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登沙河杯散文】贺建新:敬仰红松
来源:东北作家网 | 作者:贺建新  时间: 2016-06-02

     敬仰红松

     人们都赞美桃花的艳丽,赞美瑞香花的芬芳,赞美牡丹的高贵……可是我却赞美北方黑土地上的红松。因为,红松是一种平凡朴实的树种,虽然不那么俊伟,但它的生命力是那么的顽强。虽然,没有楠木的贵重、银杏的珍稀、云杉的挺拔、杨柳的多情;也没有牡丹那样娇贵,白杨那样挺拔,但它却有一颗甘为别人无私奉献的心。红松,当大自然受到暴风雨的袭击时,手牵手,肩并肩昂首挺胸,坚强地忍受着暴风雨的袭击。用身躯遮挡,为的是不让沃土流失,不让花草被雨淋,不让小树被风吹倒;当骄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时,红松,则伸出那巨人般的手臂,为身旁的小树、花草带来荫凉和爽快……在漫长的生命进化过程中,虽然没有产生太大的变化和演绎出拍案叫绝的精彩故事,但始终朝气蓬勃、郁郁葱葱。
    人与大自然之间,似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默契。就像我,冥冥间注定与北方的山水有个绿色之约,与北方的红松有个美丽之约。生长在南方的我,一扑入北方的红松林,心就发紧,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之情,似乎被恋人般地深深吸引。
    暖融融的春阳好像善解人意,当我走进红松林海之时,盈满眼帘的是茸茵如毯的草坪,翠盖斜偃的林木,弥望似海,泱泱欲腾。黑泥土在绿草叶的芬芳中呼吸,这才会明白,什么是“满眼的绿”。其实,红松有着与众不同的优良本质,洁身自好,秀外慧中,顶天立地,四季常青。红松没有华丽妩媚的外表,也散发不出招蜂引蝶的花香气息,可有着一身的正气和擎天的傲骨。
    在参天古木荫蔽着的路上,尽是从石缝里透出的丝丝凉意,不停地从脚底,诱惑着我的步伐。山上有许多诱人之处,半山腰的潺潺小溪,吟唱悠扬之歌,这都堪称大自然的绝世经典。在丛林深处,阳光透过树缝射向地面,红彤彤的松林,如一汪红彤彤的海,让人陶醉。据说,空气质量这般好的松林,不啻为北方的“天然氧吧”。已闻惯了城市中尘粉空气的我,感受到了一种发自心底的舒坦。这感觉就仿佛是有东西在按摩我的喉咙与气管,并小心翼翼地刷去了上面的所有尘粒,然后又轻洒上了几滴天然香水,让我使劲地呼吸着。渐渐地,这种感觉传到了心肺之中,进而又传到了大脑,传遍了全身。此时,我感觉到身上所有的细胞都在和我一起呼吸着,体内的杂垢正在迅急地向外涌动、喷发…… 这时的我,悠然地坐在一颗红松旁,当地的老百姓与我一同畅谈,并告诉我,红松是北方的“不倒翁”,寒冷而又肃杀的冬天,北风呼呼地怒号着,鹅毛大雪在天空中飞舞着,雪花无情地压在红松的身体上。但是红松以顽强的毅力和抵御寒风的傲气,依然挺拔。用坚定的信念等待着春天的到来,战胜一次又一次的风霜雨雪的袭击……
     红松,那种不畏艰险的精神如此坚定,是其他植物都不具备的!红松,虽然没有花的芳香;红松,虽然没有白桦苗条的身材;红松,更没有果树又香又甜的果实。但在悬崖峭壁的石缝里,别的树木难以扎根安身,惟有红松能傲然屹立,生机勃勃,翠绿长青。顿时,我明白了陈毅元帅那首大气磅礴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青松傲雪的深刻意境。“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一曲情真意切的肺腑心声,一句无所畏惧的钢铁誓言,袒露出革命者弃而不舍的人生追求。这首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态度,以及胸襟坦荡的优良品德。同时,也赞誉了不老红松那种无私无畏、勇于牺牲、造福于人类的献身精神。宋代诗人苏轼的一句“高处不胜寒”的名诗,折射出多少达官贵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尤其是那些忤逆、贪婪、枉法者,更是终日生活在私欲膨胀和噩梦连连的矛盾中。外面风光,内心惶恐,害人损己。而红松则不然,它是高处更胜寒。就因其不贪图荣华富贵,不计较功名利禄。所以无声无响,默默无闻地活得踏实;活得自在,活得有价值,活得受人敬仰和钦羡。
    红松,北方的“形像大使”,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就这么脉脉含情,散发着原始的绿意,流动着原始的美丽!在这山野丛林造就的和谐之中,人们已很难再来修饰什么。于是,我随着夕阳的余辉,兴致勃勃地下山了,乘旅游景点车而去。车辆缓行让我尽饱眼福。道路两旁满是参天红松,森林浴场,红松密布,宛如巨人守卫祖国的边疆热土,宛如在这原始森林里沐浴,顿觉身心畅爽。吸一口含有松脂味道的温馨空气,顿觉荡出心中的污浊之气。这里,到底是原始森林所蕴含的天然空气,异于其它林间,呼吸着含有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可以消除疲劳,使人精神振奋。有人说,红松有灵魂,有品格,我想北方人们那些淳朴、善良的品格,坚韧不拔的精神便是红松之魂在慢延,这种灵魂化为民族之精神,像怒吼的松涛一样,经久不竭,荡涤天际。
    回眸凝望,我仿佛看到那高高的山巅上,又有一群热爱家园的人们,正为子孙万代栽下片片红松而又浓密的绿荫。仿佛之间,那片我敬仰依恋的红松又在缓缓向我走来……
   


作者简介:贺建新,基层干部,自由撰稿人,市作协会员。从1984年开始,在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及新闻.杂文.言论等各类作品千余篇,50多篇作品获奖,多篇收入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