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黄淮
来源:东北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13-12-31


       黄淮不仅是一位著名诗人,还是一位诗歌编辑家和诗歌活动家。20世纪70年代末,先生就调入吉林省文联任《长春》月刊、《作家》月刊诗歌编辑。1984年,先生与诗友共同创办《诗人》月刊,任编辑部主任编委、副主编、副编审,这也是全国第一家自负盈亏的诗刊。1990年,先生曾提出“中华诗园”构想的创意,引起诗界广泛反响。


大胸怀:黄淮与现代格律诗运动
 
    黄淮是在20世纪60年代从学习民歌开始起步创作自由新诗的,并出版了《命运与爱》、《人之诗》自由新诗集。当先生发现自由新诗创作的种种弊端后,从1980年代开始,便毅然决然地致力于九言格律诗、微型格律诗、白话小令、小汉俳体、十四行体、自律体格律诗等现代格律诗的诗学探索与创作实践。
    为了去伪求真,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诗学文化,推动白话新诗创研事业健康发展,1993年9月,先生参与创立了中国新诗史上第一家以倡导现代格律诗建设为宗旨的文学社团“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并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学会成员包括公木、于公平、艾青、卞之琳、李瑛、张志民、吴松营、吴奔星、杨子敏、林祖基、贺敬之、徐迟、屠岸、藏克家、胡建雄、袁忠岳、桑恒昌、丁芒、于宗信、吕进、毛翰、万龙生、鲁德俊、骆寒超、周仲器、潘颂德、丁鲁等300余位知名诗人与诗评家,于1994年10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雅园宾馆召开了第一届年会(史称“雅园诗会”),60余位诗人、诗评家、学者到会,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会上,还发行了会刊《现代格律诗坛》,该刊以书籍的形式出版,由先生担任常务主编,至今已经出版10卷。由先生担任总编的雅园出版公司,已推出“雅园诗歌丛书”与“雅园诗歌论丛”40余册。此外,先生还主持编辑出版了《公木诗学经典》,与周仲器、思宇合编出版了《中国新格律诗选萃(1914-2005)》,提出了关于建设“中华诗园”的宏伟构想。而学会成员也在全国各地报刊大量发表相关诗学论文,在全国各地出版社纷纷出版相关诗集和论著。这些成果,既极大地推动和巩固了现代格律诗运动,又正式形成了中国新诗史上继新月诗派之后的第二个新格律诗派——雅园诗派。
    先生不仅是现代格律诗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并且实际主持了学会的日常工作,为现代格律诗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还是现代格律诗学的主要探索者之一。先生根据自己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创作实践和经验总结,撰写了《关于自律体新格律诗的思考》、《格律诗的“自律”与“共律”》(与周仲器合著)等诗学作品,为新诗格律化之路点亮了明灯。先生在给我的来信中写道:“诗以律立体,以意传神。诗律有二:节律(即节奏韵律,如打击乐);旋律(如管弦乐)。诗体有三:共律体(以节律主导,千篇一律,如戴镣跳舞);自律体(节律旋律兼备,一诗一律,如载歌载舞);自由体(旋律主导,自由宽松,如街舞)。现代汉语新诗的任务是:1,共律体关键在立体:如九言体、十四行体、汉俳、四行体、六行体、八行体等等(大都要节顿,谐韵有规律);2,自律体关键在自觉:一诗一律,‘鲜明和谐的节奏,自然有序的韵式’(雅园诗会的主张),律随情移,自由创新;3,自由体关键在树立旋律的意识,克服随意性。”可谓言短意长,既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又精辟之至。
近年来,先生不遗余力地去发掘、鼓励、扶持、推举新格律诗后辈创研者,包括高昌、晓曲、刘聪美等,这和某些前辈诗人诗评家或自视清高或锦上添花或相互吹捧的做法正好相反。譬如先生在给我的来信中就多次提到:“周仲器宣布做‘记录员’,我要做‘实验员’,你条件好——可以身兼二员!”,其鼓励也殷殷,其情感也切切,其甘为他人做嫁衣及努力提携后来者的大胸怀更令我等晚辈铭感和效仿!
 
大气魄:黄淮现代格律诗的创作成就
 
    黄淮是现代格律诗坛创作的中坚力量和急先锋,正如诗评家周仲器先生所说:“一提到‘雅园诗派’的创作实绩,诗人黄淮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他创作了数千首新格律诗,其质量大都较高,已先后得到著名诗歌理论家公木、吕进、吴开晋、穆仁、丁芒、张永健、许霆、沈用大等人的充分肯定。对于他们的论述,我们当然是非常赞同的,我们也写过几篇文章评述过……如果翻读过这一大批作品的人,一定会惊叹黄淮对新格律诗的钟情,对新诗历史使命的深刻认同。”⑴
    黄淮的现代格律诗创作,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这个阶段先生主要以创作九言诗为主。先生创作的九言诗,受到传统绝句、律诗和古风诗艺的启发,在全新的白话语境中,运用现代新诗的语言及格律进行举一反三的全新演绎,使得他的诗歌没有固定的诗节和行体,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晦涩的生僻字,于通俗易懂中带给读者启迪和回味。先生九言诗的创作成果颇为丰硕。1988年,先生推出了中国新诗史上第一部九言诗集《黄淮九言抒情诗》,此后的短短几年中,先生又连续结集出版了《诗人花园》、《中华诗塔》、《人生五味子》、《生命雨花石》、《爱的回音壁》等九言诗歌专集。在先生和其他九言诗家的共同努力下,九言现代格律诗在中国新诗史上首先成为了比较成熟的诗体,先生本人也已成为九言现代格律诗的代表诗家之一;第二个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这个阶段先生主要以创作微型格律诗为主,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微型格律诗选集《星花集》,并创作发表了先生的微型格律组诗代表作《点之歌》,“竖起了新诗史上继闻一多的《死水》、胡乔木的《仙鹤》之后第三块里程牌,并实现了对自己的九言诗的超越。”⑵;第三个阶段始于新世纪。近年来,先生集中主要精力进行了各种体式的现代格律诗创作实践,已经完成了汉字诗卡1500首、成语诗卡500首、微型格律诗900首、小汉俳(小令体)500首和自律体新格律诗500首,实现了从“共律体”到“自律体”的过渡,用自己的心血为新诗格律化和增多诗体探索出了一条蹊径。
    黄淮的现代格律诗,从格律体、准格律体到半格律体,从齐言式、参差式到复合式,从千篇一律到一诗一律、自由创新,体式多样,齐头并进;先生的微型格律诗,从一行、二行到三行,从单首、微型组诗到微型长诗,肆意挥洒,洋洋大观;先生诗作的内容,以人生阅历为经,以生命思索为纬,举凡真、善、美、爱、智和假、恶、丑、愚、恨,举凡国情、乡情、亲情、友情、爱情、诗情、世情,甚至连最普通最平凡的意象,都信手拈来就能成诗,都成为先生赞美或者鞭挞的对象,成为先生笔下各有新意的诗魂。而先生即将完成的诗说汉字、诗解成语这个特大创作工程,对诠释汉字构造、人生入世启蒙等可谓意义不凡,甚至具有《说文解字》那般意义深远的社会价值。但这类诗歌,创作几首几十首也许还相对容易,但要创作数百数千首而又不重复别人也能区别于自己,非有大气魄、大智慧、大功力者不可为之,使我对先生油然而生景仰崇拜之情。
 
大手笔:黄淮现代格律诗的独特魅力
 
    黄淮主张“以诗开慧,以爱塑魂;以律立体,以意传神;律随情移,体缘律立;以律为纲,振兴新诗。”(《黄淮诗宣言》),先生既是发展和建设中国现代格律诗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开拓性的创作实践者。先生的诗作可谓独树一帜,不仅语言凝炼、体式多样、节奏和谐、韵律有序,还蕴含了丰富的思想能量,给人愉悦,给人启迪,给人智慧,给人释然。在先生的诗歌中很难找到“小我”,先生的“小我”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融入了“大我”之中。读先生的诗,既有真切的感动,也有会心的一笑,还有洞穿一切后的彻悟,但都无不具有勾魂摄魄的独特魅力。
    ●用爱的诗魂弹奏出生命的旋律
    爱是从古至今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爱到深处人孤独。爱到深处无怨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爱,是刻骨铭心的;真爱使人高尚而纯洁。
    爱也是黄淮的诗之魂。先生的诗,始终有一缕情丝贯穿其中,那就是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山河,爱亲人,爱朋友,爱诗歌,爱世界,爱一切。从《爱的格律》、《命运与爱》到《爱的回音壁》,从《黄淮九言抒情诗》、《诗人花园》到《中华诗塔》,无不充盈着浓浓的爱意,弹奏着生命的旋律。如《致妻》:“肩并肩走着走着走着/你就走到了我的前边//让我踩着你的脚印走/已经由习惯渐成自然//孩子们长翅都出飞了/老伴成了最小的孩子”,短短六行诗,就把爱妻的慈母情怀表露无遗:在“孩子们长翅都出飞了”之后,爱妻把“我”当成了需要爱护的“最小的孩子”,凡事都奋勇当先,走在前边。而“我”呢,也配合地踩着爱妻的脚印走,并且“已经由习惯渐成自然”,以此来慰藉爱妻亲情失衡的心灵,夫妻的恩爱和理解之情感人至深,从中我们还可以窥见“我”的家庭生活的无限温馨;如《中华诗塔》:“建一座诗塔上不封顶/遮风挡雨靠浮云一朵……热爱的目光普照日月/眷恋的情思洒满江河……你要深情地把她瞩望/她就移植进你的心窝”,如《点之歌·50》:“春蚕到死丝方尽/一生一行生命诗”,都是对诗神的由衷爱歌;如《以爱塑魂》:“一的一切都是爱之子/一切的一皆由爱发生”,有了爱的诗魂,是美丽的、感人的、洋溢着生命力的,这也正是先生诗歌魅力的所在。
    ●以责任之笔鞭挞社会不良现象
    诗歌承担着关注社会和探索诗艺的双重责任,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见证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发展进程,先后涌现出一大批直面现实生活、掷地有声的作品,因而受到诗歌读者的关爱。当下诗歌之所以失去应有的魅力,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脱离生活。一些诗人在创作上过分强调表现技巧,而从根本上忽视了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作品的社会责任。当诗人缺失关注现实生活的激情的时候,人们也就无视诗歌。
    黄淮在当代诗人中属于少有的另类。先生身处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中,对人民的命运、国家和民族的变化,都有着自己的观察、思考乃至痛彻心肺的体验。先生蘸着自己的社会良心和公共关怀,以关心民生、针砭时弊的诗歌为武器,他的诗歌世界也因为自己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大了起来亮了起来。如《虎入羊群》:“羊入虎群/——自投虎口//虎入羊群/——挑肥拣瘦//难道说羊长犄角/只留着自家内斗?”,采用参差整齐复合体式,每段末行押“尤ou,iu”韵,最后的反问,可谓独具匠心,发人深思,也将诗歌的触觉推向深处:现实生活中这样留着“犄角”“自家内斗”的人物屡见不鲜,这难道不是我们的悲哀?!如《有些人》:“有些人比神还神/神办不到的他都能办//有些人比鬼还鬼/鬼不想干的他也敢干”,采用开放型参差体式,每段末行押“寒an,ian,uan,üan”韵,于段落对称美中对某些不良社会现象予以有力鞭挞;如《稻草人》:“站着像尊神/鹰雀皆惊魂//倒下一捆草/鸡鸭敢啄心”,采用二步五言整齐体式,一、二、三行押“文en,in,un,ün”韵,在“站着”与“倒下”的社会现象反差中,极尽鞭鞑之能事;如《皇帝新衣》:“把假话当真理说出来的/人,已经老朽了//把真话当真话说出来的/人,已经长大了//皇帝新衣变成了驰名商标/投入各地的市场巡回展销//长大的孩子呵/会不会也变老?”,采用参差整齐复合体式,每段末行押“豪ao,iao”韵,对“皇帝新衣变成了驰名商标”的社会不良现象进行讽刺与抨击,末段更深蕴忧患思想;如《美国像什么》:“左手高举着喇叭/为推销民主不断喊话//右手紧握着锤把/准备着随时随地敲打//地球这个烂脑壳/落下许多新伤和旧疤//是天使还是巫师/您看美国到底像什么?”,采用开放型参差体式,意蕴深刻,味在言外;如《最后一棵树》(组诗),语言通俗、犀利、诙谐,意象平奇、生动、精悍,体式多变,切中时弊,言有尽而意无穷。其中,《最后一棵树》“爷爷/要砍倒做棺材//爸爸/要截枝当烧柴//孩子/要乘凉荡秋千”为开放型参差式,通过祖孙三代人对“树”的不同态度,反映国人环保意识的觉醒,与臧克家的《三代》有异曲同工之妙;《啄木鸟的命运》“一边给树叩诊/一边回头回脑//蛀虫尚未啄出/背后猎枪响了//毛皮制成标本/挂在树稍放哨//骨头清热解毒/留给首长配药//剩下嫩白鸟肉/猎手下酒烧烤”为三步六言整齐式,通过啄木鸟的悲惨命运,联想到现实中人与人的某种关系,使人悲愤;《木鱼》“念过多少遍经文启蒙/击过多少遍脑壳追问//木鱼的回答总是一串/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为四步九言整齐式,九个“空”字连用,有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纪弦《你的名字》中“轻轻轻轻轻轻轻地唤你的名字”同样声情并茂的妙效,言简意赅,于批判中令人回味;《审椅子》“羊坐上去/已经变成狼了//狼坐上去/还能变成羊么?”为开放型参差式,诗歌不以韵害意,寓意深远,却引而不发,反问有力且颇见智慧;《龙的传人》“穿上龙袍留个影/也算过把帝王瘾//谁都做过腾云梦/醒来还是土里虫//龙的传人穿龙袍/迈一步来摇三摇//没有皇帝活不了/有了皇帝活不好//望子成龙圆龙梦/龙的血脉要继承//龙的传人传什么/龙的传人可想过?”和《三个和尚》“都因为没有水吃/一个抢走了扁担/到码头去扛脚行/一个夺走了水桶/到集市去买豆浆/一个呆坐在井边/办起了矿泉水厂/都因为没有水吃”均为三步七言整齐式,前者嘲讽辛辣,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龙的传人传什么?”,让人掩卷深思,后者是对目前私欲膨胀、损公肥私的社会不良现象的无情揭露和有力批判;《当代巧媳妇》“无米怕什么/还有嘴当家//无枝能长叶/无根也开花//吹出一张饼/多撒点芝麻//再配一盘菜/假鱼伴聋虾//编好广告词/装个大喇叭//无米可成宴/空手也发家//当代巧媳妇/公婆谁不夸吃”既为二步五言整齐式,又为民歌信天游体,它对“嘴当家”、“空手也发家”的社会现实给以了有力的揭示和讽刺,“公婆谁不夸”言浅意深,当下之世风令人悲凉。阅读着这些短小精悍又意味深长的诗歌,无不为作者的仗义执言和社会良知所感动。
    ●在平凡事物中发现生活的理趣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有“诗言志”和“诗缘情”两种主张。而理与诗,似乎如同水与火不能兼容。其实不然。优秀的诗歌,往往情理相生,既创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又充满着社会的内容,能把诗人的一己之感,升华为普遍的宇宙人生的经验,使读者得到蕴含其中的某种哲理的启迪。如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歌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思想,令读者思索世间事物的相互作用与内在联系;又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前四行诗讲只要处心自然,不管处身何地都不会受到俗世尘嚣的烦扰,后六行诗是“心远”之后,真朴自然的生活与人生真谛的发现。
    黄淮是当代“诗言理”的高手,他善于在最普通的事物和景物之中,找到独特的审美理趣和生命的真谛,并轻松表现之,有时甚至是情、景、事、理浑然融为一体。如《泥土》:“老是把自己当成泥土/时时有被践踏的痛苦//还是把自己当成珍珠/常常有被发现的幸福”,这是一首哲思深邃的格言式短诗,采用四步九言整齐体式,每段末行押“姑u”韵,“泥土”与“珍珠”的象征性对比,比喻和转折性结构的运用,哲理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很容易就让读到它的人爱不释手,并且成为其座右铭;如《跪》:“跪下去,足跟离地/被扶起,脚步不稳//跪下去,脊柱弯曲/爬起来,腰杆难直//跪——生存危急!/跪——谁来救你?”诗歌押“齐i,er,ü”韵,通过对跪拜者奴媚态的刻画,告诉我们“跪——生存危急!跪——谁来救你?”的人生大道理。是啊,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跪拜他人又有何用呢?!《老马识途》:“轻车熟路/心中有数//独辟蹊径/可敢迈步?//野马识泉/常闯新路”,采用二步四言整齐体式,逢偶行押“姑u”韵,全诗虽只有24个字,却唤起我们对“人生是应该固步自封,还是应该常闯新路”的思索;如《金字塔》:“进塔的,忘记自己是谁/出塔的,难言谁是自己//金字塔是个迷宫/却没有一个谜底”,采用变步整齐复合体式,每段末行押“齐i,er,ü”韵,结构紧洁,构思巧妙,诗意含蓄,耐人咀嚼;如《圈圈谣》:“你在圈圈内感觉安全/我在圈圈外活得坦然//再大的圈圈也很有限/无限风光在圈圈外边//挤出了圈圈怀念圈圈/套进了圈圈害怕圈圈//残缺的圈圈无人争补/镀金的圈圈人人争钻//深深地再吸一口香烟/吐一串圈圈随风飘散”,采用四步九言整齐体式,格律工稳,除第七行外,通篇押“寒an,ian,uan,üan”韵。北岛的名诗《生活》,以一个“网”字引爆读者的万千思绪:亲情、友情、爱情、同学、同事、战友、同乡、同志……都是生活巨网上的一根根网线,而它们本身也是一张张独立的关系网。本诗的表现也很别致,呈现给读者一个个圈圈,这些圈圈完全可以从“生活”、“视野”、“婚姻”、“世俗”、“生命”等不同角度来理解,给人启迪,让人思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艺术张力……先生的哲理诗,虽言理,但也注重形象性,能充分体现诗歌的特点,充满了理趣。读先生的这类诗歌,不仅有如同智者谈话的感觉,能开慧启愚,还百读不厌,如嚼橄榄,越嚼越醇香满口。
    ●伴随着心声的韵律来载歌载舞
    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很讲究字词的搭配、音调的和谐,这个优良传统也被黄淮继承和发扬。先生的诗歌,用韵不拘一格,常常伴随着心声的韵律来载歌载舞:有的一韵到底,如《叶公好龙》:“龙在笼中/笼在手中//嘴上好龙/心里好笼”,通篇押“庚eng,ing,ong,iong”韵;有的押偶韵,如《敲山震虎》:“开山炮声响/老虎在何方//躺在动物园/梦回景阳岗”,每节首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但逢双句却须押韵(本诗押“唐ang,iang,uang”);有的押交韵,如《致妻》首段:“你心里有本成绩手册/记录了我的全部过失/每当我发傻的时刻/便翻开来叫我复习”,一、三两句押“波o,e,uo”韵,二、四两句押“齐 i,er,ü”韵;有的押随韵,如《长》:“一横——长江长/一撇——通南洋//一竖——顶天地/一捺——达北极”,同一诗节用同一个韵,不同诗节换韵,也可以每两句用同一个韵,另两句用另一个韵(本诗分别押“唐ang,iang,uang”韵和“齐 i,er,ü”韵)……通过灵活运用韵律,使诗歌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而不显得拘泥不化。
    ●自然天成的诗歌艺术表现技法
    我曾经在《长空诗话》中写道:“诗,须妙用创作技法。诗在创作上离不开技法,如同鸟儿离不开翅膀一样。好的诗歌,无不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不同的创作技法对取得的创作成效是决不相同的,甚至天壤之别。所以,量体裁衣很重要。不过,作品写活了,技法就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它已经象生命的各种元素融化进血液中一样,你不刻意追求如何使用它,而它却无处不在,有时候甚至多种技法混合在一起,自然天成。”
     黄淮的诗歌,不乏自然天成的佳作。如先生历经八年时间创作完成的微型格律组诗《点之歌》,采用三步七言整齐体式,由于每首只有两行,合律的难度较大,故作者别出心裁地采取了首与首之间的第二行押同一脚韵的办法,使每一乐章以至全诗连接成气韵贯通的有机整体。组诗中,有的诗歌意象灵动、境界恢弘,有的诗歌修辞精辟、平中见奇,有的诗歌哲思隽永、耐人品味,有的诗歌弦外有音、引人遐想……它们或叠字,或对仗,或思辩,或意蕴深锐,或气势充沛,都音韵谐调,以意传神,自然天成。这样的诗例很多,限于篇幅,不再赘言。