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登沙河杯散文】钟祥斌:苍山如海
来源:东北作家网 | 作者:钟祥斌  时间: 2016-05-26

    苍山如海


    我走到一处石板铺就的平台,我将身子倚在一块石壁上,面对已发白的东方,等待着一个伟大的时刻,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在等待,几十年的奋斗和追求都和这样一个伟大的时刻相连,东方的天空像明净的琉璃,由青蓝色变成了紫色,飘动的云彩像一幅幅巨大的幕布,又像一件件硕大无比的霓裳羽衣,不断地变幻着色彩,紫色、红色、黄色、金色,在巨大的金黄色的霓裳羽衣簇拥衬托下,红日露出了她的脸膛,很快跃出云端,顷刻间天地一派金光灿烂,整个千峰万壑笼罩在祥云飘渺之中,看那千峰万壑就像一只只雄鹰张开苍劲的翅膀在欢呼,欢呼万物之神的莅临,连绵的群山像海洋的波涛,掀着狂波巨澜。

    此时此刻我面对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心朝澎湃,豪情万丈。我离开石壁,任凭狂风劲吹,撼然不动,稳稳站在平台中央,又手合十。这一刻,万万千千地巨浪在山下跃动,好像是那么遥远,又好像是触手可及;风声,水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万万千千的洪钟响彻宇宙,又如春雷之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面前无边的天际,春雨撒下,土地上,禾苗吐绿,绚丽的花朵开放。晨风吹拂,阳光普照,天地万物都新鲜可爱,这一刻,我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和天地宇宙完全融汇在一起。面对着太阳,心中千思万绪,这时都化作一念,感恩,感恩太阳,感恩她惠泽万物众生。

    我少年时代就有一个梦,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个梦一直支撑着我,成为我奋斗的一个宏大目标。

    凡事关键是在做。我几十年走来,所做的桩桩事情,如同含辛茹苦栽植的一棵棵果树。我徜徉在树下,望着累累硕果,甚感欣慰,这些硕果可供人们品尝解渴。就像一条漫漫泥泞路,你为它填一锹土,搬一块铺路石,那么走在路上,你就会心里踏实。生活中,每件事我们都要用心去做,如同一个鲜花盛开的田园,需要我们细心浇灌。

    我们以一颗善心一颗爱心来做人处世,最要不得的是冷漠。我在报社的时候,几乎倾两年的业余时间忙于冰峪的开发。那是198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冰峪,却意外地发现了冰峪独特的优美风光。一种灵动的气息拂面而来,说它是桂林山水它又不是,妩媚奇秀,与东北那种浑厚的风韵迥然相异,使你敞开心扉,与这种朴拙和纯真相感动,相留恋,相倾注,我惊叹,我驻足,我徘徊,竟然忘了到这来的目的。

    然而当我走进山村,却发现这里的人们是这样的贫穷,与这旖旎的自然风光是这样的不谐调。一个念头在我心中涌起:庄河老百姓这么穷,为什么不搞旅游,以此拉动经济的发展呢?经过调查,得知冰峪之名的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李世民征辽东路经此地,正是三月阳春,沟外青山吐翠,而沟内则冰封雪飘;沟口狭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太宗见此奇观,欣然命“冰峪”,又称“兵御沟”。此外,冰峪中心的最高峰——拦马墙,是因曾拦住唐朝大帅薛仁贵的战马而得名。

    一个善念在你心中升起的时候,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只有不断地坚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克服困难,才能实现。

有了这个念头我就去做,找到保护区,保护区的领导给我安排了向导,我背着干粮和水壶,走过冰峪四十华里的山山水水。带着笔带着本,有感触就写,考察完了景区,五千多字的《对庄河冰峪文化旅游的设想》也写出来了。

    当我走到仙人洞时,更被一种浓郁的山野气息所笼罩。眼前闪现一座寺院,这座寺院已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古铜色的院墙已成断壁残垣,进到里面是洞,洞里豁然开朗,地上残留着房基,依稀可见当年繁盛的香火,洞顶露出一块蓝天,可谓鬼斧神工。寺院外面有一个很大的平台,平台周围长满了高大的红松,遮天蔽日。向导给我介绍,这个寺院的住持叫宏真,领着僧人种树,沟里沟外种了无数的树。听说宏真墓就在岭下,我去拜谒了宏真墓。墓旁古木参天,坟头残碑,草纸香头寄托着后人对他的怀念。宏真领着弟子们植了这么多树,让后人享受到恩惠,人都在做事情,做事情要想到子孙后代。我又被高僧宏真的精神所感动,这更进一步激发了我搞冰峪开发的勇气。

    旖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历史传说的完美结合,不正是冰峪神奇的旅游价值之所在吗?

    第二天,我就赶到庄河县委,在县委大院找到县委书记。我将来意说明,把设想拿给他。他很感动,马上把县长、纪委主任、宣传部长找来,就这样,我把我的设想和盘托出。其后两年时间为了冰峪的开发,我搭上了大部分星期天的时间。

    随后,我给市长写了一封关于冰峪开发的信,市长又将其转给了刚成立的旅游局的领导,不久国务院副总理来大连,市长带领他们看了冰峪的独特风光,接着立项,修路,……终于,冰峪成了国家旅游风景区。

    冰峪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开启了旅游文化时代。

    今天,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

    1986年,我看见《经济日报》上面有一篇关于企业文化的文章。我马上眼前一亮,弘扬中华文化,企业文化不是最好的载体吗?现在社会是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就是企业文化。我就下定决心,要把中华文化作为大本大源,将其贯注到企业文化中去,把企业文化作为载体来弘扬中华文化。我定下一个理念,“中华文化企业文化化”,立志把它推向全国。中国的现代化要靠企业,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于是召开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的念头,时常在我的心头萦绕。这也是我那颗不安分的心在起作用,总想着自己的一份担当。

    有了想法,就要付诸实施,首先要取得领导的支持,当时我了解到原中纪委副书记韩天石在五十年代是中共鞍山市委书记,他提出了一个孟泰精神,王崇伦精神,所以我就给韩老写了封长信,把我的设想提了出来。过了一个多月,我接到一个电话,是韩老的秘书胡文彬打来的,说韩老到大连了,他想听听我的汇报。这样我就见了韩老,也获得了韩老的支持。

    接着我又给大连市委书记写了封建议书,建议在大连率先召开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一个星期后,我接到市委办公厅的电话,说书记对建议书已批示,让我去拿复印件。书记的批示简洁明快,加上惊叹号六个字,就是“此意见很好!”我拿到书记的批示,连着找了十一家单位,作为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的主办单位,盖了十一枚印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接着我又开始筹措经费。当时正是冬天,我去找一些企业老总,单位找不到就到他们家,不在家,就在楼道底下堵。楼道底下有过堂风,站久了,脚冻得钻心的疼,手冻僵了,我不断的搓着手,有时在楼道里跺跺脚,跑一跑,就这样一家一家地跑,一个月的时间,我跑了五万多块钱。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我开始调研、筹备材料。我先到当时企业精神搞得比较好的大连化学工业公司去调研,当时总经理忙于老厂改造,我到企业去了几次,也没看到人,我一如既往,还是到他家去堵。到他家才知道早已搬走,搬到金家街一带,但具体地址没人知道。于是我就跑到金家街,在茫茫楼群中一幢楼一幢楼地打听,最后终于在晚上十点多的时候找到了。我开门见山把来意说明,就谈了起来。他先从吴运铎开始谈起,谈到大化为解放战争做出的贡献,为共和国做的贡献,谈到大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看一下表,已是凌晨一点多,我起身告辞,他抓起电话要给我派车,我谢绝了。当时大连还没有出租车,我从金家街一直走到我东关街的家,此时东方已发白。我却不觉得疲劳,因为我心中充满了快乐。

    这样我连续调研了二十几家企业,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接着我就代表大连十一家主办单位到北京去请人,这时已经是1988年的6月,北京天气非常炎热,我在大街小巷里跑,一家家寻找,请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最终在北京六铺炕工人日报社会议室,召开通报会。那天来了三十多人,作家丛维熙,文艺报副主编吴泰昌以及中央各大报的记者。我在通报会上向大家介绍了大连市委市政府搞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划,在这一背景下召开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并邀请大家到大连参加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我又把大连十一家主办单位做了介绍。大家愉快的接受了邀请。

    1988年7月8日,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在大连虎滩宾馆召开了,《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中央媒体对此次会议进行了专题报道,直接推动了企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会后将研讨论文结集出版《企业文化探索》一书。

    回想那两年,白天,我在报社要编版、要采访,还要带实习的大学生,因为这是我的本份,是我的编辑、记者工作职责之所在,这是必须要干好的。晚上和

    星期天,就到企业调研,策划企业文化研讨会相关事宜。难,知难则不难。凡事,事在人为,而且人总是会感动的。想起来不仅是我把十几家中央媒体,还有著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请到大连,而且还取得包括从市委书记到工会主席等领导的支持,都是由我的诚心所打动。其实这种诚意,这种热情就是天心,也就是你的一念和众生的一念相交。

    事后,有不少人问我成功的原因。我说,把自我放下,没有得失之心,人有无限的潜能,关键在于我们的心,人有多大心量便有多大事业。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已载入2004年出版的《中国企业文化年鉴》。

    从此,我一直在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追梦路上奔波行走。1994年我毅然辞去新闻部主任职务,创办大连市企业文化研究会,专注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长途跋涉。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不要对立,不要分别,此谓圆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类不能独存,世界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互相依赖便没有存在,大自然和宇宙对我们呐喊,我们的心灵应当回应原初的世界。

    近几年,环境保护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热点话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最近的全国两会指出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十三五进一步关注生态环境的改善。

    面对环境问题每况愈下,增强人民大众的环保意识迫在眉睫!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势在必行!于是我连着几年向各级领导呼吁,向全国企业家呼吁,终于1999年8月27日中国首届企业文化与环境保护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了。盛夏,骤雨初歇,成园山庄的田园,空气格外清新,阳光破开云雾,果园里果树上的露珠晶莹闪亮,一栋栋五颜六色的别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一座欧式的会议大厦于绿树环绕之下矗立在半山坡。参加“中国首届企业文化与环境保护研讨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几位企业家陆续进入会场。原国务院特区办主任,商业部部长,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胡平也特别从北京赶来参会。会议围绕 “为了企业长远利益,为了国家和民族昌盛,为了人类和地球,建设企业文化,加强环境保护”展开讨论。我在会上向全国企业家提出忠告:环保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不能等空气不能呼吸了,水不能喝了,才关注环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会上通过了我连夜起草的《中国企业界关于环境保护的大连宣言》。今天北京发布的红色环境预警证明了一介布衣的价值。天下者,天下人的国家,天下人管天下事。中国首届企业文化与环境保护研讨会开启了环保文化的时代,人民日报以“关注企业的绿色度”为题对这次活动作了报道。此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环保,引入环保概念,进行环保文化建设。

    文化创新重要的是一种自觉,一种对历史时空的把握,无论是企业文化、环保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它们贯穿历史,延续历史,与历史同在。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更是在创新中、在历史中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