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初国卿:“辽东帽”留给辽海的一笔大遗产
来源:本站 | 作者:初国卿  时间: 2015-12-29

    数尽辽海文化名人,第一个当为管宁。管宁虽非出生在辽海,但平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辽东度过的。《三国志·魏书》说“宁在辽东,积三十七年乃归”。管宁活到84岁,在当时是很长寿的人,但在人均年龄只有30岁左右三国时代,37年就是一生,况且在辽东这37年又是管宁当时成就和后世影响最大的时期。只凭一顶“辽东帽”的典故,他就可名扬青史,誉其为“辽海人文始祖”,也不为过。近几年,我曾数次到辽南寻访管宁的足迹,不是寻找那顶“辽东帽”,而是为了感受管宁留给我们辽海地区的一脉文化馨香。
 

 
    管宁字幼安,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的后人。他出生在当时的北海朱虚,即今天的山东省临朐县。《三国志·魏书》记载,管宁16岁时父亲去世,亲戚们同情他,赠送了许多财物让他葬父。他却坚辞不受,自己有多少钱就花多少,最终简朴地安葬了父亲。还说他“长八尺,美须眉。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相友,俱游学于异国”。看来他是一个大个、浓眉、长髥的美男子,并有一群同气相求的好朋友。
    管宁在来辽东之前,有两件事让他名传天下,这就是后人都知道的“锄园得金”和“管宁割席”的故事。故事的出处是《世说新语》,说是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管宁一锄头下去,翻出来一块金子,于是他把金子往旁边一拨拉,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地继续干活。后面的华歆则犹豫了一下,把金子捡起来,掂量掂量,抬头看看管宁,又扔掉了。过了几天,他们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街上有达官贵人经过,乘着华丽的车马,敲锣打鼓。管宁像没听见一样,继续读书。华歆却坐不住了,跑到门口观看,并对达官的威仪艳羡不已。等华歆回到屋里,管宁掏出一把刀,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和华歆分地而坐,并说:“子非吾友也。”意思是:“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这两件事所成就的两个典故,让管宁之心地纯净、举止高洁的风范从此成为举世皆知的佳话和后世学习的楷模。
    细节可见修为,此后管宁与华歆在人生态度和理想道路上自然是泾渭分明。急于荣利的华歆果事曹操篡汉,虽然曹丕后来赞其为“国之俊老,一代之伟人”,但终不如管宁的始终高节,千古称为完人。
    管宁的林下风范和高士情怀正符合魏晋时代的审美追求,所以《世说新语》将他的故事列入“德行篇”,意即这样的举止才是高行大德之人。而这在东汉末年,在社会混乱时期,管宁的不为时俗左右,坚守道德高地的做法,更显示出了一个高士的本色修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中原地区群雄逐鹿,心怀寂寞的读书人纷纷避乱出走,于是管宁和好友邴原、王烈相约来到相对安宁的辽东地区。
    管宁等人来到辽东的时间到底是哪一年,史无记载。但按《三国志·魏书》所说,他在辽东“积三十七年”,于“黄初四年……文帝即位,征宁遂将家属浮海还郡。”辽东与当时的魏国首都洛阳相隔悬远,管宁一家“浮海还郡”快则黄初四年,慢则五年。如果是黄初五年,则为公元224年。如此说来,管宁到辽东的时间应该是公元187年。
    这一年的辽海地区是怎样一种情形呢?据《三国志》所载,时任辽东太守的公孙度得知中原一带正处于动乱之中,于是图谋称王。他分辽东郡为辽西和中辽两郡,分设太守之职,渡海收取东莱各县,设营州刺史;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其父公孙延为建义侯。为汉朝的两位祖先立庙宇,按照古制在襄平城南设坛,在郊外祭祀天地,亲耕藉田,治理军队,出行时坐着皇帝才能坐的銮驾,帽子上悬垂着诸候才能佩的九条玉旒。
    公孙氏政权的建立,让辽海地区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和平时期。东汉帝国的东北边疆,终于出现了一个前后经历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和公孙渊三代四位统治者,势力范围东达日本海,北抵黑龙江流域,南包朝鲜半岛,西接辽东属国乌桓诸部的割据政权。这个政权在曹操、孙权之间巧妙周旋,于中原板荡的年代偏安东北半个多世纪。它北抚夫余,南服韩、濊,东拒高句丽,空前强化了华夏文明在东北地区的影响,直到公元238年司马懿攻占辽阳,公孙氏政权覆亡,52年的安定局面才告结束。
    管宁就是在这个时期,为避中原之乱才来到辽东的。
 

 
    辽海地区虽是红山文化发源地,中华文明第一缕曙光升起的地方。但在夏、商、周三朝及战国、秦汉时代,由于地方政权频繁更迭,战乱不断,遂使这里的人文发展远远滞后于中原地区。直到管宁等人的到来,才让辽海文化,尤其文人的精英文化有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熹微过后,人文的曙光终于在华夏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腾起来。
    管宁来到辽东,在当时的公孙政权看来,也是一件文化盛事。《三国志》记载说:“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於山谷。”公孙度特地为管宁腾出了馆舍,但管宁见过公孙度后,却拒绝住在官家提供的宅子里,而是找了处荒山野谷,自己搭简易房子、挖土窑居住。又《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傅子》说:“宁往见度,语惟经典,不及世事。还乃因山为庐,凿坏为室。越海避难者,皆来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遂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非学者无见也。由是度安其贤,民化其德。” 管宁拜见公孙度,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之后,他就居住在山谷中。当时渡海避难的人也渐渐都和他来做邻居,不久就形成了一个大村落。管宁开始在当地讲学,传授文化。他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祀礼仪,整治民间威仪,陈明礼让贤德等教化工作。这里的人们都很乐于接受管宁的教导,受到大家的广泛爱戴。
    为了教化民间,管宁在许多方面都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来影响别人。有这样三件事,不仅正史《三国志》中有记载,民间也广泛流传。
    第一件,是他居住的村子越来越大,公用水井上汲水的器具自然紧张,村人常常为汲水发生争斗。见到这种情形,管宁就自费买些汲水器具放置井旁,从此村人再也不用因为汲水而争执了。村人闻知此系管宁所为,甚为感动,争相自责,于是对管宁愈加敬重。
    第二件,有一天邻人的牛跑到管宁的田里,践踏毁坏了许多庄稼。管宁没有发火,而是将牛牵至荫凉处,拿来草料细心喂养,过后又将牛送还牛主。牛主知道情况后深觉惭愧,特别感谢管宁的宽厚与大量。自此,村中民风益善,左邻右舍再没有斗殴诉讼之事,和睦相处,人人都以管宁为榜样,与人为善的社会风气越来越好。
    第三件,管宁在辽东久住,公孙度父子始终以宾礼相待,多有钱物相赠。管宁不好强行推辞,每赠必悉数接受,然后收藏起来,从不动用。当三国鼎立之后,中原社会秩序稍安,他准备渡海回乡。临行之前,将公孙度父子积年所赠礼物一一清点,悉数封还。令公孙族人十分惊讶与感叹。
    管宁在辽东37年,所作所为并非惊天动地,但却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力量,滋养了这片土地,文明和文化的根芽从此茁壮成长,人文的余脉开始在辽海地区延续。所以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说:“管宁渊雅高尚,确然不拔。”这是很有道理的。
 

 
    管宁在辽东37年,留给辽海后人的文化遗产很多,其中最能体现他高尚与高洁精神的就是那顶戴了37年的“辽东帽”。
    《三国志·魏书》说管宁在辽东时的打扮是:“常著皂帽、布襦袴、布裙。”说他常常戴着黑色帽子,穿着布衣布裙。这顶黑色帽子是什么样呢?近两千年过去,没有实物留下来,我们只能从后世的典籍中略知一二。据黄强所著《中国服饰画史》介绍,汉代男人的帽子有十几种,什么人戴什么帽子,按当时管宁的读书人身份,他应当戴“进贤冠”。这种帽子又名“缁布冠”,是用黑布制成,所以称为“皂帽”,上大下小,正面和背面各呈竖三条,两个侧面各竖两条,正面后仰,高挺。侧面下边各有一带,戴上后系于颈下。
    这顶帽子管宁在辽东戴了37年,37年里帽不离人,人不离帽。为什么37年只戴这一顶帽子呢?其实管宁这是在表明一种态度,一种文人的态度,一种读书人的态度,一种高士的态度。当时中原大乱,汉室衰微,身为汉家人的管宁已无心出仕,他既不想为日薄西山的汉室做官,也不想为公孙度服务,更不想给曹魏利用,于是他就想出了戴帽子这个绝招。东汉、三国时期,凡不做官的读书人就可以戴这种帽子,但到了正式场合这种帽子就不能戴了。管宁把这种帽子经常戴在头上,一戴就是37年,这就是告诉那些举荐他的、诏告他的或惦记他的人:我不会去那种正式场合,我就是一个民间的读书人。
    这顶帽子,是管宁精神和理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不与统治者合作的告示牌。所以,当公孙度死后,他儿子公孙康掌权时,曾极想管宁来辅佐他,可是惧于管宁的贤名和那顶常年不摘的帽子,最终也难以开口。
    管宁的这顶不愿与贪官同流合污,时时表明自己“渊雅高尚,确然不拔”的黑色帽子,不仅成为他个人节操的象征,更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景仰的符号。其中唐代诗人杜甫就最看重管宁这顶帽子,他在《严中丞枉驾见过》诗中说:“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还应似管宁。”在《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中道:“管宁纱帽净,江令锦袍鲜。”在《别董颋》中有:“当念著白帽,采薇青云端。”到了南宋末年,又是天下大乱之时,文天祥在其著名的《正气歌》中又想起了管宁的清高节操:“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管宁的帽子第一次有了“辽东帽”的称谓。
    从管宁到文天祥,“辽东帽”终于圆满了中国文化史上作为节操象征的审美意象。原来,曹叡赞他:“清虚足以侔古,廉白可以当世。”桓范评曰:“于混浊之中,履洁清之节,笃行足以厉俗,清风足以矫世,”苏轼论证:“管幼安贤于荀孔。”钱穆钦敬:“但论三国人物,管宁必屈首指!”都是因为一顶“辽东帽”。不仅如此,后世的布襦裙、皂帽辽东客 短衣皂帽 管宁投老 管宁栖辽海 管宁皂帽 老辽东 辽东漂泊 辽东管幼安等词语典故都是从“辽东帽”生发出来的。于此足可见出这顶帽子的无限魅力。
    管宁居辽东37年,只凭这顶“辽东帽”,就塑成了一座道德与节操的丰碑,不仅获得后世极大的称许,同时也是他留给辽海的最大一笔遗产,给辽海地区带来了从未有过的人文影响。因此,后世一旦说到辽海,必然想起管宁。管宁去世不到百年,东晋著名军事家桓温就在《荐谯元彦表》中说:“管宁之默辽海,方之于秀,殆无以过。”从此,管宁与辽海有了扯不断的关系,明代陈宗之在《汉道》诗中说:“管宁栖辽海,田畴隐无终。”吴梅村在《即事》中云:“乐浪有吏崔亭伯,辽海无家管幼安。”因为有了管宁,才让辽海进入中原和江南文人的视野。
 

 
    “辽东帽”的魅力时时吸引着我对管宁在辽东行迹的寻访。2011年早春时节,配合全民读书月,我主持统筹的《沈阳晚报》“文溯阁周刊”策划“寻访辽海读书种子”专题,记者团寻访的第一站就是寻找管宁城。这一年,正好是管宁逝世1770周年。
    在寻访之前,我曾翻检《鞍山史略》,其上有这样的记载:“宁卜居辽东,居鹤野一带,即今海城腾鳌镇新台子村。新台子村即原管公屯,村西南有土台,即是管宁所居旧址,当地人称作楼台路。今屯虽并,然名字犹存。风萧萧兮,激荡高士音;秋岚岚兮,存世名节歌。”再检《海城县志》:“海城西北三十公里新台子村,离村一点五公里有处管公屯遗址。传说东汉末年,学者管宁隐居此处。” 按书索地,我们很顺利地就找到了昔日的管公屯,今天的新台子村,在一位快80岁的王老先生的带领下,又顺利地找到了管宁城遗址。王老先生很高兴,他说活了快80岁了,还是第一次看见来寻找管宁的人。他把我们带到村西杨柳河与太子河交汇处的高岗坡地,坡地上还隐约有城墙残垣的痕迹,新台子村人自古以来就管这地方叫“城岗子”,说明此处古时确实有城。王老先生说,城岗子上原来有许多大青砖和大方块石,后来村民盖房砌墙都来抠,年长日久,也就抠光了,现在很多村民家的房前屋后还可以看到这些老砖石。
    王老先生把我们领到一处满是玉米茬的土地里,这里散落和堆积着大量的碎砖头。老先生说,这些碎砖他打小时就见过,老辈人说是当年管宁城的旧砖,还说这城是曹操派来的司马懿大军毁的。王老先生的话也不算捕风捉影,当年司马懿灭公孙氏政权,攻占襄平,入城后,曾屠杀15岁以上男子7000多人,并将公孙渊所任公卿以下官吏全部斩首。还为炫耀武功,收集尸体,筑造封土高冢“京观”。这样的杀戮难免不波及管宁城。
    我记得《高士管宁》一书曾记载说:“管宁井至今遗迹尚在矣。”我于是问王老先生:“管宁井在什么地方?”他指着玉米地南面不远处说:“就在那边,我小时候还在井边玩呢。大跃进时为了扩大耕地,就把井填平了。”原来还真有一口“管宁井”存在。
    我在玉米地里选了一块相对完整的青砖,准备拿回去雕一方砖砚。捧着这块古砖,我走上“城岗子”,只见太子河自北而来,杨柳河由东向西,两河于此相会,在管宁城旧址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高地。高地上,杨柳泛青,草色遥看,两河的波光闪着碎影在脚下静静地流过。在波光中,我仿佛看见管宁高高的身影,正临水而行,浓眉长髥,衣袂飘飘,那顶标志性的“辽东帽”在阳光下,显得高大而美观。望着管宁远去的背影,我想,辽海人不应让管宁再寂寞下去,管宁城址应该得到保护,新台子村应尽快恢复管公屯旧称,甚至村里还应当将“辽东帽”作为一个文化产业和旅游产品发展起来,因为这顶帽子是管宁留给我们辽海人最珍贵的一份文化遗产,它的价值无可估量。
 
链接一:管宁小传
管宁(158—241)  字幼安。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之后,北海朱虚(今山东省临朐县)人。少年孤贫,聪明好学,饱读经书。长八尺,美须眉,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为好友。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闻辽东太守公孙度礼贤下士,声播海外,于是同邴原、王烈等至辽东,后世称为“辽东三杰”。公孙度盛情相迎,多方资助。管宁于辽东古县辽队(今辽宁省海城市西北)附近因山结庐,凿坯为室,临河筑城(管宁城遗址在今海城市新台子地区),开馆授课,“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致使当地人人守礼谦让,户户和睦相处,此风在辽东渐而相传,管宁在百姓中声望日高。黄初四年(223),魏文帝曹丕下诏,在辽东居住达37年之久的管宁同全家乘船还乡。临行前,将公孙度父子积年所赠一并归还。回到故乡后,闭门读书,托病坚辞朝廷所授官职。管宁居辽东期间,曾著有《氏姓论》和《集》、《录》各一卷,均佚。
 
链接二:汉代男人帽子的规制
十二旒  帝王帽。所谓旒就是悬挂的珠玉串饰,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戴的帽子称为冕,冕之前后有旒,数目不同。帝王旒为12、诸侯9、上大夫7、下大夫5、士3。
通天冠  为皇帝上朝时的专用礼冠。始于秦,终于明,期间只有元代皇帝不用。
长  冠  又叫斋冠,其重要性仅次于冕冠,因为为刘邦亲自创造,又称刘氏冠。高7寸,3寸。为祭祀宗庙时所戴的帽子,属于礼冠。
委貌冠  为“委曲有貌”之意,又名玄冠,以黑色的丝织特制成,上小下大,为大臣(卿大夫)上朝戴的帽子。
建华冠   乐人参加祭祀天地活动时所戴的帽子,上大下小“以铁为柱卷,贯大铜珠九枚”。
方山冠  汉代祭祀天地时宦官所戴的帽子,以五彩彀为之。
巧士冠  皇帝侍者、宦官戴的礼帽,也是太监专用帽子。
远游冠  诸侯、官员外出游玩时戴的帽子,好比现在的休闲帽。
高山冠  又名侧注冠  本为齐国国君之冠,汉时为中外来使者、客人拜见帝王时专用帽子。
进贤冠  又名缁布冠,文官、读书人所戴的帽子,表明身份等级(管宁戴的“辽东帽”就应当是这种款式)。
法  冠  本为楚王之冠,“秦灭楚,获其君冠,赐御史”。后来为秦御史及汉使者、执法者所戴的帽子。
术氏冠  即鹬冠,掌管天文的官员所戴的帽子
武  冠  又名鹖冠、武弁大冠,武将所戴。金属做成,厚重、坚固,可以防兵器砍击
樊哙冠  前殿司马、卫士所戴金属做成。因此冠最早由汉时大将樊哙所戴,故名。
却敌冠  卫士所戴的帽子,前向四寸,后高三寸。
却非冠  守卫宫殿的侍卫所戴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