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登沙河杯纪实报告文学优秀奖】世界淡水第
来源:东北作家网 | 作者:谢初勤  时间: 2016-09-09

 


 

    世界淡水第一珠(节选)

                         一
    1991年,中国首创出成批量的淡水有核珍珠,打破了世界珍珠养殖史上只有海水有核珍珠的现状,开创了淡水有核珍珠养殖的新纪元。它的研创者正是来自潮汕地区的谢绍河。1994年,经国内外情报检索查证,国家有关部门专家鉴定,确认谢绍河研究生产的淡水有核珍珠为国际首创新产品;1995年,《淡水有核珍珠大面积养殖技术》获汕头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1995年,淡水有核珍珠荣获全国新技术新产品交易会金奖:1996年,被广东省列入“重点科技建设”项目和国家级区域性支柱产业。
    从此,绍河珍珠开创了我国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新纪元,“绍河珍珠”因而被誉为“世界淡水第一珠”。
                         二
    淡水有核珍珠较于一般海水珍珠和淡水无核珍珠,有其不可比拟的优点,尤其经过长期佩戴与皮肤接触更显光亮,它以独特的魅力,一问世便使谢绍河和他的新溪珍珠养殖场声名远播。
    淡水有核珍珠是高难度的科研项目,对淡水有核珍珠的发展前景,谢绍河甚为乐观。30年来,他创办的淡水有核珍珠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谢绍河创办的海、淡水珍珠养殖场先后分布于全国各地,养殖面积高达5000亩,其企业的生产规模和行业影响力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仅广东绍河珍珠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就独创了世界首创、国际领先的七大核心技术体系,经过技术成果转化,已经开发出了淡水有核珍珠、定型无核珍珠、附壳造型珍珠三大类技术产品。其中,附壳造型珍珠文化内涵丰富,人物形象逼真、造型清晰、色泽晶莹。目前,广东绍河珍珠有限公司年产珍珠达20吨。在不久的将来,他的企业养殖能力将达到年产直径10毫米以上的淡水有核珍珠和100毫米以上的造型珍珠超百万颗,并开辟“海洋牧场”养殖“南海大珍珠”,那时他所创造的财富是无法估量的。
                         三
    天然珍珠的形成有内因和外因:内因贝类软体部,细胞发生病变,外套膜外侧细胞增生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而形成“天然珍珠”;外因外来物质进入,刺激着外侧细胞增生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而形成“天然珍珠”。
    人工养殖珍珠是根据这一原理,选择体质健壮的珍珠贝称小片贝,取其分泌珍珠质最旺盛的边缘部位外套膜外侧细胞层,切成细胞小片,经过人工手术方法,移植到另一只育珠贝的内脏团或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由外侧细胞片增生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而形成“养殖珍珠”。
    谢绍河发明的专利技术,附壳造型珍珠,以应用淡水褶纹冠蚌作为育珠母蚌,从“第一代小规格珍珠”到“第二代大规格珍珠”,大小规格长期都需要使用,没有受淘汰的时候。而且,技术将应用于大珠母贝植模核,培育优质高端的造型珍珠,它是中国发明专利产品,发展前景可观。
    其实,谢绍河的珍珠之路也是历尽坎坷和艰难的。早在1982年,谢绍河开始在新溪镇六份村1.8亩蓄水池搞试验;
    1985年,初试培育出“淡水有核珍珠”产品5公斤;(约5万元)
    1988年,取得初试成功后,进入中试植核育珠生产;
    收获中试产品50多公斤,于1991年6月21日,在广州白天鹅宾馆召开的“第六届中国珠宝首饰交易会”上,由中国珠宝首饰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何乃华先生,在大会上向国内外宣布:中国研究成功,率先培育出“淡水有核珍珠”,产品将在本次交易会上推出。当时场面震撼,第二天吸引了原不想参加这次会议的200多名客商,国内外媒体也作了大量报道。
    谢绍河创新技术攻克了这一世界性难题,解决了插核育珠技术规范并实现产业化生产。1994年12月17日,广东省科委组织专家现场鉴定,确认为“世界首创”技术成果,开创了河蚌植核培育淡水有核珍珠新纪元。一只育珠蚌如果应用谢绍河的发明专利聚合技术,可再生利用2-3次植核育珠。母蚌资源再生利用,育珠周期短、养殖育珠成本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1994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绍河珍珠科技园,观看了公司员工在收获世界上第一批规模化生产的“淡水有核珍珠”。并听取了谢绍河的汇报,胡锦涛同志语重心长地说:“你从珍珠养殖、加工制作到珠宝销售一条龙,很好。现在一个是要千方百计地扩大批量生产,有批量生产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竞争力;一个是要注重保护技术,在竞争对手面前立于不败之地。几年之后,你将成为中国的珍珠大王。”
    1994年12月,《淡水有核珍珠大面积养殖技术》项目,通过广东省科委组织专家现场鉴定,确认为“世界首创”技术成果。
    2000年6月20日,谢绍河申请的《用淡水河蚌养殖珍珠的插核方法》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世界传统的河蚌外套膜植片培育“淡水无核珍珠”为植核培育“淡水有核珍珠”。随后,与谢绍河2000年9月22日申请的《一种淡水有核再生珠的养殖方法》发明专利技术融合使用:使每只育珠蚌可以再生利用多次植核育珠,在7年内收获一次有核珍珠和二次再生有核珍珠;淡水有核珍珠植核育珠技术升级,育珠母蚌资源得到再生利用,从而缩短了养殖育珠周期,总体效益明显,生产的有核珍珠比现有的无核珍珠经济价值提高十倍以上,大型珍珠可与“南洋珍珠”相媲美。
    1995年开始,广东绍河珍珠有限公司先后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仙女湖,安徽省池州市高岭乡、茅坦乡,福建省诏安县、福清市,浙江省海宁市,江苏省盱眙县等地设立养殖育珠示范基地。谢绍河先后到过江西省吉安市、洪城县、都昌县,浙江省武义市,江苏省南京市,湖南省常德市,广西省北海市,广东省湛江市等地,进行学术交流、讲座,向生产单位和养殖户讲授养殖课程、指导生产技术。通过基地示范、讲座辅导等多种形式的示范推广,带动全国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户上万家,年产淡水有核珍珠高达500吨、原珠产值达10亿元以上,12年累计总产量约5000吨,若包括深加工可增值2-3倍,总产值在200亿元以上。
    2011年,制订并发布了《绍河珍珠养殖技术规范》、《绍河珍珠植核技术规范》、《河蚌育珠品种及其珍珠名称》、《绍河珍珠淡水有核珍珠》、《绍河珍珠定型无核珍珠》汕头市农业地方标准;
    2012年,制订了《淡水育珠品种及其珍珠分类》国家标准(送审稿);制订并发布了《淡水有核珍珠(原珠)》、《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规范》广东省地方标准;制订并发布了《三角帆蚌多次植核育珠技术规范》、《三角帆蚌良种选育技术规范》、《河蚌内脏囊植核育珠技术规范》汕头市农业地方标准。为淡水珍珠养殖技术示范推广提供了技术依据,推进了我国淡水珍珠标准化进程。
    从2000年开始,谢绍河利用褶纹冠蚌进行了附壳造型珍珠养殖技术与加工工艺的研究。
    褶纹冠蚌,上世纪六十年代熊大仁教授推广淡水养殖无核珍珠初期,开始未有开展人工繁殖蚌苗之前,也有人曾用褶纹冠蚌植片培育无核珍珠。但因该品种培育的珍珠呈褶纹皮光、像大米颗粒,优质珠极低而被淘汰。熊大仁教授在七十年代就很重视研究生产附壳造型珍珠,他常说:要发展产业经济,珍珠必须多元化,要生产有文化内涵的象形珍珠。
谢绍河的发明专利技术,将褶纹冠蚌应用于植模核培育造型珍珠比使用三角帆蚌更胜一筹,生产的造型珍珠光泽度好,色调均匀,珍珠形象清晰,优质珠比例达到30%。该技术充分利用湖泊天然母蚌,培育多元化产品的造型珍珠,增加珍珠产品的文化内涵,塑造传统、宗教、现代、人文文化等形象。丰富市场需求,消费者反映良好。采用“公益养殖”模式,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附壳造型珍珠养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我国育珠品种单一、珍珠产品单一的现状,为我国珍珠产业转型技术升级做出了重大贡献。2011年,制订并发布了《绍河珍珠造型附壳珍珠》汕头市农业地方标准;2013年,制订了《淡水附壳珍珠培育技术规范》广东省地方标准(报批稿);2011年《附壳造型珍珠技术研究与应用》获汕头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1年度《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1年《一种造形附壳珍珠的养殖方法及其使用的造形珠核》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四
    30多年来,不管环境如何变化,谢绍河一直固守心中的梦想。在他看来,珍珠研究就是一生的事业,为了心爱的事业,再苦再累,也快乐。他始终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走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路子。“我的专利是自己的,也是国家的。”为此,他无私地贡献出专利发明技术,推动和推广珍珠标准化进程,为全国各大珍珠产区贡献珍珠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尽最大努力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珍珠是谢绍河的全部世界。对他来说,长期以来所做的一切“仅仅是打基础,现在才是一个全新开始。”采访中,他雄心勃勃地谈起他心中一个更伟大梦想:到黄岩岛建设一个顶尖的世界级“珍珠区域集群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南海大珍珠”,实施多品种养殖,推进海洋经济转型与生物技术创新应用,真正实现他的珍珠王国梦想!


 
作者简介:谢初勤,男,生于七十年代。毕业于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9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写作体裁:小说、散文。至今计有50万字左右的小说、散文作品发表。系广东作家协会会员,龙湖区作协副主席。作品主要发表的刊物有:《人民文学》、《北京文学》、《芙蓉》、《台港文学选刊》、《作品》、《粤海散文》、《短篇小说》、《佛山文艺》等。小说《垃圾人》入选《2011年中国年度小说选》。散文《蚂蚁的风骨》入选《2013年中国散文精选》。2012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小说集《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