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苏兰朵:宝藏上的城市
来源:本站 | 作者:苏兰朵  时间: 2014-08-28

    一座资源型城市,注定是奉献型的城市。
鞍山的奉献要更可贵一些。她产的是铁,奉献的是钢。好比一户种田的人家,长年吃五谷杂粮,端给客人的,永远是饺子。
    这座城市的地底下,埋藏着占全国四分之一的铁矿。人,因铁而聚。自汉代以来,这里就是国家的冶铁中心。城,因铁而建。日本侵华期间,以鞍山制铁所及其周边土地为基础建立了鞍山市。
这是一座建在宝藏上的城市。
从有城那天起,城的任务就是为了开采并输出宝藏。解放以前,宝藏多为异国掠夺,解放以后,宝藏支援了新中国建设。两种输出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被剥削、压榨;后者是为自己的家园添砖加瓦,苦和累都令人欣慰。鞍钢被称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这是一份令老一代鞍山人骄傲和安慰的荣誉,类似于佩戴在将军胸前的功勋奖章。
不管鞍山人愿不愿意,鞍钢都是鞍山的一张名片,而且是最大的一张。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或许还是。没有鞍钢就没有鞍山,这句话是因,也可能是果。在因果之间,鞍山人可以选择的其实不多。
奖章虽然有点退色了,功劳依然摆在那里,代表了辉煌的过去。而名片太大了,大到遮住了持名片的人,影响的是人的未来。骄傲的反面,也有无奈。打开鞍山城区地图,你会发现,鞍钢厂区几乎占了整个城区的四分之一面积,而在其他的四分之三面积中,冠以鞍钢名头的各种单位也比比皆是,比如,幼儿园,学校,医院,商场……在企业办社会的年代,鞍钢就是一个城中城,一个城市有的,它几乎都有。鞍山人已经习惯了在鞍钢制造的环境中生活。即便现在国有企业转制,一部分生产以外的社会职能划归地方,鞍钢也依然像一个巨大的骨架,支撑和影响着鞍山人的生活。荣辱与共有另一种说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经历鞍钢改革转制的阵痛,鞍山人意识到,一座城市好比一张桌子,四条腿中有三条靠鞍钢撑着是不行的。
寻找新的支撑是个艰难的过程,截止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鞍山地方工业的累计创利润总额终于接近鞍钢。
现在,鞍山人更愿意向外地人介绍鞍山的另外几张名片——千山、汤岗子温泉、岫岩玉。这几张名片也与资源有关。
比较起来,只有秀美的东北明珠千山让鞍山人展示得心里踏实。因为千山好比鞍山的一片皮肤,而温泉、玉石矿和铁矿石一样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好比鞍山的血液。千山甚至比皮肤还令人安慰,因为容颜易老,青山永在。温泉、玉石、铁矿却比血液还令人忧虑,因为血液只要不一次耗尽,也可再生。好在岫岩玉和铁矿一样,储量丰富,位居全国玉石储量之首。安放在玉佛苑的世界最大玉佛是对岫岩玉的一个集中展示,从开采技术、雕刻工艺到玉石质地,都令人惊叹。
凭借这些名片,鞍山人正热衷于将自己的城市打造成旅游城市。有点像一个赶时髦的年轻女子。全中国现在到处都是这样的女子,而鞍山还是有点不同。鞍山急于表现自己柔美一面的心情由来已久。多年以来,鞍钢像一顶坚硬的安全帽扣在她的头上,使世人忘记了她的长发。
于是不难理解,脱掉工装之后的鞍山人为什么那么爱打扮,他们在有限的休闲时间选择了一种简单直接的购物方式——买贵的。从女人王皮鞋、梦特娇衫到雷达表、貂皮大衣,基本上都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局面,普及的程度不亚于走进鞍钢厂区看到的工作服。
这是一座被高度概念化了的城市,因为太有特点而“丧失”了其他特点。从这一点上来说,鞍山人奉献的不只是宝藏,还有一种被泛化了的集体主义精神。甚至连买衣服这样的个性行为也用集体主义的方式来表达。
对鞍钢这样的大企业来说,让成千上万的职工充满激情地工作,是需要集体主义精神的。对集体主义最集中阐释的人是劳模。
鞍山是个产劳模的城市。从孟泰、王崇伦到郭明义,每一次的影响都是全国性的。什么是劳模?就是心中只有集体和他人,完全没有自己的人。最常见诸报端的一个词——无私奉献,是对他们最准确的评价。孟泰身上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具有楷模意义的,在建国初期,恢复生产建设中发挥了巨大偶像作用。而郭明义,就像一个人格净化器,让人看到在这样一个越来越利己的时代,一种利他精神的可能性。比如输血,是个大多数人都可以做的事,但是郭明义无偿献血54次,6万多毫升,相当于他自身血量的10倍。这还不算,他还捐献血小板、造血干细胞,乃至将来的遗体。他什么都不要,把维持生活以外的收入以及得到的物质奖励都捐献出去,家里一贫如洗。他捐了个干干净净。
世上的偶像有很多种,劳模是离精英族群最远的一种,他们从出身、容貌、智力水平到受教育程度、专业技能以及社会地位,都和普通人相同。他们所不同的,唯有精神境界。他们对普通人最大的影响是开辟了一条道路,一条只要走上去并且坚持住就可以变得不平凡的道路。这条路对所有人敞开,没有门槛。他们可以做的,别人都能做。他们值得人尊敬和效仿的,正在于此。
在这座产业工人聚集的城市,经常能脱颖而出一些热心助人的普通人。比如一位经常在二一九公园捡破烂的中年男子,多年来凭借良好的水性,义务搭救落水者十多人;再比如一位卖水果的小摊贩,用自己的全部收入义务收养弃婴,资助家庭贫困的孩子治病、上学;还比如一位中学体育教师,十几年来资助抚养了24个濒临退学的孩子……这些平凡的普通人,用一种接近宗教境界的坚持成就着一种为人的品格。这些人物的不停涌现,与这座城市的劳模传统密不可分。一个普通人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答案很简单——尽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弱者。2008年,由新华社、中国市长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活动中,鞍山获评 “最具人情味城市”。这同样是一份珍贵的宝藏,而且可再生。
把铁矿石炼成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去除杂质,浓缩精华的过程与火、高温有关。我们看看这些专业名词,烧结、高炉、转炉、精炼,充满了热度。当一批批钢材被运往全国和世界各地时,它们散发着冷静、高贵的金属光泽,像T台上一群光鲜、美艳的职业名模。很少有人去想她们的曾经,可能就是个普通的乡村少女。这中间繁琐的,耗费智力、精力、体力与耐力的高温炼制过程,世人并不知晓。而鞍山人就生活在这一过程当中。他们在开掘宝藏的岁月里,把自己也锻造成了宝藏。
鞍山出产一种水果,叫南果梨。这种梨外表比较粗糙,不好看,但味道无比甜美,属于浓烈的那种甜美。我觉得,和鞍山人非常像。
一座资源型城市的未来是可以预见的,消失或者蜕变。当宝藏从物质升华为精神,我们有理由对这座城的未来心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