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符宗涛
来源:本站 | 作者:  时间: 2014-12-09

 


    笔名钟涛。湖南汉寿人。先后肄业于西南联大数学系、北京大学数学系和西语系、解放区北方大学文教学院。1948年后历任华北军大文工团、总政文工团创作员,《解放军文艺》杂志小说编辑(曾三次赴朝鲜战场深入生活并采访),《北大荒文艺》负责人。黑龙江省作协专业作家、理事。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大甸风云》、《千重浪》,中篇小说《光明屯纪事》(合作),短篇小说集《静静的港湾》,中篇小说集《悠悠黑龙江》(合作),散文集《当大雁飞过的时候》(合作),散文《荒野里响起号角声》、《大雁飞过的时候》、《第一个主人》、《在阿布沁河谷》、《海上好风》等。


作品欣赏:

    在北大荒博物馆第四展厅里,陈列着一本北大荒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林予,45年前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雁飞塞北》。这部长篇小说不仅是北大荒开发建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是是第一部,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黑龙江省的第一部。《黑龙江文学通史》上曾这样评价:“在黑龙江文学艺术发展史上,20世纪50年代末期,异军突起的垦区文学是建国后黑龙江小说创作隆起的第一座艺术高峰,而林予与他创作的长篇小说《雁飞塞北》则是这座高峰的奠基石。”
  然而,当年为了创作这部长篇巨著,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林予,祖籍江西省上饶县。1930年生于北平,童年随父母回南方居住。1949年5月,林予参军后,随部队进军大西南,穿过十万大山来到了风景秀丽的西双版纳,火热的战斗生活激励着他开始了文学创作。1955年调《解放军文艺》社当编辑,后任总政治部创作员。曾与白桦等人创作电影文学剧本《边塞烽火》,并创作长篇小说《边塞烽火》。
   1958年初夏,林予随同十万转业大军从总政文化部转业来到富饶美丽的北大荒。开始在八五O农场当农工。拓荒者的斗争生活,激起他的创作热情,很快创作了反映垦区生活的短篇小说《我们的政委》。不久,调牡丹江农垦局宣传部,参与北大荒电影纪录片的摄制和编导工作。后来,他奉命筹办《北大荒文学》。那时,编辑部的同志还都没调来,他就独自怀里揣着一个刚刚制成的编辑部印章,挎包里装了一沓子宣传部信笺,就下农场为创刊号组稿去了。他昼夜兼程从牡丹江种畜场到八五九农场,坐火车,坐船,有时搭汽车,不行,在交通极不方便的农场群里奔波跋涉,直到他组织了第一批稿件回来,作家符宗涛、杨昉他们才从农场调来。经过短短几个月的筹备,创刊号终于在1958年11月出刊了。这一百多页的创刊号面世后,立即引起了垦区转业官兵们的热烈欢迎,也引起了省文艺界和首都文艺界和首都文艺报刊的重视。当时,各报刊纷纷转载了创刊号的作品。
   林予是一个创作极其勤奋的人,又是一个出色的讲故事能手。他醉心于出乎读者意外的情节和事件,通过形象、叙述、画面非常生动地把所想的东西表达出来,使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在北大荒的四年生涯里,他深入农场,采访各式各样的人物,热心地辅导业余作者,使创作与辅导完满地结合起来。他选择了八五三农场四分场作为他的生活和创作基地,有时长期在那里蹲点,一边创作,一边发动广大业余作者写稿。在他的苦心经营下,一本反映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报告文学集《雁窝岛》,终于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当他得知转业军官刘存亮同志当年曾当过董老的通信员时,就动员他给董老写信,让董老题写书名。果然,董老从广州寄来了苍劲有力的大字:雁窝岛——至今,董老题写的岛名还悬挂在分场场部的大门口。
   林予的创作态度是严肃认真的。为了写《雁飞塞北》这部长篇小说,他多次去雁窝岛,深入生活,和那里的转业官兵们同吃同住,召开座谈会,访问职工家属。1962年小说出版后,他还专门到八五三农场、宝清一带与读者座谈,征求对小说的意见。
   林予在创作《雁飞塞北》这部长篇小说时,正与北大荒的散文作家平青家住邻居。有一天,平青家听着林予家传来做木匠活的声言,中午,林予在隔壁喊平青,叫他们过去参观他的杰作。原来,他把通铺拆了一半,拆下来的木板铺在地上,地板上靠北墙塞上了一张三条腿的桌子,正当他们为找一跟桌子腿犯愁的时候,住在房山头的司机,送来一跟他家的烧火棍。林予接过来,顶在桌子下。还短几寸,又垫上两块砖头,才把桌子放稳。林予得意地坐在桌子上,拍拍桌子,“这下我总算有个写作的地方了。”他踏踏脚下的地板,笑着对平青说:“好舒服啊,你们向我学习吧!”从此,林予夜以继日地在这斗室内奋笔疾书。
  《雁飞塞北》取材于1956年铁道兵和1958年十万转业官兵开发荒原雁窝岛、建设农场的生活原型。小说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在相当巨大的规模上表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宏伟蓝图,反映了他们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讴歌个他们艰苦创业的丰功伟绩。经过作者的提炼、加工和艺术概括,小说所反映的转业官兵开发孤岛的斗争生活,真切动人,催人奋进,描绘的自然风光,神奇壮丽,令人神往。这部小说的成功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0年代,著名作家茅盾在总结全国文学创作成果的书面发言中,曾将这部长篇小说列为当时的优秀之作。当时,有一些青年就是看了这部长篇小说后,要求来到北大荒参加开发建设。
   林予创作的这部长篇小说,既是一曲开拓者的赞歌,也是创业者艰苦斗争历程的壮丽画卷。林予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正是黑龙江垦区最艰苦的时期。他每月九元钱的伙食,吸一角多前一包的香烟。在农场体验生活时,住在仅能遮避风雨的“马架子”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小说的初稿。
   1962年,林予调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那年他才32岁,这本来是他进一步开拓生活视野、发挥聪明才智的黄金时代,谁料“十年动乱”降临到他的头上。命运对他极不公道,他曾因文学成绩显著而得到人们的夸奖,到了“文革”时期,又因他的文艺成就被诬蔑为“文艺黑线人物”,而遭到无休止的批斗和迫害,。他曾割颈自杀,了此一生。幸亏当时省委书记王一伦得知此事,立即指示医院大力抢救,才使他活过来。不久,他又因涉及所谓“陈沂反革命集团”而被捕入狱。就这样,这位热情、勤奋而有才华的年轻作家,在“浩劫”中停笔多年,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坎坷的岁月。
   “四人帮”被粉碎后,林予重新焕发了创作热情。除了先期与谢树合著长篇小说《咆哮的松花江》外,他又与丛深合作反映抗联斗争的多幕话剧《间隙与奸细》,同时还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奸细》,198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投入拍摄。影片刚公映,他就风尘仆仆地来到佳木斯市,找到省农垦总局的作家郑加真,商量合写一部反映北大荒的电视连续剧。后来,他又多次到北大荒,冒着严寒,去友谊农场、洪河农场采访,还特地返回阔别了20多年的雁窝岛,探望当年作为《雁飞塞北》模特的干部、职工和他们的下一代。
   然而,年龄不饶人,病魔已开始侵入了他的机体。1992年冬天,天冷道滑,他不慎摔了一跤,引发了脑溢血,出院后他还是那样勤奋。1993年夏天,他应总局邀请,与郑加真、李龙云、王凤麟、刘进元一起,研究电视连续剧的创作。他一只手腕因摔跤骨折、愈合不好而红肿,消化不良,外加肠炎,他一边吃药一边坚持创作,奋战30昼夜,顺利地完成了电视剧前十集的故事提纲。可后来没多久,林予带着遗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