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小山与大山
来源:本站 | 作者:谭谈  时间: 2019-10-17

  

  我们站立在旁海的一片平地上,面对一座石山。坦率地说,如果是在我们湘西的崇山峻岭间,面前的这处高地,怎能算“山”啊?它只不过是大山间的一处石崖。区区八十多米,仅仅是一幢二十几层楼房的高度。然而,在这里,在面前这片平平的土地上,猛然耸立出八十多米的石崖来,你不得不从心里承认,它是山,是一座坚硬的、厚实的山啊!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什么是仙?仙是文化,是山的精神内核,是山外的山!

  面前的这座山,是一座有精神内核的山,是一座有美丽传说的山。这传说里,寄托着人们美好的道德追求……

  相传,好多好多年前,这海边,居住着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有一手酿酒打的好手艺,白天出海打渔,晚上在家酿酒。妻子在家织布补网。一家人生活十分殷实。他们的儿子也非常聪明懂事,读书特别用功。然而,有一天,丈夫驾船出海打渔,海上突然狂风大作,巨浪滔天……灾难降临到了这个家庭,丈夫从此再也没有归来。雨过风停之后,海浪送回来的,是几块打碎的船板……

  祸从天降!妻子面对大海,呼唤着丈夫,在心中默默地对丈夫说:就是砸碎骨头熬成油,我也把我们的儿子养大,培养成才。

  从此,她担起了父亲和母亲的双重责任,也接过了丈夫酿酒的手艺,日夜劳作。父亲去世后,儿子越发用功苦读。转眼十年过去,迎来了朝廷大比之年。已学得满腹经纶的儿子,进京赶考了。母亲送儿子上船,一再叮嘱:儿啊,考完后就赶快回来啊!儿子连连点头:娘,你在家要好好保重自己呀!

  儿去了。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再也没有回来。每天,母亲来到这里,面对大海张望。只有不尽的海浪,向她涌来……

  某一天,人们发现,这位望儿的母亲不见了,她的身躯化作了一座山,永远地耸立在大海边了。

  这个美丽的传说,也是一座山,一座无形的山,一座母爱的大山,滋养着这片土地,爱抚着一代一代后人。

  站在山前,我细细地观看,面前的一处高崖,是山,但它更是一个雕塑。她的形态,极像是一位立在海边,眺望大海,盼儿归来的老妇人。今天的人们,在这雕塑般的石山下,建起了一个慈母广场,立起了一个慈母雕塑,旨在弘扬母爱文化……

  “登不登山呀?山不高,但很陡。”有人问。

  “登!登!”大家异口同声地答。

  于是,大家迈开脚步就朝前走了。

  走过一段坡道,拐过几个弯后,在前头领路的当地姑娘站住了。她手一伸,往右边指去。我们朝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个绝妙的景致出现在面前。山腰间,独立着一块石头,活灵活现是一个挽着发结的老母亲的头像。姑娘说,风大时,那石头还晃动,但不会掉下来。大自然,是一位高超的艺术家啊!

  这山,全是花岗岩。路,也都是从花岗岩上凿出来的。石级因势而凿,高矮不一。有几处地方极陡,只能双手攀岩而上。刚上山的几级石级上,刻有两排脚印,一大一小。这里,被人们取名步母石。意在母亲带着儿子迈出人生的脚步。

  大山最美在高处。一番登攀之后,累出了一身热汗。这不高但很陡峭的山,终于被我们踩到了脚下。环顾周围,我们这一群人中,最早到达山顶的,竟是四个白发翁。我们四位老汉,于是开心地以胜利者的姿态,坐在山顶的岩石上,来了一张合影!

  当地人说,早先,这座山,紧挨着大海。山下,是壮阔的海面,有不尽的海浪扑来。如今,大海后退到十里以外。山下,是一片错落有致的楼房,驻扎下了一个一个家庭。不知有多少位母亲傍着这位伟大的母亲而居,接受着这位母亲大海一样母爱的滋润,传承着这种伟大的母爱精神。

  山下不远处,有一个远近知名的企业。他们在传承着当年那对夫妻的酿酒技艺,生产着白酒以及各种果酒。酒名,就取这山名:望儿山。

  望儿山酒业的酒博物馆,特地设有一个“妈妈味道”馆。走进这个馆里,一种母亲的温暖,一种儿时的回忆,就扑面而来。陈设在馆里的每一件旧物,都让你感到特别的亲切,特别的温馨。看到那些母亲们用来补袜子、纳鞋底的小用具,油灯下,老母亲埋头为儿女做鞋补袜的情景,就猛地来到了自己面前……此时此刻,那首熟悉的诗歌,就会响起在你的耳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慈母广场里,一幅标语赫然在目: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此时,我心中突然怦地一动:祖国,不也是母亲?她是我们十三亿中华儿女的母亲啊!

  望儿山,山外有山,有一座伟大母爱的精神之山!

  望儿山,山后有山,那就是伟大祖国那座巍峨的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