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2日 星期日
《仓央嘉措》作者:为一位伟大诗人立传
来源:德州新闻网 | 作者:张富涛 王晓松 高艳国  时间: 2011-07-06

《仓央嘉措》作者高平:为一位伟大诗人立传


 

    人物档案:
  高平,诗人、国家一级作家。1932年出生,山东济阳人。1949年8月参军,历任第一野战军政治部战斗剧社、西藏军区文工团及文化部创作员,甘肃省歌剧团编剧,甘肃省文联专业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大雪纷飞》等诗集十四部,文艺论集两部,散文集三部,歌剧一部。作品多次获全国大奖,2010年出版长篇评传体小说《仓央嘉措》,获评香港《亚洲周刊》2010年度全球华人十大小说、中国作协《作家文摘》2010年度中国十本最有影响的书。

  6月27日,著名作家高平先生应邀在德州学院“中南大讲堂”,就“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和他的情诗”进行了精彩的演讲,数百名学院师生现场聆听。本报记者专访了高平先生,现将部分专访内容摘录整理以飨读者。
  记者:电影《非诚勿扰2》中引用了仓央嘉措的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使得社会上兴起了一股仓央嘉措诗歌热潮,您如何看待仓央嘉措和他的诗歌呢?
  高平: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仓央嘉措绝对是一个很杰出的,第一号的诗人。虽然他活了只有24岁,去世已经300多年,但他的诗歌历经300多年风风雨雨,还在民间传唱,还同样具有生命力,受到人们广泛的爱戴,他的人生也是值得同情的。
  记者:为什么您有“同情”这样的看法?
  高平:我对他的同情,是在我了解他的生平遭遇以后出现的。我觉得这个人物和自己有点共同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与我有点共鸣。因为他本来没有任何权益欲望,但由于政治需要,才把他从民间弄到西藏最高权力机构的殿堂。1682年2月25日,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在刚刚建成布达拉宫与世长辞。五世达赖的亲信弟子桑结嘉措,为了继续利用达赖的权威掌管格鲁派(黄教)事务,密不发丧,欺骗了广大僧侣大众及当时的清帝康熙,时间长达15年之久。1696年,康熙皇帝在平定准噶尔的叛乱中,偶然得知五世达赖已死多年,十分愤怒,并致书严厉责问桑结嘉措。桑结嘉措一方面向康熙承认错误,一方面派人寻了15岁的仓央嘉措作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这就是六世达赖,也是西藏闻名于世的浪漫诗人。当时他已经在民间有了15年的经历了,有了恋爱的经历,他不适应,他觉得很苦恼。他不愿意过那种生活。而我呢,1951年春天背着卡宾枪进西藏,不料8年后却被打成“右派”,被人用苏式步枪押着走出了西藏。
  记者:这么说,你有着很深的西藏情结?
  高平:对!藏族人民的纯朴感情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记得进藏那年,有一天我们翻山的时候迷路了,雪很厚,找不到下山的路。到了山下以后,天已经黑了,找不到住的地方。后来看到有一点灯光,是一个藏族百姓的家,他们的房子很小。我们三个人就跑到他家里。这户的主人说你们就睡在这儿吧,还有牛粪的余火,比较暖和。那个房子很小,挤不下四个人了,没有地方睡了,我问他在什么地方睡。他只说不用管他,他有地方。我们睡到第二天起来以后一看,周围没有别的房子。主人哪里去了?找不着。最后看到院子里的雪地里,有一个小鼓包——他睡在院子里,夜里下着大雪,他就盖着大皮袄,雪把他整个人埋在里面了,他把房子让给了我们。要知道我们素不相识啊。后来,在修筑川藏公路的过程中,我又路过他家。我专门离开公路,跑到山上去看望他,我就告诉他不久以前我们在这里住过,来感谢他。他却说没有这个事儿。完全忘了,也可能对其他很多人他也都这么做过。做了好事根本不记忆。他的名字我还记得,叫才扎。所以后来我把这事写了一篇散文叫做《暖雪》。西藏人民的朴实深深地打动了我。
  记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创作小说《仓央嘉措》的想法?
  高平:当时进军西藏以后,经常看到藏族人跳舞,听到他们唱歌。有的时候,我收集民歌,他们的民歌翻译过来的,觉得他们的歌词写得很美,就做了些记录。1954年公路修通了,修到拉萨以后,我在拉萨逛大街,大街上有的喇嘛摆一个小摊,在那里卖黄纸(又窄又长的)藏文的“书”。我开始还以为他们卖的是佛经,后来人家告诉我,卖的是诗,不是经。是什么诗?说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作品。我不懂藏文,就去找汉文翻译的作品去看。后来就发现有很多汉文的译本。最早的译本大概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吧,于道全(音)的。后来又发现很多很多译本,都不一样。最少的是30多首,最多的是100多首,都说是仓央嘉措情诗,结果一读就发现有一些和我听到的民间传唱的一样。可见他的诗作在民间流传甚广。我觉得那些诗非常具有人性,感情非常真挚、非常清新。我觉得这个诗人很值得尊敬,我就开始想知道这个作者是个什么人。我开始在各种历史记载当中寻找这个人的踪迹,凡是有关他的我都抄下来,积累这个材料。对于仓央嘉措这个人,他的生平事迹,还有所有搜集到的他的作品,积累这些东西,积累了有30年之久。这是一种热爱,一种兴趣,没有想到能写成什么东西。一直到了1983年,距离我第一次接触他的作品已经将近30年了。这时候我就觉得,我应该把这个人写一下,他作为一个很年轻的诗人,有这么纯真的感情,写出这么美好的诗,是个天才。
  记者:这部小说的创作花费时间比较长,出版后引起了什么样的社会反响?
  高平:从积累素材算起,前前后后用了将近30年,写作集中了4个月的时间,有25万字。它的出版又拖延了20年。最初由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前后印了三版。现在已经是第四次印刷。主要影响是在去年比较大,香港《亚洲周刊》把这本书评为“2010年度全球华人十大小说”之一,同时,中国作协的《作家文摘》将它评选为“2010年度中国十本最有影响的书”之一。还有就是仓央嘉措的影响大增,他的情诗在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当然里面也有托伪之作。目前社会上多数观点都和我的基本一致,都承认仓央嘉措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记者 张富涛 王晓松 特约通讯员 高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