成果,是我们齐心协力制作的玩具,那种成就感是用金钱购不到的。窃以为,每一个人都只是一个过客,人生只是一个过程,磨、吹猪尿泡只是我已知人生过程的组成部分而已,而此过程中有苦趣,也有乐趣,其间所蕴含的快乐与金钱无关。

  “双十一张友文”一路走来,经历了一些风风雨雨,遭遇了与同龄人不同的故事,人生却因波折而精彩,正如小河因弯曲而美丽一样。

  如今城里不可能看见屠宰畜牲,如果要玩球的话,几角钱就可购到。可是,这种不费力就可得到的玩具却少了诸多劳作感、成就感、幸福感和价值感。有的人生来就拥有小车,与自己通过打拼换来的小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至少限定的词语会不一样(用逻辑术语来解,可以说道说道),坐在车上的感觉更是不一样。当然,要坐上自己的小车,还必须讲脸面、讲人品,要用智慧和汗水换得。如果坑蒙拐诈肯定是不行的,迟早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此前,良心的制裁早已启动。

  原来“双十一张友文”喜欢“猪脸肉”还是有讲究的,有说法的,旨在时时告诫自己:人有脸、树有皮。


  附张友文简介:自诩“双十一张友文”(参评副教授和“攻博”各十一次)、自名公安文学言说者、自号功不唐捐斋主;苏州大学博士生、湖北警官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特聘研究员、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班学员、全国公安文化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出版《回望公安文学》等专著四部,曾受邀到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重点高等院校及公安实战部门讲授“公安文学”43场次,并在部分高级中学和高校进行励志讲座数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