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登沙河杯散文】张建树:有月无灯不算春
来源:东北作家网 | 作者:张建树  时间: 2016-05-30

    有月无灯不算春

    跨过春节的门槛,寒冷的冬天陡的一变脸,压抑了好久的春天就一路撒欢如约而至,一头撞进正月。
    正月十五可是个好兆头,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选定了这个良辰吉日,他们放上烟花聚在一起狂欢,入夜在稲谷场上点上火把驱除鬼邪,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像一粒种子,一代代延续至今,内涵更加丰富,气氛更加喜庆。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点小灯。这是我小时候流传在我们河南乡下的一句顺口溜。现在每当每年元宵之夜来临的时候,看到广场里的孩子们点着五彩缤纷的灯笼,我就想起了童年点小灯的情景,缕缕的思乡情怀,很快融进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幻化成一生美好的回忆,想也甜思亦甜,千回百转欲罢不能。
    记得那一年我不过五六岁的光景,春节过后半个月就要过正月十五,在我们苏鲁豫皖交界处的农村,这天最为隆重的一个内容,就是家家户户晚上都要点小灯,一是秀喜庆,二是秀各家娘们的手巧。
    那时候很多家庭买不起灯笼,于是各家各户的妇女们就用豆杂面搓成圆柱形的面剂子,用手把面剂子的上半部捏出一个鸡蛋大小的空窝窝,在最上边的外沿处捏出一个薄薄的边儿,这小灯质量蒸的好坏,在这外沿上有很多讲究,手巧一点的妇女,能把外边的圈沿捏成各种各样的花型,百看不厌活灵活现;手巧笨拙的妇女,则随便捏上一个边儿,粗粗慥慥,就像一个不修边幅的麻脸婆婆。
    中午做饭时把这些放到锅里蒸熟,然后在空窝窝的中间插上一根火柴棍,外边包上一团棉花,天黑的时候,大人们在面窝窝里倒上一些棉油,有的兑上一些小磨香油,小灯就做成了。往往贪嘴的孩子们在倒油的同时,随手再撒上一点食盐,等把油烧干了,灯也灭了,面窝窝里的油和盐也都烤熟了,孩子们端着小灯就着香喷喷的油盐,有滋有味,美美吃起来惬意极了。
    夜幕降临,孩子们从家里吃过晚饭,端着大人们蒸好的面灯,像过年似的,蜂拥似的往庄里跑,既是想凑个热闹,也是谝谝自家的-小灯好看,庄里头更热闹,大人们坐着拉呱,孩子们则叽叽喳喳喊着玩。孩子们相互靠近,比谁家的小灯蒸的好看,小灯最亮,许多大人们在一旁抱着两个膀子嘻嘻嘻的帮衬着孩子们玩,谁的小灯蒸得好看,谁家的大人和孩子也觉着有面子,没面子的孩子耷拉着头,回到家里则会给大人吵吵闹闹,叫大人一阵心烦,有的还要挨上大人一顿的巴掌。
    一些富裕人家的孩子挑着大人们买来的花灯笼,在人群里悠闲悠哉,转来转去,满面春风;穷人家的孩子们,则站在旁边呆呆的看着,就像霜打过的茄子,一言不发,倚在树上像看西洋镜似的,不时也有胆子大一些的男孩子,满脸堆笑讨好似的,几乎哀求富裕家的孩子,也想过一把“灯笼瘾”,当然十有八九遭拒绝。蚯蚓不能站着尿,一旁的大人们只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比钢针扎在心里还疼。
    为怕别人看不起,有的大人急忙上前拉住自己的孩子,连哄带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孩子哄住老实一会。不乏还有一些好开玩笑的大人,走到富裕的孩子面前,半真半假的说,“快看,你灯笼底下啥时候咋爬个小红花蛇!”听其这么一说,谈蛇变色的孩子,突然像被蚂蜂狠狠蛰了一下似的,慌忙把挑着的灯笼扔在地上,两腿筛糠,吓得鬼嚎,这时用纸糊的花灯笼,瞬间被里边的小灯燃着,烘烘着了起来。乐得一圈子的人哈哈大笑半天,一圈子人又是抱孩子,又是哄孩子,孩子的大人,不但没生气,反而似乎更开心,用手点着始作俑者的额头,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那份温馨、那份喜庆,至今在我的 脑子里游来游去,感动不已。
    明代大诗人唐寅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看来元宵之夜小灯的魅力,源远流长古已有之,难怪后人如此执着世代传承?
    历史是一面镜子,文化的传承是一份责任,忘记历史就是忘恩负义,延续传承,就是延续自己的道义,延续中华民族的美德,退一步讲,它也是渐渐拉长父爱和母爱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