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叶 开:妙人妙趣妙世界
来源:本站 | 作者:叶开  时间: 2016-05-24

    善与妙的交融,让黄永玉先生的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非常得趣,妙然天成。
  很难找到一个正确姿势来读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身体要放轻松,脑袋要清空。好小说不仅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还创造一个完整的奇妙世界。
  卡尔维诺深知读书姿势之妙,在长篇小说 《寒冬夜行人》 一开头,他就写到了读书种种可能姿势。倚靠着沙发不错,躺在床上也好,趴在地板上,托着下巴翻动书页,则是孩子们的专项能力。
  我小时候喜欢上树,也在树上读书。老家院子里有五棵果树,都是番石榴。读 《西游记》 要倒挂在树枝上,随风摆荡,看看光滑圆润的番石榴果子,翻动翻动书页,看其图,读其文,体神奇,味奥妙。只见那石猴见风就长,在花果山自由自在,风餐露宿,摘桃饮泉,不知时光之飞逝。一日,随众猴爬到一个瀑布飞腾,水帘洞府,一腾身跃入瀑布中,实在令人神往。
  读无定姿,思无止息。黄永玉先生写《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文字流动也自由自在。小说里,张序子在朱雀城随便长着,与太婆、婆、爸爸、妈妈一起,见识各种奇妙人等。他好奇,但不被打压。他什么都读,《论语》是看的,《庄子》 也背过。担任男校校长的父亲从上海订阅漫画杂志,是他的美术启蒙。除了在学堂读书,还要上山,要满地野跑。一个孩子自由自在、充满好奇地长着,他的身体和心智都在慢慢伸展,这才是好的环境,能涵养心智,活泼性情,才能于未来复杂世事中,妙不可言地善意待看世界。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我认为是最好的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家中,跟黄永玉先生语言最榫拍的,大概是李劼人先生。历史观深邃,叙事磅礴,语言运用生动,古雅现代兼治,跳脱活泼,读来唇齿生津。
  黄永玉先生笔下的朱雀城,本是个方外妙地,很像花果山水帘洞。而小说中的婴儿、儿童、少年张序子,也算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小猴孩。石猴看世界是好的,于是跳来跳去,内心愉悦。他看天空也是好的,运两道金光直冲斗牛,吓得玉皇大帝赶紧派顺风耳和千里眼去打探消息。
  张序子老爸老妈是妙人,爷爷是妙人,太婆是妙人中极品。毕竟在八十多岁重新回看,又是画家的精细眼光,保有新鲜活泼有趣顽皮心态,活灵活现,恍惚不可方物。
  这是一个妙人跑来跑去满溜达的世界。出了个张序子很正常。他不用你的角度看世界也正常。他不在僵化的科班里上学,也不摇头晃脑死读书读死书。他所经历的民国教育,虽然物质条件不如现在,但寓于传统又不封闭,呵护心性,而根植于人的教育,融汇中西,富有弹性。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八年》 中,张序子十二岁从湘西朱雀城来到了福建厦门,进集美学校读书。不到半年,日寇入侵,随集美学校搬到山里的安溪县城。安溪是一个妙地方,山水形胜,都可以列入妙品。现在以铁观音闻名于世,读黄永玉先生作品,知道当时也有极品铁观音,他那在集美农业学校做校长的舅舅和舅妈,就颇好安溪铁观音。安溪且保留着一所极完备的文庙,高檐黛瓦,方正大度,简直是千百年来,就等着集美学校搬入了。
  十二岁男孩子,正是充满好奇、调皮捣蛋的年纪,在山里的县城,在周边丛莽,都能发挥自己,拓展自己,自由自在地生长。那时的集美学校,我看成是小的“西南联大”。战火中,民族存亡,文化薪火不灭,各路前辈豪杰经过,大都会来任教。短则几月,久的几年。老师们各有绝技,且存宽厚之心。这对孩子是绝好的引导。调皮捣蛋而不落入“熊孩子”之窠,就要靠师长辈的“言行”了。小孩子虽然未成年,但对老师、长辈,都是“听其言,观其行”的。因此,“身教”真的很重要。这些老师对孩子们都很好,善良,宽厚,且容忍不同者。他们对孩子们更多是保护和激发。序子或黄永玉在集美学校三年留级五次,照样得到老师们的原谅。他喜欢木刻,美术老师也是十分之鼓励,并不打击他“不务正业”。
  群山环抱中的安溪是个好地方,民风淳朴善良有趣。搬到安溪文庙中的集美学校,也是妙人集中营。“妙人”,是有趣、得趣、宽厚,自得其乐,与自然、世界及他人有良好能量交流的人。拘泥于某教,严格严厉过分,都不会是有趣的“妙人”。
  黄永玉先生在写到瓷都德化时,说一个女子“长得很妙”,是德化一对青年夫妇中的妻子。这个“很妙”是长得到底怎样? 我说不出来,但觉得这样写很妙。那次开黄永玉先生新书发布会,我偷偷离开安溪去了德化,当地朋友领着参观了柴窑龙窑,品尝了柴烧瓷器泡的好茶,吃到了若干当地美食。知道原来德化也是个妙地。
  通常人们会说,“这个人很美,很可爱”,或说“很帅”等等。可很少人会说“长得很妙”。“妙”到底长成什么样子的?言外有意,联想翩翩。妙人辈出的时代,有些人会长得很妙。呆人辈出的时代,有些人会长得很呆。所以,妙———这个字在当时的安溪,应该是一个非常精妙的归纳———安溪妙人辈出,到处都是很妙的事情,碰到一个新朋友也很妙。而且,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人都很善良,很包容,给了序子极大的成长空间。
  黄永玉先生语言考究,看着不动声色,自然而然,味道就在这里,在很多细节里。语言自然准确最难,矫情做作大发感想最容易。要色香味俱备,浓淡得宜,你必须细读,才能体会其中厚味。
  黄永玉先生在 《我的文学生涯》 里说:“平日不欣赏发馊的‘传统成语’,更讨厌邪恶的‘现代成语’。它麻木观感,了无生趣。文学上我依靠永不枯竭的、古老的故乡思维。”
  好文字,活色生香地妙。不是绝对不用成语,而要谨慎,准确、自然、妥帖、得趣。
  这样的一个妙世界,对独自一人来到集美学校读书的十二岁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这个孩子正在展开他个人独特的人生,整个世界正在徐徐地向他吐露那些、之前可能不一定知道的秘密世界。但你得是一个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热爱探索的人。妙人看世界,无非妙事。不妙人看世界,则大为不妙。
  十二岁闯荡江湖的少年,以妙观物,是非常重要的。他经历的江湖,他面临的世界还有待展开,遇到的恰恰是一个善展开的世界,不是恶展开的世界。
  那样兵荒马乱之际,难免盗贼横生,骗子辈出。可是,序子却碰到了各种善意善良。由木刻家野夫先生牵头的“木刻协会”,在福建、江西一带以木刻宣传抗日并吸收会员,凡缴纳三元二角者可以入会,并能收到协会寄来的木刻刀一组,以及野夫著 《木刻入门》 一本。序子看报得知,心大动。他没钱,动员富二代林振成去入会,可林振成正在制造“永动机”,序子没办法,自己给协会写了一封信,说了自己的初中生身份,远离家乡,没钱,却爱木刻。过了一段时间,他收到了一个包裹,木刻协会寄来了一套六把日本产木刻刀,一本 《木刻入门》,鼓励小序子好好木刻,为国出力。
  不仅不是野鸡协会,不骗钱反而倒贴。这种好事,真不多。
  “善推演”是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里最重要的叙事动能之一,我知道了黄永玉先生的深意。序子虽小,但善结人缘,有很多死党。死党们有时还彼此打架,头破血流。但他们分开以后,写信给他痛哭流涕。后来牺牲在南洋抗日前线的蔡金火写一封信,流泪了还不承认,说“我其实不是流泪。”另一死党尤贤旁注:“他其实真的是流泪,想着你。”等等。
  善与妙的交融,让黄永玉先生的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非常得趣,妙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