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同龄人的选择
来源:本站 | 作者:何申  时间: 2019-08-24

  

  我属虎,今年虚岁70,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年少在天津,对国庆节印象最深:先是在街边看欢庆队伍,后到海河广场列队通过检阅台。碧水滔滔,蓝天白云,红旗鲜花,张张笑脸,让我小小心灵随着白鸽飞翔志向高远:长大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在尔后漫长的岁月里,我曾做过几次“重大”的自我选择,选择的结果是:面向乡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文学作品回报我的祖国。

  记得那是1979年国庆日,新中国成立30周年,欢乐的锣鼓响起来,声声震动了我的心──经过5年插队3年上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此时我已是承德地委党校的哲学教员。入夜,星光灿烂,秋风送爽,我想,新中国走过不平凡的30年,历经坎坷,如今再扬航帆,前景令人振奋。而我呢?三十而立,家已有,“业”何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眼下确已到了给自己制定人生奋斗目标的时候了!

  此时的家属院,业余生活一片丰畗多彩:打家具、盖小棚、种瓜果、玩扑克、下象棋,而我则独爱看书。广读中外名著,浏览各种文学期刋,品味一篇篇令人心潮起伏的小说新作。既然如此,选择也就明了简单,即业余时间主要干一件事:写小说。如果说先前经历的事多是身不由己,那么,这是我人生道路上第一次主动的自我选择,将文学创作作为终身追求的目标。

  我自幼喜爱文学,有当作家的梦想。说干就干,想想我从天津市原英租界洋楼一路走来,往事万千,开笔流畅,并不费力。然作品屡投少中,难得发表。一写三载,浓发渐稀,生活窘迫,穷而愈坚。总结思考,道理明了:囿于小我,很难成功。只有胸怀天下,接近民众,感悟时代,才有收获。1982年国庆节假日,我搬家了。舍了家属院的房子院子棚子,挤进妻子单位筒子楼10平方米一间小屋,工作也调动了,到承德地委宣传部当干事,从6年教龄的教师,变成一名普通小干事。有人替我惋惜,说放着安稳工作和生活不要,为何自找苦吃……

  但我高兴,这个“苦”我愿意吃,而且必须吃!吃了才有丰厚回报。果然如此,走出校门,离开三尺讲台,面对千里塞北大地,我如鱼得水,素材多多,作品迭出:有两位农村姑娘包荒山,记者问婚事咋办?姑娘戏言:谁有志绿化荒山就嫁给谁。文章在《中国青年报》发表,很快,信件如雪片般飞来,更有十数人千里找来要成亲,一时成了县里头号新闻。暑夜不眠,我在招待所灯下看信到天明,不觉脚被毒蚊子叮肿,转天打针继续采访,写出短篇小说《春水岭的新闻》;又在某县为致富能手戴大红花骑马过街时,和电影《青松岭》里钱广原型一路到他家,一聊半宿,感慨过往,喜赞改革,很快写出小说《晚霞染红青杏沟》,皆在省报副刊整版发表。1983年,参加本地电视塔建设争议调查组,连开二十多场座谈会,个别谈话无数,又到高山微波站查看,坐铁斗缆车,大雪狂舞,百丈深渊,一根细钢丝拉着滑轮吱吱作响,同行人当时就犯了心脏病。后来在单位写调查报告时,忽然意识到这是太好的素材,下班回家就开笔写小说。斗室夜深,人坐马扎,方凳为桌,背对床铺,报纸遮灯,很快写出我的第一个中篇小说《云雾缠绕铁塔》,转年在《小说家》发表。由此,我就悟出门路:只要认定生活是源泉、是老师,素材就滚滚来,作品发表就不难,比闭门造车生编硬套不知强多少倍!

  1984年,一次重大选择摆在面前:年初我从干事提升为科长,年末又任地区文化局长,一年内连升四级。好心人私下对我说:你一年从干事到局长,且越过副科、副处,是全区最年轻的正处级。前景不错,但你写小说这事,可能会影响你的前程。

  人家说得不无道理,是放下笔一心走仕途呢,还是继续坚持业余时间搞文学创作?我很快做出选择:工作一定要做好,小说则要继续写下去,而且要写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作品。往下几年里,我最爱的事就是下乡、下乡、再下乡。

  那时承德地区八县三区二百多个乡镇,我几乎跑遍。大山深深,道路崎岖,一辆旧吉普车,几个出行人。司机笑言,咱这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拧达拧达又一村”。我说这是:“莫笑乡镇路扬尘,生活源泉动我心。”到乡镇后,立刻检查文化站人员房屋活动是否“三落实”,再和乡镇干部、文化站工作人员交换意见。天黑就住下,睡伙房热炕,抽大师傅的旱烟,聊乡村的诸事。夜半入眠,清晨起来喝碗粥,接着往下一个乡镇走。由是,乡镇里许多人与事,都深深印在我的脑子里,随身带的工作记录本,也成了我的创作素材本。

  电影《锦上添花》小火车的外景地,即在兴隆县六道河子乡。1988年夏抗旱,我在那里的大车店住了半个月,整日和乡干部一起往各村跑。回来几晚便写出中篇小说《乡镇干部》,随即在《长城》头条发表,编者按说:这是一篇描写乡镇干部的“原汁原味”的佳作。《中篇小说选刊》很快选登。随后,《七品县令和办公室主任》《村民组长》《一乡之长》《穷县》《穷乡》等数十个中篇相继发表,被称为“乡镇干部系列”,各种选刋纷纷转登并屡屡获奖。评论家雷达著文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写乡镇干部的作品不少,但如此排炮般密集写的,何申是第一人。

  而我的工作并未受到影响,全省基层文化工作经济交流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我局主抓的典型县被评为全国群众文化工作先进县。那么,文学创作时间从哪里来?很简单,只要下了班,除了吃口饭,其余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甚至正月初二去岳母家吃饭,饭前还躲到放杂物的小屋去写。至于每个国庆节,更是我的好日子,睡醒了就写,整瓶钢笔水眼见着一瓶瓶写光,每个夜晚,钟表指针不过零时乃至一两点,很少上床休息。

  1992年,我又面临一次选择:天津市委宣传部同意调我去任文艺处处长,并给一套住房。机会难得,条件优厚。此时,我的老母亲尚在,她非常希望我能重归故里。夏天,我和爱人孩子到避暑山庄照相留念。随后我去天津联系,走在楼房林立的街道上,忽然问自己:生活在这里,当然高兴,但还能有写乡村小说的感觉吗?回答是明确的:很难,甚至没有……

  真像京剧唱的:一瞬时……心里空荡荡,充满失落感。津门故里,那是我长夜里的梦中思恋;塞北乡村,则是我耕种的精神家园……人未归,割难舍,心纠结,愁煞我……

  说来可笑,这次选择的最终结果,却是“电视剧”和长篇小说定夺的:此时我已“触电”,夏末,继《一村之长》《男户长李三贵》等,又有我编剧的《青松岭后传》和《香水泡子》同日在塞北两县开机。爱人的工作调动一时难以落实,那边急着找我。我赶到剧组,做剧本的最后修改。随后又忙工作又忙着写长篇,到了冬天,当32万字的《梨花湾的女人》手稿要送出版社了,忽然想起:还有回天津的事呢!然时过境迁,心绪早已安然。那一日登华北第一高峰雾灵山,遥望津门故里,心中感谢天津市委宣传部;回首俯瞰燕山群峰,也罢,乡恋何从归故土,且把他乡当故乡吧,就此扎根承德近邻乡村吧!

  1993年,我调任承德日报社社长。上任之初,我主动选择去农村待半年,任驻村工作队长。雾灵山下,长城之畔,我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忙碌,派饭接连吃上百顿,不仅对村里的事熟谙在心,自己也变成乡下人。冬天,北京来电话,我胡子拉碴穿件旧大衣奔去,找到了京西宾馆,门卫见了说:快走,这不让进大车!把我当成车把式了。报到后,才知我荣获了“庄重文文学奖”,还要在人民大会堂开会领奖。别人说你这一身行头太差,我赶紧去西单买新鞋。过长安街,汽车飞驶,别人嗖嗖过,我硬是不敢,还是一位老者说,是从山里来的吧,把我带了过去。买鞋归来,又被一中年妇女拉走帮她去“试衣服”,要不是到了开会时间,肯定被骗。事后细想,此时我心神全在乡村、身入心入;全在小说,眼无旁物,而这正是写作者的最好状态,十分难得。

  1995年春节,农村改革热火朝天,我急于了解县乡干部年前年后的生活,正月十六一大早,便和报社同事坐车去县里。天寒地冻路面有冰,一不留神,车子滑出公路,从路肩哗哗出溜下去。下面是两层楼高的陡坡,若滚了车,性命难保。万幸!有棵半人高的小树,咣地把车卡住。打开车门,如倒豆子,我们顺坡骨碌碌滚下。定定神,请来村民,将车顺着溜到地里又推上公路,看看人、车无事,我拍拍身上的土,对众人说:咱们继续前行呀!

  到县里先谈工作,再说遇险,午饭压惊,又邀来几位善讲的老友,谁讲一段,我喝一盅。怕忘了,顺手记在餐巾纸上,归来口袋满满。随之开笔,写了一万多字,又去滹沱河旁省委党校学习。报到,还是数年前参加过的青干班,班主任大呼:你怎么又来了,进步也太慢了!此言不假,上个班的同学大部分都提拔了。我说惭愧,拿过房钥匙,每人一间,美得不行,比提拔了还高兴!上次两人一间,不方便写作。进房间关门接着写,几天后便有了中篇小说《年前年后》,然后挤进小面包车坐在发动机盖上去石家庄市里,烫得屁股要熟,找家邮局寄走。很快在《人民文学》头条发表,首页是编辑李敬泽(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写的编者按《何申的雄心》。这雄心,就是要将乡村、将农民一直写下去。转年,《年前年后》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并获《人民文学》优秀作品特别奖、《小说选刊》复刊后优秀作品金刊奖。同年,《小说选刊》杂志社与河北省作协在北京召开“河北三作家作品研讨会”,由此,我与谈歌、关仁山被称为“三驾马车”,在现实主义创作的道路上奔驰。

  1998年夏,为写长篇小说《多彩的乡村》,我又做出一个重大选择:辞去承德日报社社长职务。话一出口,众人皆惊:眼下人家都争官,哪有辞官的?有朋友说:如今要有“房子、车子、票子”,必须有当官的位子。别人争位子都争不着,你有位子却不坐,疯了?我笑道:我没疯,我很清醒。当社长,单位有套间办公室,外出有小车坐,请客用公款。但这些对我毫无吸引力,我不稀罕,我要的是时间,要的是反映乡村生活的作品。几经申请获准,立即退房退物,骑车回家写作。此时我47岁,从此无权无欲,门可罗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半年后写出45万字的长篇,随后又写“热河系列中短篇”,再写散文随笔,又习书法……

  如今回想,我感谢文学,让我贴近人民,跟上时代,远离权钱,保持纯真。其间,还曾有这样的乐事:我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去北京参会头天晚上,市里有送行仪式。我骑车到宾馆,见锣鼓声声队列两厢,心里正高兴,突然被人拦住不许进去。许久,市领导焦急地找出来,见到我问:何老师,你怎么不进去?我说人家不让进。领导发怒,拦我的人说,谁承想到他会骑自行车来。

  人生七秩,喜逢新中国70华诞。托新中国的福,我又有安稳幸福的晚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忘初心再扬鞭,面对未来,我的选择是,继续写下去,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伟大的祖国!

  (作者何申,原名何兴身,天津市人。中国作家协会原全委会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五部、中篇小说百余篇,创作影视作品多部集,曾获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