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程琳
来源:黑龙江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10-09-27

程琳


    程琳。黑龙江牡丹江人。1995年毕业于中国警官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1988年参加工作,任牡丹江市公安局侦查员、秘书,三级警督。黑龙江省作协驻地作家,牡丹江市作协副主席,公安部影视中心特约编剧。199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黑蚂蚁》、《拘留》、《警察与流氓》,电视剧剧本《刑警没有浪漫》、《黑蚂蚁》、《一针见血》等。《警察与流氓》获《当代》文学拉力赛第一名。

---------------------------------------------------------------

    由黑龙江某市男警察程琳创作的“非常刑警”系列小说《犯罪嫌疑人》《香水》《一针见血》在京首发。
    据程琳介绍,这三部小说拥有同一个叫苏岩的主人公,表面上看小说讲述的是他的刑侦工作以及他与警花、白领、护士之间发生的不同爱情故事,但每个故事又不同,比如《拘留》写的是侦探诈骗的故事,《犯罪嫌疑人》写的杀人犯的故事,《一针见血》与《香水》则写的是警察如何跟流氓作斗争。
    首发式上,程琳说,从事警察这一职业辛苦又危险,大案要案破不了压力大,抓贼、遇歹徒更是要豁出命,但是身为警察他又不可能临阵脱逃,“虽然现在还穿的是警服,但干得却是说书人的事。由于苟且偷生,心生自卑的,所以决心要把警察们的烦恼、苦衷以及可爱可恨之处真实地呈现出来,还原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并聊以自慰。”程琳说。(京华时报 作者:卜昌伟)
    程琳,警察。仅四年时间,他就在《收获》、《当代》、《十月》、《中国作家》等大型文学期刊上,连续发表了《拘留》、《警察与流氓》(又名《一针见血》)、《香水》、《犯罪嫌疑人》等五部长篇小说。近两年,他又涉足影视,由其创作的24集电视连续剧《一针见血》在各地热播后,备受关注……

    相关报道:

    让作品能“一针见血” 独家专访警察作家程琳

  亲身经历就是“作品”

    3月20日,当记者与借调到公安部搞创作的程琳刚一接触,他感到特别惊奇:“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记者笑说:“也是用你们警察的方法侦查呗。”
    因为是东北人,程琳的言谈话语很直爽,他说自己曾搞过宣传,对写作不陌生,搞文学创作也是一时冲动,没想到会成名。我们的话题从热播的《一针见血》开始。该剧是由程琳的长篇小说《警察与流氓》改编的。小说在《当代》发表后,获得了其拉力赛冠军。程琳承认:写小说的当时,心里并没有底,因为怕一些东西可能会触雷,所以尽可能地打擦边球。尽管有很多素材都相当感人,但他并没敢完全写出来。
    记者:“《一针见血》就是你的经历吧?”程琳有些犹豫,思考了一下,他才说:“经历不敢说,但创作的感觉都是真实的。”
    程琳仍清楚地记得,他刚参加工作时,一天跟两名老警察去外地抓个杀人犯。他们找到了杀人犯的姐姐,要她交出她亲爱的弟弟。在反复做了
    大量工作后,姐姐流着泪说出了弟弟的藏身处,但她又提出了一个让警察都吃惊的条件:抓到她弟弟后,请当场开枪打死他!姐姐说:“我弟弟是死罪,抓住他也是枪毙,要等到那个时候,我爸我妈就全完了。不如现在把他毙了,对谁都是解脱。”这一幕,深深记在程琳的脑海里,于是他把这个经历写进了小说《警察与流氓》中。
    有着15年警察生涯的程琳,老家是铁岭的。他生于黑龙江牡丹江市,上过铁路学校、警官学校,后来成了警察,经历过很多坎坷、曲折的他说:现实中的警察远比书里的警察经历更复杂、生活更丰富,只是许多东西没有被写出来。
    小说《警察与流氓》刚一发表,就被众多影视圈人士所青睐。曾执导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青衣》的康洪雷看了小说便预言:这个作者将在警匪剧领域一鸣惊人。为此,制片人张颖当即决定拿下《警察与流氓》电视剧改编权。

    是导演骂活了《一针见血》

    一个胆小、懦弱的小流氓刘长江因杀人没有证据被释放,由此渐渐演变成一个大流氓。刑警队侦查员苏岩公开向刘长江挑战,迫使刘长江反击……这就是热播电视剧《一针见血》的内容。程琳说:这个电视剧差点在自己手中夭折了。
    《青衣》制片人张颖决定拍摄时,国家对公安题材影视作品有了严格限制。但她表示:“只要能把电视剧拍好,赔了我也认!”这种信任给了康洪雷很大压力,也给了程琳极大的压力。
    程琳说:“按理,小说作者一般不亲改剧本。但考虑写剧本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作品,我决定试试。”康洪雷对程琳也是心中没底,让他先写两集看看。程琳手快没几天就写完了,可康一看眉头皱了起来。他没批评程琳,只是说剧本没有小说精彩。于是程琳又从头再来。
    这时,公安部金盾影视中心的领导特地把程琳借调到北京专心写作。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程琳废寝忘食地工作。仅前两集,他就先后写了四稿,当第四稿写完了,本想能受点表扬,可康洪雷还是那句话:“没有小说精彩。”听康导这么一说,程琳立刻泄了气。晚上,他一个人站在北京居所的窗前,望着夜空心想:拉倒吧,咱没这个本事,还是见好就收吧!怀着无限悲伤,程琳向康导申请“下岗”:“你找别人写吧!”
    一听此话,很少发火的康洪雷不客气地当面责骂程琳:“你小子怎么能这样呢!你给我继续写!”程琳忙求饶:“饶了我吧,大哥,再写我就崩溃了。”康洪雷也看出程琳确实为难,于是改变了态度:“老弟,你的小说,别人改不了,一改就变味了。别灰心,你那么聪明,肯定能写好。”
    碍不住康洪雷导演的劝说和面子,程琳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写。他又写了一稿,可仍没灵感。从那后,他每天大部分时间不再动笔,只是和北京的一些编剧探讨自己是不是注定就写不好剧本。有一次,他看到全永先改编的《仓浪之水》剧本之后,眼前忽然一亮,感觉一下子找到了。终于明白写不好的根源就是写剧本时老想着小说,没有跳出小说的框框。
    一下悟到根本处,程琳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自信地写出了第一集。这回康洪雷非常满意。很快全部剧本就创作完成了。

    最大心愿是好好写警察

    《一针见血》火了,很多人都想了解程琳,但他一直很低调。程琳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虽然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作家、编剧,但我在心里始终把警察这个身份看得格外重。”
    记者:“这就是你要写警察的原因?”“写真正的警察小说,是我热衷文学创作的一个最直接的动力。很多人写过各式各样的警察小说和影视作品。看着作品中那些虚情假意、那些傻乎乎的警察形象,我心里愤愤不平。这样的描写离现实相差太远了。现实中的警察为了制服流氓,他们可能要比流氓更流氓。对待好人,他们要比好人还要好。警察还要时刻面临生死考验,面对着歹徒黑洞洞的枪口,谁不害怕呀!但作为警察,心里虽然也怕,但也得往上冲。活下来是英雄,玩完了就是烈士!在英雄与烈士之间,别无选择。这才是警察!”
    程琳因为搞文学而远离了危险,与那些一线警察相比,他感到的是幸福。幸福中,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写一写警察的辛酸苦辣,最大限度地为警察歌功颂德!为此,《当代》、《十月》还要刊登他的两部长篇小说《香水》和《犯罪嫌疑人》。另外,人民文学出版社4月将推出四卷本的《程琳:非常刑警系列长篇小说》。
    今年整40岁的程琳是一位很有责任心的男人,他对工作是如此,对家人更是如此。他妻子这样评价他:对父母而言程琳是个大孝子,对她而言程琳是个好丈夫,对孩子而言程琳是个好爸爸。妻子最想说的就是:愿程琳能多写好作品。(沈阳日报 记者陈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