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白长青
来源:东北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15-04-02

 


 

    白长青(1946.11——)男,满族,辽宁新民人。文学硕士。曾任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辽宁省作协特邀评论家、辽宁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辽宁省美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周易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文学评论和东北现代文学与东北地域文化的研究,著有《通向作家之路——马加的创作生涯》、《辽海文坛鉴识录》、《走出沉思》、《〈家〉诠释与解读》、译著《易象图说破译》等五部专著。主编《辽宁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马加专集》,参与主编《东北现代文学研究论文集》。参与编写国家“九五”重点图书《东北现代文学大系》,参与撰写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东北现代文学史论》。辽宁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东北现当代文学”的学术带头人。至今已发表研究专著、论文90余篇(部)。文学评论集《辽海文坛鉴识录》获第三届辽宁文学奖?文学评论奖。


作品欣赏:

      女作家温恕创作的描写沈阳工人生活的长篇小说《工人村》,是一部优秀的工业题材作品。作品写得饱满,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具有一种精神的冲击力和艺术感染性。这是一种来自于时代,来自于工人的力量。这种力量,源于作者对我国社会工人群体的真实描写,对工人生活的真切感受,来自于她对于工人群众的那种感情。这是一部顺应时代的呼唤,生活的呼唤而生的作品,它取材于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长子,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市的工人生活,又是由沈阳市的作家来完成,似乎有着一种别样的意义。
      我觉得,这部作品具有明显的题材方面的优势,或者说特色,那就是表现东北的工业题材,以及沈阳的工人村题材。长期以来,在辽沈的文学界就有人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即我们的工人、我们工人阶级谁来写?怎么写?作为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作为有着一支强大的产业工人队伍的地方,我们太缺乏这方面的优秀作品了。当下,我们还没有创作出反映东北工业题材的非常好的作品,而且我们的作家对工业题材的创作也还关注得不够。而《工人村》的创作突破也恰恰就在这里。作者真实地记录着建国后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脚步,生动地描写了在沈阳铁西区工人村的这些工人们的生活,描写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快乐和痛苦。在工人村生活的这些普通的工人的背影里,折射着一种属于时代和历史的声音和光影。追踪工人村的历史影象和生活实貌,会生出一种使人怀念,使人激动的情感,其中寓含着一种崇高的时代精神,那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精神。这种时代的审美精神,工人阶级的精神,是一种大美,是作家想说出来,想表现出来的东西,它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呼吸节奏、审美趋势和谐共振。这种对创作题目的精心选择,是作品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
      人们往往谈论工业题材比较难写,其实难就难在人物上。怎样在与钢铁、机械、电讯、生产技术指标这些带有硬度的审美物象的联系中,展现关于人的内在精神诉求,把人物写活,把工人阶级的真美和他们的内心情感写出来,是不容易的。而这部作品,恰恰是在写好当代工人这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突破。
      首先,作品从时代精神的审美高度,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当代工人阶级的精神本质。这部书直面这样一些问题,即什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精神,这种精神的本质是什么?它在今天有没有过时?在书中,借工人郑喜财等工人之口,多次表现着这样一个精神信念,那就是:“还是当工人好啊!”这是这些工人的心里话,这种自觉的奉献与忠诚,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在上个世纪50年代,这句话在沈阳的工人村里非常流行。而到了90年代,开始有人质疑它了,产生了迷惘感,那就是,“现在有谁还当工人?”由此形成了两种思想两种信念的尖锐交锋,也就是现在当个好工人,到底“傻不傻”的问题。如书里张凤林的三儿子就说他爹是“傻爹”。作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要害问题,通过对人物的命运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写出了了时代价值观的改变与时代审美精神的互动性,表现它与整个国家发展的大趋势相吻合的历史本质。作品反映了这种时代感,这种历史意识,抒写工人阶级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的精神的升华。在建国初期的工人中,这种精神的重要支柱,就是对毛主席,对党的深厚感情,这一点在书里描写得非常生动真实。如主人公张凤林从搬家到工人村那天开始,就在墙上恭敬地挂上了毛主席像,还特意精心地镶上了框。毛主席去世了,老工人大吴一下子就失去了精神支柱,痛苦地叹息道:“哎呀,这下完了,完了”而他们的后代,两个年轻的淳朴工人解放和胜利,也无悔地坚守着自己的精神信念。他们相继下了岗。一次他们在饭店里喝醉了酒,夜里走在回工人村的路上,大声的唱着“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歌。那又是一种怎样的迷惘,怎样的精神迷失的痛苦。书中对于工人的这种精神信念的描写,是非常真实的,感人的。
      怎么样评价工人心中的这种精神信念?我觉得作品处理得比较好,那就是尊重历史,尊重生活,生活中是怎么样就怎么写,努力做到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这是一种严肃的尊重历史的创作态度。在书中,靠着这种精神信念,工人阶级就是站起来的,就没有倒下,而失去了这个精神支柱,他们就会垮掉。书中描写毛主席去世以后,张凤林一下子就病倒了,陷入一种似乎没有魂的状态,病了很多天。作品对中国工人阶级的群像的塑造,特别是对劳动模范张凤林的描写,深刻反映了中国工业改革和工业转型期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了中国工人阶级在改革进程中的精神状态,生活状态。这种深刻的历史感,时代感,生活感,是这部作品在刻画工人阶级的精神价值方面的最出色的地方。
      沈阳市有个地方叫工人村。工人村位于沈阳的铁西工业区,是沈阳产业工人最集中的生活区。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这里陆续修建了许多宽敞明亮的苏式红砖楼房,它是沈阳工人的骄傲,它是沈阳工业文明的符号,也是沈阳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一个窗口。生活在沈阳的老一辈人都知道它。工人村有它独特的历史内涵,有其独特的象征性的艺术创造的空间。建国后,工人村从蓬勃建设,到逐渐衰败,最后又重建的历史,就像一个窗口,形象地反映了建国后中国工业的建设、改革、转型的历史进程。通过工人村,我们可以感知中国工人的胸怀,感受中国工人的生命的温度,感受中国工人阶级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转型期的整体命运。作者选择这个有着独特艺术价值的窗口,深刻反映处在中国历史转型期的工人阶级的生活,反映改革与工人阶级的命运的紧密联系,这是这部作品的最重要的时代审美价值。
      处在中国历史转型期的工人群体,实际经历了两次社会转型的巨变。第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畸形工业,从日本侵略遗留的废墟上转型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第二次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所进行的向着中国现代工业体系转型的更深刻的体制改革。作品通过对作品人物的命运的描写,深刻地反映着这段历史生活的面貌。全书开头,描写郑喜财赶着一辆马车送张凤林一家搬到刚刚建好的工人村的场景,作品的基调是欢快的,喜悦的,它象征着一种新的生活的开始。劳动模范张凤林是一个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具有朴素阶级感情的工人,也是一个在思想上性格上不断成熟完善起来的工人代表。为了报答党的恩情,他曾超负荷的连班生产,最后累得吐血。他对工友真诚关怀,几次把分的房子让给别人。他积极参加“快速铜冶炼”的技术革新,在国家经济遇到困难时期,自己吃得很少,把食物让给别人。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钢铁意志,体现了工人阶级的奉献精神和英雄品质。在那个时代,这个人物应该说很有典型性,因为我们所认识的那个时期的工人就是这样的,包括他的忠诚与信仰,勤劳与朴实,正直与善良的性格,以及他的嫉恶如仇的感情,这些都写出来了。没有对那些工人的熟悉,对工人村生活的熟悉,是写不出来的。
      在作品的后部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对工人的冲击,作品的基调显得比较沉重,工人开始了迷茫和怀疑,改革进入了阵痛的阶段,而作品的真正的打动力就在这里。书中真实地描写了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沈阳市大量工人的下岗,对工人生活的冲击。由于生活困难,工厂发不出工资,大平妈连最简单的胆结石病的手术费都拿不出来,最后走上了绝路。这时工人村孩子们都陆续长大了,但由于住房紧张,一家几代拥挤在十几平米的屋子里,儿孙没地方睡觉,连结婚也没有地方。工人家属好不容易办起的小冶金厂也倒闭了,张凤林的儿子解放夫妇,大年三十还在外面卖豆腐,没钱回家买面包饺子。当时,甚至连沈阳的出租车司机都不爱去铁西工人村,嫌这里穷。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工人村的生活原貌,写得非常深刻,真实,使人震撼,沉重。在人们这时的心目中,张凤村先进班组的地位还不如那些饭馆的老板。今昔对比,这种工人地位的鲜明落差,,这种情感的失落和精神的迷茫,写得坦率而实在。它引起的思考是,怎样看待这一代工人的命运,看待这一代工人的奉献。他们是为共和国奋斗的一代,奉献的一代,是英雄的一代,又是承受改革压力最大的一代。他们是新中国工业的脊梁,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代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精神的高地,这就是我们对这些工人所应做出的评价,这就是沈阳的工人、工人村的工人。。
      怎样看待中国改革中的工人阶级的命运和阵痛感,这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像书中工程师冯眼镜问张凤林的 :“凭什么咱们工人就要受这个苦?凭什么改革开放就要以牺牲工人为代价?”作者在书中,以一种开放的富有希望的结尾,以沈阳工业改革的进步和工人村的新变化,回答了这个问题。新的工人村开始建设,旧铁西工厂的陆续搬迁,新的工业园区在开发建设,新的工人,新的生活,新的道路在向前扩展,它们都说明,改革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是一致的。改革可能会走弯路,会有缺欠,但没有影响中国工业发展的进程,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的整体命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作家所做的,只是把她所感受到的那种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