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史庆友:高考中的故事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19-09-15


  高考那天进了一趟城,看到考场周围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顶着烈日,在警察构造的警戒线外,或席地而坐,或站立,或慢慢地走动,而眼睛一刻也没离开静静的考场,望着高高的考场楼在守望。查了一下资料,高考陪考,我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的高考制度造就了一条风景线。

  笔者曾同陪考的家长聊过天,都知道来陪考起不了多大作用:家长都说知道不用陪,陪考弄不好孩子会有心理压力;也有家长说,不陪不陪,自己的路自己能走好。而考生还说,不用陪,不用陪,这样在教室里我会紧张;但是,这一幕风景依然年年重演,背后的原因谁能读懂?

  有人说是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这没错。一大家人,将所有的祈盼都集中在了孩子身上,高考是人生一次重大分水岭,考的好,前途无量,一人得道,全家人光荣,也有人认为这是当今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一个反映,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缺乏自信心的一种表现,也没错,但是都没说到根子上,如果你家有考生你也会这样,因为这是一种亲情的交代,一种良心上的支持,一种血肉之情。别的,都扯远了。

  人世间最伟大的是亲情,陪考真的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亲情的习惯力量无法改变。那种亲情的表现,在雨中风中不曾凋落。

  大家都知道孩子们准备的都很好,学校为考生提供的条件无可挑剔,考试这几天全社会都在为考生服务:交通、环保等一切能为考生服务的单位都用一流的服务、创造性的服务方式开展工作,高考工作一路绿灯。事情确实也真的不用担心,考生都已经是成年人,已经是大小伙子、大姑娘了,从生理角度,也不提倡家长来陪,从考生角度,也未必希望家长来陪,但是这种亲情习惯,又有几人能够戒掉?单位不论多忙,请假陪考,一路绿灯。陪考是普通家庭的一件大事,谁也放心不下。。

  关于陪考这件事,我是这么想的:能够让这么多家长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说明大家无法抗逆这种亲情习惯,这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延伸。更多是一种情感表达,说没用还真没什么用,说有用,也多数是心理安慰。在这里,还是要和陪考的家长说一句:孩子需要的话,就去;孩子不需要的话,就是去了也别让孩子发现,远远看几眼,心事就了了,心情就安了。

  家长也知道,大家都去陪考的话,可能会给考点周围的交通带来不便,弄不好会给孩子增加负担,要不咱就不告诉孩子偷偷地观望着吧。

  人间沧桑,世事总有变局,在太多的变数中,我们学会了珍惜,学会了彼此关照,我们的感情似乎也在陪考中变得更真诚。即使不在考场守候,也要送到考场。这种亲情,请不要用大道理来教育。

  即使是去陪考,我们谁都应该注意:要少打听,孩子刚从考场走出来,不能急不可耐地问孩子,高考是人生中最累最紧张的几个小时,谁不拼命,谁此时都需要亲情的安慰,脑子里已经是一片空白,你再忙着去问考的怎么样,孩子会不耐烦,即使是性格好考的好的孩子也可能会说:就那样吧。回答的结果是不咸不淡,让人失望,有的家长还会说:这孩子怎么这样,我等了几个小时,好心好意,怎么给了这样一个结果,这孩子怎么这样不懂大人的心,如果发挥的不好,回答的结果可能是:就那样吧!让你摸不着头绪,如果是女孩子还可能是“哇!”哭了起来。严重的还可能要影响孩子下一场的发挥。还是的家长有意无意的传瞎话:谁家的孩子考的好,谁家的没考好,传播的都是道听途说没影的东西,传到自己或者是别人孩子的耳朵里,更会引起孩子的情绪不稳定,为了孩子能静下心来,不问自己的孩子,也不去问别人的孩子考得怎么样,根本不去对比,对比也没用。谁家的孩子在考场上还能不尽力。陪考,是人间亲情的守护,但孩子已经是大人了,不是步步紧跟,给孩子点自由,能同知心同学说句心里话,对情绪的稳定会起很大作用。在不远处等待就尽到责任了!

  舐犊之情,谁经历了谁才知道。

  陪考,一条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